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布的有关信息表明,癌症的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占总死亡率的11.7%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18.14%,其中,胃癌居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实,胃癌在发病之前往往存在着胃的癌前变化,若能在癌变之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手段,将胃癌扼杀于襁褓中,防患于未然,则有助于恢复人体健康本色。在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暨杭州市肿瘤医院就有这样一位防胃癌于未然的医界高手,他就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脾胃病专家俞尚德主任中医师。为了使更多的患者了解胃的癌前变化及相关防治知识,笔者专门走访了俞主任。
记者:胃癌是怎样发生的?
俞主任:胃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但通常认为它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常常先存有胃的癌前期变化。
记者:什么是胃的癌前期变化?
俞主任:胃的癌前变化是指有发展成为胃癌可能的胃前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术后残胃等)和前期病理变化(如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我着重谈谈最常见的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胃癌很少直接从正常胃粘膜发生,往往要经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的演变过程,若能及早识别和控制其向胃癌方向发展,则对开展胃癌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类型,当炎症深入到胃粘膜固有层时,影响胃腺体而发生萎缩,便称为萎缩性胃炎。病理学表现为胃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分为轻、中、重三度。从理论上讲,胃粘膜细胞的萎缩是细胞的缩小,是一种能逆转和恢复的人体的自然适应性反应,故认为单纯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并不高。但若随着萎缩性病变进展出现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在肠化的基础上又出现异型增生,那就存在癌变的可能。
肠上皮化生亦称肠腺化生或肠化,是指胃粘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替代。肠化可分为小肠型和结(大)肠型两种类型,一项对3 000多人的调查表明,结肠型肠化较小肠型肠化更易于发生异型增生,故对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更应注意其突变致癌性。
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慢性胃炎可以发生上皮增生性变化,如果增生的上皮细胞分化不成熟,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紊乱,即为异型增生。肠化和非肠化的胃粘膜均可发生异型增生,故异型增生有肠型和胃型之分。肠化和异型增生均可分为轻、中、重三级,其间尤以中、重度异型增生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定期复查和活检。
记者:胃癌前变化有什么临床症状?
俞主任:萎缩性胃炎可因其不同类型、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言,胃体胃炎的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出现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等,伴恶性贫血者在我国不多见。胃窦胃炎可有食后饱胀,伴胆汁反流者常出现上、中腹部疼痛,进餐后明显,也可有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等。因萎缩性胃炎还可兼有胃粘膜糜烂,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至于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则无特异的相应症状。因此,诊断胃的癌前病变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记者: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前变化有何关系?
俞主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与很多疾病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甚至在一些感染者中有“谈菌色变”之虞,由此导致心理压力。医学研究中有不少证据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有关,但也有持相反意见者。1997年8月在新加坡召开的关于幽门螺杆菌的亚太地区共识会议指出:亚太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0%-90%,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逆转萎缩性胃炎和/或肠腺化生。印度和南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但胃癌的发生率均低。来自非洲的一份报道表明,早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是胃癌仅有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一项研究提示,不同地区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存在菌型差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的发生可能与特定菌型的某种特定致病机制相关。我国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者为数不少,必须正确对待,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一定要做根除治疗。相对来说,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耐药菌株增多,成为近年来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得失,尚需做更多的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
记者:如何正确防范胃的癌前病变?
