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最让班主任绞尽脑汁的是困难生的问题。所谓“困难生”是指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弱,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它包括“落后生”、“学困生”和“特困生”。“落后生”是指道德是非不清、思想品德落后的学生;“学困生”是指成绩落后的学生;“特困生”是指品德和学习都存在问题的学生。教育专家韩风珍说得好:“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困难生生源的主要手段。”所以班主任对这个特殊群体应采取关爱、表扬和帮助的态度。
一、关爱“困难生”
无论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学生的发展都不平衡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落后学生。困难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只有找到形成困难生的根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根除。也就是说,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
(一)“落后生”的转化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身上的缺点、错误和问题,都可以称作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留下的足迹。作为班主任,需要以长者风度,智者修养,给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不能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总认为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做好,而学生就应当无条件地做好,不能容忍学生出现缺点、错误和问题。如我们有些班主任老师,对那些一而再,再而三迟到的学生,则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但结果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
我们班有位男生,他经常有不经别人同意就随便拿他人东西的坏习惯。有一次,他趁小商店的店主不注意就打算不给钱悄悄把东西拿走,后来当场被店主抓住。一听说这件事,我当时心里直冒火,很想狠狠地批评那位男生一顿。可当我看到他那副无助的样子时,我深有感触。我想:他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呀,是需要我细心教育的学生。于是,我先作调查了解,通过了解,知道了他父母平常工作太忙,家庭教育顾不上,致使他从小养成了这种占小便宜的毛病。然后,我找这位学生谈心,向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并跟他分析这种事的利弊关系。同时,我也及时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段时间后,这位男生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他的其他表现也大有好转。更令我惊奇的是,几位与他平时极为要好的令老师头疼的“调皮鬼”,在他带领下竟然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变得关心、爱护班集体来了。我高兴极了,在一天下午,我把这几个孩子请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请求他们帮我出主意。对当前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改进班级管理的意见。当他们谈到班级建设时,都十分激动,那股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深深地震憾了我。我意识到并非所谓的“落后生”没有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没有责任感,是老师的习惯性的眼光遮住了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光环”。这件事使我懂得:老师的信任可以使得这些散漫惯了的学生不再调皮。
(二)“学困生”的进步
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记得把爱撒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成绩暂时落后的“学困生”。切忌以先入为主的态度看待他们,而要帮助他们寻找落后的原因。采取“分层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出灵活多样的目标要求,让他们有“成功体验”的机会,感受“付出就有收获”的乐趣。
比如上届的一位学生,他的父母离异,家里只有他和爸爸。而爸爸从来不关心他日常的生活、学习。一段时间里这位同学在生活上没有规律,经常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情绪有些反常。我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多次找他爸爸谈话,并耐心地跟他分析他儿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长在教育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等。让家长更多地、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应负的责任。通过几次家访后,家长改变了过去的家庭教育方式,积极去引导自己的孩子,经常找他的儿子谈心,谈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平常事,使这位同学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成绩也赶上了其他同学。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去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多给学生灿烂的笑脸,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我们老师对他的特别关注。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兴趣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争取更多地获取知识,改变教学中“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状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特困生”的感悟
“特困生”往往是最令我们烦恼的问题,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或“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适时捕捉这些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去激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去感悟生活、学习,使学生乐观向上,充满自信,是班主任工作的着重点之一。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寻找、发现他们的积极方面。日常学习、行为倒数第一的他,也许是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儿,为本班夺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冠军,而每一张教室墙壁上的奖状,都留有他的汗水;或许上课叽叽喳喳,课后到处惹事的她,就是让本班黑板报一直稳坐全校第一把交椅的“功臣”。例如:我班一位“特困生”表现散漫,经常两边欺骗,在家中骗家长的钱,在校又欺骗老师,通过家访,家庭、学校双方相互联系,控制了他的日常行为,作为班主任,“为人师表”,要以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使这些学生的思想“火花”得以燃烧,激发他们奋力拼搏、力求进步的信念,调整心情,积极进取。
二、表扬“困难生”
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
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现在中学生自尊心很强,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伤害,所以平时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困难生。困难生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我们要常在困难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困难生表现的机会。我原来带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上课常打瞌睡。但在几次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做事非常积极,我也有意地安排较重的任务给他做,他都欣然接受。在一次班会中我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更加积极了。竞选班委时,由于劳动积极性强,他当上了劳动委员,我班的劳动任务安排,他做得也非常好。作为班干部,上课他也不好意思再打瞌睡了,所以期末成绩进步不小。这就是表扬学生的效果。
优生需要鼓励,困难生同样也需要表扬,对困难生的表扬往往会带动整个班级的良好风气。过去人们片面地认为严师出高徒,把批评、惩罚当作与引导、鼓励同等重要的方法加以运用,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
