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本文作者以多年外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应尽的职责以及需着重关注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教师 教学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16-02
1 外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外语教学法经历过许多阶段,现列举一二。(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所采用的方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久的教学法。其优点是在外语教学中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其着重阅读、着重学习原文或原文文学名著使其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借助外语课本教外语。语法翻译法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操作简单,时至今日它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仍然被普遍运用。但由于翻译法忽视口语教学,在教学里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因此,忽视了语言和语音语调的教学。且因其过分强调翻译,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授外语,容易养成学生使用外语交流时,只会机械地进行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互译,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用流畅的外语进行深入交际的综合能力。
(2)直接教学法,是指直接教授外语的方法。它包含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的三个方面。直接教学法的优点是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直接应用外语,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外语工具;其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且注重实践练习,培养语言习惯;还能通过句型操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计划地学习实用法,发挥语法在外语教学里的作用。直接教学法由于是教师自走进教室即刻起直至结束,一直用外语教学,此教学法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丰富了外语教学法的内容,堪称19世纪外语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直接教学法的缺点是,对外语教学里各种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存在着简单、片面的倾向。
(3)听说法也叫句型教学法。这是美国流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听说法的优点是能速成,训练的方法就是听与说。学生能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教学时要由所学语言国的教员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在没有这种教员的情况下,也可用他们录制的录音磁带,让学生反复放听和模仿,以保证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拥护该法的专家认为如果你学会某些句型,你就会通晓该语言,因为你的大脑已留下印迹。
(4)运动学法是用行为展示以学习语言,教师边说边做,并让学生演示(demon strate),此方法适用于低年龄段学生学习外语。
(5)交际法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在大量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听说在先,读写跟上。运用这种教学法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一改以往学生愿读不愿讲,能写不能说的状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但其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并不尽人意。他们自由表达的思维困难,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交际活动。因此,要想获得语言能力,则必须练好语言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语言正确流畅地随意表达思想。在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时,切不可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
综上所述教学法各有千秋,但人的因素—— 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 教师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从教师方面进行论述。教师是学生学习外语中最重要的可变因素。(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有30%~40%的有效影响)一位资深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各类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经验以及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好教师总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教学进度;并能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引导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且对学生的消化能力和接受程度能明察秋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而不是采用欲速则不达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所起的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应该成为有心人,教师应该知道在英语学习中视觉占45%,听觉占20%,触觉占35%的大致比率。而大多数学生是视觉习得者,这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时大多习惯于使用视觉。因此,教师应力求学生在听课时记笔记,因为写字—— 记笔记的过程对有些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们也都知道地球上所有的人,从无知的到博学者都是因为他们站在了教师的肩膀上。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人提供能充分消化理解的知识。