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进程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功能,如今的教育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有效整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呢?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情感教育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设计方面有三个加强: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了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小学语文十二册书中每册都有关于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内容。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地方传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文化、民风习俗、人文景观、文学艺术等发展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文化的素材广泛,内容丰富,包含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朗朗上口的民歌民谣,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等元素,拥有恒久的影响力。
如何借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笔者将以阜阳地区为例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髓
传统节日文化流传日久,当它与地方文化相互交融之后就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加耐人寻味。笔者所处的阜阳地区,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长盛不衰,而有的节日却渐渐不为人熟知,例如寒食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如何挖掘这些节日内在的文化精髓,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进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呢?笔者认为从地方传统文化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
以冬至节为例,当地在冬至节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学生无一不知。但是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呢?学生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冬至之前,我们不妨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冬至节在每年的哪一天?古时候在这一天会有哪些活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当地在这一天还有哪些习俗?学生通过查询网络、书籍以及寻问家中老人的方式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于展示交流环节在班级中交流活动成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阜阳俗称“交九”。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测定出了冬至的时间,冬至节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传沿至今。汉代的这天官场会举行庆贺仪式,魏晋时期百姓要在这天向尊长拜节,宋朝以后冬至成为祭祖之节日。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有不少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张仲景冬至节煮饺子帮助饥民治疗冻伤的故事。阜阳民间除了吃饺子、馄饨之外,还有进补的习俗。出了嫁的闺女要给娘家送礼,老母鸡或者羊肉、羊心肺之类。大锅熬成汤,就着热馒头慢慢吃喝,直吃得鼻尖冒汗,仿佛严寒已去,希冀整个冬天都身体健康。
就这样,“饺子”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就拉近了学生与冬至节的距离,活动中搜集的相关知识填补了学生对冬至节的基本认知,也温故了日益疏远的传统节日文化,体会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寻找民间艺术中的育人智慧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分量,由此可见编者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篇童谣《剪窗花》。从童谣中学生了解到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寓意、象征、夸张等手法则是民间剪纸作品创作中常用的。阜阳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剪纸之乡”的称号。因此在学习童谣的同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阜阳当地的剪纸艺术。还可以走访当地的剪纸艺人,亲身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深化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中介绍了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特点,学生们通过阅读文本以及观看影视资料,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安庆的黄梅戏以及阜阳的梆子戏,感受黄梅戏的细腻、婉约以及梆子戏的奔放、粗犷,一南一北的文化差异带来的特殊体验让学生对于戏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对民间艺术热爱之情。如此,就做到了将语文教材的学习与地方优秀文化的渗透有机融合。
三、感受红色基地里的家国情怀
在统编教材的课文中,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占10.67%。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深挖当地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与文本的融合点,为学生的成长打好红色底印。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时就可以与当地的革命历史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了解发生在阜阳的“淮海战役魏沟口阻击战”,之后还可以到纪念碑去瞻仰缅怀先烈,听一听工作人员讲述那段壮烈故事:为了阻击北上的敌人,为北部战场歼敌争取宝贵时间,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魏沟口一带同敌人浴血奋战,此次战役中有二十八位战士壮烈牺牲,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立下了永垂史册的不朽功勋。这二十八位英烈的英勇事迹与狼牙山五壮士何其相似,他们都是为了革命胜利甘愿舍生取义的英雄儿女。
如此,学生在学习书本中革命故事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同样有着光荣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革命家,如魏野畴、刘晨光、吕西园、周传业、周传鼎等,他们都曾在这里留下斗争的足迹。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与当地革命文化相融合,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情感深处。
四、领略独特风光中的人文底蕴
阜阳虽然没有高山大川,但是地势平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别具特色。而且阜阳人文荟萃,自古就有“土风备于南北,人物推于古今”的美誉,孕育了姜子牙、管仲、鮑叔牙、甘罗、吕蒙等名人贤士。晏殊、欧阳修、苏轼等许多文坛巨子先后在此任职,为阜阳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出了杭州西湖晴天和雨天的迷人风景,让人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充满向往之情。学完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苏轼的另一句诗:“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通过此诗让学生了解颍州西湖在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受到了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更是对颍州西湖青眼有加,他一生八次来到颍州西湖,定居并终老在西湖之畔。
语文教学与当地人文景观相结合,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让学生对当地自然景观、人文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唤醒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学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需要老师对教材有精准的把握和敏锐的判断。秉承着对语文学科的尊重、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原则,用恰当的形式引入地方优秀文化,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成长为具有中国文化底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宏,张文波.阜阳民俗文化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3.
[2]吴其炳.小学语文与地方优秀文化有效性整合的研究[J].文理导航,2017(024):48.
