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必须在教育学生“怎么问”、怎么思考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气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紧张,学生就会产生害怕的心理,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胆子小也就越来越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无法发散,他们之中甚至有人因为害怕老师而形成不懂装懂,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和同学。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果和快乐。对于胆子小、不自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更应该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使他们在学习中再接再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本人经过对四十多个学生的普遍调查,对于胆子小,有问题而不敢向老师提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害怕自己问的问题被老师批评不确切,害怕老师说已经讲过了而自己不认真听。二是害怕自己问的问题被同学笑话,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自己是白痴、或者认为自己所提的问题是天方夜谭、无稽之谈,以后会成为同学们的笑话。针对以上两点我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不用批评、指责的语气去挖苦学生,而是抓住点点智慧的火花去表扬他们,从而使全班同学都养成敢于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好习惯。如在一年级的数学中教学中,我讲解3-2=1,一个调皮的学生小声的提出2-3等于多少,我没有生气,而是鼓励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详细的讲解了2-3=-1,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在稳定中提升。其它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二是将全班学生学习成绩分成优、良、普通三个等次,关注普通的学生,鼓励普通的学生,让他们组成小组的形式,探讨他们在学习中掌握不懂的知识,以玩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到知识,从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二、组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些內容或题型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将理性的知识变成感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抽象的东西变成我们日长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的东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和加深认识。如在一年级的数学《人民币的认识》前,我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吗?1角又等于多少分?很多同学摇头都说不知道,那今天晚上你们回到家里就问一下家里的大人,让家人给你们讲解一下人民币,我们下一节课就是认识和学习人民币!当第二天我将五个装着一张一百元,两张五十元,五张十元,十张五元,十张一元,十张五角,十张一角,还有十张一分钱的箱子交给五个小组长的时候,“同学们,这课节你们自由发挥认识人民币!”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同学们自然而然到小组长那里围成一个圈,很快同学们就叽叽喳喳的说开了,二十分钟之后我到各个小组那里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因为有了感性的认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1元=10角,1角=10分,5张10元=1张50元,2张50元=1张100元,2张5角的就可以凑成一元了。然后我又叫同学们举行换钱活动,在换钱活动学生中让学生发展思维,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使整个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
三、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中要想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学必须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计》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红橙黄绿蓝等小苹果粘纸。你们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少?同学们都大声说:想。我又接着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呢?小朋友有的说举手有的说排队,还有的说将颜色粘贴在额头上数一数就知道了,我将他们所说的方法都用了,先举手,再排队,再粘小苹果,让平时胆子小的同学参与算人头数和填写表格,最后找到了答案,同学们个个都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原本枯燥的数学也变得生机勃勃了!
四、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其原因是不能够掌握和运用合适的解题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应有意识地穿插一题多解的内容,启发学生多元思维,学会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寻求多种解答方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43+17等于几时,看看有几种算法,有的学生说用接着数数的方法;也有的同学说先算个位上的3+7等于10,再用40+10+10等于60,这是运用凑十法运算,也有同学运用了40+3+10+7,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然后再相加的方法等。对于学生说出的各种算法,我都给予肯定与表扬。然后在课堂上一一讲解,让学生在多种算法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算法,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习了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自己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和谐气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紧张,学生就会产生害怕的心理,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胆子小也就越来越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无法发散,他们之中甚至有人因为害怕老师而形成不懂装懂,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和同学。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果和快乐。对于胆子小、不自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更应该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使他们在学习中再接再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本人经过对四十多个学生的普遍调查,对于胆子小,有问题而不敢向老师提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害怕自己问的问题被老师批评不确切,害怕老师说已经讲过了而自己不认真听。二是害怕自己问的问题被同学笑话,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自己是白痴、或者认为自己所提的问题是天方夜谭、无稽之谈,以后会成为同学们的笑话。针对以上两点我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不用批评、指责的语气去挖苦学生,而是抓住点点智慧的火花去表扬他们,从而使全班同学都养成敢于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好习惯。如在一年级的数学中教学中,我讲解3-2=1,一个调皮的学生小声的提出2-3等于多少,我没有生气,而是鼓励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详细的讲解了2-3=-1,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都在稳定中提升。其它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二是将全班学生学习成绩分成优、良、普通三个等次,关注普通的学生,鼓励普通的学生,让他们组成小组的形式,探讨他们在学习中掌握不懂的知识,以玩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到知识,从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二、组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些內容或题型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将理性的知识变成感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抽象的东西变成我们日长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的东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理解和加深认识。如在一年级的数学《人民币的认识》前,我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吗?1角又等于多少分?很多同学摇头都说不知道,那今天晚上你们回到家里就问一下家里的大人,让家人给你们讲解一下人民币,我们下一节课就是认识和学习人民币!当第二天我将五个装着一张一百元,两张五十元,五张十元,十张五元,十张一元,十张五角,十张一角,还有十张一分钱的箱子交给五个小组长的时候,“同学们,这课节你们自由发挥认识人民币!”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同学们自然而然到小组长那里围成一个圈,很快同学们就叽叽喳喳的说开了,二十分钟之后我到各个小组那里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因为有了感性的认识,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1元=10角,1角=10分,5张10元=1张50元,2张50元=1张100元,2张5角的就可以凑成一元了。然后我又叫同学们举行换钱活动,在换钱活动学生中让学生发展思维,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使整个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
三、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中要想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学必须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计》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红橙黄绿蓝等小苹果粘纸。你们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少?同学们都大声说:想。我又接着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呢?小朋友有的说举手有的说排队,还有的说将颜色粘贴在额头上数一数就知道了,我将他们所说的方法都用了,先举手,再排队,再粘小苹果,让平时胆子小的同学参与算人头数和填写表格,最后找到了答案,同学们个个都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原本枯燥的数学也变得生机勃勃了!
四、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其原因是不能够掌握和运用合适的解题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应有意识地穿插一题多解的内容,启发学生多元思维,学会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寻求多种解答方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43+17等于几时,看看有几种算法,有的学生说用接着数数的方法;也有的同学说先算个位上的3+7等于10,再用40+10+10等于60,这是运用凑十法运算,也有同学运用了40+3+10+7,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然后再相加的方法等。对于学生说出的各种算法,我都给予肯定与表扬。然后在课堂上一一讲解,让学生在多种算法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算法,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习了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自己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