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是国家级国际象棋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棋院培训基地,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曾培养出四位省棋队队员,有数百位学生在省级及苏州市级比赛中获奖。目前,活跃在苏州市内的国际象棋教练大多是从我校走出去的。
该校从开始接触国际象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校组建了象棋兴趣小组,让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虽然也出了些成绩,但无法形成气候,阻碍了棋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进入九十年代,该校开始酝酿让棋类教学进课堂,并于1996年被上级教育部门批准实施。同时第一个棋类课题《以棋促教,发展智力》被立为苏州市级课题。
从此,该校棋类教学走上了科研之路,棋类特色越来越明显,成了远近闻名的“国际象棋特色学校”。
一、棋类进入课堂,让学生在对弈中张扬个性
要将普通的兴趣小组放大成学校特色,必须经历艰难的探索和艰苦的跋涉。首先要统一思想。为此,该校反复研究,终于达成了共识:要做强,必须先做大、做规范;要做大、做规范,必须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将棋类引入课堂。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在全体珍小人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匆匆十载,几多付出,几多辛劳,几多欣慰。棋类终于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间。
1.自加压力,争取政策
学校自行更改课程标准,那是不允许的,然而,要让棋类进入课堂,就必须对课程表作微调,因而必须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可。也是巧合,常熟市教育局根据教育发展的大势,提出了办学的“三加”思路,就是“学校常规加特色,教师达标加专长,学生合格加特长”。我们学校的想法刚好与教育局的思路吻合,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于是,我们学校赢得了教育局的政策支持,迈出了棋类课堂教学探索的第一步。
2.配好教师,搭好班子
棋类教学进课堂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财、物等诸多因素,其中人是决定因素。我们一开始就花了大力气,从有限的师资中抽出精兵强将承担重任:由教导主任挂帅,配备两名专职教师,其中一人主要负责上课,一人主要负责训练;并由他们三人组成棋类教学教研组,重点研究棋类教学问题。
3.掌握基础,培养兴趣
如何上好国际象棋课,如何培养学生对其的兴趣,这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当时,棋类教学资源极其匮乏:没有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教学器材。但是我们有的是信心,有的是心灵手巧的教师,更重要的是有棋类课题《以棋促教,开发智力》的引领。在市教研室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上下同心,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规则。在摸爬滚打中,我们逐渐掌握了棋类教学的关键,不仅帮助学生打好了基础,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如果说以前的兴趣小组活动是“一花独放不是春”,那么,棋类教学进入课堂后则就是“百花齐放春滿园”,那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让人激动不已。
二、编写校本教材,让老师通过文本实现跨越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没有棋类教材就很难扎实有序地推进棋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是“跟着感觉走”,不仅没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无从下手。可是要编一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科学、系统的国际象棋少儿教材,谈何容易!然而要将棋类教学“进行到底”,必须要有一套校本教材。为此,我们听取了多方意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几易其稿,终于编出了一套比较有价值的、比较可行的国际象棋少儿教材。
1.积累资料,打好基础
前期,我们要求棋课老师把以前训练中的资料整理出来,同时,阅读大量的学生在训练及比赛中的记录,以找出有用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来自于实践,因此这些东西是最宝贵的,也是最符合学生实际的。另外,要求上棋课的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课,并把上课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为以后的编写教材积累第一手资料。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编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明确要求,制订大纲
根据积累的资料,我们着手制订各年级的教学要求。
3.编写教材,全员培训
教材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没有教材的教学好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基于此,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暑期进行国际象棋教材的编写。这是一个“生产”的过程,那阵阵“剧痛”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但是“剧痛”过后,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国际象棋教材“诞生”了。这套教材,在常熟市校本教材评比中获二等奖,获得了一致好评。这套教材的诞生,不仅实现了我们学校棋类教学的一次新跨越,而且帮助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现了自身的跨越。
教材一诞生,学校便利用它对四十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培训。目的之一是检验这本教材的实际效果,之二是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棋类教学中去。
三、搭建网络平台,让信息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增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学校加大了对它的应用范畴的拓展,使它为棋类教学所用,对棋类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远程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帮助我们实现了人机对奕,远程对奕。这样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棋艺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辅助棋类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特点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爱学乐学。在孩子们的眼里,与计算机下棋是最有趣的事。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让各个班级都有固定的上网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基本上都在跟电脑下棋,兴趣十足,乐此不疲。
