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者通过对《东山》、《十五从军征》、《无家别》以及《兵车行》等诗歌的分析解读,描写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是妻离子散和田园荒芜的悲哀,把古代劳动人民反对战争,以及被战乱所蹂躏的情形刻划的淋漓尽致。随着对历史反省的加深,对传统诗歌文化探索的升华,认识到诗歌创作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延续, 创新发展的。三位作者、四部作品从不同的时代,以相同的题材为内容,用诗歌的表现方法,继承前代艺术精华,立足自己的现实生活,深刻地进行诗歌创作。
【关键词】 诗歌 传承 创新
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论诗》诗中,不无感慨地说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这就把诗歌创作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说得非常深刻。同理,歌德在论述向前人学习并继承前人的创作精华时,也说:“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同辈人和竞争对手,而是古代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一个资禀真正高超的人就应感觉到这种和古代伟大人物打交道的需要,而认识这种需要正是资禀高超的标志。”
的确,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被带入一种传承关系中,读李白、李贺诗时,我们能看到屈赋的影子,而读杜甫诗时,我们又能从其中感受到《诗经》现实主义撼人的力量。文学作品正是在这种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发展延续的。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诗歌创造历史上,抒情诗作浩如烟海。这些诗作,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题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把我们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表现出来。就反映战争的诗歌而言,既把古代劳动人民支持正义战争,积极从戎的热情表现出来,又把古代劳动人民反对战争,以及被战乱所蹂躏的情形刻划出来。所有这些诗歌,在不同的时代,都不同程度地提示社会性质,表现了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意愿,而这此诗歌又大都在前人的同类诗歌的影响或启迪下创作出来。有些诗歌甚至与前代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在表现手法甚或语言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读后给人的感觉则是后人的诗作(当然不是所有各个时代)往往在意境方面要比前人诗作深得多,也远得多。如曹操《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写了连年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与之同时代的王粲则在他的《七哀》诗中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两者反映战争角度是一致的,语言也极相似。而唐代杜甫笔下,同样反映战争祸患的诗作《兵车行》中则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三者对读,前两者反映汉末战乱惨象,而后者反映唐代安史之乱的惨象,语言极为相似,但杜诗显然更胜一筹。这种以前人诗作为蓝本的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其中重要的因素是诗人立足于本时代的社会生活,立足于民众之中,他们认识自己的生活,认识社会性质,所以才能或激昂、或悲愤地歌唱自己的时代。前人的文学遗产给这些诗人的滋养,指导这些诗人在生活中探索、寻求、认识。这样,即便是表现手法完全相同,个别语汇较为一致,也能塑造出有血有肉,闪烁着时代光泽的艺术形象来。
传承并不是简单断承前代人的衣钵,参照模仿,而是要在前人同类题材的作品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在样式、表现形式、表达手法方面更具生命力,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老是谈要学习古人,但是这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不同现实世界,设法把它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的那个世界。”
据《宋书》载,沈亮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从这则史料中,可以看出汉代的府兵制是多么残酷,那么《十五从军征》该是这史料的真实写照了。另据《汉书·贾捐之传》载:“当此之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这种战乱的悲惨情形不但西汉有,东汉也有 。人民被连年的战争折磨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其惨痛程度无法言表。《十五从军征》就是从这种角度去反映社会生活的。无论从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表现方法,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东山》的影子。可见,这位不知名的诗人,是受了先秦诗歌的影响的。他在接受《东山》等诗的创作经验时,是带着对汉代人民苦痛的深切同情去酝酿、构思的。如果说,他单纯地为模仿而模仿,而不是深刻地再現汉代人民的生活情境,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使这首诗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现实主义手法对汉代诗人影响之深,而汉代诗人对人民寄予的同情又是多么凝重。“在真正艺术的作品中,所有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任何形象重复其他形象,而是每个形象都有其各自的生命。”别林斯基的话正好说明,《东山》、《十五从军征》的两个人物形象,都各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他们之间有一个传承关系,有一个仿效与被仿效的连续。然而,他们是新颖的,独创的,毫不重复的诗歌形象。
汉代民歌的创作,在诗经旧有的形式上,发展了诗歌的新形式,形成了五言诗。汉代以后,我国古典诗歌一直以五七言为主。这种诗歌形式及其表现方法,对后代的作家诗人都有着很深重的影响。但是一个诗人不把自己的创作与整个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不懂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创新,那么,其文学修养再深也等于零。六朝时期出现的宫体诗就是这样,因此,清人杨伦在评论杜甫的“三吏”、“三别”的时候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前人窠臼,苕华,草黄之哀不是过也。”杜甫诗的题材,也是前人已有,所使用的形式又都是五七言,个别诗作也与《东山》、《十五从军征》这类诗作相近,但却深过前人。“三别”诗中的《无家别》即如此。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同样,在《兵车行》中,诗人写道: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在杜甫笔下,那凄惨、悲凉,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形比之《东山》、《十五从军征》更是深刻地多。《无家别》以其质朴,深刻的语言,把一个青年败阵而逃回家乡所看到的景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幸存于这个乡里的人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个老妇人。往日曾经十分祥和的地方,如今变得荒凉、破败。狐狸见了人,不是逃遁,而是怒声嘶叫——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得乡里几尽烟火。《兵车行》中,诗人采用设问方式叙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句虽然是大跨度、大地域的概括描述,但是同《无家别》比较,这种概括与简单的描写,却更使人惊心动魄。
歌德在论及学习古人面向现实世界时强调:人们老是谈要学习古人(指古希腊人),但是这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现实世界,设法把它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世界。通过对《东山》、《十五从军征》、《无家别》以及《兵车行》等诗的分析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各代诗人师法前代艺术精华,立足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诗歌创作。这便是传承与创新,正是这种自觉的不间歇的运动,才使我国的古代诗歌成为一个奇葩遍野的诗的大花园。
