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战乱时,这里是最温暖的怀抱,接纳并呵护一代代新老“客家人”,他们彼此关爱,相依相伴;闭关锁国时,这里是透气的窗口,引丝丝海风,让古老帝国保持与世界仅有的联系;民族危急时,这里是抗争的前沿,英雄辈出,敢为人先。这便是岭南广州,一个充满着包容、开放和进取精神的神奇地方。
“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得名于“荔枝湾”,旧称西关,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西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这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不胜枚举,遗迹俯拾即是。十三行,见证了昔日散发着浓郁海洋气息的商业文明;华林寺、西关大屋,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包容和大气;陈家祠、粤剧,演绎了岭南艺术的精彩绝伦;詹天佑、康有为、陈嘉庚,更让人对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充满了敬意……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到了21世纪的今天,西关弥漫的已满是现代气息。昔日的西关文化,正逐渐淡出孩子们的记忆。培育有“根”的下一代,用文化浸润孩子的生命成长,成了荔湾区教育工作者的不二选择。
楔子
2006年11月15日下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视察了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在听取有关领导的汇报后,张怀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以在荔湾区生活过的历史名人作为学校的名字,以此为抓手带动学校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做法很有价值。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教育的根本,通过名人的带动效应,会让学生更亲近历史。
张怀西还指出,荔湾是一个经济、教育很发达的地区,有很多的文化名人,还是清代的一口通商之地,这让我们重新认识荔湾。荔湾区如能把挖掘传统文化培育新一代的做法坚持下去,一定大有可为。
为努力挖掘西关地区丰厚的人文资源,培育下一代接班人,荔湾区的教育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懈探索,层层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早在2002年,为创建教育强区,荔湾区委就在《关于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中指出,要开发有荔湾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民乐、粤曲为重点项目,管弦乐、合唱、舞蹈、美术、书法等为辅助项目,巩固和发展全区的特色教育。
2006年3月27日,荔湾区全面启动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的“三品”工程,以文化为核心,将建设“书香校园”,提升办学品位作为荔湾教育发展的目标,将学校文化复兴作为荔湾教育发展的基础,确立了文化决定成败的教育发展理念。
近年,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实施教育“三品”工程的基础上,荔湾区提出了构建“生态型德育”的教育理念。以文化为引领,实践生态德育,创新机制,推进“三书香”建设,开展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园特色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活动,构筑和谐育人环境,培育高素质人才。
对于区域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荔湾区教育局徐启贵局长有自己的理解:“荔湾教育离不开西关文化的厚重热土,它必然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根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下一代也才能承担起历史的重托。”
在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荔湾区依托本土文化而展开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日,本刊记者来到荔湾区,亲身感受了西关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浸润作用,体验到西关文化的迷人魅力。
文化浸润,自身边生活中开始
今天的荔湾,已是繁华广州大都市的核心所在。生活在这里的中小学生,也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他们热衷于追星、上网;富有个性、敢于表现成为他们的“标签”。对于这些“90后”“00后”孩子,要让他们爱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讲大道理、强行灌输肯定是行不通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西关传统文化,如此才能真正爱上它,才能真正受到教育。
还原历史,唤醒生活记忆
荔湾教育,源远流长。清代时群贤汇集,学堂林立,曾是广州私塾和书院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著名书院有1810年建立的文澜书院、1872年建立的真兴书院、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今广雅中学),南海县立中学(广州市11中前身)曾是民国时期9所最优中学之一。可以说,荔湾的百年老校在全市是最多的。
学校名字,记载了历史,蕴含着文化。
荔湾区相当多的学校,或与历史名人有缘,或临近文化古迹。于是,荔湾区通过推动学校更名,挖掘学校历史和周边丰厚的文化资源,确立学校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30中的前身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领袖”的陈嘉庚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师范学校,于是学校被更名为陈嘉庚纪念中学;大策直街小学因附近有康有为先生读书的小蓬仙馆,于是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
还有一部分学校,原来的校名本身就富有文化意味,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改名,导致学校厚重的文化意蕴随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于是,区教育局为他们改回了原来的名字:59中复名美华中学,11中复名广州市南海中学……五年来,区内已有16所学校成功“复古”改名。
复名也好,更名也罢,都不是改几个字的事情,重要的是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校所用,为培养学生所用。当校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老西关丰富的文化内涵便在不自觉中渗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传统文化的种子也随之植入了他们的心田。
