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型本科院校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在这些青年教师中,有很多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大学门—高等院校门,他们的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实践能力和经验较缺乏。①地方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其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这就必然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现代企业的需要。②目前有些地方院校比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就要求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新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到校外实习基地学习锻炼半年至一年。③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在对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上面缺乏有效的途径。针对以上情况,在目前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们结合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教多,且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走‘双师’型路线”的思路,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比较注重教学工作,存在对工程实践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的问题。为了顺应工科教学向实践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现状,我们课题组在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途径探索。
1 提高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
通过板报宣传,座谈交流,会议等方式使青年教师提高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在业务能力上既要具有高校教师理论教学任职资格,也应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从我们研究中期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来看,青年教师中认为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比例较课题初期的调查问卷的比例提高了20%,说明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 建立学习型组织
不仅建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研究团队和工程项目团队,也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网络通信工具,加强不同专业间教师的交流,建立论坛、沙龙、QQ群组织,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青年参加项目实践,及时在线交流经验,总结成果。在教师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3 增强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访学,赴外地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熟悉先进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进行相关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探讨,也进行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交流。让在校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即可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拓宽视野,在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汲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近年我们请了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校的专家来讲学,在青年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不断增强,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科研成绩。科研能力的增加,又进一步反哺到了教学上,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 组建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基地
利用现有的实验和实训资源,组建供教师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青年教师深入到专业实验(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3页)室进行学习,熟悉实验设备和教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活动。进入专业实训基地参与实训项目的开发研究,让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锻炼落到实处。现在我们已经组建了企业化仿真、网络集成、嵌入式开发等专业实验室,教师可在课余时间进入这些实验室学习。正是由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现在学生的应用实训课程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这在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对口率以及全国性的学生应用技能的比赛中都得到了体现。
5 横向课题研究
地方高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横向课题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也可以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以项目团队的形式承接横向课题,参与企业生产工艺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参与这些项目,一方面检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找到地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6 国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
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是衡量技术人员是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体现技术人员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出台了不少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的政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现累计已有近70人通过专业技术水平考试,占到青年教师的80%。
7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选送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 全方位接触课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突破专业课理论框架的限制,了解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一部分教师顺利从完成从“学生教师”变成“工程师教师”的转变。目前我们与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深圳软件园、九江升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都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每年派送青年教师进入这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8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构建一套适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做到客观公正。对其评价标准主要面向工程实践和专利创新,而不单纯看其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切实减轻青年教师的科研心理压力。积极引导一般的青年教师向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转化。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比较注重教学工作,存在对工程实践活动的关注度较低、专业实践能力不够的问题。为了顺应工科教学向实践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各专业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现状,我们课题组在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途径探索。
1 提高青年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
通过板报宣传,座谈交流,会议等方式使青年教师提高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在业务能力上既要具有高校教师理论教学任职资格,也应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从我们研究中期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来看,青年教师中认为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比例较课题初期的调查问卷的比例提高了20%,说明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 建立学习型组织
不仅建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研究团队和工程项目团队,也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网络通信工具,加强不同专业间教师的交流,建立论坛、沙龙、QQ群组织,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青年参加项目实践,及时在线交流经验,总结成果。在教师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3 增强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访学,赴外地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熟悉先进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进行相关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探讨,也进行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交流。让在校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即可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拓宽视野,在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汲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近年我们请了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校的专家来讲学,在青年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不断增强,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科研成绩。科研能力的增加,又进一步反哺到了教学上,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 组建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基地
利用现有的实验和实训资源,组建供教师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青年教师深入到专业实验(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3页)室进行学习,熟悉实验设备和教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活动。进入专业实训基地参与实训项目的开发研究,让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锻炼落到实处。现在我们已经组建了企业化仿真、网络集成、嵌入式开发等专业实验室,教师可在课余时间进入这些实验室学习。正是由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现在学生的应用实训课程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这在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对口率以及全国性的学生应用技能的比赛中都得到了体现。
5 横向课题研究
地方高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横向课题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也可以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以项目团队的形式承接横向课题,参与企业生产工艺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参与这些项目,一方面检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找到地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6 国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
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是衡量技术人员是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体现技术人员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出台了不少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的政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现累计已有近70人通过专业技术水平考试,占到青年教师的80%。
7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选送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 全方位接触课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突破专业课理论框架的限制,了解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一部分教师顺利从完成从“学生教师”变成“工程师教师”的转变。目前我们与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深圳软件园、九江升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都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每年派送青年教师进入这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8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构建一套适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做到客观公正。对其评价标准主要面向工程实践和专利创新,而不单纯看其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切实减轻青年教师的科研心理压力。积极引导一般的青年教师向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