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二五“时期乐山财政的运行主要呈现出窄覆盖、低水平、亚健康等特点,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源基础薄弱,供需矛盾突出,财政保障乏力,风险度日趋加剧,财政综合调控能力薄弱,财政预算约束乏力等。为此,在宏观上乐山要认清形势、主动作为,明确理财目标和方向,转变财政理财方式;在微观上要切实抓好各项举措的落地落实,实现财政的有序高效运行。
关键词:乐山市;财政;运行
做好乐山市“十三五”财政工作,需要我们准确分析全市财政情况,特别是对全市“十二五”以来的财政运行情况、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乐山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十二五”时期乐山财政的运行特点
“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良好,收入完成370.04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计划,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1.49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全省平均增幅水平;支出完成953亿元,增幅超过全省年均水平2.29%,累计争取各项专项补助750.28亿元,为乐山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目前乐山市财政已从相对宽裕期进入显著拮据期,收入持续低位运行、支出持续高位增长将是乐山市财政在“十三五”时期新常态最显著的特征。“短缺”将会伴随“十三五”财政运行全过程和覆盖财政供给的各个领域。
在这个时期,财政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窄覆盖
即财政收支预算基本上只能保证“吃饭和基本运行”。据测算,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3亿元,其中个人开支和基本运行就要159亿元。从总量上是这样,而在个别区县甚至基本都难以保证。在今后一段时间, “吃饭”靠公共预算,办事“靠专项转移”,建设“靠融资借债”,将是乐山市财政运行的最基本常态。
(二)低水平
即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窄覆盖”是低标准低水平的覆盖,前者是保障领域,后者是保障水平。以2015年为例,乐山市人均财政收入2623元/人,较全省4058元,人低1435元/人;人均财政支出7120元/人,较全省9156元/人低2036元/人。财政总收入排位全省第7位,总支出排位第10位。从财政保障范围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产品来看,樂山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亚健康
即乐山市财政运行不仅保障范围窄,保障水平低,而且运行状态极不稳定,主要体现在:由于多方面矛盾的叠加和综合反映,乐山市财政国库资金运行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政府性负债还本付息和高额增加的支出需求,历年累积隐性赤字已经极大地压缩了财政国库的调剂空间,个别地方已多次出现不能按时支付的状况,市、县均处于十分窘迫和拮据的状况,信用风险、支付风险等随时可能出现。
二、目前乐山市财政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一)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1.从财源上看,主导产业、行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纳税大户支撑不足且呈下滑趋势。主要反映在:
(1)工业贡献支撑不足且呈逐年下滑态势。2015年工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仅为21.91%,较“十一五”末下降11.41个百分点,与工业占GDP比重55.38%相距甚大。而且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尚无大的改观和新的增长亮点。
(2)建筑和房地产业前景尚不乐观。2015年建筑和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25.89亿元,占地税税收比重为50.98%,但增长仅为2.27%。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消化库存时期,税基极不稳定,难以期望昔日辉煌重现。
(3)金融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对地方贡献有限。2015年金融业实现全口径税收15.02亿元,地方所得仅为3.46亿元,占23.04%,金融业地方税收占比仅为6.81%。
(4)纳税大户不足。2015年全市纳税额上亿元的企业共9户,共计纳税23.02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20.64%,进入全省纳税前100强市州贡献企业个数仅有3户,较沪州8户、绵阳7户、宜宾6户等市州差距较大。
2.从结构上看,税收占比持续走低,非税收入支撑已达极限,基金收入“萎缩”“空壳”趋势突出。
(1)税收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11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7.17%,2015年仅为59.37%,下降7.83个百分点,绝对额近7个亿。增幅也从2011年的18.69%降为2015年的-1.31%。
(2)非税收入2011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3%,几年来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支撑收入增长,2015年占比达到40.6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一次性因素,因此后续保基增量相当困难。
(3)基金收入高增长后断崖式跌落,重回“十一五”末水平。2015年,市级未实现一宗土地出让计划,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71.21%。
(4)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政府可调控空间收窄。2011年,非税收入政府可调控比例约12%,2015年仅为10%左右。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011年净收入占比约30%,2015年也仅约20%左右。
(二)供需矛盾突出,财政保障乏力
1.从支出和需求上看。民生支出和项目支出需求巨大。民生支出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市民生支出总额不断增加,比重日益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5年,民生支出增加35.04亿元,年均增加11.68亿元,2016年随着中央和省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公务员津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公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等若干刚性支出政策出台,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2016年全市支出增加就达3亿元。据测算,“十三五”期间要确保扶贫攻坚任务完成,民生支出增长将超过“十二五”期间年均至少20亿元左右。 项目支出方面,乐山市“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项目性支出(不含专项转移支付,下同)年均增长在22亿左右。目前,随着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项目性支出需求呈大幅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17-2019年各类项目性投资需求达422亿元,年均达140亿元,大大超过“十二五”时期实际水平,即使按“十二五”年均增幅计算,今后几年项目性支出至少也需在25亿元左右。根据以上两项简单测算,年支出需求增加至少在45亿左右。
2.从供给可能上看。按照现行体制、政策测算,全口径预算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增长5%计,可增加财力13亿元,仅可基本满足基本民生支出增长需求。如果按2015年实际增幅增长8.56%计算,增加财力22.33亿元,即使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13.32%计算,也仅可增加财力34.75亿元,供求矛盾和缺口显而易见。而财政收入要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十二五”时期增幅水平,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三)政府性负债规模居高不下,风险度日趋加剧