有些人认为现代社会已完全进入了信息社会,我们具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可使用电脑、电子字典、随身听、复读机等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自学成才。但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毕竟是外因,是附属品,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它绝对不能代替具有学习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职能。我们深知知识的获取对学生来说是无限的,外语难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外语难学,但不能使他们对此失去信心。这如同小孩子在过门槛时会被绊倒一样,人们不因为孩子会被门槛绊倒就把门槛砍掉或绕行;学生在面对外语壁垒时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失去信心,如果教师此时能恰到好处地拉一把,给学生以适当的启发和鼓励,给学生创造出愉快的学习环境和生动有趣的演练氛围,无疑能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地体会到掌握外语知识能不断开拓视野并提升自我,使其受益终身,才能激发起他们今后努力学好外语的斗志。
以前我们总认为学习外语越早越好。让孩子早期接触外语,固然可以使他们在听力、发音方面获取早期的开发,的确不无益处;但我们却忽视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有很大的联系。通晓两种语言的人往往练就了一套灵活的学习互通方法,究其原因,无非是利用母语与外语这两种不同的词汇信息来转换语言。学外语依赖于一定程度的母语基础,对初学者来说尤其如此。如用生活常识举例,比如我们从外面回来,进门脱掉大衣并习惯性地把它挂在衣帽钩上,但假设此时衣帽钩掉了,你的大衣无疑就会掉在地上。我曾有位朋友因公派去了美国,孩子当年出国时才5岁。我们很自然地认为,孩子这么小肯定能学好英语。但事实上,孩子上学时碰到了语言障碍,父母很为他们的孩子的学习担心,不得不在课余时间送孩子去语言学校补习以提高英语。这是因为孩子在去美国之前未曾上学,没有经过母语的读与写的训练,因而缺少第一语言作为他的第二语言的支撑。事实也说明,有的孩子中学毕业后去国外求学,因为他已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作为牢固的语言基础,加之中学几年较系统的英语学习和训练,仅一年的光景,他就能基本听懂英语的授课,也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思维和表达了。因此,我认为扎实的第一语言功底是学好外语的基本保证。 3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据初步统计,英语词汇约为50万,法语词汇约为10万,而德语的词汇约为18.5万。由此看来对英语教师来说,最难最关键的工作乃是教授词汇,这是教师须全力以赴的重中之重。过去我们普遍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会读与写,而把扩大词汇量的工作推卸给学生课余时间自行解决。我们的普遍做法是让学生自己预习,即自己查字典背单词,然后去通读全课文。我们自认为这是让学生学会用工具书自学,正符合我们称之为“授之以渔”的教学宗旨。但语言的学习毕竟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不同。学会查字典只是外语学习中的第一步,而扩大词汇量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曾经有位学生向我抱怨说大学两年来的外语学习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意义,英语非但没有长进,反而退步了。我还记得当时我曾振振有辞地对他进行了一番说教,其主要精神是学习外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实践。事实上学生的想法不无道理,中学老师为了让学生考上大学,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操练,这种“应试教学”的大量操练,使得词汇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向永久性的记忆;教师则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完成了他的学习任务,当场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子;学生可能也就记住了所学的内容,且终生难忘。当然,大量的、更多的词汇量要靠学生平时不懈的努力、靠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去积累。但我们利用短短几十分钟,以生动的、形象的讲述和演练,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外语的乐趣,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乃至终身的外语学习能起到“授之以渔”的示范作用。我们常说语言学习是“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现在我们可以在practice之前加上完美的(perfect)一词,那刚才的成语就成了(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单调、枯燥、机械的语言教学只有在有趣、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演练、讲授才能增加施教的、对学生大脑的强烈刺激,这就是所谓“寓教于乐”的作用吧。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多少年前在课堂上学过的单词尽管在记忆中封存了多年,但有时需要用到它时,它就会突然之间闯进你的脑海。你也许会诧异,怎么还能记得这么久远之前学过的单词呢,这往往是与那节课上的某个特殊环节、特殊事件相互关联的。它也许来自教师的一个幽默的笑话、一个风趣的比喻或同学的一个稚拙的回答所引起的哄堂大笑等等。这种特殊的环节和事件构成了较特殊的对你大脑的刺激强度,因而使你终身难忘。这种强刺激在课堂上50分钟所起的功效可见一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课上90%的时间来陈述其最具意义的内容。我们知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黄金时间I和黄金时间II。黄金时间I是指课堂的前20分钟,黄金时间II是指课堂结束前的10分钟。有些教师喜欢占用黄金时间点名是错误之举。教师应在黄金时间I讲述新内容,把所教内容简单化,便于学生咀嚼、消化,也就把无意识的东西变成了有意识的东西,促成了感性向理性的转化和飞跃。教师应善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所学内容进行演示、朗读、叙述、吟唱等操练。如果你方法简单老套,语调沉闷呆板,学生很快便会产生厌倦情绪而进入疲劳状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教师手头的教案,恰如名厨手下的美味佳肴,荤蔬搭配须得当,色香味俱佳方能搏得彩满堂。教师在黄金时间II,也就是课堂结束前10分钟应让学生自己操练,自己总结。让学生扼要地总结课堂上所学过的重要内容,这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4 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1)前面讲过教师是教授词汇、句法的第一人。因此,教师在扩充大量词汇时应注意新旧词汇的结合。比如介绍新词汇时,应尽量使用另一个过去学过的近义词来诠释新词,以此给学生提供大量接触新词复习旧词的机会,并提供更深层次的、举一反三的教示处理。众所周知,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课本,因此,课本的选用也很重要。你所提供的阅读教材不能太难,通常一篇短文的生词量不能超过10个。另外让学生学会复述故事或情节也是个好方法,但让学生自己去生搬硬套地胡编乱造是万万不可取的。