关键词:小学语文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情感教育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设计方面有三个加强: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了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小学语文十二册书中每册都有关于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内容。人文精神的渗透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地方传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文化、民风习俗、人文景观、文学艺术等发展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文化的素材广泛,内容丰富,包含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朗朗上口的民歌民谣,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等元素,拥有恒久的影响力。
如何借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笔者将以阜阳地区为例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髓
传统节日文化流传日久,当它与地方文化相互交融之后就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加耐人寻味。笔者所处的阜阳地区,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长盛不衰,而有的节日却渐渐不为人熟知,例如寒食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如何挖掘这些节日内在的文化精髓,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进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呢?笔者认为从地方传统文化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
以冬至节为例,当地在冬至节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学生无一不知。但是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呢?学生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冬至之前,我们不妨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冬至节在每年的哪一天?古时候在这一天会有哪些活动?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当地在这一天还有哪些习俗?学生通过查询网络、书籍以及寻问家中老人的方式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于展示交流环节在班级中交流活动成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阜阳俗称“交九”。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测定出了冬至的时间,冬至节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传沿至今。汉代的这天官场会举行庆贺仪式,魏晋时期百姓要在这天向尊长拜节,宋朝以后冬至成为祭祖之节日。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有不少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张仲景冬至节煮饺子帮助饥民治疗冻伤的故事。阜阳民间除了吃饺子、馄饨之外,还有进补的习俗。出了嫁的闺女要给娘家送礼,老母鸡或者羊肉、羊心肺之类。大锅熬成汤,就着热馒头慢慢吃喝,直吃得鼻尖冒汗,仿佛严寒已去,希冀整个冬天都身体健康。
就这样,“饺子”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就拉近了学生与冬至节的距离,活动中搜集的相关知识填补了学生对冬至节的基本认知,也温故了日益疏远的传统节日文化,体会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寻找民间艺术中的育人智慧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分量,由此可见编者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篇童谣《剪窗花》。从童谣中学生了解到剪纸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寓意、象征、夸张等手法则是民间剪纸作品创作中常用的。阜阳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剪纸之乡”的称号。因此在学习童谣的同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阜阳当地的剪纸艺术。还可以走访当地的剪纸艺人,亲身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深化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中介绍了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特点,学生们通过阅读文本以及观看影视资料,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安庆的黄梅戏以及阜阳的梆子戏,感受黄梅戏的细腻、婉约以及梆子戏的奔放、粗犷,一南一北的文化差异带来的特殊体验让学生对于戏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对民间艺术热爱之情。如此,就做到了将语文教材的学习与地方优秀文化的渗透有机融合。
三、感受红色基地里的家国情怀
在统编教材的课文中,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占10.67%。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深挖当地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与文本的融合点,为学生的成长打好红色底印。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时就可以与当地的革命历史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了解发生在阜阳的“淮海战役魏沟口阻击战”,之后还可以到纪念碑去瞻仰缅怀先烈,听一听工作人员讲述那段壮烈故事:为了阻击北上的敌人,为北部战场歼敌争取宝贵时间,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魏沟口一带同敌人浴血奋战,此次战役中有二十八位战士壮烈牺牲,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立下了永垂史册的不朽功勋。这二十八位英烈的英勇事迹与狼牙山五壮士何其相似,他们都是为了革命胜利甘愿舍生取义的英雄儿女。
如此,学生在学习书本中革命故事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同样有着光荣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革命家,如魏野畴、刘晨光、吕西园、周传业、周传鼎等,他们都曾在这里留下斗争的足迹。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与当地革命文化相融合,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情感深处。
四、领略独特风光中的人文底蕴
阜阳虽然没有高山大川,但是地势平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别具特色。而且阜阳人文荟萃,自古就有“土风备于南北,人物推于古今”的美誉,孕育了姜子牙、管仲、鮑叔牙、甘罗、吕蒙等名人贤士。晏殊、欧阳修、苏轼等许多文坛巨子先后在此任职,为阜阳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出了杭州西湖晴天和雨天的迷人风景,让人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充满向往之情。学完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苏轼的另一句诗:“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通过此诗让学生了解颍州西湖在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受到了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更是对颍州西湖青眼有加,他一生八次来到颍州西湖,定居并终老在西湖之畔。
语文教学与当地人文景观相结合,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让学生对当地自然景观、人文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唤醒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学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需要老师对教材有精准的把握和敏锐的判断。秉承着对语文学科的尊重、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原则,用恰当的形式引入地方优秀文化,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成长为具有中国文化底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宏,张文波.阜阳民俗文化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3.
[2]吴其炳.小学语文与地方优秀文化有效性整合的研究[J].文理导航,2017(0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