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寒地变热土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冰洋的洋底现在已经是世界各国战略核潜艇的栖身之所,北冰洋厚达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冰层阻挡了来自卫星、飞机等的跟踪和探测。一旦战争需要,核潜艇就能选择突破冰层发射战略导弹。
  富饶的北极
  在全球油气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北极价值日渐凸显。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自然资源外,还有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铜、钴、镍、铅、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公布的一份最新评估报告称,北极地区拥有原油储量900亿桶,天然气储藏超过47万亿立方米。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同时拥有全球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和9%的世界煤炭资源。
  对这些丰富的资源,北极周边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开采。比如美国在阿拉斯加西北岸建立了地球最大的锌矿开采基地,而在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有世界闻名的诺里尔斯克镍矿综合企业。加拿大原本不是钻石生产大国,但最近15年里,仅凭北极地区新开发的三个钻石矿,已跻身世界钻石产量三甲之列。
  此外,北极地区还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航运价值。据一些科学家预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山融化,10年后,从大西洋穿越北冰洋到达太平洋的航行时间将会缩短近1个月。届时,从亚洲到欧洲,将比走巴拿马运河缩短上万公里行程。这意味着哪一个国家控制了北极,不仅控制了战略要道,也控制了新的世界经济走廊。
  目前北极航道有两条:西北航道东起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向西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经波弗特海、白令海峡抵达美加太平洋港口;东北航道西起西欧和北欧港口,穿过西伯利亚沿岸海域,绕过白令海峡到达中国或日本港口。
  2009年夏天,德国白鲸航运公司进行了穿越东北航道冰层较少水域的航行。2010年8月25日,俄罗斯一般11万吨级的油轮装载7万吨原油在破冰船导引下顺利穿越东北航道,于9月上旬抵达终点中国宁波港。有评论说,这次“破冰之旅”揭开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航行的序幕。不过,该航线目前仍有障碍未能解决,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北极圈地区的夏季周期只持续两个月左右。
  另外,北冰洋的洋底现在已经是世界各国战略核潜艇的栖身之所,北冰洋厚达)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冰层阻挡了来自卫星、飞机等的跟踪和探测。一旦战争需要,核潜艇就能选择突破冰层发射战略导弹。
  喧闹的北极
  近年来,北冰洋沿岸国家大幅提高北极战略在其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2007年8月,俄罗斯在北冰洋海底的插旗行动引起了有关国家的密切关注,可谓“N插起千重浪”。此后,有关国家纷纷派出自己的科考队驶向北极,或在北极地区进行演习等宣示主权。
  俄罗斯于2009年3月发布北极地区的国家政策原则,提出分阶段实施北极战略的规划,包括在2020年前将北极建成俄主要的资源基地;2011年至2015年,完成俄在北极地区的边界确认,确保实现“俄罗斯在北极能源资源开发和运输领域的竞争优势”。俄罗斯根据有关保障饿在北极地区军事安全的相关文件,将加强该地区边防部队和海岸警卫部队力量,以确保俄在北极地区“在各种政治、军事环境下的军事安全”。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2009年1月离任前签署了关于北极地区政策的国家安全指令,其中强调美国准备动用所有能够动用的手段来捍卫在北极地位的主权,并且打算大幅度增加在北极的军事存在。
  除了国土环抱半个北冰洋的俄罗斯,加拿大是北极地区领土、领海占地最广的国家。对北极地上地下、水上7kT的种种关注,早已上升为其重要国家战略,其动作显得比其他各国更迅速、更深入、更实际,层次也更丰富。
  20lO年7月27日,欧盟开始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冰岛入盟谈判程序,预计冰岛将在2012年继克罗地亚之后成为欧盟第二十九个成员国。冰岛入盟程序之所以如此快捷,一些欧洲观察家认为,欧盟不只是为了帮助冰岛,也是为了扩大欧盟的地缘战略利益,谋求北极油气资源。德国电视媒体此前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冰岛加入之后欧盟将会扩大自己在北极地区的存在,那里有着极为丰富的油气储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欧盟只能凭借丹麦这一个成员国参与北极开发事宜,而围绕北极地区资源利用的国际合作问题越来越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争论的北极
  北极地区海洋权益争端包括岛礁归属、海洋划界、资源开发利用等。
  北极领土纷争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加拿大率先宣布对北极享有领土主权,并一直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在2004年还举行了以捍卫其北极领土为目的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而邻近北极的美国、丹麦、俄罗斯、挪威等国也没有放弃对该地区拥有领土主权的要求。美国在北约成立后,在从阿拉斯加到冰岛的北极线上,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强大的军事力量。丹麦提出北极海底山脉是格陵兰岛海脊的自然延伸,丹对该区域资源拥有开发权。俄罗斯则一再重申包括北极在内的半个北冰洋都是其国土所占据的西伯利亚大陆架向北的延伸。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楠来说,目前对于北极领土的划分有两种主张:一是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主张按扇形原则来划分。