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民生为和谐之本、稳定之基、幸福之源。当前,民生问题正在经历由“补缺型”向“普惠型”的历史性转型。作为江苏经济“洼地”中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宿迁市宿豫区在经济实力较弱、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增强百姓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内生型”民生之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破解民生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和诸多启示。
初秋9月,我们一行围绕民生主题赴宿豫区调研考察,切身感受到了这几年宿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谐并进的迅猛势头。近几年来,宿豫区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内生型”民生之路。所谓“内生型”民生,就是在大力推进适度“普惠型”民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财力,以增强百姓自我发展能力为主攻点,激活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民生机体“造血”功能。
一、向“统筹”要活力,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强民生承载力。“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城乡发展要素流动的一大瓶颈。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必须打破“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协调并进的发展平台。一是以统筹的思维抓好城乡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宿迁现代化城市新城区为目标,突出抓好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把城区周边四个乡镇和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纳入主城区统一规划,城区规划控制面积从35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了主城区联结城乡、集聚产业和吸纳农村人口的龙头作用。实施城市发展“四大战略”(东扩战略、核心战略、高空战略、人气战略),高起点规划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着力提升人气、汇聚商气、丰富内涵,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有效增强了城市对民生事业的综合承载能力。二是以统筹的标准推进城乡建设。以精品小城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引导农村人口向集中居住区集聚,向小城镇规划区集中。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产品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增强民生要素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三是以统筹的举措实施安居工程。始终把“安居”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坚持低房价战略。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对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按一定比例有序开发,有效吸引各个层面的城乡居民到新城区购房置业。
二、向“土地”要效益,以构建高效农业“三大体系”提升民生支撑力。宿豫前身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三农”比重高,该区按照“两个反哺”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品牌助推、科技保障、金融支持”,闯出了一条现代高效农业强农、惠民之路。
一是加快建设基地支撑体系。在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宿豫区制定了蔬菜、肉鸡养殖、优质稻麦、食用菌等十大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高效农业产业项目扶持,预计到今年底,区财政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为高效农业“埋单”将达1个亿。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民参与土地股份合作,使土地向专业大户、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也让更多依靠土地维持生存的农民,通过土地的资本化,走上就业创业之路。据统计,仅设施蔬菜、肉禽养殖两大产业,就吸纳了3.3万多农民,也让农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二是加快建设龙头带动体系。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需要开辟物流、信息流等诸多“绿色通道”。睿智的宿豫人,着力从源头破解卖难问题。围绕“生产有基地、加工有园区、销售有市场、研发有中心”的目标,先后引进实力雄厚的中粮肉食、益客食品等加工类企业,华东大市场等物流类企业,春晖集团苗鸡孵化中心等研发类企业,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0家。
三是加快建设服务支农体系。坚持合作组织引领产业发展。通过全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已发展合作组织419家,带动6万多农户参与产业化,为农民在产、供、销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坚持部门联动助推产业发展。该区整合所有涉农部门资源,专门成立了十个农业产业协会,每个产业分别由一个职能部门挂钩、一个班子领衔、“一条龙”全程服务。 三、向“金融”要保障,以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增强民生助推力。宿豫区牢固确立“金融先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对“三农”和广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一是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为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宿豫,该区规定,凡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宿豫开设分支机构或牵头创办村镇银行,一次性给予50万元开办费补助;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等等。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宿豫金融机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目前拥有银行机构9家、设立金融服务网点27个,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10家、典当行1家,为宿豫提速发展、改善民生注入了“造血细胞”。