康有为先生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他一生追求富民强国,以救国为己任。少年时代的他刻苦求学,青年时代的他立志报国,中年时代的他上书变法,晚年时期的他创办学院。他提倡维新救国、教育兴国、救国图强的主张启蒙了后人。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人文资源,把康有为先生的思想融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合在学校培养目标中,融合在学校办学行为中,融合在学校创建教育品牌的工作中。2006年学校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后,成功打造出“有为教育”的德育品牌。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立社会志,行有益事,做有为人,在“有为”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不仅仅是康有为纪念小学,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南海中学等一大批学校都借改名、复名的东风,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环境建设,营造生活氛围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身处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中,学生自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
荔湾区的中小学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耀华小学地处西关中心位置,学校所在的源胜社区有三百年的玉石文化传统。经过提炼,“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的玉石精神,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大做文章。走进耀华小学,每一个人都会被那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被满眼的绿意盎然所带动,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这就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这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场所。
新东小学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更是独具匠心。记者跨进学校大门,印入眼帘的居然是一间古色古香的祠堂!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王飞校长笑着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原来,这是一间村办小学。由于产权不清晰,学校发展十分缓慢,办学水平长期居全区中下游。王飞校长到任后,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就是记者进门时看到的那间私人祠堂。祠堂主人甚至会在上棵时间进入校园,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公然进行祭祀活动。如此环境,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在一次次与祠堂主人沟通后,主人同意把祠堂的使用权交给学校,不在教学时间里开展祭祀活动。学校则多方努力争取经费,对已经是危房的祠堂进行了修缮。
望着有了明显改观的校园环境,王飞校长有了新的想法:何不把这原汁原味的祠堂变成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呢?王校长开始请教专家,提炼校园文化,同时申报了《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申请经费,对祠堂进行了修整。经过努力,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规模从小到大,教育质量连年提升。短短的时间里,一所全新的学校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我们下一步工作,就是把祠堂改造成博物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王飞校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管是利用原有资源,还是重新设计校园景观,荔湾区的各所中小学都费尽心力。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营造育人环境,让学生生活在浓郁的西关文化氛围中,成了各中小学的自觉选择。
活动引领,发现生活精彩
2007年11月至12月间,荔湾区在全区中小学校举办了一场“我心中的荔湾元素”评选活动,让孩子们在100多个候选名单中自主选出30个最具荔湾地方特色的人和事物。
如何才能开展好区教育局组织的这项活动呢?23中的领导认为,评选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感受西关文化,从而产生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为此,学校设计了详细的调查活动方案,要求学生在亲身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关元素进行一次最全面的梳理,列出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西关文化的“30个元素”并写出理由。
活动让学生对家乡充满了自豪,“西关太了不起了!”成了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预设的活动目的“寻找西关元素,感知西关人文,弘扬西关文化,传承荔湾文明”也就在不自觉中达成了。
活动受追捧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灌输总让人反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
通过学校更名复名、校园文化建设、“我心中的荔湾元素”评选活动的开展,每个校园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浸润其中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西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美绝伦,激起了他们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就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体悟,在实践参与中深刻
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而实践参与则是实现道德内化的重要路径。为强化学生对西关文化的感悟,在区教育局的主导下,系列实践育人活动在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诗歌吟诵,感悟文化西关
一条绿丝带
西关地/泮塘间/澄澈的河涌/如透明的绿丝带/蜿蜒在趟拢门与青砖的拐角处//
一条小鱼儿冒出头来/阵阵微风/岸边的杨柳点了点水面/鱼儿惊慌地钻回水面/水面上/只留下层层涟漪/柳枝摇摆着/似乎在恶作剧之后得意忘形/溪水好不容易蒙上了面纱/又被古拙的船桨缓缓地掀开了//
夜晚/灯光像琉璃一样/零零散散地点缀着那条丝带/使溪水愈发神秘/深呼吸/艇仔粥的香气溢满了鼻腔/用心聆听/溪水静静地流淌着/孩子们的嬉笑声/是飘荡在夜色中的音符/星星点点/源远流长//渐渐/天亮了/朝霞把绿丝带染上了金边//
细细吟诵,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孩子对老西关荔枝涌那份深深的爱。悠悠荔枝涌所承载的文化气息,已经浸入了作者的心田。
这是荔湾区教育局组织的“我写我爱荔枝涌”活动中,耀华小学华玉诗社的杨缮华同学创作的作品。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这块土地的热爱之情。在寻访、体味、创作、吟诵的过程中,对西关文化的喜爱之情也随之萌生。
品牌冠名,推动文化活动
