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涪江由北而南,当流经射洪县柳树镇境时,江面开阔,水势平缓。江水在这里绕流成一处大的河湾。西岸形成一坝河滩、田原,柳树镇的房舍星罗棋布于大片田畴中。东岸则是丹岩赤岸,盘根错节的黄桷树用它的浓荫掩隐着一条窄窄的小街和重重庙宇。这便是我们多次寻访过的古镇——青堤镇。这里距射洪(太和镇)城区20公里,为涪江中游地段。
清清的江水拍打着岩岸,赭红色的岩石好似沿东岸筑起了一道长堤。那些整片、坚实的岩坎形成好几处天然码头,水涨、水落都便利于停靠船只。青堤镇下的渡口,自古便是涪江上一处天然的港湾。至今,横江一条钢索仍牵挂着一条木制渡船,为两岸提供最经济便捷的服务。
历史上,这个渡口称“绮川渡”,后改称“青平渡”。一个“绮”字,你可以想象渡口山光水色的秀丽。而更为神奇的是,这里世代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
古镇有一条小街和几条陋巷,街的上段称为“目连上街”,街下段与蓬溪县的天福区交界称为“目连下街”。全镇居民和四里八乡的民众一致认为:佛经中的目连和尚实有其人;他俗姓傅,是青堤镇土生土长的人。人们认为:傅家祖辈都有非凡的事迹可考证,到目连和尚父亲傅相一辈仍是当地巨富。傅相娶当地刘氏(四娘)为妻。夫妻和睦,尊佛崇道,广行善事。他们经常周济贫困,帮助乡里,曾捐资修造“会缘桥”、“积善桥”,是地方上公益活动积极者,被誉为当地积善之家。刘氏婚后夜梦一罗汉变成一条萝h入怀,食之甘美,因此而怀有身孕,十月临盆生下一子,取名“傅萝卜’’。此子聪明、孝顺,从小就喜欢谈论修仙学道的故事。大约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傅相病逝,临终前一再叮嘱母子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功。可是,刘氏胞弟刘贵,乘姐夫去世,萝卜年幼,而勾结无赖李狗,一面要挟刘氏,一面唆使丫环金奴,怂恿刘氏违背傅门善良家风,使她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泼妇。最后刘氏终因作恶太多,触怒神灵,于某天在自家花园内吐血而亡。
傅萝卜深感母亲罪孽深重,遂立志出家。他办完丧事,即将家中金银周济穷人,并遣散奴仆,变卖田产,所得银钱一半送乡亲,一半送寺庙献佛。他只身外出,浪迹天涯,寻师访道,虽备受艰辛,却心诚志坚,终遇高人指点,拜毗卢尊者为师,赐号“目连”。他从此在东南幽静的九华山苦苦修炼,28岁时,功德圆满,仙化飞升,朝见佛祖如来。他恳求佛祖帮他到“幽冥救母”。佛祖念目连至诚孝心,且傅氏祖辈忠君报国,虔诚爱佛,广行善事,祖上三代都是忠孝善全之人,故大发慈悲,特封目连为“幽冥主”,并赐“九环锡杖”,让他持杖遍查地狱,寻找亡母。目连在佛祖的帮助下,终于用锡杖打破“铁围城”,救出地狱中的母亲。
在当地,还有另一种截然相反的传说,称刘氏四娘自幼聪明伶俐,美丽多姿,不仅孝顺公婆,尊敬丈夫,还崇佛尊道,礼贤乡里,广行善事,受到青堤民众的爱戴。当她去世后,就被埋在顶顶庙右下方山坡上,让她可以隔江遥望她的故居,以便永寄思乡的情怀。两种截然不同的传说在青堤流传。而当地民众,更多认同后者。
有关“目连”故事的最初记载,应该是佛经《佛说盂兰盆经》。《盂兰盆经》是中国佛教的一部《孝经》,也可以说是宣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报恩经。这样一类报恩经,在一千多年间已完全渗透到中国民众的心理深层,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乃至风俗习惯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戏剧艺术,把报恩行孝的思想演绎得更加形象、生动和深刻。
