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数学教学既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也是当代社会生活对数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数学教学新理念之一。因此,要力求做到让生活的影子融入数学教学中。
一、内容的设计,注意贴近生活经验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这是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的一句话。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学习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处理数学,而是让他们在一种积极的活动中,一种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这个“数学化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完成的,而不是任何外界强加的。”小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他们的生活中,也会有着丰富的数学因素的内容,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数学,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实进入课堂,能使数学教学直观、形象、生动而且具体,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坐客的故事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主人翁(待客者)和坐客者的角色展开如何招待客人的活动。从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出10以内的加减法。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恰好能诱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快在游戏中找到规律,从而解决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这一问题。这样结合实际,使学生惊奇地发现竟能利用生活经验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注意捕捉教材,使教学素材生活化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活用教材,在教材中挖掘生活内容,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例如:教学《认识时分》时可以运用爷爷与孙子比赛走路的游戏,使学生懂得两人走的时间一样,但长短不一样。让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据此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并由此导入新课。又如在讲“比较”时,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得了多少个章;再让同桌同学比较谁得的章多?多几个?最后引导学生探索出比较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之中,而且也便于學生理解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就是比较的问题。选取学生生活当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更积极的去学习、去思考问题。
三、结合现实生活,再现生活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再现问题情境就是要从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出发,充分考虑由什么生活情境作为问题的载体,即必须考虑问题的“原始型态”,尽可能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好的数学学习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竟然是如此地贴近生活,并且丰富多彩。鼓励学生把数学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如教学“简单的一步乘法计算”时,可创设到商店买铅笔的情境,布置了 “商店一角”,并标出铅笔的价格,然后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买几枝,算一算多少钱?由于“买什么?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兴趣比较浓厚,人人参与,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列出了各自不同的算式,并尝试计算。这样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并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真实性,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应用于生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而不再觉得数学是一门抽象难学的学科。
四、强调学用结合,体验数学、实践生活
《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一年级新教材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专门安排实践活动的内容。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实际的背景,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生活化。如:在学习完“认识物体”后,我设计了一节《摆一摆》的活动课。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看谁拼的物体多。接着让学生按4人小组进行比赛。学生在紧张而愉悦的气氛中,利用学具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物体加以想象,拼出实物体。最后让各小组长汇报:拼成了什么?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为什么喜欢这种物体?其中有一名学生说:“我最喜欢救护车,它是我用一个球体、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和四个圆柱体拼成的。我长大要当科学家制造更多的救护车,为人类服务,让更多的病人得到及时的医治。”课堂上学生们边讨论,边操作,边思考,你一言我一语的,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绪,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只有让生活的影子融入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机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现实化,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始终有生活的影子。
一、内容的设计,注意贴近生活经验
“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过程。”这是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的一句话。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学习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处理数学,而是让他们在一种积极的活动中,一种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这个“数学化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完成的,而不是任何外界强加的。”小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他们的生活中,也会有着丰富的数学因素的内容,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数学,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实进入课堂,能使数学教学直观、形象、生动而且具体,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坐客的故事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主人翁(待客者)和坐客者的角色展开如何招待客人的活动。从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出10以内的加减法。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恰好能诱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快在游戏中找到规律,从而解决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这一问题。这样结合实际,使学生惊奇地发现竟能利用生活经验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注意捕捉教材,使教学素材生活化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活用教材,在教材中挖掘生活内容,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例如:教学《认识时分》时可以运用爷爷与孙子比赛走路的游戏,使学生懂得两人走的时间一样,但长短不一样。让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据此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并由此导入新课。又如在讲“比较”时,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得了多少个章;再让同桌同学比较谁得的章多?多几个?最后引导学生探索出比较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之中,而且也便于學生理解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就是比较的问题。选取学生生活当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更积极的去学习、去思考问题。
三、结合现实生活,再现生活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再现问题情境就是要从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出发,充分考虑由什么生活情境作为问题的载体,即必须考虑问题的“原始型态”,尽可能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好的数学学习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竟然是如此地贴近生活,并且丰富多彩。鼓励学生把数学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如教学“简单的一步乘法计算”时,可创设到商店买铅笔的情境,布置了 “商店一角”,并标出铅笔的价格,然后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买几枝,算一算多少钱?由于“买什么?花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兴趣比较浓厚,人人参与,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列出了各自不同的算式,并尝试计算。这样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并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真实性,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认识到所学数学可应用于生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而不再觉得数学是一门抽象难学的学科。
四、强调学用结合,体验数学、实践生活
《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一年级新教材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专门安排实践活动的内容。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实际的背景,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生活化。如:在学习完“认识物体”后,我设计了一节《摆一摆》的活动课。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看谁拼的物体多。接着让学生按4人小组进行比赛。学生在紧张而愉悦的气氛中,利用学具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物体加以想象,拼出实物体。最后让各小组长汇报:拼成了什么?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为什么喜欢这种物体?其中有一名学生说:“我最喜欢救护车,它是我用一个球体、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和四个圆柱体拼成的。我长大要当科学家制造更多的救护车,为人类服务,让更多的病人得到及时的医治。”课堂上学生们边讨论,边操作,边思考,你一言我一语的,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绪,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只有让生活的影子融入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机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现实化,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掌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始终有生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