荔湾区特色学校很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何让这些龙头学校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在全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呢?区教育局实施了品牌学校冠名活动。活动按照“区教研室或民间组织主办,学校承办,政府资助”的模式运作。通过公开征名,共收集到150多项活动,接受了50多间学校的申请。经评议,22间学校的20个项目获得了冠名权。例如,詹天佑小学承担了全区科技小发明和电脑制作活动,于是获得了“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的冠名资格;何香凝小学承担了全区传统书画、电脑绘画、动漫设计等活动,因此获得了“何香凝杯”中小学生书画大赛的冠名权;康有为纪念小学承担了全区社会、历史类活动,于是获得“康有为杯”时政与历史知识竞赛冠名权。区政府每年拨出25万元专款,推动活动开展。
广州市荔湾区素有“粤曲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每一间房屋、每一条小巷都有深远的文化意蕴,学生的家长、亲属,一代代、一辈辈都用粤曲传诵着其中的故事,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方文化。粤曲是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文化瑰宝。
2006年5月,三元坊小学被荔湾区政府、区教育局确定为“三元杯”民乐、粤剧、粤曲比赛冠名学校。“三元杯”民乐、粤剧、粤曲比赛引领着全区民乐、粤剧活动的开展,辐射到珠三角地区。每一届“三元杯”比赛都吸引了大批有民乐、粤剧、粤曲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参与。自第一届比赛开展以来,参赛单位及人数逐年递增,参赛节目水平逐年提高。粤剧类节目通过冠名杯赛选拔参加全国小梅花比赛,均获金奖。“三元杯”冠名比赛的举行营造了区域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氛围,促进了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走进三元坊小学的粤曲排练室,记者看到几个可爱的孩子正在演绎一段粤味十足的《西关食通天》,曲子介绍了艇仔粥、肠粉等西关特色美食。“为何对粤曲如此感兴趣?”记者问道。一位孩子给出了答案:“小时候听奶奶唱过,觉得很好听,就求着奶奶教了几句。现在上学了,老师教我们唱了好多曲子,特别好听,我们特别喜欢。”陪同的老师告诉我们,粤曲唱腔优美,扮相漂亮,孩子特别喜欢。
望着全神贯注的孩子和信心满满的辅导老师,一种由衷的欣慰之情涌上了记者的心头。
成立学院,引领文化发展
西关名人辈出,以其中的佼佼者来命名学院,吸引学生前往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荔湾区教育局的又一育人举措。
詹天佑是荔湾历史文化名人、近代科学家、中国铁路之父。为弘扬詹天佑勇敢攀登、顽强奋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2006年,区教育局在詹天佑小学成立了“荔湾区詹天佑少年科学院”,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一中校友刘颂豪担任荣誉院长,并相继举办了詹天佑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巡礼大型科普活动、科普快车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詹天佑少年科学院的引领之下,全区已发展了25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043名学生被分别授予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的荣誉称号。在广东省9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广州占了7人,而其中6人来自荔湾区。
四中高三(8)班的招俊能同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曾在20天内两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 当选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全国共41位)和首批荔湾区“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邓小平奖励基金,全国100位学生获奖,其中广东有3名学生)。他凭借环保节能的发明——公交车站用语音导盲装置入选“寻找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活动的广州能手。他还在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还荣获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宋庆龄奖励基金),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四中承担了詹天佑少年科学院中学的牵头工作。来到四中占地面积达1021平方米的科技环保创新实践基地,记者眼界大开。学校领导介绍说,这里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学校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按区域功能主要分为科技环境教育成果展示区、科学知识普及区、实践技能培训区、小院士工作室四大区域,内有数字世界(与广东科学中心合办)、机械加工操作室、钳工教室、电脑机器人制作室等集展示、学习与体验为一体的各种功能室。自2005年11月建成使用以来,基地已接受来自国内外超过20000人次的参观与体验。学校将继续完善小院士工作室的硬软件建设,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除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区教育局还成立了两家学院:以著名艺术家何香凝女士命名,2007年在何香凝纪念学校成立了何香凝少年艺术学院,组织全区艺术教育活动;利用李小龙的名人效应,于2006年成立了“荔湾区奥林匹克少年学院”。
学院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把荔湾区的中小学生紧紧吸引在他们周围,在西关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文化品性,在回报社会中升华
荔湾区教育局多年来持续推动的以弘扬西关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文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荔湾区的各所中小学,文化氛围浓郁,特色鲜明,深受教育熏陶的学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西关文化中包容、兼爱、开放、进取的核心内涵。
走出校园,展示文化内涵
结合办学特色,在老师的引领下,荔湾区的各中小学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弘扬西关文化、回报社会的活动中。
2010年12月13日,文昌小学与荔湾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联合举办了“弘扬亚运精神,彩绘西关文化丝绸之道”大型活动,300多名来自文昌小学的学生用彩纸、旧报纸、丝绸等创作出五个展示西关文化的雕塑场景,同时,他们还上演了童声合唱、精彩“讲古”等精彩活动,“玩转”上下九步行街。
在一条由250米长粉红色丝绸铺成的“历史长廊”上,“成长之源”“上下九溯源之旅”“锦纶丝话”“感恩美食”“状元出巡”五个板块分别表现出和谐、求知、创新、感恩、自信的主题。唱童谣、背《弟子规》、舞龙舞狮、介绍西关美食……学子们在各自的板块上上演特色主题活动,吸引路人纷纷驻足观赏,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在“锦纶丝话”板块前,20名三年级小学生分成四组比拼“手艺”。只见他们利用旧报纸、彩色纸创作别具特色的中山装、长褂等传统服饰,8名身穿旧西关服饰的女学生在一旁翩然起舞。
另一边的“成长之源”上,75名一年级小学生奶声奶气地合唱《龙文》,并伴着旋律用画笔比划起“一弹、一画、一横、一竖”等汉字书法动作。家长们将看台挤了个水泄不通,相机不断对准舞台上可爱的孩子们,“好得意啊!”“创意十足!”
