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箔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正式名称是“南京金箔锻制工艺”。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凝聚了人类的感情和智慧,蕴藏着地方传统深处的文化根源。金箔不仅是南京的一张金色的名片,而且也成了南京重要的文化标识。以生产金箔为主业的南京金箔集团,经历了三十多年风雨兼程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固定资产38万元,年产值175万元,内外债务却高达197万元的濒临倒闭的手工小作坊,发展成固定资产20多亿元,工业年产值近10亿元,三产服务业销售额达50多亿元,年创税上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集团化企业。南京金箔集团在把金箔推向世界、绘就灿烂篇章的同时,也摸索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道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保护中传承,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
南京是中国的金箔故乡。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千古金箔到改革开放早期已濒临绝迹。南京金箔集团的领头人江宝全带着金箔人,从金箔文化保护开始做起,亲自深人故宫博物院,查阅大量资料,寻找金箔的起源、发展脉络、生产工艺等;从保护金箔艺人开始,运用各种政策优惠招揽技术高、素质好的艺人,着力培养一批手艺高超的艺人;从培养捶打金箔的关键衬纸材料——乌金纸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金箔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记忆的载体。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我国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公民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有所作为。金箔人保护和传承金箔工艺,并将其升华为一种文化自觉,深入发掘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
启示之二,在传承中创新,充分发掘金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
金箔人认为,千古奇葩金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有保护是不够的,走向博物馆变成文物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构建自身认同的本土文化模式,形成文化自觉,并内化到日常生活中,产生民族的文化人格,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为此,要架设起一座沟通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时尚生活的金桥,在传承中保护金箔文化,在创新中发展金箔产业,将金箔文化产品变成时尚的、大众的、市场的,才能助推金箔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南京金箔集团创新金箔传承方式,积极运用现代技术研究创新技艺,开拓产品品种,使其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
——突出技术创新,改变传统手工作坊的做法,将现代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古老的金箔锻造工艺中。1985年初,企业指派技术人员到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用直线电机原理研制打箔机,接着,组织人员对打金箔工艺的配比、化条、拍叶、打开子、找了细等十二道古老传统工艺,全部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现代科技:古老的人工打箔,全部变成了先进的机械打箔,落后的炭基点火坑炕改成了电坑,人工拍叶压条,改成了先进的压条机压条,古老的黄金原料配比原来仅仅凭借老艺人眼看舌舔手摸,改成了万分之一天平仪测量分析。古老的技术加上现代的科技,迈出了从传统手工业走向现代工业的第一步。而原先古老的金箔工艺在闷热污染的小房间生产,改为运用恒温恒湿的现代生产环境替换,生产环境焕然一新。进入2l世纪,南京金箔集团汲取外国先进技术,对最难改变的装沾工序采用了电脑自动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代高科技进入传统的金箔工艺后,金箔产量提高迅猛,年黄金使用量由几公斤到几十公斤,再到一吨多,品质显著提高,目前金陵金箔已经成为世界信赖的免检产品。技术迅速推广到整个金箔行业。2004年,国家科技部批准金陵金箔为国家级高科技企业。
——突出管理创新,全面实施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严格产品质量标准。1984年,江宝全亲自动手总结老厂长牟长松及其他金箔老艺人流传的打箔工艺,制订出一整套工艺指标和管理制度。1987年又制定出国内第一家金箔企业内部标准。1993年,以金陵金箔为主起草的金箔标准升格为行业国家标准《金箔GB/T1731-93标准》,从此金箔有了国家级标准。2008年,现任金陵金箔公司总经理何其保又受国家委托,代表金箔集团主持参与了金箔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金箔GB/T1734-2008标准》明确注明起草单位是金陵金箔和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起草人就是金箔集团何其保等4人。与制定标准同步,金箔集团从90年代起,就全面推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1998年,国家方圆认证委员会正式批准达标。
——突出产品创新,不断拓展金箔的应用空间。南京金箔集团先后花了20多年时间,对金箔产品的深加工进行研究和开发,在全国率先开发了金字招牌、烟草系列的金拉线、金箔卡、金箔画、金箔工艺品、金箔书、金箔酒、金箔化妆品、金箔大餐、金箔糖果等,让金箔从皇家、寺庙古建贴金专用,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进入新世纪,随着装修业的发展,金箔艺术抓住市场需求这一契机,积极向豪华装修领域拓展,开发出各种金墙纸、金瓷砖、金马赛克、金瓦等豪华装修材料,在全国及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其中,金墙纸在全国的销售网点300多家,主要出口美国、印度、中东和法国。产品已经形成五大系列:工程系列、彩箔系列、做旧系列、真丝系列、印花、植绒系列。
