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其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整合课程的内容和思想,深化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外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24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培养法律精神,引导学生顺利成才的重要课程。新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通过课程教学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精神,以及我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我们热烈响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双重要求。
一、工作思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目标
一般的教育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在其事先确定的明确教学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与一般教学过程不一样,它是需要长期的、反复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不少学生主体来讲,要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要经过他们整个一生的努力与修炼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话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必然的延续。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现实性较强的特点,研究大学生进行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合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学生主体在教学环节可以形成对某种特定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即可以形成概念、判断、甚至是价值判断。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生主体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判断和道德品质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因为道德品质并不是某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简单的总和,也不是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的思想言行的表现,而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二、工作过程:深化了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没有合并之前,即在2005年9月份,我们曾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提出了成绩考核办法改革的申请,由当时任教务处长的潘一山校长批示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门课除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知识性以外,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现实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增强该课实效性、实现“少而精,要管用”的教学目的的当然选择。
2007年9月开始,我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响应我校积极推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号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试点。在32学时有限的时间内,远远不能完成课程的预期目标,我们教研室所有教师都利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完成了课程改革的任务。
第一,教学内容上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学生的生活领域很广泛,面临的生活问题很丰富,也很具体。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人际交往、理想信念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道德实践必须针对大学生实际,要不断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存在的疑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省、自律。
第二,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内实践教学强调要把教学话动视为“主体(教师)一主体(学生)”的双向交流的过程。课内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事例(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影像观摩式等等,还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测验、团体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等。心理测验主要是任课老师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做心理健康、学习焦虑、个性特征、人际交往状况、价值观等方面的测验,并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为扬长补短、开发潜能创造条件。此外,设置一些情景性的思考题,如“生存选择”等,通过测试就能够大大地深化学生们对人生、对生命、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和感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过程是借助于团体讨论与活动这种形式,模拟社会生活的情景,培养健康的人格。案例分析主要是采用典型案例讨论法,其形式包括“实话实说”、“AB剧”、师生讨论等。
第三,提高了课外实践教学的时效性。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知、情、意、行的互动过程,所以在注重搞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到课外。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印证、深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强化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能力,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军政训练;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但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家务劳动、带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和其他社会公益性的活动等,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避免单纯追求表面形式、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讲究实效,使学生既从社会实践中学到真正本领,又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外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主要都是以各种类型的校外实践活动展开的。具体的形式是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话动: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为主的行为体验性实践话动。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德性培养为本质、以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为目标的特点,我们认为应主要开展行为体验性、身体力行式的实践话动。
基于这样的改革,本门课的成绩为:实践调查报告作为学生成绩的30%,加上“法律基础”部分的闭卷考试50%和平时的出勤考察和课堂小测验的20%,作为学生这门课程的总成绩。
三、工作成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实践反馈结果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学期结束后,我们利用课余休息日加班加点及时评阅了全校各专业大一新生交上来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98%以上的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环节都获得了好成绩,这就减少了以往那种不及格学生过多的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改革不但锻炼了学生尽快接触社会的动手动脑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2008年12月,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认真推敲,起草了一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考核改革反馈表,打印了100份,随机下发给全校大一新生,覆盖了行政、矿务、机械、信科等全校各院系的35个专业,2009年12月,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修改,随机下发了200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考核改革反馈表,覆盖了全校大一新生,表格回收率达到10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实践反馈结果
1.你认为实践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如何?
A很好:50%B好:36%C一般:9%D不好:5%
2.你认为闭卷考试的形式更好吗?
A很好:5%B好:13%C一般:35%D不好:47%
3.你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收获如何?
A收获很大:23%B有些收获:73%C没有收获:4%
4.这种形式的考核值得推行吗?
A值得推行:86%B不值得推行:14%
5.这种考核方式对你的综合能力提高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36%B有些帮助:50%C没有帮助:14%
6.你的实践调查报告是怎么做的?