来到“上下九溯源之旅”,方块上是上下九手绘地图,一串小脚印贯穿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和上九路,串起沿途由硬纸板制作的莲香楼、华林寺、五眼井、锦纶会馆等景点模型,两名身穿白裙的小解说员正为观众生动地讲述上下九上一砖一瓦的历史:“华林寺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学生们纷纷在地图上写下对西关的寄语,如三年级的杨晓禧写道:“我希望上下九的古迹永远保持原样。”
在真光中学,大大小小的社团十分活跃,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爱心社志愿者服务队的两位志愿者。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我们都很喜欢帮助别人。很多时候,比如在图书馆,我们都是在享受别人的服务,而在周末走上图书管理员的岗位时,我们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辛苦与快乐。”那么,这些善良的志愿者们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有没有受过委屈呢?对此,他们回答说:“还真是没有呢!因为我们是真的很用心地在帮助别人,他们都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所以对我们很好,没有找过我们麻烦。”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真光的家长们非常支持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不但告诉孩子参加社会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教给孩子一些助人的方法,还尤其强调助人要出自真心,要有责任心。
在荔湾区的各中小学,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耀华小学与社区合力联动,成立了“小榕榕义工站”,建立了“榕榕书吧”,为社区居民服务;文昌小学的“文文”志愿队,利用“互动日”时间,与家长、社区共同开展主题活动;环翠园小学与南源街妇联联手,开展了“我为社区小树换新装”“关爱孤寡老人”“情暖工疗站”“情满公交车站” 系列活动;环市西路小学在新学期伊始结合孝德教育,开展了系列“爱心树”活动;三元坊小学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有机渗透“四情”教育(体验友情在校园,体验亲情在家庭,体验温情在社会,体验真情在大自然),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作慰问演出;康有为纪念小学组建了“羊城市容护卫队”,参与“校前一条街”“广州是我家”的清洁保洁及美化工作……
步入社会,点亮精彩人生
带着西关文化的馨香,一届届学生走出校园,或到高校深造,或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的表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这里,记者不想通过展示荔湾区培养了多少名家、涌现了多少先进人物来论证荔湾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我们走近一位平凡的人,感受学校教育对她人生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李少霞同学是荔湾外语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专业2009届毕业生。她家境贫寒,入学不到三个月,家长就要求她退学回家照顾弟弟。好强的李少霞觉得自己的命运不该如此,她舍不得学校、舍不得老师,更舍不得她的学业,于是毅然决定不用家里一分钱,自己打工赚学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被她的精神打动了,团委书记李雪芳资助了她一个学期的学费,班主任更是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关心她、照顾她。得知李少霞想要读美术学院继续深造,社会爱心人士便主动提出资助学费,供她读书。李少霞却坚决不要,她说自己能挣钱了,那些钱应该用来帮助更需要的人。就这样,她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完成了学业。
2010年,成绩优异的她成功地被西关幼儿园录用,当上了一名幼儿园老师。两年来,她将自己曾受到的关爱传承给了园里的孩子。学校、老师对她的好,李少霞都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每逢过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师们发短信送祝福;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被评为区“创文”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设计的课件、制作的学具多次在市、区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书画比赛,获得二等指导奖……
对于这些成绩,李少霞很淡定:“我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至于公益活动,都是很小的事情,只要有需要,我都会去做;只要能帮到,我都会去帮。”
扶危济困是中国传统美德,更是荔湾人所推崇的。在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很多人不仅家庭条件很差,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学习的“失败者”。对于这些孩子,学校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我很清楚地记得,在2007年8月,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叹息着要我辍学回家,并多次打电话给班主任说要给我办退学手续。我的困扰全被学校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学校通过许多帮扶形式来解决我的困难,如国家助学金、香港热心人士捐助、学校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等等。这样,我的经济压力减轻了,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学业,也能以更轻松的心态去和周围的世界交流。”
因为爱,所以爱。李少霞的心声道出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精心挖掘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其化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成长,这是荔湾区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实践证明,他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文化育人之路。
“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得名于“荔枝湾”,旧称西关,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西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这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不胜枚举,遗迹俯拾即是。十三行,见证了昔日散发着浓郁海洋气息的商业文明;华林寺、西关大屋,展现了岭南文化的包容和大气;陈家祠、粤剧,演绎了岭南艺术的精彩绝伦;詹天佑、康有为、陈嘉庚,更让人对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充满了敬意……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到了21世纪的今天,西关弥漫的已满是现代气息。昔日的西关文化,正逐渐淡出孩子们的记忆。培育有“根”的下一代,用文化浸润孩子的生命成长,成了荔湾区教育工作者的不二选择。
