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九人育桃李

来源 :新作文·教育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保定高碑店市,有这样一户人家,祖孙三代,九人投身教育事业,被授予“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的称号。
  “踏实、严谨、敬业,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秉承着这一家风传承,这个家庭里的人民教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战线,用责任与信念,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师的故事。
  8月30日上午,秋雨绵绵。78岁的杨殿波老人坐在家中的沙发上,白发稀疏,精神略显困顿,时不时会眯上一觉。眼前的这位老人,1961年毕业于新城师范(现高碑店师范学校),先后在新城县(现高碑店市,下同)崔庄中学、小学,辛立庄中学、小学以及杨辛庄小学任教,在小学执教12年,初中执教28年,共从教40年。
  杨殿波老人的亲属说,杨殿波老人患上了轻度的老年痴呆,现在出门少了,人也懒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甚至有时说着话就会睡着。
  老人的亲属拿出一沓厚厚的册子放在大家面前,上面记录的是杨殿波老人教过的每一届学生的名字。
  “前天学生们还来看我呢,他们也都60多岁了!”杨殿波老人随口说出了几个学生的名字。
  “他虽然有些老年痴呆,但学生们的名字和他教书时发生的事都记得特别清楚。提起教学,他马上就会来精神!”杨殿波的老伴笑着说。
  1961年,21岁的杨殿波第一次登上讲台。那是一个仅有14名一年级学生的班级,教室是破烂的土砖房,讲台和课桌是用砖头和木板搭成的,学生坐的是从家拿来的简易小板凳,有的学生干脆席地而坐,没有一个学生有书包,都是拎着书本来上课的。14名学生都是他去村里挨家挨户动员来的。
  第一天上课,面对一双双懵懂的眼睛,年轻的杨殿波很紧张,但心中很坚定。那一刻的坚定,一转眼就是40年。
  从教40年,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
  杨殿波老人说:“从教四十载,桃李满天下。看到一届届的学生顺利毕业各奔前程,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现在国家的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了,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我刚执教那会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的孩子们都当了老师,还有很多学生也当了老师,这都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
  三代书香,一家九人是教师
  早在杨殿波父亲那一代,杨家就与教育事业结缘。
  杨殿波的父亲杨玉林,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曾当过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杨玉林协助政府部门筹建了新城县杨辛庄小学,在杨辛庄小学任教八年。
  杨殿波老人也是教了一辈子书。退休后,老人家平时就爱看电视新闻,最关注的就是教育新闻。
  受父亲杨殿波的影响,杨殿波的四个儿子先后考上了不同的师范学校,教过识字班,并且毕业后也都成了人民教师。
  如今,杨殿波老人的大儿子杨永辉,在高碑店五中从事体育课教学,已从教34年;二儿子杨忠辉,在保定市体育运动学校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已从教28年;三儿子杨金辉,在高碑店一中从事数学教学并任年级主任,已从教22年;四儿子杨宝辉,在高碑店二中任教,已从教25年。
  不仅如此,杨殿波老人的四个儿媳中有三人也是教师。这样算来,杨家从祖辈杨玉林,到父辈杨殿波,再到杨殿波的四个儿子和三个儿媳,一家三代有九口人是人民教师。2011年,杨家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的殊荣。
  家庭聚会,聊的全是教育话题
  杨殿波的大儿子杨永辉说:“大家都投身教育,平时很忙,一旦有时间来我父亲这里聚一聚,基本也都是聊教育。大家会互相交流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成功、失败的教学经验和工作中的乐趣。”
  “别人家聚会都是拉家常,我们家聚会说得最多的是教育。”杨殿波的二儿子杨忠辉接过话头说,“因为大家都是搞教育的,一见面自然而然地就说到了教学上、说到学校里。我父亲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我们经常向他请教。”
  杨殿波老人时刻关注着子女们的教学工作和为人处世。
  杨殿波的三儿媳杨春艳说:“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在关注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学校里的成长,要求我们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个踏实的人,做好教学工作。要扛起教师的责任,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杨忠辉还说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
  “那是1998年,我父亲去保定看我。他直接去的是我们学校,找到校长和我的同事,了解我在学校里的情况:做人怎么样,工作怎么样,教学水平怎么样。然后,他在旁边看我上课,课后还指出我教学中的不足。”
  说起父亲杨殿波的哪些教学理念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四人认为:踏实、严谨、敬业,教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件事。
  “干一行,爱一行!必须教好每一节课。”这样的想法曾支撑了杨殿波老人40年的教师生涯,踏实、严谨、敬业,就是这个教育世家的家风传承。
  杨殿波在崔庄中学任教时,有一次咳嗽出血,医生让他卧床休養一段时间。但他人躺在病床上,心里牵挂的却是教室里的学生。怕落下学生们的功课,他不顾家人反对,仅仅躺了三四天就赶回学校上课。
  杨殿波老人说,从教40年间,他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信念从未动摇过。因为做老师越久,他就越能体会到教师身负的社会责任。这份责任激励着他矢志教育。
  身处“教育世家”,不论是杨殿波老人,还是杨永辉四兄弟及各自的爱人,对教师职业都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执着。
  2014年,时任初二年级班主任的杨宝辉在讲台上倒下了——确诊为脑干出血。
  和父亲杨殿波一样,杨宝辉在住院期间,最牵挂的也是他的学生们。出院后他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对学生们说:“对不起,请大家原谅我,我不能继续教大家了,不能陪大家到毕业了。”直到那届学生初三顺利毕业后,他那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受病情影响,做了14年班主任的杨宝辉只能遗憾地告別了讲台……