A自己做的:71%B下载:20%C抄袭:9%
四、工作体会
从道德教育运行过程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过程,即把教师所传递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实践证明,人的高尚行为是实践高尚思想的结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经历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过程。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发学生的切身体验。体验是由理论知识转化为情感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理智上、情感上的反思感受。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还是受教育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点也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证实的。
通过上述的调查反馈结果显示,我们教研室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存在着不足,但确是切实可行的,因为这样的改革刚刚开始,来日方长,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会逐步加以完善,为我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5-024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培养法律精神,引导学生顺利成才的重要课程。新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通过课程教学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精神,以及我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我们热烈响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双重要求。
一、工作思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目标
一般的教育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在其事先确定的明确教学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与一般教学过程不一样,它是需要长期的、反复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不少学生主体来讲,要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要经过他们整个一生的努力与修炼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话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必然的延续。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现实性较强的特点,研究大学生进行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合宜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学生主体在教学环节可以形成对某种特定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即可以形成概念、判断、甚至是价值判断。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学生主体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判断和道德品质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因为道德品质并不是某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简单的总和,也不是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的思想言行的表现,而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二、工作过程:深化了课堂内实践教学的改革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没有合并之前,即在2005年9月份,我们曾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提出了成绩考核办法改革的申请,由当时任教务处长的潘一山校长批示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门课除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知识性以外,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现实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增强该课实效性、实现“少而精,要管用”的教学目的的当然选择。
2007年9月开始,我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响应我校积极推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号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试点。在32学时有限的时间内,远远不能完成课程的预期目标,我们教研室所有教师都利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完成了课程改革的任务。
第一,教学内容上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学生的生活领域很广泛,面临的生活问题很丰富,也很具体。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人际交往、理想信念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道德实践必须针对大学生实际,要不断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存在的疑点,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心理解困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省、自律。
第二,课堂讲授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内实践教学强调要把教学话动视为“主体(教师)一主体(学生)”的双向交流的过程。课内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事例(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影像观摩式等等,还要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测验、团体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等。心理测验主要是任课老师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做心理健康、学习焦虑、个性特征、人际交往状况、价值观等方面的测验,并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为扬长补短、开发潜能创造条件。此外,设置一些情景性的思考题,如“生存选择”等,通过测试就能够大大地深化学生们对人生、对生命、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和感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过程是借助于团体讨论与活动这种形式,模拟社会生活的情景,培养健康的人格。案例分析主要是采用典型案例讨论法,其形式包括“实话实说”、“AB剧”、师生讨论等。
第三,提高了课外实践教学的时效性。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知、情、意、行的互动过程,所以在注重搞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到课外。学生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印证、深化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强化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的能力,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军政训练;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但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家务劳动、带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和其他社会公益性的活动等,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避免单纯追求表面形式、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讲究实效,使学生既从社会实践中学到真正本领,又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外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主要都是以各种类型的校外实践活动展开的。具体的形式是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话动: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为主的行为体验性实践话动。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德性培养为本质、以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为目标的特点,我们认为应主要开展行为体验性、身体力行式的实践话动。
基于这样的改革,本门课的成绩为:实践调查报告作为学生成绩的30%,加上“法律基础”部分的闭卷考试50%和平时的出勤考察和课堂小测验的20%,作为学生这门课程的总成绩。
三、工作成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实践反馈结果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学期结束后,我们利用课余休息日加班加点及时评阅了全校各专业大一新生交上来的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98%以上的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环节都获得了好成绩,这就减少了以往那种不及格学生过多的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改革不但锻炼了学生尽快接触社会的动手动脑的社会实践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2008年12月,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认真推敲,起草了一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考核改革反馈表,打印了100份,随机下发给全校大一新生,覆盖了行政、矿务、机械、信科等全校各院系的35个专业,2009年12月,我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修改,随机下发了200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考核改革反馈表,覆盖了全校大一新生,表格回收率达到10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实践反馈结果
1.你认为实践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如何?
A很好:50%B好:36%C一般:9%D不好:5%
2.你认为闭卷考试的形式更好吗?
A很好:5%B好:13%C一般:35%D不好:47%
3.你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收获如何?
A收获很大:23%B有些收获:73%C没有收获:4%
4.这种形式的考核值得推行吗?
A值得推行:86%B不值得推行:14%
5.这种考核方式对你的综合能力提高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36%B有些帮助:50%C没有帮助:14%
6.你的实践调查报告是怎么做的?
A自己做的:71%B下载:20%C抄袭:9%
四、工作体会
从道德教育运行过程看,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过程,即把教师所传递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实践证明,人的高尚行为是实践高尚思想的结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经历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过程。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发学生的切身体验。体验是由理论知识转化为情感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理智上、情感上的反思感受。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还是受教育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点也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证实的。
通过上述的调查反馈结果显示,我们教研室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存在着不足,但确是切实可行的,因为这样的改革刚刚开始,来日方长,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会逐步加以完善,为我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