另外,班主任的工作语言也需要艺术,应立足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不能让学生产生敌对情绪,从而营造学生良好的成才氛围。我在处理违纪学生时,比如迟到,都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评估他们。同时要善于捕捉品德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并不稳定,也要给予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其发展为稳定积极的因素。
总之,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巨大的鼓舞,能使他们感受到、体验到周围人对他们的爱抚、支持、信任,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怀着“孺子可教”的信任教诲他们,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们。既要融洽师生关系,又要转化学生道德是非观念,促使其得以良好发展。
三、帮助“困难生”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困难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心理学者、青少年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英国的心理学家施奈尔,把“困难生”问题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学上的现象,他认为“困难生”的学习不良并不是教育学的概念,它不受学校教育内容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它归根结底是表示学生的智能迟滞的一个阶段。而在“困难生”转化过程中,由于“困难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技巧。困难生的形成,根源、背景复杂,就像病人患了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针片药就能根除的,这项转化工作,需要我们进行系统、连贯、长期的努力才会有效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形成一套“困难生”转化的系统管理方法和优化模式。
但如何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是班主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班主任应像朋友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后,要细致深入地触摸及其内心深处。这段时间中可允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错误不应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学生的角度想一想。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生,采取不同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对思想品德困难生,应多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组织学生听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同时,要信任、爱护、尊重他们,万万不可孤立打击,同他们形成隔膜。要多在是非观、人生价值趋向、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上给予新的指导,使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可做;懂得人的行为、意愿绝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从而形成大局、集体观念,改变自私利己的行为;要使他们记住:只有做一个正直的公民,助人为乐,作风正派,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多数困难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这种困难生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随便训斥和反复批评,因为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极有可能不接受,反而会顶撞,应该真心、细心、耐心、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人都怕烦,对于个别困难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经常“缠”着他,与他谈话,有朝一日他感到烦时,或者是被我们的真诚感动时,就会干脆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省得老师成天找自己麻烦。这样,一个困难生就得到一定的转化。所以对于困难生我们要耐心抓、反复抓、时时抓。
总之,困难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班主任要重新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要能够理解这些学生的行为,要体谅、尊重这些学生,平等地对待、欣赏他们,诚心诚意地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感化他们。只要坚持这么做,我们就能够成功地破解转化困难生的难题。
一、关爱“困难生”
无论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学生的发展都不平衡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落后学生。困难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只有找到形成困难生的根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根除。也就是说,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
(一)“落后生”的转化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身上的缺点、错误和问题,都可以称作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留下的足迹。作为班主任,需要以长者风度,智者修养,给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不能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总认为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做好,而学生就应当无条件地做好,不能容忍学生出现缺点、错误和问题。如我们有些班主任老师,对那些一而再,再而三迟到的学生,则大发雷霆,或怒斥一通,但结果并不能使学生诚恳地接受,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
我们班有位男生,他经常有不经别人同意就随便拿他人东西的坏习惯。有一次,他趁小商店的店主不注意就打算不给钱悄悄把东西拿走,后来当场被店主抓住。一听说这件事,我当时心里直冒火,很想狠狠地批评那位男生一顿。可当我看到他那副无助的样子时,我深有感触。我想:他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呀,是需要我细心教育的学生。于是,我先作调查了解,通过了解,知道了他父母平常工作太忙,家庭教育顾不上,致使他从小养成了这种占小便宜的毛病。然后,我找这位学生谈心,向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并跟他分析这种事的利弊关系。同时,我也及时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段时间后,这位男生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现象,他的其他表现也大有好转。更令我惊奇的是,几位与他平时极为要好的令老师头疼的“调皮鬼”,在他带领下竟然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变得关心、爱护班集体来了。我高兴极了,在一天下午,我把这几个孩子请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请求他们帮我出主意。对当前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改进班级管理的意见。当他们谈到班级建设时,都十分激动,那股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深深地震憾了我。我意识到并非所谓的“落后生”没有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没有责任感,是老师的习惯性的眼光遮住了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光环”。这件事使我懂得:老师的信任可以使得这些散漫惯了的学生不再调皮。
(二)“学困生”的进步
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记得把爱撒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成绩暂时落后的“学困生”。切忌以先入为主的态度看待他们,而要帮助他们寻找落后的原因。采取“分层施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出灵活多样的目标要求,让他们有“成功体验”的机会,感受“付出就有收获”的乐趣。