(2)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别只等15秒,应耐心等更长一段时间,不要怕学生犯错误。你学到最多的往往是来自你的错误,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这如同小孩子学走路,孩子只有在反复的跌爬中才能自己学会走路。
(3)展开学习合作。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这样可以让较强的学生帮助较弱的群体,但教师一定要亲临指导,让较弱群体积极参与。如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以往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如果教师让学生组成对子,互相介绍,则效果更好。好处之一是,操练前学生不仅练习了英语表达,且在他介绍同伴时,可发挥他的智慧与风趣;而他在自我介绍时也避免了尴尬。
(4)多给学生以自我展示的机会(presen tation)。提倡让学生互教互学,根据著名的“金字塔模式”,如果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能获得90%的知识。(如图1)
(5)户外学习。这是提供永久性记忆的最好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参观回来后讨论。此方法能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比如有一次我们在加拿大参观某小学校时,看到个别教室外贴有警示图,警示图为一个打叉的花生,旁边还注有(Child with Peanut Allergy)的文字。经询问,我们这才对花生的另一面有了新的了解。原来因少数学生对花生产生过敏,于是校方劝诫其它小朋友不要携带任何由花生制造的饮料、面包或糖果。我想我们对过敏(allergy)这个词将铭刻在心,这远比把单词背上十遍、百遍要强得多。
(6)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在磁带上,让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听取,事实证明此方法非常有效。其原理是如果在宁静的家里反复感受老师的声音,学生往往能在不经意中把握住语音语调的细微差别,并逐渐地潜移默化成自己的东西,且在无意中脱口而出。这种方法对学习效率低的学生颇有裨益。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法可谓纷杂繁多而各具千秋,百家争鸣又不一而足;但作为21世纪的外语教学工作者,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不仅要传承、总结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更要尽职尽责,去更有效、更经济地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教师应做到“在其位,尽其职”。(When you do what you’ve always done, you’ll be where you’ve always been.)—— 我愿奉上此格言与诸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刘伯祥.基础英语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Cheryl Ende.Cheryl’ Lecture[R].Hamilton-Wentworth District School Board.
关键词:教师 教学法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16-02
1 外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外语教学法经历过许多阶段,现列举一二。(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所采用的方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久的教学法。其优点是在外语教学中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其着重阅读、着重学习原文或原文文学名著使其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借助外语课本教外语。语法翻译法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操作简单,时至今日它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仍然被普遍运用。但由于翻译法忽视口语教学,在教学里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因此,忽视了语言和语音语调的教学。且因其过分强调翻译,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授外语,容易养成学生使用外语交流时,只会机械地进行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互译,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用流畅的外语进行深入交际的综合能力。
(2)直接教学法,是指直接教授外语的方法。它包含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的三个方面。直接教学法的优点是强调直接学习外语和直接应用外语,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外语工具;其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且注重实践练习,培养语言习惯;还能通过句型操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计划地学习实用法,发挥语法在外语教学里的作用。直接教学法由于是教师自走进教室即刻起直至结束,一直用外语教学,此教学法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丰富了外语教学法的内容,堪称19世纪外语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直接教学法的缺点是,对外语教学里各种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存在着简单、片面的倾向。
(3)听说法也叫句型教学法。这是美国流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听说法的优点是能速成,训练的方法就是听与说。学生能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教学时要由所学语言国的教员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在没有这种教员的情况下,也可用他们录制的录音磁带,让学生反复放听和模仿,以保证学到地道的语音、语调。拥护该法的专家认为如果你学会某些句型,你就会通晓该语言,因为你的大脑已留下印迹。
