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活地方文化资源,创建美术资源课程既是对学校教学的补充,也是地方高校以实际的行为服务地方。这种方法可以为在地文化资源引流,又立足于在地高校的学科资源与受众群体,提取文化中的教育价值,建设具有在地文化属性的美术课程资源,为文化激活发挥教育作用。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比较
对于今日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而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属性,将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生命力的探索。本文研究对象以武汉大学西迁旧址为文化物质载体,进行了前期文化、教育资源的调研,中期课程建设与志愿团队组建,以及课程的实施与成果展示。此次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属于武大西迁遗址活化与激活计划的一部分。
乐山在地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活力不足。以武汉大学西迁旧址为例,目前剩余两处分别是乐山文庙、龙神祠,它们是乐山地方文化的经典载体,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大学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特例,极具有保护、传承、公共教育功能。在武汉大学西迁旧址重建过程中,如何通过艺术的力量探讨经典文物的生命重启,实现其本身具有的巨大文化价值,扩展乐山在地文化的内涵,值得探索与记录。
我们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反思,将继续优化该课程资源建设与服务该文化资源的活化项目。同时也期待通过分享在更多地方看到富有魅力的文化资源的奇妙呈现,源源不断的创造古文化新的生命力。
1 文化项目中的课程资源设计
1.1 课程文化属性发掘
乐山作为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全境之内却有着大大小小上千个国家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泉水浸润了整个城市的氛围,积淀了城市的主色调。漫步于城市当中,在高楼之中的留白之处,一些上千年的古建筑如惊鸿一瞥,生活于此的人大都熟然于心。许多遗迹成为了市井中的地名,融入了每一个日常中。
其中位于城市中央的文庙、古城墙等古建筑群,上启明清年间;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武汉大学西迁重要的教学场地,朱光潜等学术大家汇聚于这座江边小城,为当时的小城带来新思想,留下更丰富的文化积淀;时至今日育儿堂、泮池、棂星门已成古嘉州的精神记忆,今日嘉州的文化底色。建筑的文化属性,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而显现,但古建筑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应被挖掘、被寻找、被看见。
其中,激活这种文化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在青春与古老之间搭设一座桥,立足于在地高校的学科资源与受众群体,提取文化中的教育价值,建设具有在地文化属性的美术课程资源,为文化激活发挥教育作用。
前期,乐山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乐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就已经展开了文献资料梳理和文化研究。通过走访乐山市档案馆、田野调查等为项目积累了相关的文化资料。
在文化研究基础上,课程主创人员多次实地走访、展开主题学习、收集文物的图案档案,进行图像解读与归类。从众多古文化建筑中确定主要的学习对象,根据反复梳理与多方考察求证,确立了本次课程的主要形式。
1.2 多样化的课程的设计形式
以文化资源转化的美术课程,应该建立实际的在场性,营造真实的美术情境。因此,本次课程,结合游学、历史文化讲座、以及美术创作研修等多种形式。
梳理在地资源以“乐山文庙-老霄顶-古城墙-龙神祠”形成一条一小时的游学线路。在此线路基础上,加入游学前的相关历史文化讲座,为整个游学的参与者提供深度的文化解读,奠定课程的文化基础;在游学后,结合老师与学生的图像素材,开展图像创作的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在场经验转化为视觉图像的创作。
通过此过程,参与的学生在在地文化资源的实地调研中实现了一次经典图案的再创作,积聚了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文创开发,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美术课程资源。
2 文化资源转化中的启发
2.1 创建真实美术情境,实现共鸣
推开木制大门,扑面而来的是空气中的潮湿与生涩,随着人群涌入的阳光让我们看到空旷的大殿和柱子。这种现场的视觉、嗅觉带来的身临其境,足可以超越几千句话语的力量。被封禁于特定场域的历史与今日产生瞬间的相遇,在这一刻,似乎这片沉寂之地又开始呼吸、讲诉。
美术作为视觉性的艺术,当实现感官与视觉的联动运作时将大大提升参与者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作为文化资源转化而来的美术课程建设,再没有比亲临现场更能够激发参与者共鸣的了。在现场中,参与者直接置身于千年之前的语境,图案与参与者产生自由的联结,这些使语言的力量变苍白。
同时,这种共鸣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产生了丰富的视觉作品,这就克服了过去由一种统一的语言力量造成的创意的匮乏,自然形成了一种有序而丰富的结果。
2.2 成果展览的积极意义
在課程建设、实行阶段,组织者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关系着整个课程能否顺利推进。但在课程结束阶段,一个正向的结果呈现,是课程完结的标志,也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极大鼓励。
以主题展览与创意市集的结合完成本次美术课程的作品展示,邀请参与者参与展览。这种形式具有正向的鼓励作用,对于以后开展美术课程建设具有较好的作用。
2.3 积极参与在地文化资源,以特色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助力文化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仅在学校内部,还包括校外。
美术课程建设的条件在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的参与到当地的文化项目中,利用项目自身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挖掘美术课程的文化,这对课程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地的文化资源项目,通过增加美术课程建设,将实现项目的丰富性和参与性,帮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该项目中。以此实现多方面的共赢。
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大多集中于学校内部,但美术教育的纬度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外延,通过探索,美术课程资源与在地文化资源实现合作共生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以此实现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美育。我们希望美术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也相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理应如此。
参考文献:
[1] 记忆:一座城与一所大学——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档案文献图集[Z].乐山市档案馆,2018.
[2] 龚传黻.乐山县志[Z].国家图书馆,1887.