这一段报恩行孝的故事,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已趋完整。到北宋时,京城内就有《目连救母》的杂剧连演七天的盛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发展到明朝初年,国内许多地区都有以演出《目连救母》为主的专业戏班在活动。同时,《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传奇剧本相继刊行问世。到了清代康熙年问,内廷也搬演《目连救母》传奇。乾隆时,皇家还出面组织编写和演出了《劝善金科》——目连幽冥救母的故事。全剧240出,10天时间方能演完。
清·徐珂著《清稗类钞》载:蜀中春时好演《捉刘氏》一剧,且“唱心匝月”。目连行孝救母的故事,有清一代和民国年间,在四川许多城市和乡村形成一种演出习俗和一定的演出模式。青堤镇应该是演出“目连戏”十分盛行的乡镇。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曾寻访过青堤。当时,由柳树镇下车,沿涪江河滩边步行半小时才能走到青堤渡口。望东岸赤岩高据,大片的黄桷树丛密层层掩隐着古镇的房舍。涪江清波涌浪,拍打着岩岸,发出哗哗的声响。近岸浅水中时见鱼儿游来窜去,真正是波光鉴人,山光水色,分外清秀。当天并不赶场,渡口显得有些冷清。乘船过江,拾级而上,一条长街仅有三两家日常生活用品店在营业。青堤镇的确有些僻静。我们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谢德安先生的帮助下,一一拜谒了“会缘桥”、“刘氏墓”、“老寨门”、“顶顶庙”等多处遗址。
当时的顶顶庙正待恢复,殿宇不广,有一通石碑随意放置在檐下。经过辩认,乃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春天,由青关书巡察口口所立,上书“唐圣僧目连故里”七个大字。因为事先未准备,宣纸难求,我们权且用打字纸作了简单的拓印。庙内管理人员见我们感兴趣,又搬出一张残的木匾向我们介绍。原来,此段木匾已沦为某农家猪圈板壁,是寺庙重建时找回的旧物。木匾上的文字,详细记述了青堤的历史“可考数百年间”及其地理位置。
从木匾文字用语特点来推断,木匾应是清末至民初间的遗物,乃当地乡绅、官员维修寺庙后的“功德碑”。
去顶顶庙的山道旁有一座土坟,据介绍,是刘氏四娘之墓;有一通简单的石碑。据说,清代墓碑已毁;当时的碑文是“唐圣僧目连之母,刘氏青堤狮犬猴神口口”。有关此墓,也有一段非凡的传闻。
当地民众对目连和尚的故事乃深信不疑,亦很尊敬刘氏四娘;凡是当地戏剧演出,不准上演有损刘氏形象的情节,如目连戏中《打叉》、《上吊》等片断。据说,大约清末,外地一戏班来青堤时,不顾青堤习俗所禁,强行上演《打叉》戏。所谓“打叉”是饰演刘氏四娘的演员要在戏台上做出许多翻滚、仰卧等高难动作;而又手紧追其后,于运动状态中向刘氏投掷钢叉。这种惊险场面会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是戏班炫耀特技、招徕观众的好手段;但却需要叉手与刘氏的高度配合,否则会带来伤亡。这天,饰演刘氏的演员(男旦)在滚又时,叉手果真失误,被当场又死。主办会首和民众一番紧急协商,干脆以假作真,把饰演刘氏的演员原装收殓,就地埋葬在顶顶庙下方,供后世警省。这便是现存土冢的来历。有感于故事的离奇,我们给土冢拍摄了好几张照片。
2007年新春3月,我们又驱车探访青堤,但见顶顶庙已今非昔比:不仅殿宇重重,规模扩大,而且雕梁画栋,流光溢彩,香火鼎盛。朝山赶庙的民众进进出出,络绎不绝。那新建的高大山门,匾额也直接用篆文书写成“青堤目连寺”,再也不是破旧窄小的顶顶庙了。
原来山道边那堆土冢,也用石条、石板重新加以装饰和加固,更显肃穆和庄严。1987年,经主管部门审查、核准,此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上的文字则规范成“刘氏青堤之墓”。当年那通“唐圣僧目连故里”石碑和记叙古镇历史位置的“木匾”也郑重其事地被供奉在目连殿内。扩建后的目连寺,殿堂敞亮,佛像庄严,香烛花果满布神案,善男信女跪拜不绝,爆竹声声,人声鼎沸。