1.政府性债务居高不下,违约风险度加剧。仅从已清理审核纳入财政预算的账内债务看,全市政府性债务从2011年的140.88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362.57亿元。按四川省政府2015年通报的全省6个风险预警县(市、区),乐山市占1个;52个风险提示地区,乐山市占3个。就此来看,乐山市政府性负债风险尚总体可控。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历史积累,全市尚有不小的账外债,加上这个因素,按照2016年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四川省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暂行办法》及相关三个文件的要求对照测算,乐山市和多数县(市、区)2016年极有可能将被列入风险警示地区。
由此,相应带来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还本付息压力巨大,仅账内还本付息即年达近40亿元,个别区县违约风险加剧。二是政府性负债周期短,成本偏高。目前全市政府性债务中,中央、省转债仅有87.55亿元,其他主要是地方平台融资和其他不同形式举借。前者平均周期约5年,资金成本约年息3.3%;后者平均周期约3年,资金成本年息约7%,两者差异极大。市和区县均承受着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付息压力几乎吞噬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政府所有收益。
2.政府性负债用途不尽合理。一是政府性负债建设项目能形成现金流和自身偿付功能的机率微乎其微,偿债途径基本上是靠以后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和举新还旧。二是尽管账面反映资产性负债占了95%左右,净负债只有5%左右,但实际情况是凈负债远远不止这个水平,也就是说在这个空间内尚隐藏着不少财政赤字。
3.偿债机制和偿债物虚化。按照政府性负债的有关规定要求,政府性负债在形成和积累均有较为完备的规划方案及偿付机制,并有相当的偿债物提供保障。但在调研中发现仍有不少项目和地方的偿债机制极不健全,偿债物如土地、国有资产等虚化情况十分突出。几乎所有的偿债责任、渠道都集中在财政预算上,极大地放大了财政和政府的信用风险。
(四)国库资金运行日趋拮据,财政综合调控能力薄弱
1.国库存款长期低位运行且持续下滑。2011年,乐山市国库存款月平均余额为14亿元,到了2013年月平均余额下降到10亿元,减少4亿元,减少28.6%。其中:市本级从12亿下降到8亿元,减少33.34%。“十二五”期间,乐山市国库存款月平均余额为13.4亿元,而全市每月工资和机关基本运转的资金需求至少为10亿元,大大低于国、省关于国库存款支付保障水平不低于一个半月的水平。
2.支付风险显现且有蔓延态势。在现行国库存款资金来源仅有本级预算收入、上级财政额度划拨和专项划拨三个渠道的情况下,国库存款资金低位运行,极易导致支付风险出现。从2015年实际运行情况看,个别区县已经出现国库存款支付风险,有的区县在年终等关键节点国库存款仅有200万元。市本级财政为了保证全市基本工资和运行需要,以防范支付风险蔓延,也首次在2000年以后采取借款和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保基本运转。
3.行政和政治风险凸现。国库存款资金短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地方和部门为保工资发放、民生需求和社会稳定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形成无资金保障的额度结余和结转结余,从而形成行政和政治风险。
(五)财政预算约束乏力,“错位”“越位”“失位”现象交替存在
1.在预算编制上惯性趋势突出。零基预算讲了多年,但在实际推进中效果不明显。《预算法》颁布实施,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财政预算安排“错位”“越位”“失位”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收支预算“基数”加“系数”仍在相当程度上主导着财政预算编制,使预算在先天上缺乏约束的刚性。
2.在预算执行上“随意”与“随机”并存。个别地方和部门对预算的法律约束和程序约束并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无预算支出、无预算借款现象屡禁不止。“先支后调”“先调后报”问题普遍存在,虚列虚报预算执行信息情况时有发生。
3.财经制度纪律约束乏力。违反财经制度规定问题年年审、年年有,有的问题如无预算支出挂账、财政应返还额度清理不到位、部分专项资金未制定管理办法等,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比较突出。
形成乐山市财政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积淀矛盾在当期的爆发,也有当下改革深入推进中多元利益格局调整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是经济的反映,经济问题传导到财政,必然引起连锁综合反应。二是乐山市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任务远未完成,新的经济动能和增长节点尚未形成,多年以来生产性投资不足、后劲乏力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并未根本转变。三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约。中央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土地、债务、资金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规范和制约着我们的行为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着我们的思维空间。四是现行体制机制的制约。体制上,分税制20年来未动,地方功利冲动基因并未改变;机制上,预算部门化、碎片化问题日趋严重,短缺与闲置、缺位与越位并存现象普遍存在。五是传统保守理财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各级各方面在理财的意识、观念、方式等方面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要求。多年以来重用财轻生财、重治标轻治本、重当前轻长久、重条条本本轻创新求实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这既是财政相对宽裕时期留下的“后遗症”,也是在理财领域中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不足的现实表现。 三、目前乐山市财政需确立的几个宏观思考
(一)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1.认清乐山市发展的总形势、总要求。要准确把握乐山市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和思路,准确把握“开局破题、争先进位”的目标内涵,紧紧围绕“一湖五湿地”“一总部三基地”“一城两新区”“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来精心谋划思考各项工作,找准财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2.切实端正理财思想。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问题;切实解决好财源建设和机制模式问题;解决好被动“买单”与主动“请客”问题;解决好要“花钱买平安”,更要“花钱买机制”问题;解决好既要集中财力保重点稳增长,又要坚持过紧日子,防止盲目扩张超限负债问题;解决好既要严格依法理财严格执纪,又要切实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问题。
3.勇于担当,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财政部门的职能定位决定了财政部门面对当下繁重的任务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必须要直面困难,主动作为,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较真碰硬,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要明确理财目标和方向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个基本”、提高“三个比重”、不突破“三条底线”。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到“一个基本”。即财政收入增长要和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十三五”期间,预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相差2个百分点。经多方测算分析,确定并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提高“三个比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能力和调控能力。针对乐山市财政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要切实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三个比重”。
