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

来源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long_liu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不同的人在各自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进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坚持“为了一切学生”,利用分层性教学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全面性等特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实现全体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学生差异;整体进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是教学效能的衡量标准,但由于学生个体在自身素养、智力发展、解题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等方面存在差距,加之,初中数学学科知识内涵的整体性、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知识点之间的深刻联系性和复杂多样性,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运用“同一标尺”,同一方式,同一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及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实现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可见传统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少部分学生为教学对象的“精英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对初中生中考成绩比重结构图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效能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近年来,本人围绕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认识到该策略在缩短学生群体间的差距具有积极作用。本人现结合教学实践,对运用分层教学策略的方法和举措进行简要论述。
  一、紧扣学生学习实际,体现一个“准”字,设置难易适度的教学目标要求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教学理念的确定,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和全面的理念,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树立“整体教学”的先进理念。特别是在备课准备环节,遵循“学生、教师、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要求,紧密结合各类型学生群体的学习实际,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纲要等方面内容,找准各类型学生努力学习的方法以及追赶求进的目标,设置针对性的教学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如在“一次函数”一节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就利用“有的放矢”教学原则,针对学生学习实际,以及以往学生在学习该节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目标“能力、情感、素养”三位一体的要求,设置了“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了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能够进行较简单的分类讨论,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求解简单的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辨证的世界观”等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准自身努力的方向,提升学习活动的针对性。
  二、抓住数学问题层次性,体现一个“活”字,开展层次分明的数学问题训练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科能力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素养锻炼的重要平台。同一数学知识点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呈现,同一教学要求的内容,可以借助不同难度要求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实施。可见,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层次分明、难易适中的数学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问题解答活动,让各类学生在探究、分析、解答不同难度问题中,得到问题解答方法的有效掌握和解题要领的深刻领会,获得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实现“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这一目标。
  如在教学“相似形”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现实表现,向学生提出了“△ABC和△A'B'C'中,AB=8cm,BC=6cm,
  CA=5cm,A'B'=6cm,B'C'=4.5cm,C'A'=
  3.75cm,则△ABC和△A'B'C'吗?”、“如图,在△ABC中,AB=AC,D是AB的中点,延长AB到E,使BE=AB。试说明:①△ADC
  ∽△ACE;②CE=2DC”、“ 已知△ABC∽△A'B'C',对应高AD和A'D'的长分别为3cm和4cm,S△ABC+S△A'B'C'=75cm2,求S△ABC和S△A'B'C'”等具有不同难易特性的数学问题,为学生进行解题能力锻炼提供时机,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互助合作小组开展问题解答活动,使学生能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解答等活动,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发展。
  三、突出教学双边互动性,体现一个“动”字,实施共同参与的问题辨析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观念培树的双边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帮助和支持,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而辨析活动,不仅能够使全体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时机,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树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设置矛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多样性的双边互动评析活动,使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动”起来,“思”起来,让优生带领差生和中等生进行有序学习活动,从而使不同类型学生在同一问题辨析反思活动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在讲解综合性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矛盾性教学情境,要求各类型学生都能结合所掌握知识内容,解题经验,对问题解题过程进行评析活动,这样,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在其他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下,逐步认清了解题过程的不足和优点。同时,教师要求让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见解,阐述对该问题解题过程的关键,使各类学生都能获得展现自我风采的时机,从而使学生在“分工协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足进步。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始终“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面向每个学生”,将全体的学生全面整体发展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空间,实现全体学生学习能力和品质双提升。
其他文献
“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苏教版教科书的内容,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利用游戏组织教学,效果甚佳。  教学目标:  1.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从探究问题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探究式教学要遵循数学思想方法,要将隐性的东西化为显性的东西。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把
期刊
【摘 要】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问题解答和能力培养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师与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主导特性与主体特性得到展现和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教学活动双边互动,在新知传授、问题解答、思维练习等环节,开展有效双边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活动效能的“双提升”。  【关键词】 高中数学;互动性教学;双边互动;学习效能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主导,学生在教师有效
期刊
【摘 要】 数学解题中的审题就是通过审阅题文和题图,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活动。能否做到认真、仔细、准确地审题是正确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实质,探寻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审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  从事数学教学十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难,许多学生在做数学习题的过程中感觉很容易,然而作业正确率低,考试成绩不高,这是因为
期刊
【摘 要】 “人文”,通俗的说,就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生态”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与课堂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主要由课堂中的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绿色”,环保,充满生命和活力之意。本文从生态的角度研讨人文化数学课堂的绿色构建问题,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 绿色课堂;生态发展  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对数学课堂的教
期刊
提到语言表达能力,大家可能立即想到的是语文学科或者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文科老师的责任,事实并非如此,《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交流意识,而合作、参与、交流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提出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大胆质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独特见解的阐述等等,全部离不开数
期刊
体验是对学习个体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重视;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体验中,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能独立获取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通过不断地猜测、论证,改进结论。创设一定情境,带来的是空间的开放,思维的开放,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与他人合
期刊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诸多能力中,我们认为思维能力是核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关键词】 培养;初中数学;
期刊
化归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具有很强的思维导向功能。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往往不是直接求解,而是通过观察、联想、类比等手段,把问题进行变换、转化,将较高层次的转化为较低层次的、已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化归思想方法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能促使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一下措施来渗透化归思想,培养思维品质。  一、渗透正逆运算演法,培养思维的逆转性  如“
期刊
计算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可是学生会最容易出错,经常听到同事批改作业时,抱怨这儿的计算又错了。的确,低年级学生的计算经常会犯错,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养成“两个看清”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在计算中,学生难免会出现粗心。“两看清”是我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我都会提醒他们,一要看清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