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的12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乳管镜检查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少,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为乳腺疾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乳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05-0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三大症状之一,3%~8%的乳腺疾病可表现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常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后者多见于乳腺导管疾病及全身因素、药物因素和垂体肿瘤所致。以往对乳头溢液的诊断多依靠乳管造影及溢液的细胞学检查,但诊断率低、病变定位困难。而乳管镜的临床应用为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先将我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应用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的121例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1例患者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年龄24~60岁,平均42岁。双侧溢液22例,单侧溢液99例;其中血性及暗红色溢液41例,乳汁样溢液16例,淡黄色溢液47例,清亮溢液17例。
1.2检查方法:应用北京博莱德公司的FVY-780硬管镜,镜外径0.75mm,可进入人体部分长度为8cm。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乳腺。挤压溢液乳头,找到溢液孔;用1-2号扩张器扩张溢液乳管开口后,直径0.4mm平头针插入改乳孔,注入2%利多卡因约1ml,再用3-12号扩张器逐一由细至粗扩张溢液的乳管,一手轻提乳头,另一手缓慢插入乳管镜,双手配合调整进镜角度,使进镜方向与乳管走向相同。助手用注射器通过专用的连接管均匀注入生理盐水以扩张乳管,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进镜过程中逐一调整镜体深度及角度,直至看到清晰的乳管腔,选择异常开口,寻腔进镜。乳管镜检查过程中需观察管壁是否光滑,局部有无不规则隆起,有无毛细血管扩张、破裂出血,g管腔是否狭窄,有无占位性病变,变有无坏死和出血,病变占据整个管腔周径的比例。调整乳管镜的方向和深度,拍摄最佳图像。检查结束后,排尽乳管内的生理盐水,乳头涂以红霉素软膏,覆盖无菌纱布,24小时内禁止洗浴。2结果
2.1各种乳腺导管病变在内镜下的表现
2.1.1乳管扩张症:主导管及各级分支内可见管壁欠光滑,无占位性病变,管腔内存在大量的絮状物及奶酪样物质,管壁部分或广泛充血,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及血管破裂出血。
2.1.2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导管内见红色、红白相间、淡红色的实质性占位。新生物表明光滑或小颗粒状,多带有细蒂,呈球形、舌状、桑葚状或不规则形,周围管壁光滑有弹性。
2.1.3乳腺导管内癌:新生物呈不规则隆起,周围管壁增粗、僵硬,呈灰白色,新生物基地较粗,新生物基底、表面或其周围管壁有自发性出血或陈旧性血凝块。
2.2121例乳管镜检查结果:
121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导管扩张症6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癌2例,乳腺癌2例。64例导管扩征症患者根据病情予单次或多次甲硝唑+地塞米松冲洗治疗,55例溢液消失,9例溢液减少。乳管镜诊断为占位性病变46例均予手术,36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为导管内癌,1例为乳腺癌,3例为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5%。
3讨论
乳管镜用于乳头溢液的诊断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目前新一代的光学纤维内镜可以把乳腺组织放大到正常的8O倍,可精确的找到微小病变并且可逐渐地观察到末梢部位,它们也能得到乳腺导管系统放大的、清晰的图像。据文献报道,除因生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药物等原因外,约35%~48%乳头溢液的病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2]。10%~15%是由乳腺癌引起的,乳管上皮细胞的非典型增生和乳管内乳头状瘤病是较常见的癌前病变。只要是育龄妇女、非哺乳期乳头异常溢液都应作为乳管镜检查的对象。有文献记载对436例乳头溢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乳腺癌为83例,占同期治疗溢液总数的19%,发现乳头血性溢液中19%病例为乳腺癌[3],提示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应提高警惕。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乳管镜是经乳头溢液的乳孔插入乳管镜,通过光学系统采集导管内病变的图像,发现乳头溢液的病因,实现了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微小病变性质的内镜诊断方法。特别是对无占位乳头溢液患者的乳管内病变做出诊断,并可以在直视下对发生溢液的乳管进行观察、诊断、定位,区别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及早期导管内癌,为早期发现乳腺癌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手术定位、活检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乳管镜检查使过去难以诊断的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或)合并乳管炎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治,经抗生素乳管灌洗治疗,乳头溢液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免去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乳管内镜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无痛少、患者易接受等特点,为乳头溢液病因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宜作为乳头溢液的首选检查。乳管内窥镜的发明和应用为早期精确定位乳管内病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乳管镜对乳管内病变检出及诊断符合率高,在乳头溢液的诊断上可作为首选,并能避免对乳管炎性疾病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SHENKW,wuJ,LUJS.eta1.Fiberopticductoscoptorpatientswithnippledischarge.Cancer,2000,89(7):15121519.
[2]黄秀莲,藏卫东.使用纤维乳管镜对136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J】.现代肿瘤学,2007,15(3):357.