[3] 李梅.艺术高校课堂教学与“新乡土”社会美育互动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
作者简介:袁瑜(1991—),女,四川乐山人,助教,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中美;青少年;责任教育;比较
对于今日的美术课程资源建设而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属性,将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生命力的探索。本文研究对象以武汉大学西迁旧址为文化物质载体,进行了前期文化、教育资源的调研,中期课程建设与志愿团队组建,以及课程的实施与成果展示。此次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属于武大西迁遗址活化与激活计划的一部分。
乐山在地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活力不足。以武汉大学西迁旧址为例,目前剩余两处分别是乐山文庙、龙神祠,它们是乐山地方文化的经典载体,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大学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特例,极具有保护、传承、公共教育功能。在武汉大学西迁旧址重建过程中,如何通过艺术的力量探讨经典文物的生命重启,实现其本身具有的巨大文化价值,扩展乐山在地文化的内涵,值得探索与记录。
我们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反思,将继续优化该课程资源建设与服务该文化资源的活化项目。同时也期待通过分享在更多地方看到富有魅力的文化资源的奇妙呈现,源源不断的创造古文化新的生命力。
1 文化项目中的课程资源设计
1.1 课程文化属性发掘
乐山作为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全境之内却有着大大小小上千个国家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泉水浸润了整个城市的氛围,积淀了城市的主色调。漫步于城市当中,在高楼之中的留白之处,一些上千年的古建筑如惊鸿一瞥,生活于此的人大都熟然于心。许多遗迹成为了市井中的地名,融入了每一个日常中。
其中位于城市中央的文庙、古城墙等古建筑群,上启明清年间;直至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武汉大学西迁重要的教学场地,朱光潜等学术大家汇聚于这座江边小城,为当时的小城带来新思想,留下更丰富的文化积淀;时至今日育儿堂、泮池、棂星门已成古嘉州的精神记忆,今日嘉州的文化底色。建筑的文化属性,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而显现,但古建筑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应被挖掘、被寻找、被看见。
其中,激活这种文化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在青春与古老之间搭设一座桥,立足于在地高校的学科资源与受众群体,提取文化中的教育价值,建设具有在地文化属性的美术课程资源,为文化激活发挥教育作用。
前期,乐山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乐山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就已经展开了文献资料梳理和文化研究。通过走访乐山市档案馆、田野调查等为项目积累了相关的文化资料。
在文化研究基础上,课程主创人员多次实地走访、展开主题学习、收集文物的图案档案,进行图像解读与归类。从众多古文化建筑中确定主要的学习对象,根据反复梳理与多方考察求证,确立了本次课程的主要形式。
1.2 多样化的课程的设计形式
以文化资源转化的美术课程,应该建立实际的在场性,营造真实的美术情境。因此,本次课程,结合游学、历史文化讲座、以及美术创作研修等多种形式。
梳理在地资源以“乐山文庙-老霄顶-古城墙-龙神祠”形成一条一小时的游学线路。在此线路基础上,加入游学前的相关历史文化讲座,为整个游学的参与者提供深度的文化解读,奠定课程的文化基础;在游学后,结合老师与学生的图像素材,开展图像创作的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在场经验转化为视觉图像的创作。
通过此过程,参与的学生在在地文化资源的实地调研中实现了一次经典图案的再创作,积聚了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文创开发,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美术课程资源。
2 文化资源转化中的启发
2.1 创建真实美术情境,实现共鸣
推开木制大门,扑面而来的是空气中的潮湿与生涩,随着人群涌入的阳光让我们看到空旷的大殿和柱子。这种现场的视觉、嗅觉带来的身临其境,足可以超越几千句话语的力量。被封禁于特定场域的历史与今日产生瞬间的相遇,在这一刻,似乎这片沉寂之地又开始呼吸、讲诉。
美术作为视觉性的艺术,当实现感官与视觉的联动运作时将大大提升参与者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作为文化资源转化而来的美术课程建设,再没有比亲临现场更能够激发参与者共鸣的了。在现场中,参与者直接置身于千年之前的语境,图案与参与者产生自由的联结,这些使语言的力量变苍白。
同时,这种共鸣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产生了丰富的视觉作品,这就克服了过去由一种统一的语言力量造成的创意的匮乏,自然形成了一种有序而丰富的结果。
2.2 成果展览的积极意义
在課程建设、实行阶段,组织者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关系着整个课程能否顺利推进。但在课程结束阶段,一个正向的结果呈现,是课程完结的标志,也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极大鼓励。
以主题展览与创意市集的结合完成本次美术课程的作品展示,邀请参与者参与展览。这种形式具有正向的鼓励作用,对于以后开展美术课程建设具有较好的作用。
2.3 积极参与在地文化资源,以特色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助力文化资源
美术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仅在学校内部,还包括校外。
美术课程建设的条件在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的参与到当地的文化项目中,利用项目自身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挖掘美术课程的文化,这对课程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地的文化资源项目,通过增加美术课程建设,将实现项目的丰富性和参与性,帮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该项目中。以此实现多方面的共赢。
美术课程资源建设大多集中于学校内部,但美术教育的纬度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外延,通过探索,美术课程资源与在地文化资源实现合作共生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以此实现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美育。我们希望美术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也相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理应如此。
参考文献:
[1] 记忆:一座城与一所大学——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档案文献图集[Z].乐山市档案馆,2018.
[2] 龚传黻.乐山县志[Z].国家图书馆,1887.
[3] 李梅.艺术高校课堂教学与“新乡土”社会美育互动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
作者简介:袁瑜(1991—),女,四川乐山人,助教,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