楔子
2006年11月15日下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视察了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在听取有关领导的汇报后,张怀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以在荔湾区生活过的历史名人作为学校的名字,以此为抓手带动学校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做法很有价值。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教育的根本,通过名人的带动效应,会让学生更亲近历史。
张怀西还指出,荔湾是一个经济、教育很发达的地区,有很多的文化名人,还是清代的一口通商之地,这让我们重新认识荔湾。荔湾区如能把挖掘传统文化培育新一代的做法坚持下去,一定大有可为。
为努力挖掘西关地区丰厚的人文资源,培育下一代接班人,荔湾区的教育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懈探索,层层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早在2002年,为创建教育强区,荔湾区委就在《关于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中指出,要开发有荔湾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民乐、粤曲为重点项目,管弦乐、合唱、舞蹈、美术、书法等为辅助项目,巩固和发展全区的特色教育。
2006年3月27日,荔湾区全面启动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的“三品”工程,以文化为核心,将建设“书香校园”,提升办学品位作为荔湾教育发展的目标,将学校文化复兴作为荔湾教育发展的基础,确立了文化决定成败的教育发展理念。
近年,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实施教育“三品”工程的基础上,荔湾区提出了构建“生态型德育”的教育理念。以文化为引领,实践生态德育,创新机制,推进“三书香”建设,开展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园特色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活动,构筑和谐育人环境,培育高素质人才。
对于区域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荔湾区教育局徐启贵局长有自己的理解:“荔湾教育离不开西关文化的厚重热土,它必然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根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下一代也才能承担起历史的重托。”
在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荔湾区依托本土文化而展开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近日,本刊记者来到荔湾区,亲身感受了西关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浸润作用,体验到西关文化的迷人魅力。
文化浸润,自身边生活中开始
今天的荔湾,已是繁华广州大都市的核心所在。生活在这里的中小学生,也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他们热衷于追星、上网;富有个性、敢于表现成为他们的“标签”。对于这些“90后”“00后”孩子,要让他们爱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讲大道理、强行灌输肯定是行不通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西关传统文化,如此才能真正爱上它,才能真正受到教育。
还原历史,唤醒生活记忆
荔湾教育,源远流长。清代时群贤汇集,学堂林立,曾是广州私塾和书院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著名书院有1810年建立的文澜书院、1872年建立的真兴书院、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今广雅中学),南海县立中学(广州市11中前身)曾是民国时期9所最优中学之一。可以说,荔湾的百年老校在全市是最多的。
学校名字,记载了历史,蕴含着文化。
荔湾区相当多的学校,或与历史名人有缘,或临近文化古迹。于是,荔湾区通过推动学校更名,挖掘学校历史和周边丰厚的文化资源,确立学校文化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30中的前身是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领袖”的陈嘉庚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师范学校,于是学校被更名为陈嘉庚纪念中学;大策直街小学因附近有康有为先生读书的小蓬仙馆,于是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
还有一部分学校,原来的校名本身就富有文化意味,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改名,导致学校厚重的文化意蕴随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化。于是,区教育局为他们改回了原来的名字:59中复名美华中学,11中复名广州市南海中学……五年来,区内已有16所学校成功“复古”改名。
复名也好,更名也罢,都不是改几个字的事情,重要的是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学校所用,为培养学生所用。当校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老西关丰富的文化内涵便在不自觉中渗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传统文化的种子也随之植入了他们的心田。
康有为先生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他一生追求富民强国,以救国为己任。少年时代的他刻苦求学,青年时代的他立志报国,中年时代的他上书变法,晚年时期的他创办学院。他提倡维新救国、教育兴国、救国图强的主张启蒙了后人。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人文资源,把康有为先生的思想融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合在学校培养目标中,融合在学校办学行为中,融合在学校创建教育品牌的工作中。2006年学校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后,成功打造出“有为教育”的德育品牌。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立社会志,行有益事,做有为人,在“有为”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不仅仅是康有为纪念小学,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南海中学等一大批学校都借改名、复名的东风,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环境建设,营造生活氛围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身处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中,学生自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
