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师是满腔热情、积极投入还是勉强应付、敷衍塞责,其效果截然相反,学生学习亦是如此。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兴趣的调动在学习上总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复习课上更容易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左右,特别是中考在即,学生面对中考的压力,是被动复习,还是主动求知,教师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显得更加重要。要发挥语文教学强大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分关键,对最后收到的教学效果更是有直接的影响。那么,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的氛围,设身处地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疑。在语文复习课上,注重对学过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学生面对几年来学过的很多语文课本,一下子不知从何做起,这时,需要教师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如,分组进行对知识的归类,有意识地将成绩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教师在每个小组间穿梭,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对课本繁多知识的紧张情绪,使学生的思维能迅速活跃起来。在每节复习课开始时,教师都可以把这一天听到或了解到的新闻讲给学生听,再从新闻引到复习的内容上来,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效果就好了许多。
  二、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要尽量调动其他知识焕发新意
  语言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在中考复习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的兴趣只凭呆板的平铺直叙是达不到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补充一些新的例子或一些新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复习议论文文体知识时,学生总是不能分出论据的类型,不知分论点与中心论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动用数学中的证明题,先与学生做一道简单的证明题,将数学证明题中给出的已知与语文的事例论据类比,将数学中包含的公理、定理等与论文中的道理论据类比,将分论点与证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求证结果类比,将中心论点与最后的求证类比。这样,学生从简单的证明题中明白了语文的知识。再比如,在记叙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可以运用英语中的5个“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原因等)来归纳,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掌握了。
  三、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要尽量借用先进的多媒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会捕捉时机,把握火候,巧布疑阵,巧设悬念,使悬念环环相扣,步步相“逼”,“逼”出学生的求知热情,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遨游在知识的天空。单用一只粉笔,单靠一块黑板,单凭一张嘴,根本无法达到“全面系统科学”地传授知识的效果,而“资源丰富”、“博大精深”的多媒体会轻易地弥补这一缺憾。比如,语文复习课中对字词、成语、仿写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加大复习的题量,但学生的书写量没有增加而学生的识题量加大,让学生反应更快,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对系统知识的复习,用先进的多媒体来展示,更直观,更科学,更有效。
  四、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要催化潜在的激情
  “教育德为先,人才品为先”,如果能更有效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就能更有效地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比如,在语文作文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紧抓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收集每册语文课本中关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珍惜幸福生活等有关情感的内容,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努力让学生从情感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写出真实的体会。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感受,景生情,情寓景,使学生不但得到知识的陶冶,而且得到情感的洗礼,自然而然地写出生动感人的作文,提高作文复习课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竞赛式教学,设计有趣的练习,适量穿插知识性的小游戏、或知识性的小幽默等,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提高语文复习课的效率。总之,在语文复习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灵活采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中学传统文化教材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了解决当今中学传统文化教学中文化积累“高耗低效”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课文中内涵的文化精神内容散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归纳梳理,让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其便于储存记忆,便于提取应用,长此以往,积淀为一种文化素养底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积累与语文学习双丰收。  几年的初中教学实践,发觉大多教师的传统文化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三中心模式,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学生接
期刊
成语是熟语的一类,它定意定型、言简意赅、风格高雅,是汉语词汇的精华,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高考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一般除了专题考查外,字音、字形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那么,如何才能正确跟着成语走呢?  一、弄懂词义——明明白白我的心  成语的意义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固定性,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的简单叠加组合。辨析成语的
期刊
“老师,黛玉教香菱学诗时说的‘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什么是平仄?虚实相对又是什么?”  “老师,香菱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作立意?‘不以词害意’又是什么?”  “报告老师,香菱所作的这三首诗我怎么就分不出好坏来,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胡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金陵十二钗吗?”  ……  在例行的预习时间,同学们对《香菱学诗》的疑问如漫天飞雪般夹着劲风劈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应“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灵活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文言文的特点,有效地实施教学。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
期刊
一、语文创新阅读策略的概念  我们现在所谓的创新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对书面知识进行回顾,对以后要学习的东西进行预习,一、让学生更好的抛弃以前的、不好的,从而有效的收集合理的,有创造性的,可以更好的认识世界,扩散思维,从而更好的对待美的理解;二、让学生更好的养成阅读的能力与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使老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与实施。  二、创新阅读的必要及高效阅
期刊
无论是泛读还是精读,还是应在新课标精义精神指引下,指导学生重拾那些优秀的传统的阅读方法:  第一、读书要有选择,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悠悠历史长河中,读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记,成为人类文明的“亮色”。高尔基曾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阅读文化经典对学生来说能积累素材、涵养心灵、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字表
期刊
每次大考过后,总有学生后悔不已,因为有些失分太不应该了。高考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以后,在这一阶段除讲求复习的科学性和方法外,考生还要积累考试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考试心理的自我修复,才能把非智力失分减少到最低线。那么,如何减少非智力失分呢?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态  适度的心理压力是动力,但压力过大,有时出现思维空白,就不利于高考了。应该消除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考高考。从现在起,把平时的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种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它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然而,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现在一些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了。对自己,得过且过而不思进取者有之;对家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中最教师学生感到头疼的一部分内容。在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可以说,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尝试了各种办法和途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最头疼的是作文,他们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不想写作文,更不知道提起笔之后写些什么。所以,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平时要坚持让学生对作文课产生兴趣
期刊
《五柳先生传》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考证为东晋陶渊明自传之作,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对于文本的解读,笔者作如下思考:  1、 立足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文言学习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五柳”入手,接着引出与“五柳”有关的一个典故,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