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南县乌嘴乡乌嘴中心小学
【摘 要】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四则运算的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之外,还要培养起学生解决四则混合运算的策略方法。由此,本文便从当前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并着重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
四则混合运算的技巧与规律学习,不仅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梳理出高效准确的解题思路也是极为重要的。而要想达到这些教学目的,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四则混合运算所做出的教学方法分析,也便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现状
四则运算指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运算符号、括号组成,并把多数合并为一个数的运算方式。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四则混合运算所存在的问题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数学算式的格式排序不当,从而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举例来说,许多学生在进行混合计算的过程中,将等式的上下题目未能对齐,甚至还有会学生会在横式中还会加上得数。第二,在学生了解运算顺序的前提下,仍然会有学生由于书写习惯而导致计算失误。其三,在混合计算过程中由于马虎而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等也会令答案失误。其四,在面对由两个合并为一个算式时,未能标注上括弧,所以列出的综合算式也会出现错误。
二、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具体教学方法
1.在混合运算中对解题步骤进行分析
要掌握好正确的解题顺序,关键需要从以下步骤来完成题目分析,即先观察、再分析、确定计算再检查。首先,在观察环节中,需要学生对混合运算中涉及到什么样的数,括号的位置以及包含几种运算符号等都有着清晰的了解。其次,在对题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不同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以及数的特征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对简算部分以及同步运算的确定,从而使整个混合式子能够被划分得更加简单。其次,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学生按照运算性质与相应法则来完成计算,并做好最终的验算工作。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混合运算为例,要让学生清楚掌握好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甚至连乘连除,都需要对混合运算的层级进行划分。例如,对于23×4+56;26÷2+7;89-24÷4;32×2-41此类不同级的运算来说,则需要按照“先乘除,再加减”的层级原则来展开。而对于同级运算则需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对于包含括号的混合算式,例如3×(53+21);(75-20)÷5;(38-12)×4等算式,则需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内容,然后再按照一般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将数学解题规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对于数学规律的运用能力。关于数学解题规律的使用,可以分为以下方面的内容:其一,将计算口诀与运算定理灵活利用起来。例如,在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加减乘除不同算式,那么则为综合算式,在该算式中至少会有一个级(至少有两种符号),而针对综合算式的运算方法,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其二,将术语读题运用到解题顺序训练中。举例来说,在对两步混合式子展开解题时,学生要表述出算式则需要对语言顺序进行组织。例如,13×2+7,学生通常会读作:13乘2的积再加上7的和。在此过程中,实则也是学生对于等式运算顺序的判断过程,而通过学生对于“和、差、积、商”的熟练利用,也能够为学生判断混合运算解题顺序提供帮助。在对三步混合式的例题进行解答时,虽然学生无需按照顺序展开读题训练,但在整个脱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计算顺序予以表述。比如:32×3+12÷2。在此算式中,学生则可以将求解顺序表述为:先求出32乘以3的积,然后求出12除以2的商,最后再算出两数之和。
3.加强对于错题的总结归纳
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需要对题目中的各要素進行检查,从而确保题目的准确,在确定准确的运算顺序后,学生还需要采用“纵横检查”的方法来完成验算。及通过上下等式之间以及数字、符号有无错漏都需要认真予以对待。而关于错题的总结归纳,也成为探究解题技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举例来说,在学完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后,教师便需要结合知识内容进行情境延伸,从而对混合运算的算法进行深入探究,而学生通过对于新知识的总结与反馈,也能够帮助自己加深知识印象,为熟练计算方式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设定出特殊情境,在某商场中有52位客人,在中午时间有23人离开商场,而后又来了42人,请问该商场一共多少人?通过基础加减知识的利用,学生便可以列出52-23+42的算式。而随着情境条件的转换,教师也可以将加减运算顺序的内容更加复杂化,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效果。再如,此商场5天接待了975名客人,那么请学生计算出预计到了第8天,该商场一共会接待多少位客人?要解决这种问题,学生在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便需要引入新的分步列式概念。学生根据过去所学,能够列出975÷5=195与195×8=1560两个等式。而通过对列式的综合,则可以得出混合运算式子,而学生也能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产生深刻理解。
要使得对小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得到提高,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创造,同时还需要其在教学课堂中对学生的解题思路予以正确引导。只有通过多元化、多方面教学方式的展现,才能促使广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永富.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2,20:159.
[2]刘松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2,24:137.
[3]陈玲玲.如何提高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176.
[4]冷冰.扣准教材变化,精心梳理,有效衔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策略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09:19-22.
