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比较好的方式,从2002年开始,高考文言文翻译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既然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应是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做到准确、通顺、明白、生动。要达到这个标准和要求,在文言文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言文中的一些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常见的一些倒装句式,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旬式;某些数词、副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补语,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以调整。如:
①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全国卷)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④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例①中的“未之有”是“未有之”的倒装,即“从来没有过的”。例②中的“余”是“欺”的对象,“不余欺”即“不欺余”,译为“没有欺骗我”,将宾语调至句后。例③中的“子孙荷担者”是定语后置的结构,“三夫”作为数量词,也要调前,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说法。例④中的“三”表示“举所佩玉玦”的次数,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是“三举所佩玉玦”,即“多次举起”的意思。
二、文言文中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数量词作谓语的句子,翻译时一般要加上适当的动词,变成动词谓语句。如:
①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例①中的“械”本义是“刑具”,用在这里是指郭永给犯人戴上刑具。例②中“蟹六跪而二螯”要译为“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子”。例③中的“可怜焦土”应译为“可惜都成了一片焦土”。
三、文言文中习惯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要先补上省略的成分,然后再作翻译;语意上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如:
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002年全国高考题)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③史朝夕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上述三句在翻译时都要作适当的补充,下面用括号把补出的部分表示出来。例①:及(其)死之日,天下知(之者)与不知(之者),皆为(之)尽哀。例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例③:“狱门外”之前应补上“候于”,译为“在狱门外等候”。
四、文言文中的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语意重复成分、偏义
复词中的衬字等,因与现代汉语不合,翻译时可以省略。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③孤之有孔明,扰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核舟记》)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例①中的“夫”用于句首,表示议论开始,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可不译。例②中的“之”用在形容词“久”后,作词缀助词,无义,可不译。例③中的两个“之”字都用在主谓短语之间,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也不用翻译。例④中的“为”共有八个,都是“雕刻”的意思,译时留第—个“为”字,其余略去。例⑤中的“出”是“出入”(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出入”在这里是“进入”的意思,“出”字要在译时略去。
五、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句法简洁,有时一句话包括的意思比较复杂,翻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要分译,即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三句。如:
①徒流及死,具有等差。(1997全国高考题)
②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例①要把“徒”“流”的意思分开译:“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例②的“樯”倾楫摧”应分译为“船身被巨浪打得倾斜着,船桨也常被巨浪打断”;“虎啸猿啼”也要分译成“只听见老虎在怒吼,猿猴在悲号”。
六、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习惯分开说,如一般判断句、互文对偶句等,而在现代汉语中习惯合说,译时就要注意恰当地合并这类句子。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③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例①:青,取之于蓝”是个判断句,译时要把主语、谓语合并成一句:“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例②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个互文句,译时要把“主”、“客”二者行为合并起来:“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例③中的“冀之南,汉之阴”表示的不是两个地点,而是“无陇断”情况的起止点,应译为:“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的南岸。”
七、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不便直译,若直译,意义会走样,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如:
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如果直译就是“曹操是豺狼猛虎”,与文意不合,应是“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例②应译为:“别人像是刀和砧板,我们像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例③中的“两虎共斗”并非两只虎争斗,而是说:“如果我们像两只老虎一样互相争斗起来。”
八、文言文中的借代手法,翻译时要按其原意译出本体意义。如: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人墓碑记》)
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踪束手。 (《赤壁之战》)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例①中的“缙绅”是借代用法,古代大臣上朝是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应译为“做官的人”,例②中的“旌麾”是军中旗帜,代指“军队”,该句应译为“近来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刘琮束手就擒”。例③中的“伯乐”代指“像伯乐那样善于相马的人”。
九、古人常用委婉的言辞表示谦敬,译时要将它的原意揭示出来。这在翻译有关的外交辞令时,要特别注意。如:
①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