(1)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5%左右排徊不前,大大低于全省10%左右的水平。要实现乐山市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收入增长基本相适应的目标和乐山市委“争先进位”的要求,必须集中精力、财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将比重提高到8%左右。
(2)要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十二五”期间乐山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11年的67.21%下降到了2015年的59.37%,五年年均占比在63.20%左右,大大低于全省平均74.2%的水平。这既严重影响了乐山市财政收入的总量和质量,也制约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使其逐步提高到65%左右的水平。
(3)要逐步提高市本级财政收支占全市财政收支的比重。逐步提高市本级财政收支的比重,既是当前应对和防范财政风险的现实经济需要,也是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决策落到实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政治需要。“十二五”期间,市本级财政收支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从目前中央关于推进央地事权、财权划分中适度加强中央事权的思路看,将此比重分别提高3-5个百分点,既有利于增强市本级的调控能力,更有利于调整优化市本级收支结构。
3.切实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确保不突破“三条底线”。
(1)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风险评估、预警、风险化解等一系列文件的精神,确保债务余额不超过上级政府审定限额,债务率控制在预警线之内,并切实帮助风险预警、风险提示地区改善状况,严守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要切实加强财政监管,确保政府性债务用途只能用于资产和资本性项目建设的“黄金准则”底线,个别特殊挪用的必须限时限额归垫。
(3)要严防死守,确保财政国库存款资金运行调度不突破“基本支付保障水平”底线,这是防范财政区域性支付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必须迅速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改善目前已在底线下运行的状态,并有针对性的研究和采取风险评估、预警提示、风险化解等措施办法,确保不出现大的风险。
(三)要转变财政理财方式,全力推进“三个转变”
1.切实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财金互动”扶持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全省市州唯一专门实施政府投资基金的机构“乐山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投资基金管理中心”,加快“乐山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和“乐山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7支基金的建立健全进程,努力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募集规模超过300亿元。通过上述基金的规范运作和重点投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夯实基础,培植财源,更好地促进乐山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2.切实转变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全力推进PPP改革。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和属性,针对乐山市目前财政面临的实际情况,要发挥好这个职能,必须也只能借助PPP这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一是要进一步加大PPP“共担共赢”核心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个领域阶层的共识。二是要加大PPP项目生成包装和推介,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一湖五湿地”等重大战略部署,组织力量,集中精力生成一批有分量的项目。三是要加紧完善政策配套、机构人员以及统筹协调方面的措施办法,加大推进力度,早日收到实质效果。
3.切实转变财政预算安排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零基”预算。一是财政预算必须坚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确有余力再考虑项目的原则来安排。严格禁止和控制先安项目,摆工资、民生硬缺口的做法。二是要加大财政性收入和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所有政府性财政性收入都必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统筹使用。三是全面清理各项结余结转和往来资金,进一步规范和健全财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制度规定,切实增强预算的法理权威和刚性约束。
四、目前乐山市财政应切实抓好的几项微观举措 既要站高谋远,更要立足当前,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按照“挂图作战”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举措的落地落实,并取得实效。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五抓”。
(一)抓收支、保运行
1.實施“联动理财”工程。经济是财政基础,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应对财政问题只有多管齐下、联动发力,才能收到实效。
(1)财税职能部门联动。首先是将年度财政收入计划按“提档升位”的要求细划分解到财政、国税、地税、国资、国土、社保和各区市县,按月按项考核督查,并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联动。其次是要将提高税占比指标按年度、行业和区市县细划分解到国税、地税部门,并与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联动。
(2)经济主管部门联动。就是要将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目标任务进行认真测算,并按年度按行业分解到经济部门和区市县。实行目标和绩效联动考核,逐步改善和解决乐山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状况。
(3)综合部门联动。一是要尽快参照和借鉴省及有关市州的做法与经验,建立财税库联席会议机制,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二是进一步拓展和细化政府经济信息平台的运用,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工商、住建等综合部门要细化涉财信息的交流与互通,并借鉴眉山市经验单列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加强财源动态监控和综合预测。
2.实施“专项清理”工程。要实现收入增幅“尽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要求,除了整体联动,还必须要突出重点,实施“专项清理”工程。
(1)重点行业清理。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清理房地产、建筑安装、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等重点薄弱环节,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2)重点领域清理。一是重点清理政府性投资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凡应在属地征缴的必须及时征缴入库。二是重点清理政府采购的重点项目,加快审核进程,提高效率,及时形成财源并联动跟综征缴入库。三是重点清理非税大户,及时敦促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人防、环卫、住保等单位和部门入库应缴财政收入。
(3)重点环节清理。一是要组织专门力量对乐山市资产和股权、股本转让、减持交易等出售环节应税收入的清理,依法征收和追收政府应收收入。二是要开展单位部门开户帐户、资金余额清理。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和额度,及时征收应收收入和调控拨款额度。
(4)重点问题清理。一是要对国税、地税100户欠税大户近8亿元欠税账单进行逐一甄别和研究,分别按收入性质和单位性质,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入库。二是要对市区县审计问题的整改清理,及时征缴入库应交财政的各项收入。
