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小學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班主任要时时、处处、事事从细节出发管好班级和学生,推行精细化管理。本文结合小学班级管理的情况,系统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方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管理;小学生;管理制度
在当前全面深化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阶段,推行班级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解决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诸多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班主任有必要探索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完善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的前提是完善、健全管理制度。优秀班集体的创建离不开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夜以继日的良好作风,以及脚踏实地的管理行为。教师的点滴辛劳汇聚成促进班级全面发展、学生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能为全体学生的成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一切,制度先行是关键。
制度是规范和约束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依据。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极易走神。由于心智不成熟,学生亦可能由于若干小的矛盾和摩擦而吵闹甚至打架。除此以外,淘气、调皮是学生的天性,若无任何章程可供其遵循,他们极易做出扰乱课堂正常秩序的事情,损坏班级形象。鉴于此,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明确班级管理的长期目标和当前目标,并将两者统筹考量,在此基础上完善班级管理细则。
具体来说,班级管理制度要行得通、做得实,反映学生现实管理的需要,并涵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制度公布前,教师可以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主讨论会,请学生踊跃发言,对各项班级管理事务发表意见,经过全班讨论和整理,进而形成一整套细节化、系统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确立以后,班主任和班干部要牵头执行,发挥表率作用。这样一来,全体学生的班级管理责任感和参与感必然会被极大地激发,他们能够在班级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明辨是非,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构建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二、量化考评奖惩细则
制度推行的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加以评定,并量化合乎班级规范的奖惩细则。对于高度符合班级考评标准的行为给予通报表扬;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例如,为培养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动手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值日问题上,班主任可根据值日小组划定相应的卫生区,每天由不同的学生值日。班干部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要对参与值日的组员进行有效监督,如发现懒惰轻率,不按规定把垃圾放在指定位置的学生,要及时制止,进行扣分处罚,并在班会上予以通报批评,以维护班级考评细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考评细则要向量化推进,从根本上实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要紧密根据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譬如出勤状况、上课情况等,由表现优异的学生担任考评负责人,对日常检查情况进行如实、详尽的记录,编制考评表,并将数据上报。考评数据可按月度统计一次,并严格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张贴在班级的公示板上。这样一来,表现好的学生会增强信心;表现欠佳的学生看到问题后会进行反思,力图下次考评达至优秀。可见,考评细则的量化与落实,有助于鞭策和督促学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安排班委会成员的分工
班委会成员的选拔是每位班主任在新学期伊始就会开展的工作。为推进班级精细化管理,班主任不可在选人上急于求成。首先,要观察一周,并组建一个临时班委。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增加,班主任可依照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人员,使班干部逐步胜任自己的岗位,发挥班主任小助手的作用。其次,要细化分工,做好每天的分工排班,切忌让学生有界限不明晰的感觉。最后,班主任必须科学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并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和责任,让班委会的精细化分工带动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理念,小学班主任要注重班级“顶层设计”,并加强制度、岗位职责、班委会等多方面的建设,重在各项举措的应用和落实,从而使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丁元峰.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2(8):92.
[2]江海.小学“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误区与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3):103-105.
[3]周思淼.项目管理方法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2015,10(6):90-9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管理;小学生;管理制度
在当前全面深化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阶段,推行班级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解决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诸多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班主任有必要探索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完善班级精细化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的前提是完善、健全管理制度。优秀班集体的创建离不开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夜以继日的良好作风,以及脚踏实地的管理行为。教师的点滴辛劳汇聚成促进班级全面发展、学生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能为全体学生的成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一切,制度先行是关键。
制度是规范和约束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依据。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极易走神。由于心智不成熟,学生亦可能由于若干小的矛盾和摩擦而吵闹甚至打架。除此以外,淘气、调皮是学生的天性,若无任何章程可供其遵循,他们极易做出扰乱课堂正常秩序的事情,损坏班级形象。鉴于此,教师要密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明确班级管理的长期目标和当前目标,并将两者统筹考量,在此基础上完善班级管理细则。
具体来说,班级管理制度要行得通、做得实,反映学生现实管理的需要,并涵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制度公布前,教师可以召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主讨论会,请学生踊跃发言,对各项班级管理事务发表意见,经过全班讨论和整理,进而形成一整套细节化、系统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确立以后,班主任和班干部要牵头执行,发挥表率作用。这样一来,全体学生的班级管理责任感和参与感必然会被极大地激发,他们能够在班级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明辨是非,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构建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二、量化考评奖惩细则
制度推行的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加以评定,并量化合乎班级规范的奖惩细则。对于高度符合班级考评标准的行为给予通报表扬;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例如,为培养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动手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值日问题上,班主任可根据值日小组划定相应的卫生区,每天由不同的学生值日。班干部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要对参与值日的组员进行有效监督,如发现懒惰轻率,不按规定把垃圾放在指定位置的学生,要及时制止,进行扣分处罚,并在班会上予以通报批评,以维护班级考评细则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考评细则要向量化推进,从根本上实现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要紧密根据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譬如出勤状况、上课情况等,由表现优异的学生担任考评负责人,对日常检查情况进行如实、详尽的记录,编制考评表,并将数据上报。考评数据可按月度统计一次,并严格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张贴在班级的公示板上。这样一来,表现好的学生会增强信心;表现欠佳的学生看到问题后会进行反思,力图下次考评达至优秀。可见,考评细则的量化与落实,有助于鞭策和督促学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安排班委会成员的分工
班委会成员的选拔是每位班主任在新学期伊始就会开展的工作。为推进班级精细化管理,班主任不可在选人上急于求成。首先,要观察一周,并组建一个临时班委。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增加,班主任可依照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人员,使班干部逐步胜任自己的岗位,发挥班主任小助手的作用。其次,要细化分工,做好每天的分工排班,切忌让学生有界限不明晰的感觉。最后,班主任必须科学选定学习小组的组长,并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和责任,让班委会的精细化分工带动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理念,小学班主任要注重班级“顶层设计”,并加强制度、岗位职责、班委会等多方面的建设,重在各项举措的应用和落实,从而使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丁元峰.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2(8):92.
[2]江海.小学“精细化”班级管理实践误区与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3):103-105.
[3]周思淼.项目管理方法在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2015,10(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