2.开辟棋类特色专题网页及棋类教学BLOG
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棋类特色”专题,一方面对外宣传学校特色,另一方面供教师学生学习交流。但是BBS只是提供交流的平台,它无法将自己的东西归类整理。于是,在2005年我们学校引入了BLOG。网络日记的引入,使师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现在棋类老师魏老师的BLOG象棋园地成了交流学习的好去处。同时,网络平台还为我们提供了实时转播比赛实况的可能,刚刚结束的由我校承办的常熟市小学生棋类比赛就在网上向家长实时播出,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对奕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不同,农村里会下国际象棋的人不多,因此,好多学生回家后无法下棋。我们就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游戏功能在家里和同学下棋。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引入棋类教学使学生学得开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四、开展各类活动,让特色在比拼中彰显实力
1.提供课外棋类活动的场所
“玉兰树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块,杀上一盘,切磋技艺。下棋者镇定自如,沉着对弈,观棋者们身临其境,跃跃欲试,孩子们忽而屏息凝视,苦思冥想,忽而眉开眼笑,欢呼雀跃。”这是我们学校老校的风景线。如今,新校为棋类特色量身定制的专用教室、比赛场地上则出现了更令人回味的场景:午间休息时,下午放学后,孩子们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或打开电脑上网对奕,或找来同伴结对厮杀。偌大的教室里虽然悄无声息,却分明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棋子的痴恋与挚爱,感受到弥漫其间的活跃异常的思维流和从孩子们身上发散出来的灵慧之气。这是珍小新校内一道亮丽的景观。时光飞逝,校园里的孩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可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却始终驻留在珍小的校园。
2.组织开展各项比赛
我们每年组织举行一次教工象棋比赛和全校性学生象棋比赛。教师人人参与象棋活动,无疑成了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中开展的“棋王擂台赛”,人人参加,通过组→班→年级→学校层层选拔,决出“班级棋王”、“年级棋王”、“学校棋王”和一大批“棋类爱好者”。同时,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行定段赛,第二学期举行升段赛。没有段位证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比赛形成了竞争,有了竞争才能有更快的提高。
“让珍门中心小学的学生个个都会下棋”,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要求;“让珍门中心小学多出一些象棋高手”,这是我们更高的目标。我们相信,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珍门小学的棋类特色一定会在浩瀚的棋海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该校从开始接触国际象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该校组建了象棋兴趣小组,让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虽然也出了些成绩,但无法形成气候,阻碍了棋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进入九十年代,该校开始酝酿让棋类教学进课堂,并于1996年被上级教育部门批准实施。同时第一个棋类课题《以棋促教,发展智力》被立为苏州市级课题。
从此,该校棋类教学走上了科研之路,棋类特色越来越明显,成了远近闻名的“国际象棋特色学校”。
一、棋类进入课堂,让学生在对弈中张扬个性
要将普通的兴趣小组放大成学校特色,必须经历艰难的探索和艰苦的跋涉。首先要统一思想。为此,该校反复研究,终于达成了共识:要做强,必须先做大、做规范;要做大、做规范,必须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将棋类引入课堂。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在全体珍小人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匆匆十载,几多付出,几多辛劳,几多欣慰。棋类终于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间。
1.自加压力,争取政策
学校自行更改课程标准,那是不允许的,然而,要让棋类进入课堂,就必须对课程表作微调,因而必须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可。也是巧合,常熟市教育局根据教育发展的大势,提出了办学的“三加”思路,就是“学校常规加特色,教师达标加专长,学生合格加特长”。我们学校的想法刚好与教育局的思路吻合,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于是,我们学校赢得了教育局的政策支持,迈出了棋类课堂教学探索的第一步。
2.配好教师,搭好班子
棋类教学进课堂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财、物等诸多因素,其中人是决定因素。我们一开始就花了大力气,从有限的师资中抽出精兵强将承担重任:由教导主任挂帅,配备两名专职教师,其中一人主要负责上课,一人主要负责训练;并由他们三人组成棋类教学教研组,重点研究棋类教学问题。
3.掌握基础,培养兴趣
如何上好国际象棋课,如何培养学生对其的兴趣,这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当时,棋类教学资源极其匮乏:没有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教学器材。但是我们有的是信心,有的是心灵手巧的教师,更重要的是有棋类课题《以棋促教,开发智力》的引领。在市教研室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我们上下同心,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规则。在摸爬滚打中,我们逐渐掌握了棋类教学的关键,不仅帮助学生打好了基础,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如果说以前的兴趣小组活动是“一花独放不是春”,那么,棋类教学进入课堂后则就是“百花齐放春滿园”,那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让人激动不已。