3.开展“专项试点”工程。一是要尽快研究和争取在城镇建成区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实施“耕占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扩围提标试点,以解决目前突出存在的在城镇建成区同城同段不同税社会不公的问题。二是要尽快完善和扩大由乐山市先行并受国省有关部门肯定的“住房公积金公转商”工作,促进房贷扩大和税源增加。
(二)抓资产、壮实力
尊重和遵循基本经济规律与原理中价值与使用价值、资金与资产的统一性原理,深化在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对资金资产质与量及其互换过程的研究与统筹,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客观的历史必然。结合乐山实际,抓资产壮实力从当前和长远来讲,无论如何都是不二的选择。具体来讲就是要抓好以下工作:
1.全面扎实开展这次全省试点的政府性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从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严格按照要求如实及时全面填报机关资料和数据,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资产负债表奠定真实的基础。
2.理顺和健全政府性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必需按照“产债一体,权责相连”的原则确定和落实政府性资产的权责主体与责任,切实控制和防止二者分离运行而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风险与危机。
3.探索和推进“产债一体”运行机制。针对乐山市目前存在的政府性债务规模过大,且产债分离突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和推进实施“产债一体化”试点,就是说不管什么性质、规模、用途的政府性负债,其负债所形成产权(包括抵押、转让、置换权等)必须直接集中在直接和最终偿债者手中,切实解决好目前普遍突出的负债者不拥产、拥产者不管债的问题,为防范政府性负债支付与信用风险奠定最可靠的基础。
4.充分拓展和发挥政府性资产的运营渠道和效力。通过上述政府性资产清理登记和统筹管理权限以及“产债一体”运行集中起来的政府性资产,科学、有序、集中地植入政府性平台公司,优化提升平台公司资质,提高平台公司投融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资产的倍加与几何效应,最大程度地支持优势产业、企业、实体经济与重点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建设。
(三)抓监管、防风险
1.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约束和调控。一是要加大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加快项目落地的力度,切实解决目前多项中省项目无法及时开工,既影响今后中省支持,又不能及时形成支出与税源的状况。二是加快启动财政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终止不再执行项目。三是强化市区县财政财务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平台,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财政资金流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2.强化政府性负债的监控。一是尽快以市政府名义出台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负债风险预警评估风险化解等系列文件精神,切实将政府性负债安全运行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人。二是要强化对政府性负债运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监管,尽快开发和运行新的债务管理平台载体,确保政府性负债不再出现新的问题和风险。三是切实深化市区县特别是风险预警提示地区的偿债资金资产的集中统筹力度,确保按约足额支付到期债务本息。
3.深化财政国库资金运行的监管。一是切实加大财政借、垫款的清理、归垫和扣缴工作,借鉴省和有关市州的做法和经验,将此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限时足额到位。今后在运行过程中急需的借垫,必须明确归垫时限,届时国库自动扣缴。二是加强全市库款运行实时动态分析,针对突出问题及时修改完善监控预警机制和办法,确保全市库款保持合理安全规模。三是尽快研究制定乐山市库款风险评估、预警及其化解机制与办法,做牢做实不出现支付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4.深化财政性资产的动态监督管理。要在抓好财政性资产全面清理登记和理顺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和参照财政性资金管理,尽快研究制定财政性资产的管理、处置等措施办法逐步达到同步运行的状态。
5.集中清理和全面盘活政府财政前几年投入大量资金的政府储备土地、国有闲置出让土地以及未完全拆迁的项目土地等资源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理顺管理和债权债务关系,为防范政府性负债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四)抓改革、建机制
在前述宏观思考的基础上,目前乐山市微观改革措施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1.加快和加大“后营改增”时期收入征管机制对接完善过渡工作的过程与力度,主要是切實抓好国地税联建“办税大厅”“一人双机”“一机两系统”等急需落实的工作,最大限度防止“营改增”后在征管上的冲击和影响。
2.完善和深化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考核评价管理。通过优化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拓展评价考核内容,提升评价考核质量、公示评价考核结果等措施办法,将部门和地区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用于预算资金安排,用于财政相关政策办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从制度和机制上研究和着力,切实解决乐山市多年未解决好的一方面供需矛盾突出、财政资金紧张,一方面许多项目又执行进度慢,执行不到位,甚至闲置挪用等问题。
3.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认真研究和探索打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之间渠道的具体举措和办法,认真研究和探索“四本预算”中资产、资本、权益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制度通道,以更好地应对和适应中地财政事权划分后的新问题、新形势。
4.抓紧跟进和对接沐川县为四川省财政厅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县工作,加快编制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及时开展各项试点准备工作,同时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推进财政部刚修订颁布并从2017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充分抓住这次重大的举措修订带来的政策与体制机制机遇,全面推进乐山市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5.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理顺市与市中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乐委办发[2016]18号)精神,切实做好与下划事权相对应的财权调整工作。
(五)抓支持、增后劲
乐山市的资源、区位禀赋和经济财政发展水平,决定了争取中省各方面支持仍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长期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仍将是促进乐山市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要明确落实责任和任务,主动作为,使之成为常态化。努力争取实现“十三五”期间“三个不低于并有所增长”。
1.要认真测算和分解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十三五”期间乐山市争取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等项目资金同口径不低于“十二五”期间累计750亿、年均150亿的水平,并有所增长。
2.要继续加大国、省转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目前乐山市国、省转债为87.55亿元,仅占政府性债务24.15%,还本付息压力和支付风险、信用风险相当突出,因此必须继续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十三五”省对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不低于“十二五”水平并有所增长;力争帐内存量政府债务2017年内全部通过上级政府债券予以置换,切实缓解乐山市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和高成本负担压力。