当天,正好是目连寺放斋的日子。不管何人,只要向寺僧缴纳一元钱的香资,就可以饱餐一顿素席。于是,青堤和附近乡村、场镇的老乡们三五成群、互相邀约赶庙赴会,个个喜形于色,排队候餐。据说,这一天庙内开的是流水席,从上午10时开席,一餐一换客,一直要吃到华灯初上,方才作罢。流水似的赶斋人,换了一拨又一拨。青堤庙内人头攒动,笑语声喧,人满为患。
目连和尚行孝的影响力,便在这看似平凡简单的一轮一餐的行进中得到更大的认同和传播。
斗转星移。据当地老人们回忆,60年前,这条涪江还是联结川东、川北的主要运输航线。当初的江面经常是帆来影去,河滩上吼喊号子声声不绝。江面上来往的官船、货船、一般游船都爱在青堤歇脚停航。当时的川江不能夜航,每到傍晚停靠在青堤码头下的船只,少说也有上百艘。老街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真正是商号云集,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当年的青堤,不仅是一个热闹的码头,更是东、西、南、北货运集散之地。在清代和民国年间,地方政权都曾在青堤设置衙门,有官员管理这一带政务;特别是对涪江上经过青堤的盐运船只,要按照实际货量,征收一定的税银。青堤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经济繁荣、商贸和文化都比较活跃的历史古镇。
近数十年来,沿江上游的围、堵、截流,使涪江流量大减,许多段落发生堵塞,航道不畅;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沿江陆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使这一段涪江逐渐失去航运价值。青堤镇也随之成为偏僻之处。但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青堤古渡,老街陋巷,巍巍庙堂,依然在这段涪江岸边展示着神奇的历史篇章。目连故里那些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亦有待于我们去做深入的研究。
清清的江水拍打着岩岸,赭红色的岩石好似沿东岸筑起了一道长堤。那些整片、坚实的岩坎形成好几处天然码头,水涨、水落都便利于停靠船只。青堤镇下的渡口,自古便是涪江上一处天然的港湾。至今,横江一条钢索仍牵挂着一条木制渡船,为两岸提供最经济便捷的服务。
历史上,这个渡口称“绮川渡”,后改称“青平渡”。一个“绮”字,你可以想象渡口山光水色的秀丽。而更为神奇的是,这里世代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
古镇有一条小街和几条陋巷,街的上段称为“目连上街”,街下段与蓬溪县的天福区交界称为“目连下街”。全镇居民和四里八乡的民众一致认为:佛经中的目连和尚实有其人;他俗姓傅,是青堤镇土生土长的人。人们认为:傅家祖辈都有非凡的事迹可考证,到目连和尚父亲傅相一辈仍是当地巨富。傅相娶当地刘氏(四娘)为妻。夫妻和睦,尊佛崇道,广行善事。他们经常周济贫困,帮助乡里,曾捐资修造“会缘桥”、“积善桥”,是地方上公益活动积极者,被誉为当地积善之家。刘氏婚后夜梦一罗汉变成一条萝h入怀,食之甘美,因此而怀有身孕,十月临盆生下一子,取名“傅萝卜’’。此子聪明、孝顺,从小就喜欢谈论修仙学道的故事。大约在唐朝的贞观年间,傅相病逝,临终前一再叮嘱母子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功。可是,刘氏胞弟刘贵,乘姐夫去世,萝卜年幼,而勾结无赖李狗,一面要挟刘氏,一面唆使丫环金奴,怂恿刘氏违背傅门善良家风,使她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泼妇。最后刘氏终因作恶太多,触怒神灵,于某天在自家花园内吐血而亡。