二、编写校本教材,让老师通过文本实现跨越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没有棋类教材就很难扎实有序地推进棋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是“跟着感觉走”,不仅没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缺乏可操作性,无从下手。可是要编一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科学、系统的国际象棋少儿教材,谈何容易!然而要将棋类教学“进行到底”,必须要有一套校本教材。为此,我们听取了多方意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几易其稿,终于编出了一套比较有价值的、比较可行的国际象棋少儿教材。
1.积累资料,打好基础
前期,我们要求棋课老师把以前训练中的资料整理出来,同时,阅读大量的学生在训练及比赛中的记录,以找出有用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来自于实践,因此这些东西是最宝贵的,也是最符合学生实际的。另外,要求上棋课的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课,并把上课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为以后的编写教材积累第一手资料。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编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明确要求,制订大纲
根据积累的资料,我们着手制订各年级的教学要求。
3.编写教材,全员培训
教材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没有教材的教学好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基于此,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暑期进行国际象棋教材的编写。这是一个“生产”的过程,那阵阵“剧痛”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但是“剧痛”过后,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国际象棋教材“诞生”了。这套教材,在常熟市校本教材评比中获二等奖,获得了一致好评。这套教材的诞生,不仅实现了我们学校棋类教学的一次新跨越,而且帮助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现了自身的跨越。
教材一诞生,学校便利用它对四十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培训。目的之一是检验这本教材的实际效果,之二是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棋类教学中去。
三、搭建网络平台,让信息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增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学校加大了对它的应用范畴的拓展,使它为棋类教学所用,对棋类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远程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帮助我们实现了人机对奕,远程对奕。这样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棋艺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辅助棋类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特点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学生爱学乐学。在孩子们的眼里,与计算机下棋是最有趣的事。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安排,让各个班级都有固定的上网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基本上都在跟电脑下棋,兴趣十足,乐此不疲。
2.开辟棋类特色专题网页及棋类教学BLOG
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棋类特色”专题,一方面对外宣传学校特色,另一方面供教师学生学习交流。但是BBS只是提供交流的平台,它无法将自己的东西归类整理。于是,在2005年我们学校引入了BLOG。网络日记的引入,使师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现在棋类老师魏老师的BLOG象棋园地成了交流学习的好去处。同时,网络平台还为我们提供了实时转播比赛实况的可能,刚刚结束的由我校承办的常熟市小学生棋类比赛就在网上向家长实时播出,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对奕
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不同,农村里会下国际象棋的人不多,因此,好多学生回家后无法下棋。我们就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游戏功能在家里和同学下棋。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引入棋类教学使学生学得开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四、开展各类活动,让特色在比拼中彰显实力
1.提供课外棋类活动的场所
“玉兰树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块,杀上一盘,切磋技艺。下棋者镇定自如,沉着对弈,观棋者们身临其境,跃跃欲试,孩子们忽而屏息凝视,苦思冥想,忽而眉开眼笑,欢呼雀跃。”这是我们学校老校的风景线。如今,新校为棋类特色量身定制的专用教室、比赛场地上则出现了更令人回味的场景:午间休息时,下午放学后,孩子们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或打开电脑上网对奕,或找来同伴结对厮杀。偌大的教室里虽然悄无声息,却分明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棋子的痴恋与挚爱,感受到弥漫其间的活跃异常的思维流和从孩子们身上发散出来的灵慧之气。这是珍小新校内一道亮丽的景观。时光飞逝,校园里的孩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可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却始终驻留在珍小的校园。
2.组织开展各项比赛
我们每年组织举行一次教工象棋比赛和全校性学生象棋比赛。教师人人参与象棋活动,无疑成了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中开展的“棋王擂台赛”,人人参加,通过组→班→年级→学校层层选拔,决出“班级棋王”、“年级棋王”、“学校棋王”和一大批“棋类爱好者”。同时,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行定段赛,第二学期举行升段赛。没有段位证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比赛形成了竞争,有了竞争才能有更快的提高。
“让珍门中心小学的学生个个都会下棋”,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要求;“让珍门中心小学多出一些象棋高手”,这是我们更高的目标。我们相信,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珍门小学的棋类特色一定会在浩瀚的棋海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