课程育人:回归德育本真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育人是学校德育的基本路径。而要想让课程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学生的体验必不可少。基于这样的认识,成都市锦江区在区域性体验德育课程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一、 树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德育目标
  十八大以来,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锦江区紧扣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在“锦江学子”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德育活动,以实践体验为核心,深化德育课程建设,积极构建具有锦江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在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锦江德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传统德育内容浅、散、碎,以认知为主导的学校德育模式过于看重外在要求,导致学生体验不足,感悟不深,学得被动,实效性差。为此,锦江区强调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道德体验切入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体验德育,旨在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知、认同、内化、践行中,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成长。构建以体验为核心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既是基于关怀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信念的必然选择,更是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探索的现实选择。为此,锦江区教育行政部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区域内学校明晰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爱好、成长规律;引领区域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规划与开发、多元评价等。
  二、明路径:引领、共享、整合,推进体验德育课程建设
  基于上述理念,锦江区启动了以“整合”为核心的新一轮学校课程规划,在“区域、学区、学校”三个层面推进,突出体验的价值与意义,逐步形成了“区域特色、学区共享、学校多元”的体验德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以实践体验为核心的“锦江四季”区域德育活动体系,顶层设计课程序列
  锦江区积极探索课标、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的有机统筹和整体规划,协调一致、相互配套的德育机制体系,综合发挥育人效益。锦江德育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广锦江德育工作成果,结合现代德育工作要求,构建以实践体验为特色,序列化、主题化、开放性,有生命、有质量的“锦江四季”区域德育活动体系,引领学校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德育课程。“锦江四季”分为科技创新季、缤纷艺术季、实践服务季、体育运动季,每一季都有相应的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下都有一系列分层实施的活动、一套评价激励方案,以确保活动实施的有效性。锦江四季活动体验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展示的舞台,在体验式、感悟式、互动式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自信和能力,过有质量的学校生活。
  (二)凸显共享课程建设的学区德育特色,促使育人功能的有序过渡和递进
  锦江区通过串校成链的优质教育链建设,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织链成网,打破学段壁垒,实现教育衔接,以地域相对就近为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域文化特色和教育改革要求,探索建设了4个学区。通过学区内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的集约与整合,制定并形成了四个学区的共享课程:
  在高校合作实验区建设“科技创新”课程。利用四川师范大学高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大学—中小学(幼儿园)(University-Schools)”合作发展模式,开展校际间师生走校、走班教学,在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教育拓展等方面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在开放教育示范区建设“大阅读”课程。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为核心,用相同或相似主题整合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题主要有:“走遍成都、文本阅读、社会实践”等。
  在一体化教育样板区建设“公民教育实践”课程。以“适应教育”为主题,积极引导学生适应城市学校教育的要求,适应未来城市生活的要求。
  在国际化先导区建设“社区生活”课程。以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变革为目标,将国际人才培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相整合,将最前沿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国际化元素融入社区生活课程。
  (三)建设丰富多元的学校德育课程,深化学科统筹,全科育人
  锦江区属学校在“锦江四季”的引领下,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确保均衡性”为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将国家、地方、学校德育课程内容充分整合,实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相互补充,形成了支持学生成长的丰富多元的体验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相互补充,提升了体验德育课程的品位。学科课程重点抓学科德育渗透和国家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充分发挥各学科育人价值;活动课程则包括强化社团活动课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社区实践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驾齐驱,着力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宜的德育课程。以七中为例,“养成”系列课程是必修课程,“卓越”系列课程中的“特长培养”“能力培养”为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得益彰,真正发挥了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效应。再如,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的隐性课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深度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制度建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聚合力:健全时空立体育人网络
  锦江区作为成都市家、校、社三结合工作创新项目的唯一试点区,在实践探索中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无缝衔接的立体德育网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在文明办、宣传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学校育人需求与家庭、社会提供服务资源和意愿的有效对接。
  (一)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锦江区在整合运用学校教师与家长资源的同时,充分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来支持德育课程的实施,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目前,全区已拥有社会组织1047个,特色志愿者队伍800余支,有力保证了社区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志愿者协会,便是志愿者团队推动校外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他们以社会工作方法、体验式理念、团队式训练,激活了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开发了“快乐剧团”“金喇叭盲童广播剧剧团”“守护天使,关爱困境儿童”“微笑图书馆”等未成年人项目,为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孤儿、未成年犯等在内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服务。   (二)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实现全程育人
  锦江区注意盘活社会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将全区20余个单位的可开放场地、可利用资源等整合起来,由社区教育中心统筹;制定详尽的区域学习指南和课程表,印发年度《锦江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指南》,供全区师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此举有效拓展了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区教育局还注意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注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目前,全区已建成院落学习室200个,从最初的“一院一室”(一个院落一个学习室)走向了“1 x”(一个院落多个学习室)模式,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如今,全区已形成了“8分钟学习圈”,学生仅需步行8分钟左右,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
