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长趋势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摄像时代,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比如刷个短视频就可以了解新闻资讯。情感故事、吃喝玩乐都能融入短视频。同时,短视频的制作门槛也越来越低,全民导演,全民演员,一部手机就能制作一条短视频。
  但是你能说清楚什么是优秀的短视频?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个短视频平台吗?你能说出几个让你心动的短视频吗?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首届短视频大赛”给充满创意激情、喜欢创新并愿意分享温暖美好的短视频制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自2019年10月15日启动后,共收到短视频作品3352部,参赛作者包括企事业单位、影视制作机构、高校等单位和大学生、电视艺术工作者、医生、视频制作爱好者等个人群体。作品类型涵盖微电影、纪实片、公益广告、城市形象宣传片等,全景式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大赛专门开辟的“抗击疫情”短视频专区,更是征集到了一批体现社会责任担当、温暖有爱、守望相助的优秀“抗疫”主题作品,展现了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念和决心。
  大赛最后评出了《遇见上海的美》《白衣执甲!致敬奋战在肺炎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等8部一等奖作品,《曹爷爷和他的天使们》等15部二等奖作品,《大白兔奶糖的前世今生》等15部三等奖作品,以及“最佳人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奖”和特别奖、组织奖若干。
  无论是参赛作品还是获奖作品,他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短视频是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事物,小视角折射大背景,短视频的内容价值和传播方向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基于此,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了“短视频的长趋势—短视频内容传播价值及启示”研讨会。获奖作品的主创和专家、媒体以及大赛主办方一起分析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受众心理,探讨如何提高短视频创造者的社会责任担当,发挥短视频的视听艺术优势,让正能量、有内涵、有趣味、短小精悍的短视频作品产生更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引领社会大众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研讨会上部分获奖短视频的主创讲述了创作的缘起以及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也有的带来了不同于获奖作品的短视频版本。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中心柳遐工作室、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的、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发言和他们拍摄的短视频一样富有厚重的使命感和专业能力,面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选题,他们的姿态和作为很好地彰显了媒体工作者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同时,一些独立制作人的发言抑或是没有来到现场的外地获奖代表的视频发言,和他们获奖的短视频一样也带给大家浓浓的爱意,正如一等奖短视频《相扶成林》中所说“假如我们14亿中国人,每个人种活两棵树,那么我们将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绿色大国”。两位40几岁的“发小”,一个意外失明、一个意外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我是你的眼睛、你是我的双臂”“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在50多亩荒滩地上种满了树,但他们很实在地说这是为了“生存”。研讨会上播放此短视频的拍摄者说:我们跟拍他们过河去种树,我们健全人过河都很困难,难以想象他们是如何一次次地涉水爬坡?我们拍这个短视频就是传播正能量、传播爱,以此来消弭社会上那些负能量。
  参加短视频研讨会的学者专家和主办方就“短视频的长趋势”和“短视频内容及传播”也各抒己见。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滕俊杰归纳当代有价值和传播力的短视频都符合三点:正能量,有趣,传播知识。在今天互联网、碎片化时代,我们拿着自己的手机、摄影机,以使命和责任来表达我们短视频制作者的一种态度,我们应该是高山顶上的一块原石,海浪当中的一块礁石,不是被冲来冲去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精神、理想、追求,这也是我们从国家平台、文联、评论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角度来讲要坚持的一个标准。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提出短视频要处理好“地气”和“阳气”、“情绪”和“情怀”、“迎合”和“引领”的关系;中國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俞亮鑫分析了短视频成本低,门槛低的特点,可以采用多样性的艺术尝试拍摄短视频;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编导冯乔从“选题”“创意”“视角”三个关键词讲述优秀的短视频作品评价标准;《新民晚报》文体中心主编朱光提醒短视频的创造者少一点“焦虑”,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事件”拍摄自己擅长表达的“故事”;《上海艺术评论》编辑部主任薛晓雁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短视频,也希望拍摄者能用“平视”的眼光去反映生活和百姓,只有这样的短视频才更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正如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韩陈青最后总结所说的,可以预期到若干年以后的未来,这些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将作为历史的一个底本反映这个时代的变迁,记录社会的点滴进步,成为人类文明的“视频百科全书”。
