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评分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不确定性与差异性,作文评分误差引起各界学者关,注控制主观评分误差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评阅作文毕竟又是一种科学地评判作文的思想内容、语言、结构和书写等的优劣的认识活动。本文就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及如何控制的问题作了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实际评分标准 高考评分标准 习惯性标准 控制误差
语文教学基本属于经验型的,经验型教学与测试的最大弱点就是具有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充分地体现在写作中,尤为突出的是作文评分的随意性。作文的判断不像自然科学学科试题那样真伪分明,界限清晰。章熊曾说过"作文评分的误差控制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其根本性的难题就是评卷难以完全客观公正。作文有一个所谓的评分标准,但不同教师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评同一篇作文也有差异。作文如何给分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它是关乎如何解释评价结果的问题。因此,笔者对本校几次考试的作文评分情况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显示,优秀作文凸显不出来,低分作文也不多,平均分左右的分数段的人占绝大多数。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作文评分严重存在着"趋中倾向","趋中倾向"的存在正是作文评分误差存在的重要体现,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点:
实际评分标准与高考评分标准存在本质区别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一种量化的评分,是细线条的评分模式,把每篇作文的评价制定为两个大的等级: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为六项内容: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书写。每项内容又分为四个小等级。老师评改时按每篇作文各符合六项内容的哪个等级进行打分;发展等级为四个方面:(1)深刻透彻;(2)生动形象;(3)有创新;(4)有文采。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这种量化式的评分标准使得作文打分有据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作文评价的误差。
而多数学校日常评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难按照高考量化模式来操作,采用的是粗线条的评分模式,实际的做法则是:评阅之前总要形成一个共识,即先预定作文的平均分,在这个基础上定出不合格、合格、一般、良好、优秀的分界点,其他并不作要求,老师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在判断,而非按标准在评改,这就意味着比分界点高的等级评分范围的缩小,而最高级别的分数评卷老师往往不敢打,就更容易使分数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分数趋中倾向就非常明显,作文评价的误差就会随之增大。
在一些大型的考试直至高考中,我们虽然采用高考量化标准来评价作文,但长期习惯了粗线条评分模式的老师,也会在心里先给一篇作文打上总分,然后在按一定的比例打上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这样一来高考量化标准就被束之高阁,我们对作文的评价又回到了纯经验的判断,作文评价的误差也很难减少,甚至会增大。
评卷老师的习惯性标准代替作文的评分标准
每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就会成为范文,评卷教师会按作文教学中范文教学来严格要求学生的考场作文,以至于评改作文过程中怨声载道,总认为学生写的作文一点都不像作文。其实,由于师生人生阅历不同、知识层次有差异、理解水平高低各异、观念和思维模式不同,造成老师和学生对考题特定要求的理解、认识水平不同,甚至存在矛盾,很多评卷教师片面夸大了老师和学生对考题特定要求的理解、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存在的差距。这样评卷教师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无法虚心地将考试题目的特定要求和评分标准内化为自身的要求和标准,而以自己的习惯性标准代替评分标准来要求考生,什么文章都看不上眼,只好打个合格左右的分数。实际上,老师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角度和深度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命题者与评卷者的认识也会存在差距,而很多评卷教师往往忽视了命题者与评卷者的认识存在的差距。
其实,考场作文有别于平时训练的作文或范文,和经过反复推敲修改然后才发表的报刊文章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它只是有平时作文教学与训练的影子而已,是在规定时间内、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面对一个陌生题目,学生展示出的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语文素质。
作文评分标杆卷的操作性不强
真正标杆卷的选取要求评卷组各自对一定数量的样本卷按水平排序,求得每篇样本卷平均排序成绩再排序,再根据正态分布规律选取各等级的样卷,用的是相对标准。而多数学校每一次作文评分样卷都是两三位老师根据自身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在一定样本范围内(比如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选取几篇样卷,用的是绝对标准。这样一来,存在几点不足。首先,用绝对标准选出来的样卷,应该说在一个班级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年级的水平,不利于对照比较操作。其次,没有对标杆卷赋分等级进行细化,使得试评中甚至正式评卷时教师评分标准掌握不好,对同一水平的作文,不同教师给分不同,甚至级差较大;同一个教师给同一类别的作文打分前后归类也不同。由于作文评分标杆卷存在着这些局限性使得评卷老师难以操作,好作文不敢打高分,打保险分数的老师偏多。所以说,现在所用的作文评分标杆卷在控制趋中倾向上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客观上很难减小测评误差。
高考作文评改到底要不要标杆卷(样卷),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现在高考很多省份取消了作文标杆卷。笔者认为,很多省份之所以取消标杆卷是因为标杆卷难选,甚至不同人对同一篇标杆卷存在着争议。每年的作文标杆卷一经面世都饱受非议。但是,取消标杆卷使得评卷老师在评阅作文时没有了标准,我们要做的是用相对标准取代绝对的评分标准。