[3]李云英,只向成,于千,等.11O例以乳头溢液为主诉的T0乳腺癌[J].中国肿瘤临床,2002,29(11):806.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乳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05-02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三大症状之一,3%~8%的乳腺疾病可表现为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常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后者多见于乳腺导管疾病及全身因素、药物因素和垂体肿瘤所致。以往对乳头溢液的诊断多依靠乳管造影及溢液的细胞学检查,但诊断率低、病变定位困难。而乳管镜的临床应用为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先将我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应用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的121例病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1例患者均为非哺乳期女性,年龄24~60岁,平均42岁。双侧溢液22例,单侧溢液99例;其中血性及暗红色溢液41例,乳汁样溢液16例,淡黄色溢液47例,清亮溢液17例。
1.2检查方法:应用北京博莱德公司的FVY-780硬管镜,镜外径0.75mm,可进入人体部分长度为8cm。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乳腺。挤压溢液乳头,找到溢液孔;用1-2号扩张器扩张溢液乳管开口后,直径0.4mm平头针插入改乳孔,注入2%利多卡因约1ml,再用3-12号扩张器逐一由细至粗扩张溢液的乳管,一手轻提乳头,另一手缓慢插入乳管镜,双手配合调整进镜角度,使进镜方向与乳管走向相同。助手用注射器通过专用的连接管均匀注入生理盐水以扩张乳管,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进镜过程中逐一调整镜体深度及角度,直至看到清晰的乳管腔,选择异常开口,寻腔进镜。乳管镜检查过程中需观察管壁是否光滑,局部有无不规则隆起,有无毛细血管扩张、破裂出血,g管腔是否狭窄,有无占位性病变,变有无坏死和出血,病变占据整个管腔周径的比例。调整乳管镜的方向和深度,拍摄最佳图像。检查结束后,排尽乳管内的生理盐水,乳头涂以红霉素软膏,覆盖无菌纱布,24小时内禁止洗浴。2结果
2.1各种乳腺导管病变在内镜下的表现
2.1.1乳管扩张症:主导管及各级分支内可见管壁欠光滑,无占位性病变,管腔内存在大量的絮状物及奶酪样物质,管壁部分或广泛充血,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及血管破裂出血。
2.1.2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导管内见红色、红白相间、淡红色的实质性占位。新生物表明光滑或小颗粒状,多带有细蒂,呈球形、舌状、桑葚状或不规则形,周围管壁光滑有弹性。
2.1.3乳腺导管内癌:新生物呈不规则隆起,周围管壁增粗、僵硬,呈灰白色,新生物基地较粗,新生物基底、表面或其周围管壁有自发性出血或陈旧性血凝块。
2.2121例乳管镜检查结果:
121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导管扩张症6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癌2例,乳腺癌2例。64例导管扩征症患者根据病情予单次或多次甲硝唑+地塞米松冲洗治疗,55例溢液消失,9例溢液减少。乳管镜诊断为占位性病变46例均予手术,36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为导管内癌,1例为乳腺癌,3例为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5%。
3讨论
乳管镜用于乳头溢液的诊断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目前新一代的光学纤维内镜可以把乳腺组织放大到正常的8O倍,可精确的找到微小病变并且可逐渐地观察到末梢部位,它们也能得到乳腺导管系统放大的、清晰的图像。据文献报道,除因生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药物等原因外,约35%~48%乳头溢液的病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2]。10%~15%是由乳腺癌引起的,乳管上皮细胞的非典型增生和乳管内乳头状瘤病是较常见的癌前病变。只要是育龄妇女、非哺乳期乳头异常溢液都应作为乳管镜检查的对象。有文献记载对436例乳头溢血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乳腺癌为83例,占同期治疗溢液总数的19%,发现乳头血性溢液中19%病例为乳腺癌[3],提示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应提高警惕。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乳管镜是经乳头溢液的乳孔插入乳管镜,通过光学系统采集导管内病变的图像,发现乳头溢液的病因,实现了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微小病变性质的内镜诊断方法。特别是对无占位乳头溢液患者的乳管内病变做出诊断,并可以在直视下对发生溢液的乳管进行观察、诊断、定位,区别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及早期导管内癌,为早期发现乳腺癌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手术定位、活检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乳管镜检查使过去难以诊断的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或)合并乳管炎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治,经抗生素乳管灌洗治疗,乳头溢液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免去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乳管内镜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无痛少、患者易接受等特点,为乳头溢液病因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宜作为乳头溢液的首选检查。乳管内窥镜的发明和应用为早期精确定位乳管内病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乳管镜对乳管内病变检出及诊断符合率高,在乳头溢液的诊断上可作为首选,并能避免对乳管炎性疾病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SHENKW,wuJ,LUJS.eta1.Fiberopticductoscoptorpatientswithnippledischarge.Cancer,2000,89(7):15121519.
[2]黄秀莲,藏卫东.使用纤维乳管镜对136例乳头溢液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分析【J】.现代肿瘤学,2007,15(3):357.
[3]李云英,只向成,于千,等.11O例以乳头溢液为主诉的T0乳腺癌[J].中国肿瘤临床,2002,29(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