  短视频的长趋势已经开始!我们期待“第二届短视频大赛”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更广阔的视野。
  《看夕阳的老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传处处长齐璐璐:
  这部短视频的创作,源自一张感动了亿万人的照片。新冠疫情期间,我们中山医院共有143名同事赴武汉援助医疗。我和我们赴武汉医疗队队员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生活工作的点滴。队员们工作很忙,往往深夜才有空聊上几句,他们的朋友圈也成为我们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2020年3月5日傍晚,中山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罗哲在朋友圈里发了这张《落日余晖》照。中山医院官方微博全网第一时间发布了“落日余晖下的这个瞬间,刻骨铭心”,目前浏览量已经近2700万。央视微博随后不久也进行了报道。这个温暖了无数人的“落日余晖瞬间”开始在朋友圈里刷屏,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媒体陆续联系我,希望我们提供这张照片的原图,进一步了解背后的故事,并采访当事人刘凯医生。我们也尽快了解联系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我们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很快就联系到了拍摄者甘俊超,并取得了他这张照片用于媒体宣传的授权。
  这条新闻发出后,得到了上级宣传部门的高度认可,在市委宣传部的推进和各大媒体的积极跟进下,使得疫情期间这个温馨美好的画面成就了亿万流量的现象级传播,并被新闻联播报道。医生的关爱抚慰不仅让老爷爷配合治疗,慢慢恢复起来,也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提振了全民的战疫信心。之后,我们也一直关注着照片中另一位主人公王欣爷爷的动态,3月12日,欣赏日落的87岁老爷爷已经可以下床了!他想为医护们用小提琴拉一首歌。   这幅照片和背后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人,很多网友留言说感受到的是温暖和希望。照片上的医生是这次抗击疫情医务人员的缩影,代表了医务人员对于病人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病魔积极乐观的精神:武汉抗疫前线,即使最艰难的至暗时刻,我们也从没有失去信念!而在落日余晖下,年龄相距一个甲子的病人和医生一起指着夕阳观赏的背影,不正是全社会对于理想医患关系的向往吗?回到抗击疫情本身,这也代表了我们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对于取得疫情最终胜利的信心和希望。
  在医院党委的组织下,“红色诗人”桂兴华受邀根据中山人抗疫故事创作了长篇组诗《逆行的中山之心》,《看夕阳的老人》是其中一个单独的篇章,诗歌的朗诵者也是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创作和录制过程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搜集了关于王爷爷和队员们的视频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来自医护人员的拍摄,有的是媒体朋友们提供。最后结合诗歌,辅以视频,最终以诗歌MV的形式呈现。对于短视频创作,我们应该算是一次“跨界”尝试。非常惊喜,这个作品获得了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首届短视频大赛”二等奖的肯定。我想,能够打动人心的总是那些真实的美好,而只要你用心感受,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这样的美好。
  《高贵的骑手》—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摄界》栏目独立制作人徐晓:
  作为传统电视人,几年前自己和团队便开始探索短视频独立制作的模式。所谓独立制作就是一个人负责短视频的策划、踩点、拍摄、音乐、剪辑、包装等等。轻量化的工作模式提高了效率、个性化的制作增强了黏性。当然,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什么都要会,还要做精做强。做有品质的短视频,用有趣的方式传播正能量,这是作为传统电视人在新时代的媒体担当。
  那怎么会想到拍摄这部《高贵的骑手》呢?新冠疫情爆发后,自己一直想做抗疫人物的故事。多记录,广传播,是媒体人职责,也是自己以实际行动支援全社会抗击疫情。但“最前线”的医生、警察这样的题材极度依赖渠道资源,如果不能深入现场,进入医院,进入武汉,就无法呈现一个入木三分的故事。所以,我转换思路,为什么不把镜头对准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也许没那么大义凛然、也许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在特殊时期,他们的工作在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决定讲一个外卖“骑手”的小故事。
  但外卖“骑手”的故事,平日里也看过不少,那怎么能推成出新,让观众眼前一亮?我想一定要找到一位女“骑手”。因为女性与骑手存在一种天然的戏剧冲突。女性代表着“柔”,在体力劳作上可能比较柔弱。而外卖“骑手”则是“刚”,需要刚强的体力,风餐露宿。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前期踩点与人物排摸上,最后也是机缘巧合,找到了一位年轻的上海本地姑娘。这下我心里就基本有底了。
