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图书馆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要求图书馆以全新的理念,高度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本文力图探讨新时期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的必要性,分析图书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推进图书馆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重视培养重心的转移,突出素质能力的提升,注重培养对多元化社会的适应能力,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57-02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人才。新世纪我们已经跨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社会,这是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共存变革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工作将面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都有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图书馆界,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陈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图书馆人才的当务之急。所以对于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进行合理分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加强图书馆队伍素质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普遍应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所以图书馆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将工作重心由传统的文献提供服务向信息服务方向转变,这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新使命。高素质专业化的专业人才是新时期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来提升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辟新的服务途径,促进整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图书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素质相对较低
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图书馆的专业人才队伍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尽管从各馆的统计数字上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不少,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在职学历,水平参差不齐;正规本科学历的人才数量很低,硕士、博士人才在许多图书馆处于“空白”状态。并且在现有的专业人员中,知识更新相对太慢,对于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的吸收明显不足。
(二)队伍结构比较单一
这是我国图书馆现有人才资源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性学科的人员较多,新学科、新专业的人员较少;文科专业人员较多,理科专业人员较少;掌握传统服务技能和常规化服务手段的人员较多,而运用新技术、开展深层次服务的人员较少;高学历人员和复合型人才较少。图书馆干部队伍的结构比较单一,影响了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三)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图书馆专门的信息人才不足总数的3%。这种信息人才的短缺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他们驾驭信息的能力尚停留在信息收集、整理、去伪存真阶段。而图书馆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信息人才能具有网上搜索、截取信息的技巧,评价和解释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直接影响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对高学历、高技术、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同时,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一些技术性强、智力投入高的岗位人员工资、津贴、福利待遇与一般岗位无本质区别。所以,尽管现代图书馆需要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在真正招聘时又不易招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例如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在近几年的人员招聘中,需要图书情报、计算机技术硕士和英语硕士以上的专业人员,但在实际招聘中,尽管整个学校应聘人员非常多,但选报图书馆岗位的却非常少,而图书情报专业的几年中空无一人。高层次人才的奇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三、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
(一)突出层次感。图书馆的岗位要求有自身的特点,这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所决定的。岗位的具体要求决定了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有一定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人才培养是指要适应不同阶层的读者信息服务需求,培养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图书馆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日益多样化的文献信息需求。
(二)注重复合型。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不仅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积累,还要掌握多渠道、多层次的专业技能。这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克服了傳统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点,充分发挥了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优势,增强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了综合实力。
(三)增强主动性。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热情、主动地为读者服务的职业精神,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应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步骤的实施工作。有高度责任感和主动性的专业人才可以使图书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图书馆的主体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的主体文化有助于凝聚工作人员的工作向心性,激励员工快速发展。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从而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四、推进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社会的需求影响着图书情报专业的发展,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调查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把满足社会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作为图书情报人员培养的主要目标。不论是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还是图书情报单位的在职培训,都要围绕主要目标进行规划,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培养质量,以此来提升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职业竞争力。 (二)重视培养重心的转移。
多年来,我国在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主要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在学历的要求上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对于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还存在巨大的缺口,对于本科生的供求上保持着持平的状态,而对于研究生有着明显的短缺。所以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同时,新时期要加大对于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注重多渠道并举的方式,扩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突出素质能力的提升。
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图书情报的教育必须重视教师多元化背景的建立,使老师实现跨学科的专业性知识构建。进一步扩大图书情报专业的高学历教师队伍,鼓励更多的专业化高素质教师投身到图书馆情报专业的研究和发展中。开展多种类型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图书情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四)注重培养对多元化社会和用户的适应能力。
信息社会的突出特征就是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提供多元化。在信息资源的制作和提供利用上,存在多元并举、互相竞争的多元化现象。与此同时,信息用户由于文化背景、学历层次、专业特色、研究领域、民族成分和地域特征的影响,在信息需求和利用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图书情报机构在提供信息时必须适应这种多元化的因素。所以,在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员时,不但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适应多元化社会和多元化用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服务的水平,促使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信息服务。
(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图书馆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图书馆新进人员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馆藏资源、服务项目、岗位职责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并且按照岗位的具体要求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不断的丰富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时的进行知识的更新,全面掌握图书情报行业的发展态势。所以,有计划地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是培养图书情报人才的重要工作。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非图书情报专业的人员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的培训,可以通过进修、参加培训班来完成。二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现代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检索的技能培训,不断提供他们的信息服务能努力。再次,要在图书馆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鼓励职工结合图书馆实践,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参加专业的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服务的水平。
(六)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使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养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图书情报机构发现人员培养中的缺点与问题,以便及时的改正,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手段的创新。可以仿照企业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学习机制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学习规划,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竞争机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这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现代图书馆中要充分的发挥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机制中最关键的是评价机制。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措施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实践运用的效果。所以图书馆要吸收多方面的代表,尤其是信息用户方面的代表,确立合理的评价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措施,对图书情报机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以此推动此项工作的不断发展。
总之,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離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图书情报机构必须充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稳妥的开展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尹丽棠.公共图书馆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8(4).