荔湾区的中小学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耀华小学地处西关中心位置,学校所在的源胜社区有三百年的玉石文化传统。经过提炼,“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的玉石精神,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大做文章。走进耀华小学,每一个人都会被那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被满眼的绿意盎然所带动,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这就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这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场所。
新东小学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更是独具匠心。记者跨进学校大门,印入眼帘的居然是一间古色古香的祠堂!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王飞校长笑着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原来,这是一间村办小学。由于产权不清晰,学校发展十分缓慢,办学水平长期居全区中下游。王飞校长到任后,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就是记者进门时看到的那间私人祠堂。祠堂主人甚至会在上棵时间进入校园,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公然进行祭祀活动。如此环境,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在一次次与祠堂主人沟通后,主人同意把祠堂的使用权交给学校,不在教学时间里开展祭祀活动。学校则多方努力争取经费,对已经是危房的祠堂进行了修缮。
望着有了明显改观的校园环境,王飞校长有了新的想法:何不把这原汁原味的祠堂变成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呢?王校长开始请教专家,提炼校园文化,同时申报了《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申请经费,对祠堂进行了修整。经过努力,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规模从小到大,教育质量连年提升。短短的时间里,一所全新的学校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我们下一步工作,就是把祠堂改造成博物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王飞校长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管是利用原有资源,还是重新设计校园景观,荔湾区的各所中小学都费尽心力。围绕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营造育人环境,让学生生活在浓郁的西关文化氛围中,成了各中小学的自觉选择。
活动引领,发现生活精彩
2007年11月至12月间,荔湾区在全区中小学校举办了一场“我心中的荔湾元素”评选活动,让孩子们在100多个候选名单中自主选出30个最具荔湾地方特色的人和事物。
如何才能开展好区教育局组织的这项活动呢?23中的领导认为,评选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感受西关文化,从而产生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为此,学校设计了详细的调查活动方案,要求学生在亲身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关元素进行一次最全面的梳理,列出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西关文化的“30个元素”并写出理由。
活动让学生对家乡充满了自豪,“西关太了不起了!”成了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预设的活动目的“寻找西关元素,感知西关人文,弘扬西关文化,传承荔湾文明”也就在不自觉中达成了。
活动受追捧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灌输总让人反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传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
通过学校更名复名、校园文化建设、“我心中的荔湾元素”评选活动的开展,每个校园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浸润其中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西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精美绝伦,激起了他们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就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体悟,在实践参与中深刻
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而实践参与则是实现道德内化的重要路径。为强化学生对西关文化的感悟,在区教育局的主导下,系列实践育人活动在全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诗歌吟诵,感悟文化西关
一条绿丝带
西关地/泮塘间/澄澈的河涌/如透明的绿丝带/蜿蜒在趟拢门与青砖的拐角处//
一条小鱼儿冒出头来/阵阵微风/岸边的杨柳点了点水面/鱼儿惊慌地钻回水面/水面上/只留下层层涟漪/柳枝摇摆着/似乎在恶作剧之后得意忘形/溪水好不容易蒙上了面纱/又被古拙的船桨缓缓地掀开了//
夜晚/灯光像琉璃一样/零零散散地点缀着那条丝带/使溪水愈发神秘/深呼吸/艇仔粥的香气溢满了鼻腔/用心聆听/溪水静静地流淌着/孩子们的嬉笑声/是飘荡在夜色中的音符/星星点点/源远流长//渐渐/天亮了/朝霞把绿丝带染上了金边//
细细吟诵,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孩子对老西关荔枝涌那份深深的爱。悠悠荔枝涌所承载的文化气息,已经浸入了作者的心田。
这是荔湾区教育局组织的“我写我爱荔枝涌”活动中,耀华小学华玉诗社的杨缮华同学创作的作品。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这块土地的热爱之情。在寻访、体味、创作、吟诵的过程中,对西关文化的喜爱之情也随之萌生。
品牌冠名,推动文化活动
荔湾区特色学校很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何让这些龙头学校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在全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呢?区教育局实施了品牌学校冠名活动。活动按照“区教研室或民间组织主办,学校承办,政府资助”的模式运作。通过公开征名,共收集到150多项活动,接受了50多间学校的申请。经评议,22间学校的20个项目获得了冠名权。例如,詹天佑小学承担了全区科技小发明和电脑制作活动,于是获得了“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的冠名资格;何香凝小学承担了全区传统书画、电脑绘画、动漫设计等活动,因此获得了“何香凝杯”中小学生书画大赛的冠名权;康有为纪念小学承担了全区社会、历史类活动,于是获得“康有为杯”时政与历史知识竞赛冠名权。区政府每年拨出25万元专款,推动活动开展。