当年苟延残喘的小厂,如今已成为世界金箔生产的中心,国家金箔技术质量标准《金箔GB/T1734-2008标准》的主要起草和制定单位,国务院指定的香港紫荆花、澳门盛世莲花等国礼的承制单位。现在,南京金箔集团年生产金箔已达4亿张,年使用原料黄金已达1吨多,“金陵”金箔不仅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而且还远销美、俄、法、意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在美国唐人街、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扎伊尔总统官邸……都能看到“金陵”金箔的奇光异彩。
金箔产生于农耕时代,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曾闪烁过耀眼的光芒。南京金箔集团的实践告诉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只有实现其功能的转化与创新发展,增强其适应性,使传统文明整合到现代文化体系之中,变成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市场价值的实现,方能显现其文化价值及向经济资本转换的价值。
启示之三,在创新中发展,企业集团从主业突破到多元发展。
多年来,南京金箔集团在金箔文化的发掘上下功夫,按生产性方式保护继承金箔,按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金箔,在产品上不断创新,注入现代气息,同时也在集团产业发展上,不断创新,拓宽渠道,从主业突破到多元发展。在做大金箔产品的同时,不断涉足包装印刷、机电、食品、房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并不断推陈出新,在“新、特、奇、冷、稀、精”上做足文章,使企业保持强盛后劲。
金箔集团的企业文化,助推了金箔集团的快速发展。近三十年来,江宝全为了弘扬金箔文化,亲自编写了二十首关于金箔方面的歌,编排了几十个关于歌颂金箔人的舞蹈和节目,策划了十几场国际金箔研讨会与金箔艺术节。1993年,南京金箔集团组建了金箔艺术馆。“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无句号”的金箔精神已深入金箔人的内心,获得了企业员工强烈的文化认同。
近20年来,南京金箔集团不要国家一分钱投入,却上缴国家税费7亿多元,并安排了6000人就业。开发的市场与产品,带动几十万人就业,连续10多年在江宁区属企业中上交利税排名第一。南京金箔集团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齐头并进的“金光大道”。
南京金箔集团产业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资本化运作的潜力,这种资本化将从深层次的文化观念上推动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金箔产业的发展使其从人文意义、历史记忆价值的时代,进入一个兼具商品价值的时代。这给非物质化文遗产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启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而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结合,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只有与现代创意产业融合,走产业化道路,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批判继承其文化精神,并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构,在保持精神内核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以现代形式复活和发展。
启示之一,在保护中传承,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
南京是中国的金箔故乡。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千古金箔到改革开放早期已濒临绝迹。南京金箔集团的领头人江宝全带着金箔人,从金箔文化保护开始做起,亲自深人故宫博物院,查阅大量资料,寻找金箔的起源、发展脉络、生产工艺等;从保护金箔艺人开始,运用各种政策优惠招揽技术高、素质好的艺人,着力培养一批手艺高超的艺人;从培养捶打金箔的关键衬纸材料——乌金纸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金箔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记忆的载体。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我国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公民及社会各界都应当有所作为。金箔人保护和传承金箔工艺,并将其升华为一种文化自觉,深入发掘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
启示之二,在传承中创新,充分发掘金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
金箔人认为,千古奇葩金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有保护是不够的,走向博物馆变成文物是绝对不行的。只有构建自身认同的本土文化模式,形成文化自觉,并内化到日常生活中,产生民族的文化人格,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为此,要架设起一座沟通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时尚生活的金桥,在传承中保护金箔文化,在创新中发展金箔产业,将金箔文化产品变成时尚的、大众的、市场的,才能助推金箔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南京金箔集团创新金箔传承方式,积极运用现代技术研究创新技艺,开拓产品品种,使其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