傅萝卜深感母亲罪孽深重,遂立志出家。他办完丧事,即将家中金银周济穷人,并遣散奴仆,变卖田产,所得银钱一半送乡亲,一半送寺庙献佛。他只身外出,浪迹天涯,寻师访道,虽备受艰辛,却心诚志坚,终遇高人指点,拜毗卢尊者为师,赐号“目连”。他从此在东南幽静的九华山苦苦修炼,28岁时,功德圆满,仙化飞升,朝见佛祖如来。他恳求佛祖帮他到“幽冥救母”。佛祖念目连至诚孝心,且傅氏祖辈忠君报国,虔诚爱佛,广行善事,祖上三代都是忠孝善全之人,故大发慈悲,特封目连为“幽冥主”,并赐“九环锡杖”,让他持杖遍查地狱,寻找亡母。目连在佛祖的帮助下,终于用锡杖打破“铁围城”,救出地狱中的母亲。
在当地,还有另一种截然相反的传说,称刘氏四娘自幼聪明伶俐,美丽多姿,不仅孝顺公婆,尊敬丈夫,还崇佛尊道,礼贤乡里,广行善事,受到青堤民众的爱戴。当她去世后,就被埋在顶顶庙右下方山坡上,让她可以隔江遥望她的故居,以便永寄思乡的情怀。两种截然不同的传说在青堤流传。而当地民众,更多认同后者。
有关“目连”故事的最初记载,应该是佛经《佛说盂兰盆经》。《盂兰盆经》是中国佛教的一部《孝经》,也可以说是宣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报恩经。这样一类报恩经,在一千多年间已完全渗透到中国民众的心理深层,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乃至风俗习惯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戏剧艺术,把报恩行孝的思想演绎得更加形象、生动和深刻。
这一段报恩行孝的故事,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已趋完整。到北宋时,京城内就有《目连救母》的杂剧连演七天的盛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发展到明朝初年,国内许多地区都有以演出《目连救母》为主的专业戏班在活动。同时,《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传奇剧本相继刊行问世。到了清代康熙年问,内廷也搬演《目连救母》传奇。乾隆时,皇家还出面组织编写和演出了《劝善金科》——目连幽冥救母的故事。全剧240出,10天时间方能演完。
清·徐珂著《清稗类钞》载:蜀中春时好演《捉刘氏》一剧,且“唱心匝月”。目连行孝救母的故事,有清一代和民国年间,在四川许多城市和乡村形成一种演出习俗和一定的演出模式。青堤镇应该是演出“目连戏”十分盛行的乡镇。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曾寻访过青堤。当时,由柳树镇下车,沿涪江河滩边步行半小时才能走到青堤渡口。望东岸赤岩高据,大片的黄桷树丛密层层掩隐着古镇的房舍。涪江清波涌浪,拍打着岩岸,发出哗哗的声响。近岸浅水中时见鱼儿游来窜去,真正是波光鉴人,山光水色,分外清秀。当天并不赶场,渡口显得有些冷清。乘船过江,拾级而上,一条长街仅有三两家日常生活用品店在营业。青堤镇的确有些僻静。我们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谢德安先生的帮助下,一一拜谒了“会缘桥”、“刘氏墓”、“老寨门”、“顶顶庙”等多处遗址。
当时的顶顶庙正待恢复,殿宇不广,有一通石碑随意放置在檐下。经过辩认,乃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春天,由青关书巡察口口所立,上书“唐圣僧目连故里”七个大字。因为事先未准备,宣纸难求,我们权且用打字纸作了简单的拓印。庙内管理人员见我们感兴趣,又搬出一张残的木匾向我们介绍。原来,此段木匾已沦为某农家猪圈板壁,是寺庙重建时找回的旧物。木匾上的文字,详细记述了青堤的历史“可考数百年间”及其地理位置。
从木匾文字用语特点来推断,木匾应是清末至民初间的遗物,乃当地乡绅、官员维修寺庙后的“功德碑”。