(4)运动学法是用行为展示以学习语言,教师边说边做,并让学生演示(demon strate),此方法适用于低年龄段学生学习外语。
(5)交际法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在大量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听说在先,读写跟上。运用这种教学法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一改以往学生愿读不愿讲,能写不能说的状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但其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并不尽人意。他们自由表达的思维困难,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交际活动。因此,要想获得语言能力,则必须练好语言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语言正确流畅地随意表达思想。在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时,切不可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
综上所述教学法各有千秋,但人的因素—— 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 教师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从教师方面进行论述。教师是学生学习外语中最重要的可变因素。(教师对学生的进步有30%~40%的有效影响)一位资深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各类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经验以及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好教师总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教学进度;并能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引导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且对学生的消化能力和接受程度能明察秋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而不是采用欲速则不达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所起的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应该成为有心人,教师应该知道在英语学习中视觉占45%,听觉占20%,触觉占35%的大致比率。而大多数学生是视觉习得者,这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时大多习惯于使用视觉。因此,教师应力求学生在听课时记笔记,因为写字—— 记笔记的过程对有些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们也都知道地球上所有的人,从无知的到博学者都是因为他们站在了教师的肩膀上。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人提供能充分消化理解的知识。有些人认为现代社会已完全进入了信息社会,我们具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可使用电脑、电子字典、随身听、复读机等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自学成才。但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毕竟是外因,是附属品,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它绝对不能代替具有学习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职能。我们深知知识的获取对学生来说是无限的,外语难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外语难学,但不能使他们对此失去信心。这如同小孩子在过门槛时会被绊倒一样,人们不因为孩子会被门槛绊倒就把门槛砍掉或绕行;学生在面对外语壁垒时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失去信心,如果教师此时能恰到好处地拉一把,给学生以适当的启发和鼓励,给学生创造出愉快的学习环境和生动有趣的演练氛围,无疑能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地体会到掌握外语知识能不断开拓视野并提升自我,使其受益终身,才能激发起他们今后努力学好外语的斗志。
以前我们总认为学习外语越早越好。让孩子早期接触外语,固然可以使他们在听力、发音方面获取早期的开发,的确不无益处;但我们却忽视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有很大的联系。通晓两种语言的人往往练就了一套灵活的学习互通方法,究其原因,无非是利用母语与外语这两种不同的词汇信息来转换语言。学外语依赖于一定程度的母语基础,对初学者来说尤其如此。如用生活常识举例,比如我们从外面回来,进门脱掉大衣并习惯性地把它挂在衣帽钩上,但假设此时衣帽钩掉了,你的大衣无疑就会掉在地上。我曾有位朋友因公派去了美国,孩子当年出国时才5岁。我们很自然地认为,孩子这么小肯定能学好英语。但事实上,孩子上学时碰到了语言障碍,父母很为他们的孩子的学习担心,不得不在课余时间送孩子去语言学校补习以提高英语。这是因为孩子在去美国之前未曾上学,没有经过母语的读与写的训练,因而缺少第一语言作为他的第二语言的支撑。事实也说明,有的孩子中学毕业后去国外求学,因为他已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作为牢固的语言基础,加之中学几年较系统的英语学习和训练,仅一年的光景,他就能基本听懂英语的授课,也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思维和表达了。因此,我认为扎实的第一语言功底是学好外语的基本保证。 3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据初步统计,英语词汇约为50万,法语词汇约为10万,而德语的词汇约为18.5万。由此看来对英语教师来说,最难最关键的工作乃是教授词汇,这是教师须全力以赴的重中之重。过去我们普遍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会读与写,而把扩大词汇量的工作推卸给学生课余时间自行解决。我们的普遍做法是让学生自己预习,即自己查字典背单词,然后去通读全课文。我们自认为这是让学生学会用工具书自学,正符合我们称之为“授之以渔”的教学宗旨。但语言的学习毕竟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不同。学会查字典只是外语学习中的第一步,而扩大词汇量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曾经有位学生向我抱怨说大学两年来的外语学习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意义,英语非但没有长进,反而退步了。我还记得当时我曾振振有辞地对他进行了一番说教,其主要精神是学习外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实践。