3.要及早谋划和应对,努力争取在下一轮财政体制调整中乐山市净补助同口径不低于“十二五”累计231亿,年均46亿的水平,并有所增长,促进乐山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乐山市;财政;运行
做好乐山市“十三五”财政工作,需要我们准确分析全市财政情况,特别是对全市“十二五”以来的财政运行情况、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乐山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十二五”时期乐山财政的运行特点
“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良好,收入完成370.04亿元,全面完成“十二五”计划,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1.49个百分点,基本保持全省平均增幅水平;支出完成953亿元,增幅超过全省年均水平2.29%,累计争取各项专项补助750.28亿元,为乐山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目前乐山市财政已从相对宽裕期进入显著拮据期,收入持续低位运行、支出持续高位增长将是乐山市财政在“十三五”时期新常态最显著的特征。“短缺”将会伴随“十三五”财政运行全过程和覆盖财政供给的各个领域。
在这个时期,财政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窄覆盖
即财政收支预算基本上只能保证“吃饭和基本运行”。据测算,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3亿元,其中个人开支和基本运行就要159亿元。从总量上是这样,而在个别区县甚至基本都难以保证。在今后一段时间, “吃饭”靠公共预算,办事“靠专项转移”,建设“靠融资借债”,将是乐山市财政运行的最基本常态。
(二)低水平
即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窄覆盖”是低标准低水平的覆盖,前者是保障领域,后者是保障水平。以2015年为例,乐山市人均财政收入2623元/人,较全省4058元,人低1435元/人;人均财政支出7120元/人,较全省9156元/人低2036元/人。财政总收入排位全省第7位,总支出排位第10位。从财政保障范围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产品来看,樂山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亚健康
即乐山市财政运行不仅保障范围窄,保障水平低,而且运行状态极不稳定,主要体现在:由于多方面矛盾的叠加和综合反映,乐山市财政国库资金运行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政府性负债还本付息和高额增加的支出需求,历年累积隐性赤字已经极大地压缩了财政国库的调剂空间,个别地方已多次出现不能按时支付的状况,市、县均处于十分窘迫和拮据的状况,信用风险、支付风险等随时可能出现。
二、目前乐山市财政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一)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1.从财源上看,主导产业、行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纳税大户支撑不足且呈下滑趋势。主要反映在:
(1)工业贡献支撑不足且呈逐年下滑态势。2015年工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仅为21.91%,较“十一五”末下降11.41个百分点,与工业占GDP比重55.38%相距甚大。而且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尚无大的改观和新的增长亮点。
(2)建筑和房地产业前景尚不乐观。2015年建筑和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25.89亿元,占地税税收比重为50.98%,但增长仅为2.27%。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消化库存时期,税基极不稳定,难以期望昔日辉煌重现。
(3)金融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对地方贡献有限。2015年金融业实现全口径税收15.02亿元,地方所得仅为3.46亿元,占23.04%,金融业地方税收占比仅为6.81%。
(4)纳税大户不足。2015年全市纳税额上亿元的企业共9户,共计纳税23.02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20.64%,进入全省纳税前100强市州贡献企业个数仅有3户,较沪州8户、绵阳7户、宜宾6户等市州差距较大。
2.从结构上看,税收占比持续走低,非税收入支撑已达极限,基金收入“萎缩”“空壳”趋势突出。
(1)税收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11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7.17%,2015年仅为59.37%,下降7.83个百分点,绝对额近7个亿。增幅也从2011年的18.69%降为2015年的-1.31%。
(2)非税收入2011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3%,几年来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支撑收入增长,2015年占比达到40.63%,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一次性因素,因此后续保基增量相当困难。
(3)基金收入高增长后断崖式跌落,重回“十一五”末水平。2015年,市级未实现一宗土地出让计划,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71.21%。
(4)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政府可调控空间收窄。2011年,非税收入政府可调控比例约12%,2015年仅为10%左右。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011年净收入占比约30%,2015年也仅约20%左右。
(二)供需矛盾突出,财政保障乏力
1.从支出和需求上看。民生支出和项目支出需求巨大。民生支出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市民生支出总额不断增加,比重日益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3-2015年,民生支出增加35.04亿元,年均增加11.68亿元,2016年随着中央和省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公务员津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公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等若干刚性支出政策出台,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2016年全市支出增加就达3亿元。据测算,“十三五”期间要确保扶贫攻坚任务完成,民生支出增长将超过“十二五”期间年均至少20亿元左右。 项目支出方面,乐山市“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项目性支出(不含专项转移支付,下同)年均增长在22亿左右。目前,随着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项目性支出需求呈大幅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17-2019年各类项目性投资需求达422亿元,年均达140亿元,大大超过“十二五”时期实际水平,即使按“十二五”年均增幅计算,今后几年项目性支出至少也需在25亿元左右。根据以上两项简单测算,年支出需求增加至少在45亿左右。
2.从供给可能上看。按照现行体制、政策测算,全口径预算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增长5%计,可增加财力13亿元,仅可基本满足基本民生支出增长需求。如果按2015年实际增幅增长8.56%计算,增加财力22.33亿元,即使按“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13.32%计算,也仅可增加财力34.75亿元,供求矛盾和缺口显而易见。而财政收入要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十二五”时期增幅水平,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三)政府性负债规模居高不下,风险度日趋加剧
1.政府性债务居高不下,违约风险度加剧。仅从已清理审核纳入财政预算的账内债务看,全市政府性债务从2011年的140.88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362.57亿元。按四川省政府2015年通报的全省6个风险预警县(市、区),乐山市占1个;52个风险提示地区,乐山市占3个。就此来看,乐山市政府性负债风险尚总体可控。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和历史积累,全市尚有不小的账外债,加上这个因素,按照2016年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四川省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暂行办法》及相关三个文件的要求对照测算,乐山市和多数县(市、区)2016年极有可能将被列入风险警示地区。