  四、抓关键: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
  体验德育课程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课程实施者是否具有育人意识,是否具备育人能力。为此,锦江区精心制订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计划,促进教师形成育人意识,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反思与修正不断提高育人能力。
  (一)分梯次培训,促进教师育人意识的形成
  锦江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培训内容上注重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通过组织开展教师职前、职后各项培训与研修,促使教师课程育人意识逐步提高,充分认识到各学科育人的意义与价值。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分层次的梯队培训,为学校德育课程规划与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了一批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引领着德育队伍向专业化发展。具体包括:以课程领导力项目培训等方式,大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以德育主任论坛系列活动等方式,提升中层的课程执行力;以班主任论坛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
  (二)在德育课程实施中实现教师育人能力的自我提升
  目前,锦江区经过两轮课程规划,校长和德育干部对德育课程的领导、统筹、执行能力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充分实现,还需要每一位教师育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此,区教师进修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导教师在落实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关注课程的育人价值,提高课程育人能力。教师在德育课程实施中,逐渐认识到课程育人的价值与意义,认清了自己的指导者角色,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体验道德学习。一旦教师能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就能在学科课程、国家德育课程、校本德育课程实施中,通过反思性实践,真正提高育人能力。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体验德育的一部分,在指导学生获得体验感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例如,“公民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了提出研究问题,使用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信息搜集方式获取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公民听证会力求解决城市社区公共问题的全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体验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与感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随着体验德育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锦江区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针对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持续推动德育创新。未来将从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一是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探索,根据中小学学段特点,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构建锦江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二是加强“校社互动”形式与内容研究,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实践体验时空。三是加强德育课程评价及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研究,改进评价方式,实施科学管理。相信经过新的努力,锦江德育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四川成都 6300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银顶针的夏天》是美国作家伊丽莎白·恩赖特女士的作品,于1939年获得第18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这是一部“有魅力”的儿童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有魔力”的小说。故事开始于加妮特九岁时的那个炎热夏天。这天傍晚,加妮特和哥哥杰伊在潮湿的沙洲玩“探险游戏”时,拾到了一枚闪闪发亮的银顶针,加妮特觉得它一定是“会有魔力”的银顶针。当天晚上,“大雨哗哗地倾盆而降”,解救了被炎热、干旱所折磨的天地万物。
摘 要:“家校论坛”合作机制能有效提高城中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开展“家校论坛”应体现以下原则:代表的广泛性原则、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方法的指导性原则;围绕“实话实说:自我反思”“聚焦热点:拓展视野”“教育故事:心灵交流”“专家点拨:权威解读”四个环节展开实施,为真正实现家校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城中村;家校论坛;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
摘 要 微课是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借助微课帮助学生在课前展开自主学习,获取基本的显性知识;使合作探究、解疑释惑成为课堂学习的重点环节,从而实现课堂的“翻转”,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后,则借助微课进行训练检测和评价反馈,保障翻转课堂质量。  关 键 词 微课;翻转课堂;高中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趋势塑造教育:正面影响:提升学生幸福感》报告指出,拥有良好情绪的儿童成长为幸福、自信、健康的成年人的可能性更高,这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提升其幸福感,OECD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压力、欺凌、焦虑和抑郁。二是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志愿活动,与校外朋友进行社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拥有时光感的课堂会让人感到清澈高远,给人以力量,让课堂生命体从有限走向无限。教师追求教学立意大音希声、致宏远,用“工夫”“功夫”去构建教学情境、尽精进,在课堂互动实现时光融合、创造生命。这正是值得追求的教师幸福之路。  课堂教学;时光感;教师职业幸福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G41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8)08-00-03  课堂
摘 要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深度教学,借助基于意义的教学目标和物我融合的教学情境,开展基于议题引领的教学活动,并强化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价值和评价,将核心素养培育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深度教学;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04  深度教学起源于郭元祥教授自2007年以来开展的教学改
中原战乱时,这里是最温暖的怀抱,接纳并呵护一代代新老“客家人”,他们彼此关爱,相依相伴;闭关锁国时,这里是透气的窗口,引丝丝海风,让古老帝国保持与世界仅有的联系;民族危急时,这里是抗争的前沿,英雄辈出,敢为人先。这便是岭南广州,一个充满着包容、开放和进取精神的神奇地方。  “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得名于“荔枝湾”,旧称西关,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
德育是学校教育普遍而持久的目的。华中师大教育学团队向来重视德育研究,特别是成立道德教育研究所,为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探索搭建了新的平台。这里编辑的一组文章,就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在“德育论坛”的一次认识成果。此次论坛的中心议题是“多元、多面、多维的德育观”。四位博士生分别论述了“身体的德育”“生命的德育”“人性的德育”和“精神的德育”。  《呼唤关照儿童身体的德育》,指出传统德育对儿童身体的思考是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训练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整个中学阶段,写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书面表达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对知识输出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反思  【作者简介】陈敏,松溪一中英语组。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  高考英语作文占25分,它有着不可忽视的比重,足以说明写作在高中教学中也相当重要。但事实上,我国目前中小英语教学中往往比较忽视这一
刘晓玲在《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8期《场域间性:学校道德教育的空间突围》一文中指出,在场域间性的视角下,学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困境。第一,学校德育的目标取向是培养有德性的学生。这一目标本身就包含着将德育空间扩展到“社会”空间的内在要求。但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用其掌握的知识真切地体会如何认知、参与、适应社会。课程目标与课程实践间存在着脱节。第二,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带来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