俞主任:胃癌前病变的预防首先在于认识其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中的环境因素一般并非主观所能调控的。饮食因素是影响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与食物品种、调制方法、食用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1)进食防“三过”:即进食不要过快、过烫、过咸。进食过快尤其是在吃烫食(如火锅之类)时,容易导致食管和胃粘膜损伤,如果过烫加上过成就更不合适。已知食盐是外源性胃癌诱发因素之一,一项动物试验显示,以55℃盐水给大鼠灌胃10周,其胃粘膜就出现显著的萎缩性病理学改变,而单独用55℃热水或高浓度盐水灌胃,在25周后才会发生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学改变。
(2)少吃或不吃腌制品:腌菜之类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二级胺,它本身并不致癌,但摄入胃内后,在高酸时或低酸时受胃内细菌提供的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则可成为胃癌的诱因。
(3)少吃烟熏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食用油:烟熏制的肉类、鱼类和烧焦的食物,以及重复高温使用过的食油中均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以少吃为好。
(4)不吃霉变食物:食物霉变是由于霉菌污染引起的,有些霉菌是产毒真菌,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可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和二级胺,摄入胃内后其所形成的亚硝胺类致癌性与腌制食品相同。
(5)不吸烟,少饮酒:全世界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危险度有随吸烟数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酒精本身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损伤胃粘膜组织则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烟酒并举,烟雾中的致癌物质更易被吸收,故危害更大。
练上所述,预防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饮食,如肉类、乳品等。维生素C可能对摄人的硝酸盐形成亚硝胺有阻断作用,大蒜可抑制胃内硝酸盐还原酶,从而减少亚硝胺的产生。胡萝卜素、叶酸等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近年还有人提出,在2℃时硝酸盐自发转为亚硝酸盐的过程几乎完全被抑制,故对食物广泛冷藏可能是有益的。
记者:胃的癌前病变如何治疗?
俞主任:关于胃的癌前病变的治疗,不少文献报道,中医药在这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初步实验表明,不少中药能修复大鼠胃粘膜的病变腺体,改善腺体泌酸功能,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有些中药组方还有诱导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作用。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运用益气通络、清热解毒的中药组方治疗胃粘膜萎缩性病变及其伴有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大多数病例都能逆转,近期疗效比较满意,但长期的追访病例还不多,故对远期疗效尚待继续观察研究。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癌前期变化开始到癌变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与癌前病变的程度相关,并不是所有癌前病变全部或必然要癌变,其中不少人最终并不发生胃癌,所以患者不必过分焦虑抑郁,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益健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及早发现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可以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机会,从而在前期阶段设法阻断胃癌的发生。尤其对中度以上的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对胃癌前病变要防治结合,才能有效地阻断胃癌的发生。祛除各种可能致癌的因素,并及早进行治疗,初愈后也应定期做胃镜复查,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减少复发。
记者:胃癌是怎样发生的?
俞主任:胃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但通常认为它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常常先存有胃的癌前期变化。
记者:什么是胃的癌前期变化?
俞主任:胃的癌前变化是指有发展成为胃癌可能的胃前期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术后残胃等)和前期病理变化(如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我着重谈谈最常见的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胃癌很少直接从正常胃粘膜发生,往往要经历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的演变过程,若能及早识别和控制其向胃癌方向发展,则对开展胃癌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类型,当炎症深入到胃粘膜固有层时,影响胃腺体而发生萎缩,便称为萎缩性胃炎。病理学表现为胃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分为轻、中、重三度。从理论上讲,胃粘膜细胞的萎缩是细胞的缩小,是一种能逆转和恢复的人体的自然适应性反应,故认为单纯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并不高。但若随着萎缩性病变进展出现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在肠化的基础上又出现异型增生,那就存在癌变的可能。
肠上皮化生亦称肠腺化生或肠化,是指胃粘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替代。肠化可分为小肠型和结(大)肠型两种类型,一项对3 000多人的调查表明,结肠型肠化较小肠型肠化更易于发生异型增生,故对不完全性结肠型肠化更应注意其突变致癌性。
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慢性胃炎可以发生上皮增生性变化,如果增生的上皮细胞分化不成熟,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紊乱,即为异型增生。肠化和非肠化的胃粘膜均可发生异型增生,故异型增生有肠型和胃型之分。肠化和异型增生均可分为轻、中、重三级,其间尤以中、重度异型增生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定期复查和活检。
记者:胃癌前变化有什么临床症状?
