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信息化改变着,教育教学也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及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基础教学的信息化使用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成效。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跟紧教学的信息化,带动教学的有效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能培训,促进教育信息发展作探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方法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生活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给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方式带来了极大冲击。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技术和微课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已经成为影响和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信息时代的风潮,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教育部《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启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各级学校也做出积极回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个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前提性课题。因此,如何让广大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这既是提高教师运用新技能的要求,又是其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该怎样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呢?
一、要融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既要了解传统的教育理论,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时代的发展步伐,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理念也日新月异,与之相关的教育观念也逐步渗透,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这些理论多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课程变革中的实施者,是重要的、关键的课程资源,就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素养,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仅是之前的一种手段,而是在当前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是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方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发展的促进要素和变革动力,是实践新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预期,可以丰富教学的组织方式,提高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要持续关注信息技术,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多种信息获取途径。这些新型的教学媒介可以为新型的教学组织和结构创造个性化的、理想性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讨意识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教师要掌握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信息获取、筛选、使用为核心,以计算机、计算机技术、新型展示平台为媒介的融合性信息教学方式。同时,尽可能懂得互联网、计算机教学为主的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能够设计基本的课件课程脚本,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础能力,关键要能结合新课程标志,融合信息技术,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课程课件。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应只为了追求形式,仅在“调教课”、“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而更应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教学环境。
三、要强化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持续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仅是指教师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能力,更多的是指在互联网触手可及的环境下,信息爆炸社会中,教师的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传递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诸多信息中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在获取信息后,如何筛选、加工和提炼有效的信息的能力,对筛选的信息如何进行有序分类和整合能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解读的能力,在解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有序有效的传递或者传播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些能力在当前是构成教师信息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核心。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让信息素养落到实处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关键要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毕竟,不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仅要使用好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和媒体功能,还要能够使信息资源和媒体功能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要改变多媒体技术刚兴起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把学科教学从教师的讲搬到计算机的演——这样的简单化的认识,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意指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辅助教学,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平台,借助网络、光盘、资源库等获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二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实施课程整合。
五、要开展多种途径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信息的虚伪辨识,有效和无效的筛选,都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物。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任课教师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协调分工,共同提高信息素养,共同构建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多样性。
同样,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一件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教师可以组成信息素养的“朋友圈”,定期研讨相关新技术及新的资源整合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由主要依赖培训向教师自学转换,协作学习还为那些要求较高层次培训的教师创造了条件。
在协作互助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能力、层次的差别,人人都可以是教师,人人又都可以是学生,在彼此不断学习中交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因此,协作学习是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影响到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因素和动力,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方向,也是影响教师日后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方法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生活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给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和方式带来了极大冲击。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技术和微课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已经成为影响和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信息时代的风潮,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教育部《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启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各级学校也做出积极回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个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前提性课题。因此,如何让广大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这既是提高教师运用新技能的要求,又是其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该怎样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呢?
一、要融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既要了解传统的教育理论,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时代的发展步伐,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理念也日新月异,与之相关的教育观念也逐步渗透,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这些理论多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课程变革中的实施者,是重要的、关键的课程资源,就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素养,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当前的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仅是之前的一种手段,而是在当前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是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方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发展的促进要素和变革动力,是实践新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预期,可以丰富教学的组织方式,提高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要持续关注信息技术,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多种信息获取途径。这些新型的教学媒介可以为新型的教学组织和结构创造个性化的、理想性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讨意识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教师要掌握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信息获取、筛选、使用为核心,以计算机、计算机技术、新型展示平台为媒介的融合性信息教学方式。同时,尽可能懂得互联网、计算机教学为主的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使用,能够设计基本的课件课程脚本,具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基础能力,关键要能结合新课程标志,融合信息技术,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课程课件。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应只为了追求形式,仅在“调教课”、“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而更应在平常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教学环境。
三、要强化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持续提高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仅是指教师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能力,更多的是指在互联网触手可及的环境下,信息爆炸社会中,教师的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传递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诸多信息中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在获取信息后,如何筛选、加工和提炼有效的信息的能力,对筛选的信息如何进行有序分类和整合能力,在整合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解读的能力,在解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有序有效的传递或者传播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些能力在当前是构成教师信息素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核心。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让信息素养落到实处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关键要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毕竟,不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仅要使用好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和媒体功能,还要能够使信息资源和媒体功能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在新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要改变多媒体技术刚兴起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把学科教学从教师的讲搬到计算机的演——这样的简单化的认识,应该进一步认识到“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意指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辅助教学,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平台,借助网络、光盘、资源库等获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二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实施课程整合。
五、要开展多种途径有效提高信息素养,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信息的虚伪辨识,有效和无效的筛选,都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物。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任课教师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协调分工,共同提高信息素养,共同构建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多样性。
同样,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一件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教师可以组成信息素养的“朋友圈”,定期研讨相关新技术及新的资源整合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由主要依赖培训向教师自学转换,协作学习还为那些要求较高层次培训的教师创造了条件。
在协作互助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能力、层次的差别,人人都可以是教师,人人又都可以是学生,在彼此不断学习中交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因此,协作学习是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影响到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因素和动力,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方向,也是影响教师日后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