比如上届的一位学生,他的父母离异,家里只有他和爸爸。而爸爸从来不关心他日常的生活、学习。一段时间里这位同学在生活上没有规律,经常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情绪有些反常。我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多次找他爸爸谈话,并耐心地跟他分析他儿子的实际情况和家长在教育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等。让家长更多地、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应负的责任。通过几次家访后,家长改变了过去的家庭教育方式,积极去引导自己的孩子,经常找他的儿子谈心,谈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平常事,使这位同学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成绩也赶上了其他同学。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去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多给学生灿烂的笑脸,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我们老师对他的特别关注。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兴趣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争取更多地获取知识,改变教学中“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状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特困生”的感悟
“特困生”往往是最令我们烦恼的问题,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或“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适时捕捉这些学生的优点和亮点,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去激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去感悟生活、学习,使学生乐观向上,充满自信,是班主任工作的着重点之一。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寻找、发现他们的积极方面。日常学习、行为倒数第一的他,也许是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儿,为本班夺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冠军,而每一张教室墙壁上的奖状,都留有他的汗水;或许上课叽叽喳喳,课后到处惹事的她,就是让本班黑板报一直稳坐全校第一把交椅的“功臣”。例如:我班一位“特困生”表现散漫,经常两边欺骗,在家中骗家长的钱,在校又欺骗老师,通过家访,家庭、学校双方相互联系,控制了他的日常行为,作为班主任,“为人师表”,要以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使这些学生的思想“火花”得以燃烧,激发他们奋力拼搏、力求进步的信念,调整心情,积极进取。
二、表扬“困难生”
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
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现在中学生自尊心很强,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伤害,所以平时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困难生。困难生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我们要常在困难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困难生表现的机会。我原来带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上课常打瞌睡。但在几次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做事非常积极,我也有意地安排较重的任务给他做,他都欣然接受。在一次班会中我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更加积极了。竞选班委时,由于劳动积极性强,他当上了劳动委员,我班的劳动任务安排,他做得也非常好。作为班干部,上课他也不好意思再打瞌睡了,所以期末成绩进步不小。这就是表扬学生的效果。
优生需要鼓励,困难生同样也需要表扬,对困难生的表扬往往会带动整个班级的良好风气。过去人们片面地认为严师出高徒,把批评、惩罚当作与引导、鼓励同等重要的方法加以运用,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
另外,班主任的工作语言也需要艺术,应立足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不能让学生产生敌对情绪,从而营造学生良好的成才氛围。我在处理违纪学生时,比如迟到,都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评估他们。同时要善于捕捉品德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并不稳定,也要给予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其发展为稳定积极的因素。
总之,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巨大的鼓舞,能使他们感受到、体验到周围人对他们的爱抚、支持、信任,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怀着“孺子可教”的信任教诲他们,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们。既要融洽师生关系,又要转化学生道德是非观念,促使其得以良好发展。
三、帮助“困难生”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困难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心理学者、青少年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英国的心理学家施奈尔,把“困难生”问题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学上的现象,他认为“困难生”的学习不良并不是教育学的概念,它不受学校教育内容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它归根结底是表示学生的智能迟滞的一个阶段。而在“困难生”转化过程中,由于“困难生”往往和老师有隔膜,存在抵触或逆反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技巧。困难生的形成,根源、背景复杂,就像病人患了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针片药就能根除的,这项转化工作,需要我们进行系统、连贯、长期的努力才会有效果,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形成一套“困难生”转化的系统管理方法和优化模式。
但如何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是班主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班主任应像朋友般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后,要细致深入地触摸及其内心深处。这段时间中可允许学生犯适量的错误,犯错误不应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学生的角度想一想。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生,采取不同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
手段,是顺利转化的保证。对思想品德困难生,应多说服教育,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多组织学生听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同时,要信任、爱护、尊重他们,万万不可孤立打击,同他们形成隔膜。要多在是非观、人生价值趋向、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上给予新的指导,使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可做;懂得人的行为、意愿绝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从而形成大局、集体观念,改变自私利己的行为;要使他们记住:只有做一个正直的公民,助人为乐,作风正派,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多数困难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这种困难生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随便训斥和反复批评,因为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极有可能不接受,反而会顶撞,应该真心、细心、耐心、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人都怕烦,对于个别困难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经常“缠”着他,与他谈话,有朝一日他感到烦时,或者是被我们的真诚感动时,就会干脆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省得老师成天找自己麻烦。这样,一个困难生就得到一定的转化。所以对于困难生我们要耐心抓、反复抓、时时抓。
总之,困难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班主任要重新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要能够理解这些学生的行为,要体谅、尊重这些学生,平等地对待、欣赏他们,诚心诚意地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感化他们。只要坚持这么做,我们就能够成功地破解转化困难生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