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教得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和行动的机会就越少,教学效益就越低,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这是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鉴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疑法,有了疑惑学生便主动地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描述较为精彩的散文,可以于课前介绍一下其中的片断,有的使学生如窥百花园的一角,急于看全貌;有的只讲故事高潮前的瞬间,使学生担心人物的命运,急于了解故事的结局。如在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这句话是谁点说的?我指的又是谁?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带着问题,跃跃欲试地去读课文。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引发学生的疑问。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无疑问时主动提出疑问,在他们有疑问时给于强化。如教《葡萄沟》一课,在理解“茂密”这个词时,学生对这个词产生了疑问,茂密是“什么”意思,对这个词的准确理解关系到对课文的正确把握。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我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强化。通过画简笔画,使学生产生了顿悟,文中的“茂密”写出了葡萄沟的葡萄长的密密麻麻,连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凉棚。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培养的学生终将离开老师走向社会,他们需要有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自学能力的培养,如小孩学步,由幼稚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只有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为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小学语文由识字、阅读、作文三大块组成。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小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读懂句子开始,继而培养阅读段、阅读篇的能力,包括捕捉中心句、概括课文中心的能力,做读书笔记等。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自然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学习积极性盎然,效率大大提高。
三、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1、给学生以自由。教学中不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讲求民主的教学作风。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学生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在课堂上,在问题的讨论中,师生是平等的。
3、提倡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适度的微笑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能拉紧和我们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四、教师要在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前文已经论及,但需要一提的是,有些课文,如《故乡》,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体,备课时忽视不得。《故乡》的重点是写闰土和杨二嫂不幸遭遇;难点有好几处,如自然景物描写及内容深邃,含义深湛,富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最后一段课文;要点是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过情况,突出地写了“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目标要纯化,训练意识要强化,课堂密度要增大等等,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这关键的一环是切切不可忽略的。老师们加油吧!
一、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这是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鉴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疑法,有了疑惑学生便主动地积极地去解开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描述较为精彩的散文,可以于课前介绍一下其中的片断,有的使学生如窥百花园的一角,急于看全貌;有的只讲故事高潮前的瞬间,使学生担心人物的命运,急于了解故事的结局。如在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这句话是谁点说的?我指的又是谁?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带着问题,跃跃欲试地去读课文。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引发学生的疑问。小学生求知欲强,遇事爱问“为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他们无疑问时主动提出疑问,在他们有疑问时给于强化。如教《葡萄沟》一课,在理解“茂密”这个词时,学生对这个词产生了疑问,茂密是“什么”意思,对这个词的准确理解关系到对课文的正确把握。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我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强化。通过画简笔画,使学生产生了顿悟,文中的“茂密”写出了葡萄沟的葡萄长的密密麻麻,连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凉棚。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培养的学生终将离开老师走向社会,他们需要有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自学能力的培养,如小孩学步,由幼稚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只有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为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小学语文由识字、阅读、作文三大块组成。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小学的始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读懂句子开始,继而培养阅读段、阅读篇的能力,包括捕捉中心句、概括课文中心的能力,做读书笔记等。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自然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学习积极性盎然,效率大大提高。
三、要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营造民主和谐氛围,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1、给学生以自由。教学中不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2、讲求民主的教学作风。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学生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不解,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在课堂上,在问题的讨论中,师生是平等的。
3、提倡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适度的微笑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能拉紧和我们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大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四、教师要在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前文已经论及,但需要一提的是,有些课文,如《故乡》,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和要点,而这些又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的统一体,备课时忽视不得。《故乡》的重点是写闰土和杨二嫂不幸遭遇;难点有好几处,如自然景物描写及内容深邃,含义深湛,富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最后一段课文;要点是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经过情况,突出地写了“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目标要纯化,训练意识要强化,课堂密度要增大等等,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这关键的一环是切切不可忽略的。老师们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