广州市荔湾区素有“粤曲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每一间房屋、每一条小巷都有深远的文化意蕴,学生的家长、亲属,一代代、一辈辈都用粤曲传诵着其中的故事,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方文化。粤曲是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文化瑰宝。
2006年5月,三元坊小学被荔湾区政府、区教育局确定为“三元杯”民乐、粤剧、粤曲比赛冠名学校。“三元杯”民乐、粤剧、粤曲比赛引领着全区民乐、粤剧活动的开展,辐射到珠三角地区。每一届“三元杯”比赛都吸引了大批有民乐、粤剧、粤曲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参与。自第一届比赛开展以来,参赛单位及人数逐年递增,参赛节目水平逐年提高。粤剧类节目通过冠名杯赛选拔参加全国小梅花比赛,均获金奖。“三元杯”冠名比赛的举行营造了区域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氛围,促进了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走进三元坊小学的粤曲排练室,记者看到几个可爱的孩子正在演绎一段粤味十足的《西关食通天》,曲子介绍了艇仔粥、肠粉等西关特色美食。“为何对粤曲如此感兴趣?”记者问道。一位孩子给出了答案:“小时候听奶奶唱过,觉得很好听,就求着奶奶教了几句。现在上学了,老师教我们唱了好多曲子,特别好听,我们特别喜欢。”陪同的老师告诉我们,粤曲唱腔优美,扮相漂亮,孩子特别喜欢。
望着全神贯注的孩子和信心满满的辅导老师,一种由衷的欣慰之情涌上了记者的心头。
成立学院,引领文化发展
西关名人辈出,以其中的佼佼者来命名学院,吸引学生前往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荔湾区教育局的又一育人举措。
詹天佑是荔湾历史文化名人、近代科学家、中国铁路之父。为弘扬詹天佑勇敢攀登、顽强奋进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2006年,区教育局在詹天佑小学成立了“荔湾区詹天佑少年科学院”,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一中校友刘颂豪担任荣誉院长,并相继举办了詹天佑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巡礼大型科普活动、科普快车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詹天佑少年科学院的引领之下,全区已发展了25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043名学生被分别授予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的荣誉称号。在广东省9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广州占了7人,而其中6人来自荔湾区。
四中高三(8)班的招俊能同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曾在20天内两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 当选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全国共41位)和首批荔湾区“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邓小平奖励基金,全国100位学生获奖,其中广东有3名学生)。他凭借环保节能的发明——公交车站用语音导盲装置入选“寻找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活动的广州能手。他还在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还荣获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宋庆龄奖励基金),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四中承担了詹天佑少年科学院中学的牵头工作。来到四中占地面积达1021平方米的科技环保创新实践基地,记者眼界大开。学校领导介绍说,这里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学校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按区域功能主要分为科技环境教育成果展示区、科学知识普及区、实践技能培训区、小院士工作室四大区域,内有数字世界(与广东科学中心合办)、机械加工操作室、钳工教室、电脑机器人制作室等集展示、学习与体验为一体的各种功能室。自2005年11月建成使用以来,基地已接受来自国内外超过20000人次的参观与体验。学校将继续完善小院士工作室的硬软件建设,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除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区教育局还成立了两家学院:以著名艺术家何香凝女士命名,2007年在何香凝纪念学校成立了何香凝少年艺术学院,组织全区艺术教育活动;利用李小龙的名人效应,于2006年成立了“荔湾区奥林匹克少年学院”。
学院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把荔湾区的中小学生紧紧吸引在他们周围,在西关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文化品性,在回报社会中升华
荔湾区教育局多年来持续推动的以弘扬西关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文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荔湾区的各所中小学,文化氛围浓郁,特色鲜明,深受教育熏陶的学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西关文化中包容、兼爱、开放、进取的核心内涵。
走出校园,展示文化内涵
结合办学特色,在老师的引领下,荔湾区的各中小学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弘扬西关文化、回报社会的活动中。
2010年12月13日,文昌小学与荔湾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联合举办了“弘扬亚运精神,彩绘西关文化丝绸之道”大型活动,300多名来自文昌小学的学生用彩纸、旧报纸、丝绸等创作出五个展示西关文化的雕塑场景,同时,他们还上演了童声合唱、精彩“讲古”等精彩活动,“玩转”上下九步行街。
在一条由250米长粉红色丝绸铺成的“历史长廊”上,“成长之源”“上下九溯源之旅”“锦纶丝话”“感恩美食”“状元出巡”五个板块分别表现出和谐、求知、创新、感恩、自信的主题。唱童谣、背《弟子规》、舞龙舞狮、介绍西关美食……学子们在各自的板块上上演特色主题活动,吸引路人纷纷驻足观赏,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在“锦纶丝话”板块前,20名三年级小学生分成四组比拼“手艺”。只见他们利用旧报纸、彩色纸创作别具特色的中山装、长褂等传统服饰,8名身穿旧西关服饰的女学生在一旁翩然起舞。
另一边的“成长之源”上,75名一年级小学生奶声奶气地合唱《龙文》,并伴着旋律用画笔比划起“一弹、一画、一横、一竖”等汉字书法动作。家长们将看台挤了个水泄不通,相机不断对准舞台上可爱的孩子们,“好得意啊!”“创意十足!”