由此,相应带来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还本付息压力巨大,仅账内还本付息即年达近40亿元,个别区县违约风险加剧。二是政府性负债周期短,成本偏高。目前全市政府性债务中,中央、省转债仅有87.55亿元,其他主要是地方平台融资和其他不同形式举借。前者平均周期约5年,资金成本约年息3.3%;后者平均周期约3年,资金成本年息约7%,两者差异极大。市和区县均承受着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付息压力几乎吞噬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政府所有收益。
2.政府性负债用途不尽合理。一是政府性负债建设项目能形成现金流和自身偿付功能的机率微乎其微,偿债途径基本上是靠以后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和举新还旧。二是尽管账面反映资产性负债占了95%左右,净负债只有5%左右,但实际情况是凈负债远远不止这个水平,也就是说在这个空间内尚隐藏着不少财政赤字。
3.偿债机制和偿债物虚化。按照政府性负债的有关规定要求,政府性负债在形成和积累均有较为完备的规划方案及偿付机制,并有相当的偿债物提供保障。但在调研中发现仍有不少项目和地方的偿债机制极不健全,偿债物如土地、国有资产等虚化情况十分突出。几乎所有的偿债责任、渠道都集中在财政预算上,极大地放大了财政和政府的信用风险。
(四)国库资金运行日趋拮据,财政综合调控能力薄弱
1.国库存款长期低位运行且持续下滑。2011年,乐山市国库存款月平均余额为14亿元,到了2013年月平均余额下降到10亿元,减少4亿元,减少28.6%。其中:市本级从12亿下降到8亿元,减少33.34%。“十二五”期间,乐山市国库存款月平均余额为13.4亿元,而全市每月工资和机关基本运转的资金需求至少为10亿元,大大低于国、省关于国库存款支付保障水平不低于一个半月的水平。
2.支付风险显现且有蔓延态势。在现行国库存款资金来源仅有本级预算收入、上级财政额度划拨和专项划拨三个渠道的情况下,国库存款资金低位运行,极易导致支付风险出现。从2015年实际运行情况看,个别区县已经出现国库存款支付风险,有的区县在年终等关键节点国库存款仅有200万元。市本级财政为了保证全市基本工资和运行需要,以防范支付风险蔓延,也首次在2000年以后采取借款和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保基本运转。
3.行政和政治风险凸现。国库存款资金短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地方和部门为保工资发放、民生需求和社会稳定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形成无资金保障的额度结余和结转结余,从而形成行政和政治风险。
(五)财政预算约束乏力,“错位”“越位”“失位”现象交替存在
1.在预算编制上惯性趋势突出。零基预算讲了多年,但在实际推进中效果不明显。《预算法》颁布实施,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财政预算安排“错位”“越位”“失位”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收支预算“基数”加“系数”仍在相当程度上主导着财政预算编制,使预算在先天上缺乏约束的刚性。
2.在预算执行上“随意”与“随机”并存。个别地方和部门对预算的法律约束和程序约束并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无预算支出、无预算借款现象屡禁不止。“先支后调”“先调后报”问题普遍存在,虚列虚报预算执行信息情况时有发生。
3.财经制度纪律约束乏力。违反财经制度规定问题年年审、年年有,有的问题如无预算支出挂账、财政应返还额度清理不到位、部分专项资金未制定管理办法等,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比较突出。
形成乐山市财政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积淀矛盾在当期的爆发,也有当下改革深入推进中多元利益格局调整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是经济的反映,经济问题传导到财政,必然引起连锁综合反应。二是乐山市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任务远未完成,新的经济动能和增长节点尚未形成,多年以来生产性投资不足、后劲乏力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并未根本转变。三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约。中央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土地、债务、资金等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规范和制约着我们的行为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着我们的思维空间。四是现行体制机制的制约。体制上,分税制20年来未动,地方功利冲动基因并未改变;机制上,预算部门化、碎片化问题日趋严重,短缺与闲置、缺位与越位并存现象普遍存在。五是传统保守理财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各级各方面在理财的意识、观念、方式等方面已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要求。多年以来重用财轻生财、重治标轻治本、重当前轻长久、重条条本本轻创新求实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这既是财政相对宽裕时期留下的“后遗症”,也是在理财领域中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不足的现实表现。 三、目前乐山市财政需确立的几个宏观思考
(一)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1.认清乐山市发展的总形势、总要求。要准确把握乐山市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和思路,准确把握“开局破题、争先进位”的目标内涵,紧紧围绕“一湖五湿地”“一总部三基地”“一城两新区”“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来精心谋划思考各项工作,找准财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2.切实端正理财思想。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问题;切实解决好财源建设和机制模式问题;解决好被动“买单”与主动“请客”问题;解决好要“花钱买平安”,更要“花钱买机制”问题;解决好既要集中财力保重点稳增长,又要坚持过紧日子,防止盲目扩张超限负债问题;解决好既要严格依法理财严格执纪,又要切实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问题。
3.勇于担当,坚定信心,主动作为。财政部门的职能定位决定了财政部门面对当下繁重的任务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必须要直面困难,主动作为,牢固树立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较真碰硬,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要明确理财目标和方向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个基本”、提高“三个比重”、不突破“三条底线”。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到“一个基本”。即财政收入增长要和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十三五”期间,预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相差2个百分点。经多方测算分析,确定并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提高“三个比重”。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能力和调控能力。针对乐山市财政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要切实采取措施,逐步提高“三个比重”。
(1)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5%左右排徊不前,大大低于全省10%左右的水平。要实现乐山市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收入增长基本相适应的目标和乐山市委“争先进位”的要求,必须集中精力、财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将比重提高到8%左右。
