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即分组分别施行留置导尿术和间歇导尿术。于分组时对留置导尿患者施行定时开放导尿管的方式训练膀胱功能。对間歇导尿患者制定饮水—排尿—导尿时间表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间歇导尿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结论: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相比,间歇导尿对改善排尿功能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间歇导尿 留置导尿脊髓损伤排尿功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02【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68-01
脊髓损伤不仅严重损伤了病人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且使损伤平面以下的内脏器官丧失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与支配,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脊髓损伤患者出现尿潴留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1987-1988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对唐山地震后因截瘫死亡的374人的调查中发现,肾功能衰竭仍占死因的40%以上。因此尽快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我科自2007年以来对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法进行分组对照观察,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脊髓损伤患者100例,男64例,女34例。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39.1岁。脊髓损伤平面:颈段24例,胸段42例,腰段22例,骶段12例。伤后或术后1天-5个月转入我科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训练天数1-73天,平均天数23.5天。患者均留置导尿管,最长时间5个月,最短时间1天,泌尿系超声无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采取留置导尿法:所有患者转入时均有留置导尿管,入院后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用14-16号双腔气囊导管施行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插管时动作轻柔,深浅适度,气囊内注水10ml,每天用0.5%碘伏无菌棉球消毒会阴、尿道口,导尿管近端一次,每日给予0.9%NS250ml进行膀胱冲洗,并更换引流袋一个,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开放尿管,每3-4h放尿一次,以训练膀胱功能的恢复。每次放尿量不超过500ml为宜。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导尿管通畅,尿袋提高超过膀胱位置时须夹闭尿管,防止逆行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训练平均天数比较以及经过7d、14d、21d、35d的训练排尿功能治愈率比较。
2结果
经过7d-35d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例数(率)进行比较,间歇导尿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的例数,说明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相比能明显改善膀胱功能恢复率。留置导尿能彻底排空尿液,避免膀胱过渡膨胀,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但留置导尿的机械性刺激破坏了膀胱尿道的无菌状态,可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结石,严重者还会出现慢性膀胱挛缩,长期连续引流可导致膀胱容量缩小。间歇导尿不仅解决了残余尿和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道、膀胱、肾脏的并发症,同时避免了长期留置导尿所致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张玉梅.神经泌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3
关键词:间歇导尿 留置导尿脊髓损伤排尿功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02【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68-01
脊髓损伤不仅严重损伤了病人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且使损伤平面以下的内脏器官丧失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与支配,引起神经功能紊乱。脊髓损伤患者出现尿潴留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1987-1988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对唐山地震后因截瘫死亡的374人的调查中发现,肾功能衰竭仍占死因的40%以上。因此尽快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我科自2007年以来对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法进行分组对照观察,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脊髓损伤患者100例,男64例,女34例。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39.1岁。脊髓损伤平面:颈段24例,胸段42例,腰段22例,骶段12例。伤后或术后1天-5个月转入我科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训练天数1-73天,平均天数23.5天。患者均留置导尿管,最长时间5个月,最短时间1天,泌尿系超声无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采取留置导尿法:所有患者转入时均有留置导尿管,入院后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用14-16号双腔气囊导管施行无菌导尿术留置导尿。插管时动作轻柔,深浅适度,气囊内注水10ml,每天用0.5%碘伏无菌棉球消毒会阴、尿道口,导尿管近端一次,每日给予0.9%NS250ml进行膀胱冲洗,并更换引流袋一个,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开放尿管,每3-4h放尿一次,以训练膀胱功能的恢复。每次放尿量不超过500ml为宜。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导尿管通畅,尿袋提高超过膀胱位置时须夹闭尿管,防止逆行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留置导尿与间歇导尿,对训练平均天数比较以及经过7d、14d、21d、35d的训练排尿功能治愈率比较。
2结果
经过7d-35d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例数(率)进行比较,间歇导尿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的例数,说明间歇导尿与留置导尿相比能明显改善膀胱功能恢复率。留置导尿能彻底排空尿液,避免膀胱过渡膨胀,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但留置导尿的机械性刺激破坏了膀胱尿道的无菌状态,可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结石,严重者还会出现慢性膀胱挛缩,长期连续引流可导致膀胱容量缩小。间歇导尿不仅解决了残余尿和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道、膀胱、肾脏的并发症,同时避免了长期留置导尿所致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张玉梅.神经泌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