[2]陈利民.专业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构想[A].见:张晓林.图书馆创新服务战略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杨明华.论新时期图书馆的敬业精神[A].见:张晓林.图书馆创新服务战略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4]彭斐章,陈传夫.论数字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创新[J].津图学刊,2001(1)
[5]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标准[S].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陈传夫.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变革的比较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作者简介:杨晶,女,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员,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57-02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人才。新世纪我们已经跨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社会,这是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共存变革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工作将面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都有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图书馆界,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相对比较陈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图书馆人才的当务之急。所以对于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进行合理分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加强图书馆队伍素质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普遍应用,信息存储和传输方式得到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所以图书馆必须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将工作重心由传统的文献提供服务向信息服务方向转变,这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新使命。高素质专业化的专业人才是新时期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运用各种手段来提升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辟新的服务途径,促进整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图书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素质相对较低
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图书馆的专业人才队伍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尽管从各馆的统计数字上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不少,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在职学历,水平参差不齐;正规本科学历的人才数量很低,硕士、博士人才在许多图书馆处于“空白”状态。并且在现有的专业人员中,知识更新相对太慢,对于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的吸收明显不足。
(二)队伍结构比较单一
这是我国图书馆现有人才资源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性学科的人员较多,新学科、新专业的人员较少;文科专业人员较多,理科专业人员较少;掌握传统服务技能和常规化服务手段的人员较多,而运用新技术、开展深层次服务的人员较少;高学历人员和复合型人才较少。图书馆干部队伍的结构比较单一,影响了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三)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图书馆专门的信息人才不足总数的3%。这种信息人才的短缺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他们驾驭信息的能力尚停留在信息收集、整理、去伪存真阶段。而图书馆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信息人才能具有网上搜索、截取信息的技巧,评价和解释信息的能力,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直接影响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对高学历、高技术、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同时,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一些技术性强、智力投入高的岗位人员工资、津贴、福利待遇与一般岗位无本质区别。所以,尽管现代图书馆需要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在真正招聘时又不易招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例如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在近几年的人员招聘中,需要图书情报、计算机技术硕士和英语硕士以上的专业人员,但在实际招聘中,尽管整个学校应聘人员非常多,但选报图书馆岗位的却非常少,而图书情报专业的几年中空无一人。高层次人才的奇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三、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
(一)突出层次感。图书馆的岗位要求有自身的特点,这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所决定的。岗位的具体要求决定了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有一定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人才培养是指要适应不同阶层的读者信息服务需求,培养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图书馆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日益多样化的文献信息需求。
(二)注重复合型。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不仅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积累,还要掌握多渠道、多层次的专业技能。这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克服了傳统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点,充分发挥了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优势,增强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了综合实力。
(三)增强主动性。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热情、主动地为读者服务的职业精神,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应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步骤的实施工作。有高度责任感和主动性的专业人才可以使图书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图书馆的主体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的主体文化有助于凝聚工作人员的工作向心性,激励员工快速发展。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从而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四、推进现代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社会的需求影响着图书情报专业的发展,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调查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把满足社会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作为图书情报人员培养的主要目标。不论是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还是图书情报单位的在职培训,都要围绕主要目标进行规划,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培养质量,以此来提升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职业竞争力。 (二)重视培养重心的转移。
多年来,我国在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主要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在学历的要求上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对于现代图书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还存在巨大的缺口,对于本科生的供求上保持着持平的状态,而对于研究生有着明显的短缺。所以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同时,新时期要加大对于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注重多渠道并举的方式,扩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突出素质能力的提升。
图书情报专业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图书情报的教育必须重视教师多元化背景的建立,使老师实现跨学科的专业性知识构建。进一步扩大图书情报专业的高学历教师队伍,鼓励更多的专业化高素质教师投身到图书馆情报专业的研究和发展中。开展多种类型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图书情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四)注重培养对多元化社会和用户的适应能力。
信息社会的突出特征就是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提供多元化。在信息资源的制作和提供利用上,存在多元并举、互相竞争的多元化现象。与此同时,信息用户由于文化背景、学历层次、专业特色、研究领域、民族成分和地域特征的影响,在信息需求和利用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图书情报机构在提供信息时必须适应这种多元化的因素。所以,在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员时,不但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适应多元化社会和多元化用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服务的水平,促使他们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信息服务。
(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图书馆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图书馆新进人员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馆藏资源、服务项目、岗位职责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并且按照岗位的具体要求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不断的丰富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时的进行知识的更新,全面掌握图书情报行业的发展态势。所以,有计划地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是培养图书情报人才的重要工作。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非图书情报专业的人员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的培训,可以通过进修、参加培训班来完成。二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现代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检索的技能培训,不断提供他们的信息服务能努力。再次,要在图书馆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鼓励职工结合图书馆实践,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参加专业的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服务的水平。
(六)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使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培养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图书情报机构发现人员培养中的缺点与问题,以便及时的改正,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手段的创新。可以仿照企业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学习机制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学习规划,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竞争机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这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现代图书馆中要充分的发挥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保障机制中最关键的是评价机制。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措施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实践运用的效果。所以图书馆要吸收多方面的代表,尤其是信息用户方面的代表,确立合理的评价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措施,对图书情报机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以此推动此项工作的不断发展。
总之,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離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图书情报机构必须充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稳妥的开展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尹丽棠.公共图书馆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8(4).
[2]陈利民.专业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构想[A].见:张晓林.图书馆创新服务战略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杨明华.论新时期图书馆的敬业精神[A].见:张晓林.图书馆创新服务战略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4]彭斐章,陈传夫.论数字环境下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创新[J].津图学刊,2001(1)
[5]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标准[S].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陈传夫.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变革的比较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作者简介:杨晶,女,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员,发表专业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