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名回答这一课堂反馈的特有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观察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包括笔者自己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下几种错误的指名方式。
一、揭伤疤式——提问专叫学困生
[现象]有些教师本着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目标,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总是让学困生先回答。正所谓哪壶不开提哪壶,也不管这些学困生是否有回答问题的愿望,是否已想好了问题的答案,以致于他们的回答往往是错误的或者根本就不会回答,结果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学问题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以想象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时会何等窘迫。久而久之,谁能保证这些学生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错误”之后,他们还能够增强对学习的热情?
[反思]一个班集体,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起这些优质资源,靠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带动那些学困生。如在优等生回答出标准答案后,可让学困生重复一遍或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是怎么理解的;或在其他学生回答得还不完善时,适时提问:“听了他的发言,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或“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此时给学困生一个发言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通过模仿、补充等方法基本上都能回答得比较好。要知道基础和智力不好的学生要获得成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有了鼓励,学生才能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二、省心式——提问专叫优等生
[现象]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或为了避免出现分歧和错误,所以解答问题时只让一部分优等生发言,其他学生都成了看客和听众。整堂课下来,表面看来显得非常顺利,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好。可课后却往往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做“补救”工作。
[反思]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特别是在陌生的听课老师面前,此时教师的赞赏和肯定,会比平时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而这份热情也必定会对其他同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教师仅因为自己的一点担心、顾虑,就忽视了这些学生的这一渴望,使他们被孤立起来,那他们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处在了一种非正常的“宠辱不惊”的状态。其实,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极少数学生能力较差外,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名回答时,要看准时机,选择合适的学生发言。如有的问题比较浅显,学困生也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就不能视而不见,而要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也过一把受教师表扬和同学认同的“瘾”。教师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那些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偶尔几次举手的时机,并及时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展现,逐渐激起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找茬式——提问专叫分心生
[现象]课堂40分钟,难免会有个别学生思想不集中或做小动作,这时,很多教师就喜欢故意让这些“分心生”来回答问题;回答不出的学生当然少不了一番批评、挖苦。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醒学生上课不要分神,要认真听讲。但这样对学生的行为草率地直接提出批评,必然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反思]指名回答作为师生对话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让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便于使教学有效开展以及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教师不能以指名回答为惩罚某位学生的手段,借此教训、寒碜他们,要知道: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比成人更强,更容易受到伤害,我们不能让他们很小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上课分心或做小动作的现象首先要保持一个正确健康的心态。同时依靠自己启发性的语言:“老师发现刚才有些同学上课走神了,没有听清老师问的问题,有谁能帮老师再问一遍吗?”“这位同学的发言你们都听清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看呢?”来提醒学生及时回到课堂之中,这样既给了分心的学生一次自主改正的机会,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即使学生因分心而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一无所知,也不要直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提出批评,这样只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如果此时教师能友善地对学生说:“刚才你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就回答不出问题。不过,老师相信只要你接下来能仔细听讲,一定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实践证明,教师的信任远比无情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所接受。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做出的行为改变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才是真正有效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个性的不平等中,发挥平等领域。”教师只有用健康的心理和合理的处理技巧,才能正确利用课堂中的指名回答来激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认真地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才能让孩子们在这个舞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自身得到锻炼、健康成长。
一、揭伤疤式——提问专叫学困生
[现象]有些教师本着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目标,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总是让学困生先回答。正所谓哪壶不开提哪壶,也不管这些学困生是否有回答问题的愿望,是否已想好了问题的答案,以致于他们的回答往往是错误的或者根本就不会回答,结果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学问题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以想象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时会何等窘迫。久而久之,谁能保证这些学生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错误”之后,他们还能够增强对学习的热情?
[反思]一个班集体,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起这些优质资源,靠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带动那些学困生。如在优等生回答出标准答案后,可让学困生重复一遍或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是怎么理解的;或在其他学生回答得还不完善时,适时提问:“听了他的发言,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或“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此时给学困生一个发言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通过模仿、补充等方法基本上都能回答得比较好。要知道基础和智力不好的学生要获得成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有了鼓励,学生才能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二、省心式——提问专叫优等生
[现象]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上公开课时,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或为了避免出现分歧和错误,所以解答问题时只让一部分优等生发言,其他学生都成了看客和听众。整堂课下来,表面看来显得非常顺利,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效果好。可课后却往往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做“补救”工作。
[反思]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特别是在陌生的听课老师面前,此时教师的赞赏和肯定,会比平时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而这份热情也必定会对其他同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教师仅因为自己的一点担心、顾虑,就忽视了这些学生的这一渴望,使他们被孤立起来,那他们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处在了一种非正常的“宠辱不惊”的状态。其实,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极少数学生能力较差外,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名回答时,要看准时机,选择合适的学生发言。如有的问题比较浅显,学困生也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就不能视而不见,而要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也过一把受教师表扬和同学认同的“瘾”。教师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那些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偶尔几次举手的时机,并及时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展现,逐渐激起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找茬式——提问专叫分心生
[现象]课堂40分钟,难免会有个别学生思想不集中或做小动作,这时,很多教师就喜欢故意让这些“分心生”来回答问题;回答不出的学生当然少不了一番批评、挖苦。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醒学生上课不要分神,要认真听讲。但这样对学生的行为草率地直接提出批评,必然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反思]指名回答作为师生对话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让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便于使教学有效开展以及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教师不能以指名回答为惩罚某位学生的手段,借此教训、寒碜他们,要知道: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比成人更强,更容易受到伤害,我们不能让他们很小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上课分心或做小动作的现象首先要保持一个正确健康的心态。同时依靠自己启发性的语言:“老师发现刚才有些同学上课走神了,没有听清老师问的问题,有谁能帮老师再问一遍吗?”“这位同学的发言你们都听清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看呢?”来提醒学生及时回到课堂之中,这样既给了分心的学生一次自主改正的机会,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即使学生因分心而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一无所知,也不要直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提出批评,这样只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如果此时教师能友善地对学生说:“刚才你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就回答不出问题。不过,老师相信只要你接下来能仔细听讲,一定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实践证明,教师的信任远比无情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所接受。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做出的行为改变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才是真正有效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个性的不平等中,发挥平等领域。”教师只有用健康的心理和合理的处理技巧,才能正确利用课堂中的指名回答来激活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认真地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才能让孩子们在这个舞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自身得到锻炼、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