俞主任:萎缩性胃炎可因其不同类型、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言,胃体胃炎的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出现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等,伴恶性贫血者在我国不多见。胃窦胃炎可有食后饱胀,伴胆汁反流者常出现上、中腹部疼痛,进餐后明显,也可有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等。因萎缩性胃炎还可兼有胃粘膜糜烂,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至于肠腺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则无特异的相应症状。因此,诊断胃的癌前病变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
记者: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前变化有何关系?
俞主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与很多疾病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甚至在一些感染者中有“谈菌色变”之虞,由此导致心理压力。医学研究中有不少证据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有关,但也有持相反意见者。1997年8月在新加坡召开的关于幽门螺杆菌的亚太地区共识会议指出:亚太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20%-90%,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逆转萎缩性胃炎和/或肠腺化生。印度和南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但胃癌的发生率均低。来自非洲的一份报道表明,早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是胃癌仅有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一项研究提示,不同地区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存在菌型差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的发生可能与特定菌型的某种特定致病机制相关。我国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者为数不少,必须正确对待,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一定要做根除治疗。相对来说,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耐药菌株增多,成为近年来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得失,尚需做更多的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
记者:如何正确防范胃的癌前病变?
俞主任:胃癌前病变的预防首先在于认识其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中的环境因素一般并非主观所能调控的。饮食因素是影响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与食物品种、调制方法、食用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1)进食防“三过”:即进食不要过快、过烫、过咸。进食过快尤其是在吃烫食(如火锅之类)时,容易导致食管和胃粘膜损伤,如果过烫加上过成就更不合适。已知食盐是外源性胃癌诱发因素之一,一项动物试验显示,以55℃盐水给大鼠灌胃10周,其胃粘膜就出现显著的萎缩性病理学改变,而单独用55℃热水或高浓度盐水灌胃,在25周后才会发生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学改变。
(2)少吃或不吃腌制品:腌菜之类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二级胺,它本身并不致癌,但摄入胃内后,在高酸时或低酸时受胃内细菌提供的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则可成为胃癌的诱因。
(3)少吃烟熏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食用油:烟熏制的肉类、鱼类和烧焦的食物,以及重复高温使用过的食油中均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以少吃为好。
(4)不吃霉变食物:食物霉变是由于霉菌污染引起的,有些霉菌是产毒真菌,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可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和二级胺,摄入胃内后其所形成的亚硝胺类致癌性与腌制食品相同。
(5)不吸烟,少饮酒:全世界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危险度有随吸烟数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酒精本身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损伤胃粘膜组织则可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烟酒并举,烟雾中的致癌物质更易被吸收,故危害更大。
练上所述,预防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饮食,如肉类、乳品等。维生素C可能对摄人的硝酸盐形成亚硝胺有阻断作用,大蒜可抑制胃内硝酸盐还原酶,从而减少亚硝胺的产生。胡萝卜素、叶酸等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近年还有人提出,在2℃时硝酸盐自发转为亚硝酸盐的过程几乎完全被抑制,故对食物广泛冷藏可能是有益的。
记者:胃的癌前病变如何治疗?
俞主任:关于胃的癌前病变的治疗,不少文献报道,中医药在这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初步实验表明,不少中药能修复大鼠胃粘膜的病变腺体,改善腺体泌酸功能,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有些中药组方还有诱导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作用。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运用益气通络、清热解毒的中药组方治疗胃粘膜萎缩性病变及其伴有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大多数病例都能逆转,近期疗效比较满意,但长期的追访病例还不多,故对远期疗效尚待继续观察研究。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癌前期变化开始到癌变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与癌前病变的程度相关,并不是所有癌前病变全部或必然要癌变,其中不少人最终并不发生胃癌,所以患者不必过分焦虑抑郁,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益健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及早发现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异型增生,可以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机会,从而在前期阶段设法阻断胃癌的发生。尤其对中度以上的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对胃癌前病变要防治结合,才能有效地阻断胃癌的发生。祛除各种可能致癌的因素,并及早进行治疗,初愈后也应定期做胃镜复查,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