  故事主角有了,接下来就是考虑用什么方式去讲故事。面对这种极具现场感的选题,我希望主角的情绪不被打断,时空场景尽可能延续,所以我采取全纪实跟拍加随机采访的方式进行拍摄。大家知道短视频时长有限,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印象?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短视频要让观众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陌生”是尽量让观众看到平日里无法接触到的场景,新鲜的环境激发好奇心,“熟悉”是指在陌生的环境中,让观众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能做到既熟悉又陌生,那短视频就算基本成功了。回到本片,就是讓观众看到女“骑手”送外卖的日常以及艰辛工作背后的心路历程。
  本片在制作上有两大难点,一个就是纪实拍摄过程中,要有清晰和敏锐的导演思维,根据突发场景,迅速作出反应。比如,片中有一位顾客希望“骑手”把外卖送到小区围栏边,方便取餐的这个场景。当时,我判断这个场景会非常出彩。一个是能凸显当时的大背景,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一个是我观察到“骑手”没有丝毫抱怨,这可能是主角的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外卖行业严苛的考核标准造成。即使再无理的要求,只要客户一个差评可能就会影响外卖“骑手”的绩效奖金。那这样一个情节就能凸显“骑手”的不易。所以,我觉得在完成这单送餐后,是一个随机采访的好时机。我由浅入深,问了几个问题。比如疫情前会有这样的要求吗?会觉得无理吗?还遇到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吗?这些问题让主角打开了话匣子,也拉近了我和主角的距离,消除了陌生感,为接下来的拍摄打好了基础。
  另一大难点是在摄像上。多场景的无缝切换和衔接,是一大考验。比如,前一秒,我还坐在车里用长焦段跟拍“骑手”骑行;后一秒,就要夺车门而出,同时换好广角镜头,调整好姿势拍摄“骑手”放置外卖、打电话的全过程。在全程录制的同时还要变换角度,以便后期剪辑。之前提到的那个送餐到围栏的场景,因为是机动车单行道,我提前下车跑了将近300米才跟上主角、记录下这段内容。总之,尽量把困难放在前期拍摄上,只要完成了拍摄,那后期剪辑时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了。
  《高贵的骑手》在播出后,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传播效果。上海广播电视台看看新闻网转发量达到3万次,腾讯视频阅读量超过7万次。此外,片中主角还受邀参加了上海广播电视台抗疫特别节目“课外有课”的录制。节目组也收到大量的观众留言,为这样一位吃苦耐劳,为社会付出、对自己负责的上海女“骑手”点赞。
  《遇见上海的美》策划吴康:
  热闹繁华的街道,忙碌奔走的人群,上海在我们印象中好像一直是一座流转不息的城市。但是因为疫情的爆发,一切好似戛然而止。此次我们受到上海市新闻办的委托制作一条纪实风格的短片,希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给大家增添信心,共克时艰。有了这样的目标,我们把抗疫一线的人群作为重点对象,记录他们为抗疫所作的贡献,传递他们同舟共济、雷厉风行、顾全大局的优秀精神风貌。在方案敲定投入制作时,疫情局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为确保短片时效性,我们也没有停止对创作角度进行新的探索。到制作后期,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我们决定转变方向,从疫情好转后各行各业的情况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入手,希望描绘一幅上海脚踏实地、稳步前行的美好图景。
  在特殊时期进行影像采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但在整个过程中市民朋友们的配合度特别高,对我们工作人员也十分关照。积极配合、有序推进,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缩影,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城市的独特风貌,这些部分都成为了影片的一部分,这样的城市表达也更为真实和具有说服力。
  我们的拍摄团队兵分多路,选取餐饮服务、交通出行、生产制造等代表性的行业和城市公共场景进行拍摄,在滨江、大宁灵石公园这样的典型公共空间捕捉充满温度和活力的市民生活影像,同时记录配合疫情保障工作在家开启云办公、云教学的人们。热气腾腾的小笼包铺氤氲着温暖生活的味道,放着爵士乐的咖啡厅保留了上海人的小资情调,楼下公园打太极的爷爷,终于可以去市场为家人置办美食的奶奶,我们希望把最真切最动人的部分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从人到景,由景及人,我们将城市的每个部分在镜头转换之间流动畅快地展现出来,选取音乐作为传递情感的载体,还特别改编制作了一首歌曲,融合温婉的曲调与热情洋溢的说唱,将人与人碎片化的微小力量相融相连,汇集成冲击波,感受彼此的力量与相伴。同时歌曲中注入了的熟悉的城市现场同期声,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
  “The river flows as the citys grows”,就像这句歌词一样,安全有序的上海从未停歇,它独一无二的开放与活力气质就像浦江水涌动不息,我们将不畏困境,坚定执行,持续奋斗,努力前进。
其他文献
文化是从土壤中生发出来的,不是牵强附会,不是臆造出来的。求真务实,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才能让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重庆的旅游演艺已经处于全面“试水”状态。在对渝东南旅游演艺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亮点,不少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本文将以渝东南旅游演艺为例,谈一谈旅游演艺的文化规律。  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国的旅游演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广大游客从浅层观光到更高