(2)要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十二五”期间乐山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11年的67.21%下降到了2015年的59.37%,五年年均占比在63.20%左右,大大低于全省平均74.2%的水平。这既严重影响了乐山市财政收入的总量和质量,也制约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使其逐步提高到65%左右的水平。
(3)要逐步提高市本级财政收支占全市财政收支的比重。逐步提高市本级财政收支的比重,既是当前应对和防范财政风险的现实经济需要,也是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决策落到实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政治需要。“十二五”期间,市本级财政收支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从目前中央关于推进央地事权、财权划分中适度加强中央事权的思路看,将此比重分别提高3-5个百分点,既有利于增强市本级的调控能力,更有利于调整优化市本级收支结构。
3.切实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确保不突破“三条底线”。
(1)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风险评估、预警、风险化解等一系列文件的精神,确保债务余额不超过上级政府审定限额,债务率控制在预警线之内,并切实帮助风险预警、风险提示地区改善状况,严守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要切实加强财政监管,确保政府性债务用途只能用于资产和资本性项目建设的“黄金准则”底线,个别特殊挪用的必须限时限额归垫。
(3)要严防死守,确保财政国库存款资金运行调度不突破“基本支付保障水平”底线,这是防范财政区域性支付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必须迅速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改善目前已在底线下运行的状态,并有针对性的研究和采取风险评估、预警提示、风险化解等措施办法,确保不出现大的风险。
(三)要转变财政理财方式,全力推进“三个转变”
1.切实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财金互动”扶持支持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全省市州唯一专门实施政府投资基金的机构“乐山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投资基金管理中心”,加快“乐山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和“乐山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7支基金的建立健全进程,努力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募集规模超过300亿元。通过上述基金的规范运作和重点投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夯实基础,培植财源,更好地促进乐山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2.切实转变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全力推进PPP改革。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和属性,针对乐山市目前财政面临的实际情况,要发挥好这个职能,必须也只能借助PPP这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一是要进一步加大PPP“共担共赢”核心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个领域阶层的共识。二是要加大PPP项目生成包装和推介,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一湖五湿地”等重大战略部署,组织力量,集中精力生成一批有分量的项目。三是要加紧完善政策配套、机构人员以及统筹协调方面的措施办法,加大推进力度,早日收到实质效果。
3.切实转变财政预算安排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零基”预算。一是财政预算必须坚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确有余力再考虑项目的原则来安排。严格禁止和控制先安项目,摆工资、民生硬缺口的做法。二是要加大财政性收入和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所有政府性财政性收入都必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统筹使用。三是全面清理各项结余结转和往来资金,进一步规范和健全财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制度规定,切实增强预算的法理权威和刚性约束。
四、目前乐山市财政应切实抓好的几项微观举措 既要站高谋远,更要立足当前,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按照“挂图作战”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举措的落地落实,并取得实效。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五抓”。
(一)抓收支、保运行
1.實施“联动理财”工程。经济是财政基础,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应对财政问题只有多管齐下、联动发力,才能收到实效。
(1)财税职能部门联动。首先是将年度财政收入计划按“提档升位”的要求细划分解到财政、国税、地税、国资、国土、社保和各区市县,按月按项考核督查,并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联动。其次是要将提高税占比指标按年度、行业和区市县细划分解到国税、地税部门,并与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联动。
(2)经济主管部门联动。就是要将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目标任务进行认真测算,并按年度按行业分解到经济部门和区市县。实行目标和绩效联动考核,逐步改善和解决乐山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状况。
(3)综合部门联动。一是要尽快参照和借鉴省及有关市州的做法与经验,建立财税库联席会议机制,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二是进一步拓展和细化政府经济信息平台的运用,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工商、住建等综合部门要细化涉财信息的交流与互通,并借鉴眉山市经验单列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加强财源动态监控和综合预测。
2.实施“专项清理”工程。要实现收入增幅“尽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要求,除了整体联动,还必须要突出重点,实施“专项清理”工程。
(1)重点行业清理。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清理房地产、建筑安装、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等重点薄弱环节,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2)重点领域清理。一是重点清理政府性投资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凡应在属地征缴的必须及时征缴入库。二是重点清理政府采购的重点项目,加快审核进程,提高效率,及时形成财源并联动跟综征缴入库。三是重点清理非税大户,及时敦促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人防、环卫、住保等单位和部门入库应缴财政收入。
(3)重点环节清理。一是要组织专门力量对乐山市资产和股权、股本转让、减持交易等出售环节应税收入的清理,依法征收和追收政府应收收入。二是要开展单位部门开户帐户、资金余额清理。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和额度,及时征收应收收入和调控拨款额度。
(4)重点问题清理。一是要对国税、地税100户欠税大户近8亿元欠税账单进行逐一甄别和研究,分别按收入性质和单位性质,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入库。二是要对市区县审计问题的整改清理,及时征缴入库应交财政的各项收入。
3.开展“专项试点”工程。一是要尽快研究和争取在城镇建成区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实施“耕占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扩围提标试点,以解决目前突出存在的在城镇建成区同城同段不同税社会不公的问题。二是要尽快完善和扩大由乐山市先行并受国省有关部门肯定的“住房公积金公转商”工作,促进房贷扩大和税源增加。
(二)抓资产、壮实力