二是创新金融惠农产品。宿豫区着力在创新金融产品的服务上下功夫,成功引进了国际机遇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落户宿豫。该公司是江苏省首家100%外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国际机遇(中国)在华的第三个营运网点。该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采取“一人一策”的形式,提供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免费培训、产品包销等全程服务,重点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进行“一包到底”的实质性扶持。公司成立仅一年时间,就为415位(次)合作伙伴提供总额达2167万元贷款,维持并创造就业岗位约3800个,为1667名贫困对象的生计提供帮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积极优化金融环境。发展农村金融必须优化金融环境。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信用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当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营造诚信氛围,创建金融生态区。建立金融维权联席会制度,积极开展“评文明诚信户,发诚信贷款卡”活动。目前,共在该区完成授信农户10万多户,授信金额33.4亿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宿豫区“内生型”民生模式的探索实践,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和思考:
一是不囿于欠发达的区域经济,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欠发达地区基础薄弱,生产要素匮乏,解决民生问题的底气往往不足。但是,这次宿豫之行让我们感到,宿豫人不怨天尤人,不回避民生责任,一心一意为改善民生想办法、找出路。宿豫人睿智不短视,他们不“打肿脸充胖子”,拼尽有限的财力为不切实际的虚假民生“埋单”,而是创新思维、穷尽智慧,把有限的规划资源、政策资源、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集聚到破解民生难题的源头上,运用政策、财政、金融等杠杆撬动百万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原动力,以“四两拨千斤”,激活了民计民生的“一池春水”。
二是不囿于政绩数据的比拼,更加关注群众幸福指数。宿豫区委一班人对“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争先争什么?科学发展动力靠什么”等问题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科学发展理念支撑下的新一轮发展,最终比的不是GDP,拼的不是资源和能耗,赛的也不仅仅是一时的增速,而是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民、靠民、惠民,拼尽全力地上富民带动力强的项目,专心致志地干惠民受益面广的事业,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不囿于外力普惠,更加注重内力培植。这几年,宿豫区在上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下,不折不扣地推进“新农合”、“新农保”、“低保”等适度“普惠型”民生政策的落实。但宿豫人对解决自身发展、提升民生质量有着更为超前的认识和谋划:“输血”仅为权宜之计,“造血”方为治本之策;浅表性普惠仅是遍撒民生“毛毛雨”,深层次反哺才能高奏民生“幸福歌”。在他们眼里,抓规划就是促活力,盘土地就是盘效益,抓金融就是增后劲。在不断加快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宿豫人正在创造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富有宿豫特色的“内生型”民生样本。
初秋9月,我们一行围绕民生主题赴宿豫区调研考察,切身感受到了这几年宿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谐并进的迅猛势头。近几年来,宿豫区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内生型”民生之路。所谓“内生型”民生,就是在大力推进适度“普惠型”民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财力,以增强百姓自我发展能力为主攻点,激活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民生机体“造血”功能。
一、向“统筹”要活力,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强民生承载力。“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城乡发展要素流动的一大瓶颈。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必须打破“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协调并进的发展平台。一是以统筹的思维抓好城乡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宿迁现代化城市新城区为目标,突出抓好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把城区周边四个乡镇和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纳入主城区统一规划,城区规划控制面积从35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充分发挥了主城区联结城乡、集聚产业和吸纳农村人口的龙头作用。实施城市发展“四大战略”(东扩战略、核心战略、高空战略、人气战略),高起点规划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着力提升人气、汇聚商气、丰富内涵,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有效增强了城市对民生事业的综合承载能力。二是以统筹的标准推进城乡建设。以精品小城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引导农村人口向集中居住区集聚,向小城镇规划区集中。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产品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增强民生要素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三是以统筹的举措实施安居工程。始终把“安居”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坚持低房价战略。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对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按一定比例有序开发,有效吸引各个层面的城乡居民到新城区购房置业。
二、向“土地”要效益,以构建高效农业“三大体系”提升民生支撑力。宿豫前身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三农”比重高,该区按照“两个反哺”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龙头带动、市场拉动、品牌助推、科技保障、金融支持”,闯出了一条现代高效农业强农、惠民之路。