【摘 要】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四则运算的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之外,还要培养起学生解决四则混合运算的策略方法。由此,本文便从当前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并着重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 小学数学 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
四则混合运算的技巧与规律学习,不仅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梳理出高效准确的解题思路也是极为重要的。而要想达到这些教学目的,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四则混合运算所做出的教学方法分析,也便具有了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现状
四则运算指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运算符号、括号组成,并把多数合并为一个数的运算方式。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四则混合运算所存在的问题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数学算式的格式排序不当,从而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举例来说,许多学生在进行混合计算的过程中,将等式的上下题目未能对齐,甚至还有会学生会在横式中还会加上得数。第二,在学生了解运算顺序的前提下,仍然会有学生由于书写习惯而导致计算失误。其三,在混合计算过程中由于马虎而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等也会令答案失误。其四,在面对由两个合并为一个算式时,未能标注上括弧,所以列出的综合算式也会出现错误。
二、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具体教学方法
1.在混合运算中对解题步骤进行分析
要掌握好正确的解题顺序,关键需要从以下步骤来完成题目分析,即先观察、再分析、确定计算再检查。首先,在观察环节中,需要学生对混合运算中涉及到什么样的数,括号的位置以及包含几种运算符号等都有着清晰的了解。其次,在对题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不同数字之间的运算关系以及数的特征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对简算部分以及同步运算的确定,从而使整个混合式子能够被划分得更加简单。其次,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学生按照运算性质与相应法则来完成计算,并做好最终的验算工作。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混合运算为例,要让学生清楚掌握好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甚至连乘连除,都需要对混合运算的层级进行划分。例如,对于23×4+56;26÷2+7;89-24÷4;32×2-41此类不同级的运算来说,则需要按照“先乘除,再加减”的层级原则来展开。而对于同级运算则需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对于包含括号的混合算式,例如3×(53+21);(75-20)÷5;(38-12)×4等算式,则需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内容,然后再按照一般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将数学解题规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在解决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对于数学规律的运用能力。关于数学解题规律的使用,可以分为以下方面的内容:其一,将计算口诀与运算定理灵活利用起来。例如,在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加减乘除不同算式,那么则为综合算式,在该算式中至少会有一个级(至少有两种符号),而针对综合算式的运算方法,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其二,将术语读题运用到解题顺序训练中。举例来说,在对两步混合式子展开解题时,学生要表述出算式则需要对语言顺序进行组织。例如,13×2+7,学生通常会读作:13乘2的积再加上7的和。在此过程中,实则也是学生对于等式运算顺序的判断过程,而通过学生对于“和、差、积、商”的熟练利用,也能够为学生判断混合运算解题顺序提供帮助。在对三步混合式的例题进行解答时,虽然学生无需按照顺序展开读题训练,但在整个脱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计算顺序予以表述。比如:32×3+12÷2。在此算式中,学生则可以将求解顺序表述为:先求出32乘以3的积,然后求出12除以2的商,最后再算出两数之和。
3.加强对于错题的总结归纳
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需要对题目中的各要素進行检查,从而确保题目的准确,在确定准确的运算顺序后,学生还需要采用“纵横检查”的方法来完成验算。及通过上下等式之间以及数字、符号有无错漏都需要认真予以对待。而关于错题的总结归纳,也成为探究解题技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举例来说,在学完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后,教师便需要结合知识内容进行情境延伸,从而对混合运算的算法进行深入探究,而学生通过对于新知识的总结与反馈,也能够帮助自己加深知识印象,为熟练计算方式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设定出特殊情境,在某商场中有52位客人,在中午时间有23人离开商场,而后又来了42人,请问该商场一共多少人?通过基础加减知识的利用,学生便可以列出52-23+42的算式。而随着情境条件的转换,教师也可以将加减运算顺序的内容更加复杂化,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效果。再如,此商场5天接待了975名客人,那么请学生计算出预计到了第8天,该商场一共会接待多少位客人?要解决这种问题,学生在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便需要引入新的分步列式概念。学生根据过去所学,能够列出975÷5=195与195×8=1560两个等式。而通过对列式的综合,则可以得出混合运算式子,而学生也能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产生深刻理解。
要使得对小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得到提高,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创造,同时还需要其在教学课堂中对学生的解题思路予以正确引导。只有通过多元化、多方面教学方式的展现,才能促使广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永富.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2,20:159.
[2]刘松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2,24:137.
[3]陈玲玲.如何提高小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176.
[4]冷冰.扣准教材变化,精心梳理,有效衔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策略与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