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渤海第一小学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人心趋于浮躁。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心理的悄然改变,一些传承了几百年的地域文化遗产也逐渐失去了其生存基础,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如何在城市快速化进程中,保持本地区的文化传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盘锦市的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
盘锦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辽河口文化”是其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是指生活在辽河三角洲这片扇形冲积平原上的人们,在业已经历的漫长时光中,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别具风貌的文化形态。
肥沃的土壤盛产优质水稻,300万亩河海滩涂生长着生机勃勃的湿地植被——红碱草和亚洲最大的芦苇塘,不但蕴藏着丰富的鱼虾、蚌蛤等生物资源,也成为各种鸟类的天堂。
二、盘锦市地域文化的渊源及遗产
虽然盘锦的地域文化并不像其他历史名城那样有着辉煌耀目的光辉,但也绝非是不毛之地。考古发现已确凿无疑地表明,盘锦地区的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且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同源。
古往今来,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镇,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承载者。“古渔雁”民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内容上带有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堪称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
大辽河上口子高跷秧歌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喜庆热烈,表演技术精湛。
随着盘锦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挖掘与整理,二界沟“古渔雁”民间故事,上口子高跷秧歌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高香大腊手工技艺、小亮沟苇艺草编,荣兴朝鲜族农乐舞、满族民间服饰、大荒皮影、盘锦鼓乐、盘錦民谣、盘锦永顺泉白酒传统酿酒工艺、油塑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传承过程中,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逐步焕发勃勃生机。
三、地域文化传承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新兴城市,盘锦的地域文化传承中虽然没有旧城区改造带来的历史遗迹的破坏问题的压力,但在自然荒原中,如何克制城市快速扩张的需要,尽量保持湿地生态环境,让自然地域风光成为地域文化的承载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渔雁”早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存条件。目前二界沟在世的老“渔雁”均年事已高,此中尚能进行民间文学传承的人极为有限,当地的“古渔雁”的后裔们对“古渔雁”民间文学所知也甚少。传承人刘则亭已经超过古稀之年。随着这一生计的断行,“古渔雁”民间文学面临着承继乏人,行将消亡的濒危境地,若不尽快采取保护,这一古老的人类文化类型,将失去所有的可记述线索。
无独有偶,苇草编织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地。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一些新型材料的涌现,使苇草编织制品作为生活用品的功能消失殆尽,由于工艺繁琐、后继乏人,一度陷入窘境。
四、以发展的眼光促进保护与传承
以开发促养护,让辽河口地域文化成为目前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历史文献中,才是对地域文化的真正传承。在这样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无疑是最大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湿地对环境作用的重新认知,湿地旅游不断升温。盘锦市政府抓住机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2016年盘锦红海滩国际马拉松大赛的举办,让红海滩的美景呈现在全世界面前,红海滩生态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古渔雁” 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收集整理的近千个古渔雁故事,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和《辽东湾的传说》,并有65篇故事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古渔雁博物馆中陈列着锚、网、舵等实物1000多件。这一件件渔民使用过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就是这些故事的实物载体。
春节期间,为期3天的“辽河口风情”盘锦市2017年元宵节非遗展,在兴隆台区鹏欣水游城一楼展出。高跷秧歌、排船、苇艺、苇画、皮影、剪纸、核雕、满族服饰、传统陶艺……各项巧夺天工的辽河口传统手工技艺的展示,和老胡家烧鸡、刘家果子铺“老八件”、溢香园饭店的卤味青虾河蟹等各种传统特色小吃和经典美食的纷纷亮相,让前来逛展的市民大饱了眼福和口福的同时,感受到了盘锦非遗和辽河口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将地域文化特征纳入校本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盘锦市教育工作者做了积极地探索。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地方性校本课程的研究在美术课上有了新的突破。
1.将地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是教学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目前各个学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探索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地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理应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地域文化是学生最易接受的社会文化。对于本土文化,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乐于接纳,容易响应。地域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最易感觉,最易体会,最易接受,也最能产生共鸣。
2.地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适合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盘锦地域文化中的很多的美术元素为校本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素材。大荒皮影、满族民间服饰、芦苇画、小亮沟苇艺草编、油塑等等本身就是极具艺术魅力的美术形式,将这些民进艺术形式引入课堂,便使这些地方艺术有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与厚实的土壤,让传承有的放矢。
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类生灵,也为学生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与素材,成为学生们感受大自然,养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共建美好未来生活的媒介。
3.校本课程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组织了“挖掘地方美育资源、践行课堂美育实效”课题的研究,参与课题的老师在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多方面对地域性文化进入课堂做了实质的探索,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盘锦市兴隆台区教委,继续开展盘锦地域美术文化的研究,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拓展特色美术教学,并细化研究课题,在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校本教材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相信这样的举措,一定会为盘锦地域文化的传承迈出坚实的一步,让辽河口文化的传承走出更辉煌的未来。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人心趋于浮躁。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心理的悄然改变,一些传承了几百年的地域文化遗产也逐渐失去了其生存基础,面临消亡的危险。因此,如何在城市快速化进程中,保持本地区的文化传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盘锦市的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