一是加快建设基地支撑体系。在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宿豫区制定了蔬菜、肉鸡养殖、优质稻麦、食用菌等十大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高效农业产业项目扶持,预计到今年底,区财政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为高效农业“埋单”将达1个亿。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民参与土地股份合作,使土地向专业大户、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也让更多依靠土地维持生存的农民,通过土地的资本化,走上就业创业之路。据统计,仅设施蔬菜、肉禽养殖两大产业,就吸纳了3.3万多农民,也让农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
二是加快建设龙头带动体系。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需要开辟物流、信息流等诸多“绿色通道”。睿智的宿豫人,着力从源头破解卖难问题。围绕“生产有基地、加工有园区、销售有市场、研发有中心”的目标,先后引进实力雄厚的中粮肉食、益客食品等加工类企业,华东大市场等物流类企业,春晖集团苗鸡孵化中心等研发类企业,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20家。
三是加快建设服务支农体系。坚持合作组织引领产业发展。通过全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已发展合作组织419家,带动6万多农户参与产业化,为农民在产、供、销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坚持部门联动助推产业发展。该区整合所有涉农部门资源,专门成立了十个农业产业协会,每个产业分别由一个职能部门挂钩、一个班子领衔、“一条龙”全程服务。 三、向“金融”要保障,以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增强民生助推力。宿豫区牢固确立“金融先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对“三农”和广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一是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为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宿豫,该区规定,凡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宿豫开设分支机构或牵头创办村镇银行,一次性给予50万元开办费补助;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等等。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宿豫金融机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目前拥有银行机构9家、设立金融服务网点27个,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10家、典当行1家,为宿豫提速发展、改善民生注入了“造血细胞”。
二是创新金融惠农产品。宿豫区着力在创新金融产品的服务上下功夫,成功引进了国际机遇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落户宿豫。该公司是江苏省首家100%外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国际机遇(中国)在华的第三个营运网点。该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采取“一人一策”的形式,提供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免费培训、产品包销等全程服务,重点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进行“一包到底”的实质性扶持。公司成立仅一年时间,就为415位(次)合作伙伴提供总额达2167万元贷款,维持并创造就业岗位约3800个,为1667名贫困对象的生计提供帮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积极优化金融环境。发展农村金融必须优化金融环境。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信用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当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营造诚信氛围,创建金融生态区。建立金融维权联席会制度,积极开展“评文明诚信户,发诚信贷款卡”活动。目前,共在该区完成授信农户10万多户,授信金额33.4亿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宿豫区“内生型”民生模式的探索实践,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和思考:
一是不囿于欠发达的区域经济,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欠发达地区基础薄弱,生产要素匮乏,解决民生问题的底气往往不足。但是,这次宿豫之行让我们感到,宿豫人不怨天尤人,不回避民生责任,一心一意为改善民生想办法、找出路。宿豫人睿智不短视,他们不“打肿脸充胖子”,拼尽有限的财力为不切实际的虚假民生“埋单”,而是创新思维、穷尽智慧,把有限的规划资源、政策资源、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集聚到破解民生难题的源头上,运用政策、财政、金融等杠杆撬动百万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原动力,以“四两拨千斤”,激活了民计民生的“一池春水”。
二是不囿于政绩数据的比拼,更加关注群众幸福指数。宿豫区委一班人对“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争先争什么?科学发展动力靠什么”等问题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科学发展理念支撑下的新一轮发展,最终比的不是GDP,拼的不是资源和能耗,赛的也不仅仅是一时的增速,而是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民、靠民、惠民,拼尽全力地上富民带动力强的项目,专心致志地干惠民受益面广的事业,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不囿于外力普惠,更加注重内力培植。这几年,宿豫区在上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下,不折不扣地推进“新农合”、“新农保”、“低保”等适度“普惠型”民生政策的落实。但宿豫人对解决自身发展、提升民生质量有着更为超前的认识和谋划:“输血”仅为权宜之计,“造血”方为治本之策;浅表性普惠仅是遍撒民生“毛毛雨”,深层次反哺才能高奏民生“幸福歌”。在他们眼里,抓规划就是促活力,盘土地就是盘效益,抓金融就是增后劲。在不断加快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宿豫人正在创造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富有宿豫特色的“内生型”民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