例①中的“以颈血溅大王”,含义是“要和大王你拼了”。例②中的“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仗”的意思。翻译时—定要把它们的含义揭示出来。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从总体上把握原文大意,准确地解释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过,注意上述翻译的要领,则会使文言文的翻译准确、恰当。
一、文言文中的一些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常见的一些倒装句式,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旬式;某些数词、副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补语,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以调整。如:
①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2006年全国卷)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④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例①中的“未之有”是“未有之”的倒装,即“从来没有过的”。例②中的“余”是“欺”的对象,“不余欺”即“不欺余”,译为“没有欺骗我”,将宾语调至句后。例③中的“子孙荷担者”是定语后置的结构,“三夫”作为数量词,也要调前,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说法。例④中的“三”表示“举所佩玉玦”的次数,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是“三举所佩玉玦”,即“多次举起”的意思。
二、文言文中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数量词作谓语的句子,翻译时一般要加上适当的动词,变成动词谓语句。如:
①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③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
例①中的“械”本义是“刑具”,用在这里是指郭永给犯人戴上刑具。例②中“蟹六跪而二螯”要译为“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子”。例③中的“可怜焦土”应译为“可惜都成了一片焦土”。
三、文言文中习惯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要先补上省略的成分,然后再作翻译;语意上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如:
①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002年全国高考题)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③史朝夕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上述三句在翻译时都要作适当的补充,下面用括号把补出的部分表示出来。例①:及(其)死之日,天下知(之者)与不知(之者),皆为(之)尽哀。例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例③:“狱门外”之前应补上“候于”,译为“在狱门外等候”。
四、文言文中的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语意重复成分、偏义
复词中的衬字等,因与现代汉语不合,翻译时可以省略。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③孤之有孔明,扰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核舟记》)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例①中的“夫”用于句首,表示议论开始,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可不译。例②中的“之”用在形容词“久”后,作词缀助词,无义,可不译。例③中的两个“之”字都用在主谓短语之间,作用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也不用翻译。例④中的“为”共有八个,都是“雕刻”的意思,译时留第—个“为”字,其余略去。例⑤中的“出”是“出入”(偏义复词)中的衬字,“出入”在这里是“进入”的意思,“出”字要在译时略去。
五、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句法简洁,有时一句话包括的意思比较复杂,翻译成现代汉语,往往要分译,即把一个句子分成两三句。如:
①徒流及死,具有等差。(1997全国高考题)
②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例①要把“徒”“流”的意思分开译:“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例②的“樯”倾楫摧”应分译为“船身被巨浪打得倾斜着,船桨也常被巨浪打断”;“虎啸猿啼”也要分译成“只听见老虎在怒吼,猿猴在悲号”。
六、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习惯分开说,如一般判断句、互文对偶句等,而在现代汉语中习惯合说,译时就要注意恰当地合并这类句子。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③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例①:青,取之于蓝”是个判断句,译时要把主语、谓语合并成一句:“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例②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个互文句,译时要把“主”、“客”二者行为合并起来:“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例③中的“冀之南,汉之阴”表示的不是两个地点,而是“无陇断”情况的起止点,应译为:“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的南岸。”
七、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不便直译,若直译,意义会走样,这就必须借助意译,把它的含义揭示出来。如:
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如果直译就是“曹操是豺狼猛虎”,与文意不合,应是“曹操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例②应译为:“别人像是刀和砧板,我们像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例③中的“两虎共斗”并非两只虎争斗,而是说:“如果我们像两只老虎一样互相争斗起来。”
八、文言文中的借代手法,翻译时要按其原意译出本体意义。如: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人墓碑记》)
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踪束手。 (《赤壁之战》)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例①中的“缙绅”是借代用法,古代大臣上朝是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应译为“做官的人”,例②中的“旌麾”是军中旗帜,代指“军队”,该句应译为“近来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刘琮束手就擒”。例③中的“伯乐”代指“像伯乐那样善于相马的人”。
九、古人常用委婉的言辞表示谦敬,译时要将它的原意揭示出来。这在翻译有关的外交辞令时,要特别注意。如:
①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
例①中的“以颈血溅大王”,含义是“要和大王你拼了”。例②中的“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比赛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仗”的意思。翻译时—定要把它们的含义揭示出来。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从总体上把握原文大意,准确地解释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过,注意上述翻译的要领,则会使文言文的翻译准确、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