盘锦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辽河口文化”是其地域文化符号。辽河口文化,是指生活在辽河三角洲这片扇形冲积平原上的人们,在业已经历的漫长时光中,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别具风貌的文化形态。
肥沃的土壤盛产优质水稻,300万亩河海滩涂生长着生机勃勃的湿地植被——红碱草和亚洲最大的芦苇塘,不但蕴藏着丰富的鱼虾、蚌蛤等生物资源,也成为各种鸟类的天堂。
二、盘锦市地域文化的渊源及遗产
虽然盘锦的地域文化并不像其他历史名城那样有着辉煌耀目的光辉,但也绝非是不毛之地。考古发现已确凿无疑地表明,盘锦地区的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且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同源。
古往今来,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镇,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承载者。“古渔雁”民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内容上带有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堪称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
大辽河上口子高跷秧歌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喜庆热烈,表演技术精湛。
随着盘锦市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挖掘与整理,二界沟“古渔雁”民间故事,上口子高跷秧歌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高香大腊手工技艺、小亮沟苇艺草编,荣兴朝鲜族农乐舞、满族民间服饰、大荒皮影、盘锦鼓乐、盘錦民谣、盘锦永顺泉白酒传统酿酒工艺、油塑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传承过程中,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逐步焕发勃勃生机。
三、地域文化传承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新兴城市,盘锦的地域文化传承中虽然没有旧城区改造带来的历史遗迹的破坏问题的压力,但在自然荒原中,如何克制城市快速扩张的需要,尽量保持湿地生态环境,让自然地域风光成为地域文化的承载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渔雁”早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存条件。目前二界沟在世的老“渔雁”均年事已高,此中尚能进行民间文学传承的人极为有限,当地的“古渔雁”的后裔们对“古渔雁”民间文学所知也甚少。传承人刘则亭已经超过古稀之年。随着这一生计的断行,“古渔雁”民间文学面临着承继乏人,行将消亡的濒危境地,若不尽快采取保护,这一古老的人类文化类型,将失去所有的可记述线索。
无独有偶,苇草编织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地。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一些新型材料的涌现,使苇草编织制品作为生活用品的功能消失殆尽,由于工艺繁琐、后继乏人,一度陷入窘境。
四、以发展的眼光促进保护与传承
以开发促养护,让辽河口地域文化成为目前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历史文献中,才是对地域文化的真正传承。在这样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无疑是最大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湿地对环境作用的重新认知,湿地旅游不断升温。盘锦市政府抓住机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2016年盘锦红海滩国际马拉松大赛的举办,让红海滩的美景呈现在全世界面前,红海滩生态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古渔雁” 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收集整理的近千个古渔雁故事,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和《辽东湾的传说》,并有65篇故事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古渔雁博物馆中陈列着锚、网、舵等实物1000多件。这一件件渔民使用过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就是这些故事的实物载体。
春节期间,为期3天的“辽河口风情”盘锦市2017年元宵节非遗展,在兴隆台区鹏欣水游城一楼展出。高跷秧歌、排船、苇艺、苇画、皮影、剪纸、核雕、满族服饰、传统陶艺……各项巧夺天工的辽河口传统手工技艺的展示,和老胡家烧鸡、刘家果子铺“老八件”、溢香园饭店的卤味青虾河蟹等各种传统特色小吃和经典美食的纷纷亮相,让前来逛展的市民大饱了眼福和口福的同时,感受到了盘锦非遗和辽河口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将地域文化特征纳入校本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盘锦市教育工作者做了积极地探索。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地方性校本课程的研究在美术课上有了新的突破。
1.将地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是教学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目前各个学校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探索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地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理应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地域文化是学生最易接受的社会文化。对于本土文化,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熟悉。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乐于接纳,容易响应。地域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最易感觉,最易体会,最易接受,也最能产生共鸣。
2.地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适合校本课程的表现形式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盘锦地域文化中的很多的美术元素为校本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素材。大荒皮影、满族民间服饰、芦苇画、小亮沟苇艺草编、油塑等等本身就是极具艺术魅力的美术形式,将这些民进艺术形式引入课堂,便使这些地方艺术有了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与厚实的土壤,让传承有的放矢。
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类生灵,也为学生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与素材,成为学生们感受大自然,养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共建美好未来生活的媒介。
3.校本课程的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组织了“挖掘地方美育资源、践行课堂美育实效”课题的研究,参与课题的老师在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多方面对地域性文化进入课堂做了实质的探索,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盘锦市兴隆台区教委,继续开展盘锦地域美术文化的研究,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拓展特色美术教学,并细化研究课题,在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校本教材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相信这样的举措,一定会为盘锦地域文化的传承迈出坚实的一步,让辽河口文化的传承走出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