这一原则是早在1907~#加拿大就针对北极地区领土划分标准提出的,该原则对国土东西跨度大、北部海岸线绵长的国家来说最有利,因此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不过,由于遭到美国、挪威等其他北冰洋沿岸国家的反对,加之在国际法上缺乏理论依据,“扇形原则”并没有得到公认。二是近年来依据海底大陆架主张划分原则,其主要法律依据是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已获得150多个国家批准。公约规定,主权国家将距其领海基线200海里的范围划为大陆架,并在此范围内行使主权;如果一个国家能提供200海里外的大陆架是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的地理证据,大陆架可以延伸至200海里之外。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俄2001年曾向监督执行公约的联合国机构申请,把本国专属经济区扩展到北极的罗蒙诺素夫海岭水域,但因“证据不足”而遭驳回。为此俄罗斯不断组织北极科考活动收集相关的海底地质学证据。俄罗斯以外的北极地区国家中,挪威(2006年)、冰岛(2009年)、丹麦(2009年)等都先后向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划定北极海域外大陆架的申请。
  对话的北极
  相关各方认为不必为北极制定一部类似《南极条约》的国际法典。
  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冻结了各国对南极主权的争夺。但有关北极的问题,目前尚无类似条约。因此,各国只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处理北极附近地区的资源开发、大陆架以及公海利用的事宜和争端。目前北极陆地划界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珠决的主要是海域的 划界和开发等问题。
  早在2008年5月,北极地区周边的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就在格陵兰岛开会达成共识,决定在联合国现行框架内、以文明方式解决北极领土和自然资源归属的纠纷,而无需缔结新的国际条约。2009年1月9日美国在北极新政策中也提到没有必要为北极制定一部类似《南极条约》的国际法典。由此可见,北极有关各方意见已经趋同:现有的海洋法等国际法已提供一个框架,各国能通过和平磋商,顺利解决北极地区可能出现的任何争端。
  加拿大政府2010年8月20日在北极外交政策声明中说,在北极边界争端中取得进展是目前外交政策中最优先的事项。加拿大愿意在坚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上解决与有关国家的边界纷争。挪威国防大臣法雷莫也认同这一观点,称北极没有竞赛。
  刘楠来认为,除了一些相关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外,可以解决北极相关争端的国际组织和机构还有联合国、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法院。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运用的话,围绕北极之争各方发生大的冲突甚至发展到热战的可能并不大。实际上,关于北极海域划界争端,有关国家最终还是要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例如,2010年4月,俄罗斯与挪威就巴伦支海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周围经济专属区之争握手言欢,成功划界,终于结束了持续40年的纷争。
  除此之外,北极理事会也是各方可以倚重的一个平台。这是一个创立了14年之久的政府间论坛,它让8个北极国家与6个原住民团体坐到一起,讨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虽然它对各成员没有任何法律约束,但它是一支有益的力量,可以让每个参与者都习惯于在外交框架下讨论北极的未来。
  脆弱的北极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可能要比人们预期的范围更大、速度更快。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区域的环境变化都要受整体环境变化的制约,反过来整体环境的变化又是各区域环境变化的综合体现。资源丰富的北极环境不仅脆弱,而且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较弱,—旦北极地区环境进一步恶化,其影响对全人类来说将难以预测。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开发北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发出警告,北极地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业已成为全人类的课题。
  美国《时代》杂志网站2010年7月12日发表文章称,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海底石油钻探风险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北极地区海底能源开发安全再次引起争议。目前,美国已经冻结了在阿拉斯加地区的油田勘探工作。2010年加拿大进行“北极熊行动”军事演习的部队比以往增加了一项任务,除一年一度彰示主权的训练外,部队还将和当地居民演练如何应对原油泄漏。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谢尔盖·东斯科伊8月底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加强对北极大陆架开发的环境控制。俄自然资源部已起草完毕一项旨在防止海上污染的草案。根据这项草案,每个北极矿藏开发公司必须起草一个在发生可能的石油泄漏和其他消极生态事件时如何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专门计划。
  相关专家认为,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恶劣的开发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等问题均已超出了国界,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单独行动的能力与范畴,都需要国际社会的统一行动才能加以解决。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日前表示,经济发展部提议2014年开始启动“北极”卫星系统。该系统将用于监视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勘测能源资源。目前,除加拿大有意参与合作外,意大利和一些亚洲国家也对该项目表示了兴趣。