  杨宝辉坦言,自从患病后,他曾一蹶不振,甚至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活着都没有意义了。是他的学生们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信心,让他再度树立起“不能放弃的信念”。说到这些,杨宝辉的眼圈儿红了。他说,不能再回讲台,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开始下海经商。那时,高碑店沿街也出现了许多商铺。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挣到了钱。当时,杨家四兄弟都是老师,日子过得不算富裕。有人劝杨家四兄弟说:“你们家哥儿几个都是老师,挣得又不多。不如改行或者做个小买卖,不比拿这点儿死工资强?”但是杨家兄弟几个生活虽然清苦,却都很知足,没有一个人动摇过,没想过怎样去多挣钱。在他们看来,教师这份职业是他们一生的选择,他们永远不会放弃。
  一家三代九人为师。数十年如一日,杨家的每一个人都在坚守,坚守在教师岗位上,教书育人。
其他文献
“妈妈我好爱你!妈妈你真伟大!”那天,我流着泪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不知所措地呆在原地,几秒钟后,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瞬间,妈妈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  这件记忆深刻的事情发生在童年,发生在巴蜀小学的梦想剧场里。  我的母校是巴蜀小學,她是一所秉承“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她有“因生而动,美美共生”的律动教育内核;她围绕律动教育内核,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实践,使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充满了“律动
期刊
今年春天,我家花园里的紫藤花开得格外繁盛。一瀑又一瀑的紫藤挂在架子上,远看犹如紫蝶翻飞,整个花园变成了紫色的海洋。我和妈妈兴趣大增,时常在紫藤树下看书、听音乐,有时候也一起喝喝茶、聊聊天。那篇《欢迎台湾小朋友》的课文,是我和妈妈最爱聊起的话题——  “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  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  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  那是我在巴蜀小学读一年级时所学的语文
期刊
2010年12月17日,是让我激动不已的日子,这一天,国歌因我而奏响,10多年的努力让我夺得了亚残会乒乓球的冠军,我获得了人生中第一块金牌。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1995年9月18日下午,我永远记得那天,405电车脱鞭导致我右上肢、右上臂被截肢,左手严重烧伤,在十三次大手术后,终于保住了我的左手。看着空洞的右衣袖、扭曲的左手,我痛苦过、困惑过、绝望过,甚至想过轻生,但亲人、朋友、社会中许许多多人
期刊
或许大家看到过学生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而深鞠一躬,却很少见老师对学生鞠躬的时候吧?但这情形恰恰就在我身上发生了。  那是一节作业讲评课,我跟学生一起讲解一份他们自己完成的测试题。正讲到“找错别字”一题,我问:“同学们,请看第二题,谁愿意来读一下?大家边听边想,到底哪组词语准确无误?”  一位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铿锵有力地读完了。  “好,谁来回答?”  话音刚落,有些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喊道:“老师
期刊
我的童年在美丽的巴蜀园度过,现在忆起,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年级入校第一学期的运动会。巴蜀的运动会不同于其他小学,会连续开三天,我们都很期待,一方面是因为这三天可以尽情地享受各项运动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是因为班主任设立的奖励机制。只要我们拿到团体第三名以上,就会给每个人送5颗“五角星”。别小瞧这五角星,大有用处。那时候只知道,积得越多,期末就可以兑換很多奖品,达到一定标准,会获得巴蜀“三好学生”的
期刊
刚接到三年级那个班,前班主任就告诉我,班上有个永远长不高的小女孩。走进教室,我就特别留意这个脑袋大大的,面孔看起来很成熟,却只有110厘米的孩子。看着这样的孩子,我心里顿时揪了起来,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还记得刚走进教室的那天,同学们都惊呼,这个老师好高。钰棋怯生生地望了我一眼,又赶紧将目光移开。我走近孩子们,一个个询问他们的姓名。走到钰棋面前时,我蹲了下去,望着她的眼睛,微笑着拉着她的手:“你
期刊
编者按:  时代在发展,课堂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墨守成规的课堂和填鸭式的教学很可能会打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老师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假如》,一起读课题。”我饱含热情地引导着学生。  “假如。”孩子们懒洋洋地读着。  见此状况,我说:“再读一次。”  “假如。”孩子们这次的回应稍微好些。  
期刊
刚认识她的时候,她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漂亮、耿直、说话直接。  她是我的家長。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家长会上。因为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很高,所以一开始她看我时的那种挑剔的目光,让我印象深刻。  家长会上我推心置腹,刚讲完,她站起来就说:“我没什么文化,但还懂点道理,你这样的老师我喜欢。你说什么,我就跟着你干。”  她说到做到,接下来的四年,只要班里有需要,她总是跑在最前面,任劳任怨。  到五年
期刊
开学啦!孩子们回到学校,带着春节过后的几分愉悦,久别学校的几分新鲜,还有畅快假期后的几分懒散……状态不一,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期待。国家课程唱响劳动颂歌,学校课程以不同主题的生活实践分享拉开序幕,那么,科学课以怎样的方式打开呢?  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时代,我对今年的科学第一课有了新的想法。在时而充满笑声,时而又是争辩的教室里,当看到孩子们忽闪忽闪的眼睛时,我知道“好奇心”比常规的说教
期刊
一个上二年级的姐姐和一个上一年级的小弟弟正在完成一张手抄报。由于弟弟第一次接触手抄报,很多绘制的方法还不懂,但是弟弟还是很好奇地参与着。突然,姐姐大声说道:“弟弟,怎么回事嘛?都把颜色涂到线外面去了!”弟弟迷茫地看着姐姐,难过地停下了笔。看着姐姐一个人忙着画图、勾画、上色……这时弟弟发现图中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涂颜色,他立马选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彩笔涂了起来,谁知刚涂到一半,姐姐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笔,生气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