来到“上下九溯源之旅”,方块上是上下九手绘地图,一串小脚印贯穿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和上九路,串起沿途由硬纸板制作的莲香楼、华林寺、五眼井、锦纶会馆等景点模型,两名身穿白裙的小解说员正为观众生动地讲述上下九上一砖一瓦的历史:“华林寺位于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学生们纷纷在地图上写下对西关的寄语,如三年级的杨晓禧写道:“我希望上下九的古迹永远保持原样。”
在真光中学,大大小小的社团十分活跃,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爱心社志愿者服务队的两位志愿者。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我们都很喜欢帮助别人。很多时候,比如在图书馆,我们都是在享受别人的服务,而在周末走上图书管理员的岗位时,我们感受到了服务他人的辛苦与快乐。”那么,这些善良的志愿者们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有没有受过委屈呢?对此,他们回答说:“还真是没有呢!因为我们是真的很用心地在帮助别人,他们都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所以对我们很好,没有找过我们麻烦。”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真光的家长们非常支持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不但告诉孩子参加社会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教给孩子一些助人的方法,还尤其强调助人要出自真心,要有责任心。
在荔湾区的各中小学,这样的组织还有很多。耀华小学与社区合力联动,成立了“小榕榕义工站”,建立了“榕榕书吧”,为社区居民服务;文昌小学的“文文”志愿队,利用“互动日”时间,与家长、社区共同开展主题活动;环翠园小学与南源街妇联联手,开展了“我为社区小树换新装”“关爱孤寡老人”“情暖工疗站”“情满公交车站” 系列活动;环市西路小学在新学期伊始结合孝德教育,开展了系列“爱心树”活动;三元坊小学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有机渗透“四情”教育(体验友情在校园,体验亲情在家庭,体验温情在社会,体验真情在大自然),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作慰问演出;康有为纪念小学组建了“羊城市容护卫队”,参与“校前一条街”“广州是我家”的清洁保洁及美化工作……
步入社会,点亮精彩人生
带着西关文化的馨香,一届届学生走出校园,或到高校深造,或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的表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这里,记者不想通过展示荔湾区培养了多少名家、涌现了多少先进人物来论证荔湾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我们走近一位平凡的人,感受学校教育对她人生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李少霞同学是荔湾外语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专业2009届毕业生。她家境贫寒,入学不到三个月,家长就要求她退学回家照顾弟弟。好强的李少霞觉得自己的命运不该如此,她舍不得学校、舍不得老师,更舍不得她的学业,于是毅然决定不用家里一分钱,自己打工赚学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被她的精神打动了,团委书记李雪芳资助了她一个学期的学费,班主任更是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关心她、照顾她。得知李少霞想要读美术学院继续深造,社会爱心人士便主动提出资助学费,供她读书。李少霞却坚决不要,她说自己能挣钱了,那些钱应该用来帮助更需要的人。就这样,她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完成了学业。
2010年,成绩优异的她成功地被西关幼儿园录用,当上了一名幼儿园老师。两年来,她将自己曾受到的关爱传承给了园里的孩子。学校、老师对她的好,李少霞都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每逢过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师们发短信送祝福;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被评为区“创文”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设计的课件、制作的学具多次在市、区获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书画比赛,获得二等指导奖……
对于这些成绩,李少霞很淡定:“我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至于公益活动,都是很小的事情,只要有需要,我都会去做;只要能帮到,我都会去帮。”
扶危济困是中国传统美德,更是荔湾人所推崇的。在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很多人不仅家庭条件很差,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学习的“失败者”。对于这些孩子,学校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我很清楚地记得,在2007年8月,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叹息着要我辍学回家,并多次打电话给班主任说要给我办退学手续。我的困扰全被学校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学校通过许多帮扶形式来解决我的困难,如国家助学金、香港热心人士捐助、学校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等等。这样,我的经济压力减轻了,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学业,也能以更轻松的心态去和周围的世界交流。”
因为爱,所以爱。李少霞的心声道出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精心挖掘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其化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成长,这是荔湾区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实践证明,他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文化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