——突出技术创新,改变传统手工作坊的做法,将现代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古老的金箔锻造工艺中。1985年初,企业指派技术人员到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用直线电机原理研制打箔机,接着,组织人员对打金箔工艺的配比、化条、拍叶、打开子、找了细等十二道古老传统工艺,全部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现代科技:古老的人工打箔,全部变成了先进的机械打箔,落后的炭基点火坑炕改成了电坑,人工拍叶压条,改成了先进的压条机压条,古老的黄金原料配比原来仅仅凭借老艺人眼看舌舔手摸,改成了万分之一天平仪测量分析。古老的技术加上现代的科技,迈出了从传统手工业走向现代工业的第一步。而原先古老的金箔工艺在闷热污染的小房间生产,改为运用恒温恒湿的现代生产环境替换,生产环境焕然一新。进入2l世纪,南京金箔集团汲取外国先进技术,对最难改变的装沾工序采用了电脑自动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代高科技进入传统的金箔工艺后,金箔产量提高迅猛,年黄金使用量由几公斤到几十公斤,再到一吨多,品质显著提高,目前金陵金箔已经成为世界信赖的免检产品。技术迅速推广到整个金箔行业。2004年,国家科技部批准金陵金箔为国家级高科技企业。
——突出管理创新,全面实施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严格产品质量标准。1984年,江宝全亲自动手总结老厂长牟长松及其他金箔老艺人流传的打箔工艺,制订出一整套工艺指标和管理制度。1987年又制定出国内第一家金箔企业内部标准。1993年,以金陵金箔为主起草的金箔标准升格为行业国家标准《金箔GB/T1731-93标准》,从此金箔有了国家级标准。2008年,现任金陵金箔公司总经理何其保又受国家委托,代表金箔集团主持参与了金箔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金箔GB/T1734-2008标准》明确注明起草单位是金陵金箔和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起草人就是金箔集团何其保等4人。与制定标准同步,金箔集团从90年代起,就全面推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1998年,国家方圆认证委员会正式批准达标。
——突出产品创新,不断拓展金箔的应用空间。南京金箔集团先后花了20多年时间,对金箔产品的深加工进行研究和开发,在全国率先开发了金字招牌、烟草系列的金拉线、金箔卡、金箔画、金箔工艺品、金箔书、金箔酒、金箔化妆品、金箔大餐、金箔糖果等,让金箔从皇家、寺庙古建贴金专用,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进入新世纪,随着装修业的发展,金箔艺术抓住市场需求这一契机,积极向豪华装修领域拓展,开发出各种金墙纸、金瓷砖、金马赛克、金瓦等豪华装修材料,在全国及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其中,金墙纸在全国的销售网点300多家,主要出口美国、印度、中东和法国。产品已经形成五大系列:工程系列、彩箔系列、做旧系列、真丝系列、印花、植绒系列。
当年苟延残喘的小厂,如今已成为世界金箔生产的中心,国家金箔技术质量标准《金箔GB/T1734-2008标准》的主要起草和制定单位,国务院指定的香港紫荆花、澳门盛世莲花等国礼的承制单位。现在,南京金箔集团年生产金箔已达4亿张,年使用原料黄金已达1吨多,“金陵”金箔不仅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而且还远销美、俄、法、意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在美国唐人街、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扎伊尔总统官邸……都能看到“金陵”金箔的奇光异彩。
金箔产生于农耕时代,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曾闪烁过耀眼的光芒。南京金箔集团的实践告诉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只有实现其功能的转化与创新发展,增强其适应性,使传统文明整合到现代文化体系之中,变成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市场价值的实现,方能显现其文化价值及向经济资本转换的价值。
启示之三,在创新中发展,企业集团从主业突破到多元发展。
多年来,南京金箔集团在金箔文化的发掘上下功夫,按生产性方式保护继承金箔,按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金箔,在产品上不断创新,注入现代气息,同时也在集团产业发展上,不断创新,拓宽渠道,从主业突破到多元发展。在做大金箔产品的同时,不断涉足包装印刷、机电、食品、房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并不断推陈出新,在“新、特、奇、冷、稀、精”上做足文章,使企业保持强盛后劲。
金箔集团的企业文化,助推了金箔集团的快速发展。近三十年来,江宝全为了弘扬金箔文化,亲自编写了二十首关于金箔方面的歌,编排了几十个关于歌颂金箔人的舞蹈和节目,策划了十几场国际金箔研讨会与金箔艺术节。1993年,南京金箔集团组建了金箔艺术馆。“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无句号”的金箔精神已深入金箔人的内心,获得了企业员工强烈的文化认同。
近20年来,南京金箔集团不要国家一分钱投入,却上缴国家税费7亿多元,并安排了6000人就业。开发的市场与产品,带动几十万人就业,连续10多年在江宁区属企业中上交利税排名第一。南京金箔集团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齐头并进的“金光大道”。
南京金箔集团产业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资本化运作的潜力,这种资本化将从深层次的文化观念上推动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金箔产业的发展使其从人文意义、历史记忆价值的时代,进入一个兼具商品价值的时代。这给非物质化文遗产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启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而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结合,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只有与现代创意产业融合,走产业化道路,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批判继承其文化精神,并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构,在保持精神内核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以现代形式复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