  专家指出,当前北极比较有成效的合作是环境合作,但环境保护属于“低度政治”,从属于各国主权。目前北极地区的合作机制大多是采取没有约束力的协议、宣言、项目等,而非公法或条约。这种“软法”形式的合作机制缺乏实施的保障,很难应对北极日益紧迫的生态损害。对此,有关学者呼吁,有关利益各方应该抛开自身狭隘的利益开展合作,包括建立各种联系,发掘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共同立场,在北极地区的开发与管理关系上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其他文献
英国媒体曾在马岛战后承认,如果阿根廷拥有充足的“飞鱼”导弹和“超军旗”战机,那么战事走向很可能朝着有利于阿根廷的方向发展。  毋庸置疑,马岛战事一经打响,老牌劲旅英军已然逐渐掌握战场主动权,如果不出意外,英军顺利占领马岛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戏剧化的是,阿根廷的秘密武器却差点改变战争的走向,这—秘密武器就是其刚从法国引进不久的“超军旗”攻击机及其挂载的“飞鱼”反舰导弹!  紧急备战  1979年,
期刊
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LCS)的船员们正在忙着开展各种工作:施放和回收小艇,检查舰只在高海况中的性能,测量燃料使用情况以找到舰艇的最佳速度,判断40名舰员是否能够实际操作一艘这样的先进的小型战斗舰,发现各种问题。当美国政府还在继续对濒海战斗舰计划的未来展开争论的时候,美国海军和它的工业界伙伴却在考验前2艘濒海战斗舰及其复杂的任务模块,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并且对服役的舰只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后
期刊
北極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極地区是指北極附近北纬66°34’北極圈以内的地区,包括極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極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如果以北極圈作为北極的边界,北極地区的总面积是27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平方公里。  2011年7月6日,俄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在俄罗斯位于北極圈内的偏远城镇纳里扬马尔说:“明年我们会提出有充分依据的主权要求,扩
期刊
近期,美国空军研究所(AFRI)主任约翰·肖德上将和国防分析研究员亚当·劳瑟博士共同撰写了题为《美国空军2020~2030年战略构想》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继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美空军要想更好地确保在空中、空间和网络电磁空间的绝对优势,2030年前应重点发展5种关键能力,即:力量投送能力,空中、空间、网络电磁空间领域自由行动的能力,全球态势感知能力,空军外交能力,军援民能力。现将报告主要观点编译
期刊
在很多人眼里,“海鹞”战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很尴尬的位置,虽然具有垂直起降的特点,但续航力差,火力弱的缺点却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幸运的是,马岛之战从某种意义上却成为“海鹞”战机的“正名之战”。  向南!向南!  到1982年4月底,英阿双方开始有限度的试探性进攻。4月25日,皇家海军侦察机发现阿根廷一艘名为“圣菲”号(santa Fe)的潜艇驶离南乔治亚岛。为此,英国特遣舰队司令伍德沃德立刻命令
期刊
海空拉锯  1982年5月4日“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击沉,几乎开启了英国特遣舰队的“灾难之门”,就在同一天,皇家海军航空兵第800中队的N·泰勒(N.Taylor)上尉驾驶一架“海鹞”战斗机在马岛戈泽格林附近巡逻期间被阿军罗兰德地空导弹击落,泰勒阵亡,与此同时,又有两架“海鹞”战机在掩护直升机搜救“谢菲尔德”号落水人员期间失事,两名飞行员丧生。顿时,胜利的曙光似乎在悄悄离英国远去。  在“谢菲尔德
期刊
今年8月24日,美國國防部发布了2011年版《中國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间上比此前每年出台的多数同类文件晚了半年。今年的《报告》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包罗的内容更为广泛,除高度关注中國军事力量快速发展外,还涉及中國能源及经济安全、战略利益拓展和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二是表述语气上有相对和缓的策略性变化,同继续渲染“中國军事能力发展”威胁、继续“监视中國军队发展”的姿态,极不协调,
期刊
为让读者多角度了解北极相关各国对北极形势和军事存在的看法,本刊从国外权威军事媒体上选择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编译后转载。北极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治和军事界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这反映出俄罗斯政府对维护和拓展本国在北极利益的重视,本文编译自俄罗斯《空天防御》杂志。刊登此文并非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中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近几年来,北极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俄罗斯、美国、加
期刊
美国海军已认识到北极地区所关联的广泛安全问题,以及北极地区气候变化对未来地缘政治的影响。未来,进入这一地区活动的国家除北极沿岸国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国家。对于目前在北极水域的各类设施,存在着因不同于以往的各类海上活动日益增加,而造成既有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的可能。海军必须审慎评估恶劣天气及海平面升高对当地既有设施的影响,并联合其他部门以确定未来对各类军事设施的需要。尽管海军未来在这一地区活动的类型、范围和
期刊
选中F-35对日本军工业的促进和军力的提升作用将是巨大的。而与美国同步列装F-35这种先进的5代机,也将有利于日本未来航空武器装备与美军装备体系的兼容,进一步强化美日之间的军事同盟,这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和安全环境部将产生重大影响。  2011年12月20日,日本政府在当日举行的安全保障会议上正式决定,选中美国主导研发的F-35“雷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为其航空自卫队的下一代主力战斗机,并将在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