去顶顶庙的山道旁有一座土坟,据介绍,是刘氏四娘之墓;有一通简单的石碑。据说,清代墓碑已毁;当时的碑文是“唐圣僧目连之母,刘氏青堤狮犬猴神口口”。有关此墓,也有一段非凡的传闻。
当地民众对目连和尚的故事乃深信不疑,亦很尊敬刘氏四娘;凡是当地戏剧演出,不准上演有损刘氏形象的情节,如目连戏中《打叉》、《上吊》等片断。据说,大约清末,外地一戏班来青堤时,不顾青堤习俗所禁,强行上演《打叉》戏。所谓“打叉”是饰演刘氏四娘的演员要在戏台上做出许多翻滚、仰卧等高难动作;而又手紧追其后,于运动状态中向刘氏投掷钢叉。这种惊险场面会给观众以强烈的刺激,是戏班炫耀特技、招徕观众的好手段;但却需要叉手与刘氏的高度配合,否则会带来伤亡。这天,饰演刘氏的演员(男旦)在滚又时,叉手果真失误,被当场又死。主办会首和民众一番紧急协商,干脆以假作真,把饰演刘氏的演员原装收殓,就地埋葬在顶顶庙下方,供后世警省。这便是现存土冢的来历。有感于故事的离奇,我们给土冢拍摄了好几张照片。
2007年新春3月,我们又驱车探访青堤,但见顶顶庙已今非昔比:不仅殿宇重重,规模扩大,而且雕梁画栋,流光溢彩,香火鼎盛。朝山赶庙的民众进进出出,络绎不绝。那新建的高大山门,匾额也直接用篆文书写成“青堤目连寺”,再也不是破旧窄小的顶顶庙了。
原来山道边那堆土冢,也用石条、石板重新加以装饰和加固,更显肃穆和庄严。1987年,经主管部门审查、核准,此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碑上的文字则规范成“刘氏青堤之墓”。当年那通“唐圣僧目连故里”石碑和记叙古镇历史位置的“木匾”也郑重其事地被供奉在目连殿内。扩建后的目连寺,殿堂敞亮,佛像庄严,香烛花果满布神案,善男信女跪拜不绝,爆竹声声,人声鼎沸。
当天,正好是目连寺放斋的日子。不管何人,只要向寺僧缴纳一元钱的香资,就可以饱餐一顿素席。于是,青堤和附近乡村、场镇的老乡们三五成群、互相邀约赶庙赴会,个个喜形于色,排队候餐。据说,这一天庙内开的是流水席,从上午10时开席,一餐一换客,一直要吃到华灯初上,方才作罢。流水似的赶斋人,换了一拨又一拨。青堤庙内人头攒动,笑语声喧,人满为患。
目连和尚行孝的影响力,便在这看似平凡简单的一轮一餐的行进中得到更大的认同和传播。
斗转星移。据当地老人们回忆,60年前,这条涪江还是联结川东、川北的主要运输航线。当初的江面经常是帆来影去,河滩上吼喊号子声声不绝。江面上来往的官船、货船、一般游船都爱在青堤歇脚停航。当时的川江不能夜航,每到傍晚停靠在青堤码头下的船只,少说也有上百艘。老街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真正是商号云集,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当年的青堤,不仅是一个热闹的码头,更是东、西、南、北货运集散之地。在清代和民国年间,地方政权都曾在青堤设置衙门,有官员管理这一带政务;特别是对涪江上经过青堤的盐运船只,要按照实际货量,征收一定的税银。青堤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经济繁荣、商贸和文化都比较活跃的历史古镇。
近数十年来,沿江上游的围、堵、截流,使涪江流量大减,许多段落发生堵塞,航道不畅;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沿江陆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使这一段涪江逐渐失去航运价值。青堤镇也随之成为偏僻之处。但是,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青堤古渡,老街陋巷,巍巍庙堂,依然在这段涪江岸边展示着神奇的历史篇章。目连故里那些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亦有待于我们去做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