事实上学生的想法不无道理,中学老师为了让学生考上大学,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操练,这种“应试教学”的大量操练,使得词汇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向永久性的记忆;教师则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完成了他的学习任务,当场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子;学生可能也就记住了所学的内容,且终生难忘。当然,大量的、更多的词汇量要靠学生平时不懈的努力、靠大量的阅读和背诵去积累。但我们利用短短几十分钟,以生动的、形象的讲述和演练,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外语的乐趣,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乃至终身的外语学习能起到“授之以渔”的示范作用。我们常说语言学习是“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现在我们可以在practice之前加上完美的(perfect)一词,那刚才的成语就成了(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单调、枯燥、机械的语言教学只有在有趣、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演练、讲授才能增加施教的、对学生大脑的强烈刺激,这就是所谓“寓教于乐”的作用吧。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多少年前在课堂上学过的单词尽管在记忆中封存了多年,但有时需要用到它时,它就会突然之间闯进你的脑海。你也许会诧异,怎么还能记得这么久远之前学过的单词呢,这往往是与那节课上的某个特殊环节、特殊事件相互关联的。它也许来自教师的一个幽默的笑话、一个风趣的比喻或同学的一个稚拙的回答所引起的哄堂大笑等等。这种特殊的环节和事件构成了较特殊的对你大脑的刺激强度,因而使你终身难忘。这种强刺激在课堂上50分钟所起的功效可见一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他课上90%的时间来陈述其最具意义的内容。我们知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黄金时间I和黄金时间II。黄金时间I是指课堂的前20分钟,黄金时间II是指课堂结束前的10分钟。有些教师喜欢占用黄金时间点名是错误之举。教师应在黄金时间I讲述新内容,把所教内容简单化,便于学生咀嚼、消化,也就把无意识的东西变成了有意识的东西,促成了感性向理性的转化和飞跃。教师应善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所学内容进行演示、朗读、叙述、吟唱等操练。如果你方法简单老套,语调沉闷呆板,学生很快便会产生厌倦情绪而进入疲劳状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教师手头的教案,恰如名厨手下的美味佳肴,荤蔬搭配须得当,色香味俱佳方能搏得彩满堂。教师在黄金时间II,也就是课堂结束前10分钟应让学生自己操练,自己总结。让学生扼要地总结课堂上所学过的重要内容,这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4 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1)前面讲过教师是教授词汇、句法的第一人。因此,教师在扩充大量词汇时应注意新旧词汇的结合。比如介绍新词汇时,应尽量使用另一个过去学过的近义词来诠释新词,以此给学生提供大量接触新词复习旧词的机会,并提供更深层次的、举一反三的教示处理。众所周知,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课本,因此,课本的选用也很重要。你所提供的阅读教材不能太难,通常一篇短文的生词量不能超过10个。另外让学生学会复述故事或情节也是个好方法,但让学生自己去生搬硬套地胡编乱造是万万不可取的。
(2)教师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别只等15秒,应耐心等更长一段时间,不要怕学生犯错误。你学到最多的往往是来自你的错误,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这如同小孩子学走路,孩子只有在反复的跌爬中才能自己学会走路。
(3)展开学习合作。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这样可以让较强的学生帮助较弱的群体,但教师一定要亲临指导,让较弱群体积极参与。如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以往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如果教师让学生组成对子,互相介绍,则效果更好。好处之一是,操练前学生不仅练习了英语表达,且在他介绍同伴时,可发挥他的智慧与风趣;而他在自我介绍时也避免了尴尬。
(4)多给学生以自我展示的机会(presen tation)。提倡让学生互教互学,根据著名的“金字塔模式”,如果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能获得90%的知识。(如图1)
(5)户外学习。这是提供永久性记忆的最好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参观回来后讨论。此方法能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比如有一次我们在加拿大参观某小学校时,看到个别教室外贴有警示图,警示图为一个打叉的花生,旁边还注有(Child with Peanut Allergy)的文字。经询问,我们这才对花生的另一面有了新的了解。原来因少数学生对花生产生过敏,于是校方劝诫其它小朋友不要携带任何由花生制造的饮料、面包或糖果。我想我们对过敏(allergy)这个词将铭刻在心,这远比把单词背上十遍、百遍要强得多。
(6)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在磁带上,让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听取,事实证明此方法非常有效。其原理是如果在宁静的家里反复感受老师的声音,学生往往能在不经意中把握住语音语调的细微差别,并逐渐地潜移默化成自己的东西,且在无意中脱口而出。这种方法对学习效率低的学生颇有裨益。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法可谓纷杂繁多而各具千秋,百家争鸣又不一而足;但作为21世纪的外语教学工作者,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不仅要传承、总结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更要尽职尽责,去更有效、更经济地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教师应做到“在其位,尽其职”。(When you do what you’ve always done, you’ll be where you’ve always been.)—— 我愿奉上此格言与诸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 刘伯祥.基础英语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Cheryl Ende.Cheryl’ Lecture[R].Hamilton-Wentworth District School 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