(作者单位: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
【关键词】 诗歌 传承 创新
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论诗》诗中,不无感慨地说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这就把诗歌创作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说得非常深刻。同理,歌德在论述向前人学习并继承前人的创作精华时,也说:“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同辈人和竞争对手,而是古代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一个资禀真正高超的人就应感觉到这种和古代伟大人物打交道的需要,而认识这种需要正是资禀高超的标志。”
的确,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被带入一种传承关系中,读李白、李贺诗时,我们能看到屈赋的影子,而读杜甫诗时,我们又能从其中感受到《诗经》现实主义撼人的力量。文学作品正是在这种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发展延续的。
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诗歌创造历史上,抒情诗作浩如烟海。这些诗作,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题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把我们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表现出来。就反映战争的诗歌而言,既把古代劳动人民支持正义战争,积极从戎的热情表现出来,又把古代劳动人民反对战争,以及被战乱所蹂躏的情形刻划出来。所有这些诗歌,在不同的时代,都不同程度地提示社会性质,表现了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意愿,而这此诗歌又大都在前人的同类诗歌的影响或启迪下创作出来。有些诗歌甚至与前代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在表现手法甚或语言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读后给人的感觉则是后人的诗作(当然不是所有各个时代)往往在意境方面要比前人诗作深得多,也远得多。如曹操《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写了连年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与之同时代的王粲则在他的《七哀》诗中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两者反映战争角度是一致的,语言也极相似。而唐代杜甫笔下,同样反映战争祸患的诗作《兵车行》中则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三者对读,前两者反映汉末战乱惨象,而后者反映唐代安史之乱的惨象,语言极为相似,但杜诗显然更胜一筹。这种以前人诗作为蓝本的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其中重要的因素是诗人立足于本时代的社会生活,立足于民众之中,他们认识自己的生活,认识社会性质,所以才能或激昂、或悲愤地歌唱自己的时代。前人的文学遗产给这些诗人的滋养,指导这些诗人在生活中探索、寻求、认识。这样,即便是表现手法完全相同,个别语汇较为一致,也能塑造出有血有肉,闪烁着时代光泽的艺术形象来。
传承并不是简单断承前代人的衣钵,参照模仿,而是要在前人同类题材的作品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在样式、表现形式、表达手法方面更具生命力,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老是谈要学习古人,但是这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不同现实世界,设法把它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的那个世界。”
据《宋书》载,沈亮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从这则史料中,可以看出汉代的府兵制是多么残酷,那么《十五从军征》该是这史料的真实写照了。另据《汉书·贾捐之传》载:“当此之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这种战乱的悲惨情形不但西汉有,东汉也有 。人民被连年的战争折磨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其惨痛程度无法言表。《十五从军征》就是从这种角度去反映社会生活的。无论从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表现方法,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东山》的影子。可见,这位不知名的诗人,是受了先秦诗歌的影响的。他在接受《东山》等诗的创作经验时,是带着对汉代人民苦痛的深切同情去酝酿、构思的。如果说,他单纯地为模仿而模仿,而不是深刻地再現汉代人民的生活情境,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使这首诗带上强烈的感情色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现实主义手法对汉代诗人影响之深,而汉代诗人对人民寄予的同情又是多么凝重。“在真正艺术的作品中,所有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任何形象重复其他形象,而是每个形象都有其各自的生命。”别林斯基的话正好说明,《东山》、《十五从军征》的两个人物形象,都各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他们之间有一个传承关系,有一个仿效与被仿效的连续。然而,他们是新颖的,独创的,毫不重复的诗歌形象。
汉代民歌的创作,在诗经旧有的形式上,发展了诗歌的新形式,形成了五言诗。汉代以后,我国古典诗歌一直以五七言为主。这种诗歌形式及其表现方法,对后代的作家诗人都有着很深重的影响。但是一个诗人不把自己的创作与整个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不懂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创新,那么,其文学修养再深也等于零。六朝时期出现的宫体诗就是这样,因此,清人杨伦在评论杜甫的“三吏”、“三别”的时候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前人窠臼,苕华,草黄之哀不是过也。”杜甫诗的题材,也是前人已有,所使用的形式又都是五七言,个别诗作也与《东山》、《十五从军征》这类诗作相近,但却深过前人。“三别”诗中的《无家别》即如此。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同样,在《兵车行》中,诗人写道: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在杜甫笔下,那凄惨、悲凉,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形比之《东山》、《十五从军征》更是深刻地多。《无家别》以其质朴,深刻的语言,把一个青年败阵而逃回家乡所看到的景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幸存于这个乡里的人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个老妇人。往日曾经十分祥和的地方,如今变得荒凉、破败。狐狸见了人,不是逃遁,而是怒声嘶叫——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得乡里几尽烟火。《兵车行》中,诗人采用设问方式叙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句虽然是大跨度、大地域的概括描述,但是同《无家别》比较,这种概括与简单的描写,却更使人惊心动魄。
歌德在论及学习古人面向现实世界时强调:人们老是谈要学习古人(指古希腊人),但是这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现实世界,设法把它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世界。通过对《东山》、《十五从军征》、《无家别》以及《兵车行》等诗的分析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各代诗人师法前代艺术精华,立足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诗歌创作。这便是传承与创新,正是这种自觉的不间歇的运动,才使我国的古代诗歌成为一个奇葩遍野的诗的大花园。
(作者单位: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