总之,作文评分有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可能消除这种误差,但我们可以通过评卷方法的改进,让作文更趋于公正。笔者认为,在评分之前,要求评卷老师深入研究评分标准、细化评分标准、加强对评卷老师的培训;在评卷时候,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存在的误差,让考试作文的成绩真正能够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实际评分标准 高考评分标准 习惯性标准 控制误差
语文教学基本属于经验型的,经验型教学与测试的最大弱点就是具有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充分地体现在写作中,尤为突出的是作文评分的随意性。作文的判断不像自然科学学科试题那样真伪分明,界限清晰。章熊曾说过"作文评分的误差控制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其根本性的难题就是评卷难以完全客观公正。作文有一个所谓的评分标准,但不同教师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评同一篇作文也有差异。作文如何给分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它是关乎如何解释评价结果的问题。因此,笔者对本校几次考试的作文评分情况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显示,优秀作文凸显不出来,低分作文也不多,平均分左右的分数段的人占绝大多数。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作文评分严重存在着"趋中倾向","趋中倾向"的存在正是作文评分误差存在的重要体现,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三点:
实际评分标准与高考评分标准存在本质区别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一种量化的评分,是细线条的评分模式,把每篇作文的评价制定为两个大的等级: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为六项内容: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书写。每项内容又分为四个小等级。老师评改时按每篇作文各符合六项内容的哪个等级进行打分;发展等级为四个方面:(1)深刻透彻;(2)生动形象;(3)有创新;(4)有文采。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这种量化式的评分标准使得作文打分有据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作文评价的误差。
而多数学校日常评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难按照高考量化模式来操作,采用的是粗线条的评分模式,实际的做法则是:评阅之前总要形成一个共识,即先预定作文的平均分,在这个基础上定出不合格、合格、一般、良好、优秀的分界点,其他并不作要求,老师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在判断,而非按标准在评改,这就意味着比分界点高的等级评分范围的缩小,而最高级别的分数评卷老师往往不敢打,就更容易使分数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分数趋中倾向就非常明显,作文评价的误差就会随之增大。
在一些大型的考试直至高考中,我们虽然采用高考量化标准来评价作文,但长期习惯了粗线条评分模式的老师,也会在心里先给一篇作文打上总分,然后在按一定的比例打上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这样一来高考量化标准就被束之高阁,我们对作文的评价又回到了纯经验的判断,作文评价的误差也很难减少,甚至会增大。
评卷老师的习惯性标准代替作文的评分标准
每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章就会成为范文,评卷教师会按作文教学中范文教学来严格要求学生的考场作文,以至于评改作文过程中怨声载道,总认为学生写的作文一点都不像作文。其实,由于师生人生阅历不同、知识层次有差异、理解水平高低各异、观念和思维模式不同,造成老师和学生对考题特定要求的理解、认识水平不同,甚至存在矛盾,很多评卷教师片面夸大了老师和学生对考题特定要求的理解、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存在的差距。这样评卷教师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无法虚心地将考试题目的特定要求和评分标准内化为自身的要求和标准,而以自己的习惯性标准代替评分标准来要求考生,什么文章都看不上眼,只好打个合格左右的分数。实际上,老师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角度和深度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命题者与评卷者的认识也会存在差距,而很多评卷教师往往忽视了命题者与评卷者的认识存在的差距。
其实,考场作文有别于平时训练的作文或范文,和经过反复推敲修改然后才发表的报刊文章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它只是有平时作文教学与训练的影子而已,是在规定时间内、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面对一个陌生题目,学生展示出的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语文素质。
作文评分标杆卷的操作性不强
真正标杆卷的选取要求评卷组各自对一定数量的样本卷按水平排序,求得每篇样本卷平均排序成绩再排序,再根据正态分布规律选取各等级的样卷,用的是相对标准。而多数学校每一次作文评分样卷都是两三位老师根据自身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在一定样本范围内(比如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选取几篇样卷,用的是绝对标准。这样一来,存在几点不足。首先,用绝对标准选出来的样卷,应该说在一个班级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年级的水平,不利于对照比较操作。其次,没有对标杆卷赋分等级进行细化,使得试评中甚至正式评卷时教师评分标准掌握不好,对同一水平的作文,不同教师给分不同,甚至级差较大;同一个教师给同一类别的作文打分前后归类也不同。由于作文评分标杆卷存在着这些局限性使得评卷老师难以操作,好作文不敢打高分,打保险分数的老师偏多。所以说,现在所用的作文评分标杆卷在控制趋中倾向上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客观上很难减小测评误差。
高考作文评改到底要不要标杆卷(样卷),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现在高考很多省份取消了作文标杆卷。笔者认为,很多省份之所以取消标杆卷是因为标杆卷难选,甚至不同人对同一篇标杆卷存在着争议。每年的作文标杆卷一经面世都饱受非议。但是,取消标杆卷使得评卷老师在评阅作文时没有了标准,我们要做的是用相对标准取代绝对的评分标准。
总之,作文评分有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可能消除这种误差,但我们可以通过评卷方法的改进,让作文更趋于公正。笔者认为,在评分之前,要求评卷老师深入研究评分标准、细化评分标准、加强对评卷老师的培训;在评卷时候,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存在的误差,让考试作文的成绩真正能够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