期刊
奏响时代最强音,谱写时代新华章。2021年,在迎接和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上海文艺界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积极担当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出了一大批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舞台新创作品,种类涵盖音乐、舞蹈、话剧、京剧、昆剧、沪剧、越剧、淮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多层次、多维度、多面向地展示了上海红色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在音乐与舞蹈方面,部分新作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下,已完成试首演,并将继续打磨提高,以期
期刊
本专题为海派人物专题,载史是为人类文明之记錄。在载籍之前,太古茫茫,纵有人事,亦渺不可循。因而,点滴记录不仅有意义,不仅是为情怀之事,更是有必要,是述史明志。史料有实物遗存,有书画流传,有著作颂传。本专题呈现有民国时期海派人物的追溯,有对前辈大师与先生的缅怀,也有当代的人物从这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案例中,我们得以明晓海派的精神一直在延续人,对大时代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无问中西,很多时候,人性的闪光点
期刊
—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装置艺术为例  参与,在词典里被表述为以第二方或者第三方的身份加入,融入到某件事情中。而第三方的性质是:合作,但保持独立。  在当代艺术生态中,大型沉浸式装置占据着越来越耀眼的位置,它既非VR情境对于感知的机械式复现,也不构建沉浸式戏剧的行动式参与,更不似传统视觉艺术的意识沉浸那般,需依赖于观者的想象力与错觉。沉浸式装置呈现出对空间与肉身的重构,在艺术浸入空间,肉身浸入艺术
期刊
“随意”是把书写当成日常生活,则临帖没有终止的一天,计划是一生的计划,项目是一生的项目,写了,即使“无深度不圆转”,也不存在“不行”。“随意的书法”展,在这一点上,做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表率。  写字的人  写字和书法的区别,也自然的给写字的人之间画了一条鸿沟。考察历史和文字史书法史,写字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仓颉造字、史籀作大篆、李斯改小篆,程邈化篆为隶,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记事的简易,交
期刊
2020年初始,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对全球现场演艺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大量剧场关闭、演出和文化节庆活动取消、从业人员失业,伴随疫情袭来的是覆盖全产业链的生存危机。对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帮助机构和从业人员渡过难关。业界也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突围之路。  后疫情时代涌现出很多表面过渡性但实际上极具变革性的机会。这次疫情检验了过去几年现场演艺业创新思变的能力,并引起
期刊
在陈佩秋先生告别仪式大厅正面墙上的照片,是2014年陈佩秋捧得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时拍下的,照片两侧的巨幅挽联,是陈佩秋长达近百年的人生最好注解:“画坛巨擘汇山川毓秀鉴古开今,丹霞筑艺林丰碑环宇高华;修行集善以宽人律己慧眼后生,共进颂奇气清华标韵千秋”。这不仅是子女们为母亲一生奉上的敬辞,也是中国画坛共同认可的评价。  如今怀念陈先生的文章许许多,这是应该且必要的,也是先生一生彪炳史册的写照。
期刊
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是上海推出新剧目和展示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致力于繁荣和发展上海的舞台艺术、加强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更是加强上海文化品牌创建的有力手段。多少好剧从这里起飞,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成为精品。多少优秀艺术家从这里出发,走向成熟,成绩优秀。艺术为人民而生,然而足够文化素养  却是欣赏艺术的门槛。博物馆与美术馆扮演怎样的角色,博知启蒙还是炒作媚众?博物館与大型商场是否真的愈发趋同?
期刊
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围绕“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紧扣上海解放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于9月至11月举办。9月4日—8日,杂技剧《战上海》献演美琪大戏院,拉开评选展演的帷幕。11月23日召开的“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专家评审会”上,评委们对19台剧目展开热烈研讨。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作品佳
期刊
2018年底至2019年,一档《声入人心》电视竞演节目的播出带领着音乐剧“出圈”,不仅向大众普及了音乐剧概念,还凭借着明星效应带动了音乐剧票房,大量粉丝群体的涌入直接对国内音乐剧市场产生强烈影响,一度引发社会“现象级”话题。在“一票难求”的喧嚣面前,音乐剧行业内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要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冷静思考。针对目前国内音乐剧原创力短板的现状,“2019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应运而生,力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