尊重和遵循基本经济规律与原理中价值与使用价值、资金与资产的统一性原理,深化在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对资金资产质与量及其互换过程的研究与统筹,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客观的历史必然。结合乐山实际,抓资产壮实力从当前和长远来讲,无论如何都是不二的选择。具体来讲就是要抓好以下工作:
1.全面扎实开展这次全省试点的政府性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从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严格按照要求如实及时全面填报机关资料和数据,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资产负债表奠定真实的基础。
2.理顺和健全政府性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必需按照“产债一体,权责相连”的原则确定和落实政府性资产的权责主体与责任,切实控制和防止二者分离运行而带来的现实与潜在的风险与危机。
3.探索和推进“产债一体”运行机制。针对乐山市目前存在的政府性债务规模过大,且产债分离突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和推进实施“产债一体化”试点,就是说不管什么性质、规模、用途的政府性负债,其负债所形成产权(包括抵押、转让、置换权等)必须直接集中在直接和最终偿债者手中,切实解决好目前普遍突出的负债者不拥产、拥产者不管债的问题,为防范政府性负债支付与信用风险奠定最可靠的基础。
4.充分拓展和发挥政府性资产的运营渠道和效力。通过上述政府性资产清理登记和统筹管理权限以及“产债一体”运行集中起来的政府性资产,科学、有序、集中地植入政府性平台公司,优化提升平台公司资质,提高平台公司投融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资产的倍加与几何效应,最大程度地支持优势产业、企业、实体经济与重点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建设。
(三)抓监管、防风险
1.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约束和调控。一是要加大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加快项目落地的力度,切实解决目前多项中省项目无法及时开工,既影响今后中省支持,又不能及时形成支出与税源的状况。二是加快启动财政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终止不再执行项目。三是强化市区县财政财务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平台,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财政资金流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2.强化政府性负债的监控。一是尽快以市政府名义出台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负债风险预警评估风险化解等系列文件精神,切实将政府性负债安全运行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人。二是要强化对政府性负债运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监管,尽快开发和运行新的债务管理平台载体,确保政府性负债不再出现新的问题和风险。三是切实深化市区县特别是风险预警提示地区的偿债资金资产的集中统筹力度,确保按约足额支付到期债务本息。
3.深化财政国库资金运行的监管。一是切实加大财政借、垫款的清理、归垫和扣缴工作,借鉴省和有关市州的做法和经验,将此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限时足额到位。今后在运行过程中急需的借垫,必须明确归垫时限,届时国库自动扣缴。二是加强全市库款运行实时动态分析,针对突出问题及时修改完善监控预警机制和办法,确保全市库款保持合理安全规模。三是尽快研究制定乐山市库款风险评估、预警及其化解机制与办法,做牢做实不出现支付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4.深化财政性资产的动态监督管理。要在抓好财政性资产全面清理登记和理顺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和参照财政性资金管理,尽快研究制定财政性资产的管理、处置等措施办法逐步达到同步运行的状态。
5.集中清理和全面盘活政府财政前几年投入大量资金的政府储备土地、国有闲置出让土地以及未完全拆迁的项目土地等资源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理顺管理和债权债务关系,为防范政府性负债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四)抓改革、建机制
在前述宏观思考的基础上,目前乐山市微观改革措施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1.加快和加大“后营改增”时期收入征管机制对接完善过渡工作的过程与力度,主要是切實抓好国地税联建“办税大厅”“一人双机”“一机两系统”等急需落实的工作,最大限度防止“营改增”后在征管上的冲击和影响。
2.完善和深化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考核评价管理。通过优化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拓展评价考核内容,提升评价考核质量、公示评价考核结果等措施办法,将部门和地区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用于预算资金安排,用于财政相关政策办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从制度和机制上研究和着力,切实解决乐山市多年未解决好的一方面供需矛盾突出、财政资金紧张,一方面许多项目又执行进度慢,执行不到位,甚至闲置挪用等问题。
3.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认真研究和探索打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之间渠道的具体举措和办法,认真研究和探索“四本预算”中资产、资本、权益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收入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制度通道,以更好地应对和适应中地财政事权划分后的新问题、新形势。
4.抓紧跟进和对接沐川县为四川省财政厅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县工作,加快编制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及时开展各项试点准备工作,同时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推进财政部刚修订颁布并从2017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充分抓住这次重大的举措修订带来的政策与体制机制机遇,全面推进乐山市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和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5.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理顺市与市中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乐委办发[2016]18号)精神,切实做好与下划事权相对应的财权调整工作。
(五)抓支持、增后劲
乐山市的资源、区位禀赋和经济财政发展水平,决定了争取中省各方面支持仍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长期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仍将是促进乐山市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要明确落实责任和任务,主动作为,使之成为常态化。努力争取实现“十三五”期间“三个不低于并有所增长”。
1.要认真测算和分解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十三五”期间乐山市争取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等项目资金同口径不低于“十二五”期间累计750亿、年均150亿的水平,并有所增长。
2.要继续加大国、省转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目前乐山市国、省转债为87.55亿元,仅占政府性债务24.15%,还本付息压力和支付风险、信用风险相当突出,因此必须继续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十三五”省对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不低于“十二五”水平并有所增长;力争帐内存量政府债务2017年内全部通过上级政府债券予以置换,切实缓解乐山市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和高成本负担压力。
3.要及早谋划和应对,努力争取在下一轮财政体制调整中乐山市净补助同口径不低于“十二五”累计231亿,年均46亿的水平,并有所增长,促进乐山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