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思维的起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ruby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科学教研活动中,我听了四上《溶解》单元《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感触颇深。
  教师在一开课就让学生进行猜想:“这里是100毫升的水,你们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此时学生在认知一片空白的前提下进行盲目地猜测:有的说能溶解6克,有的说能溶解30克,有的说能溶解100克,还有的甚至说能无限制地进行溶解……此时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合理的评价,只是匆忙地进行补救式的引导:那到底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实验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没有创设情境就让学生进行预测,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猜”,却没问学生“想”这样猜的根据是什么。显然,这样的预测只是过场而已,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
  一、预测的重要性分析
  “预测”是人们在将要进行某种工作或研究时根据事物变化的一定规律预先想象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的一种行为。它与猜测不同,必须先根据事物变化的一定规律再得出预测结果。
  小学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启蒙。“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在科学学习上的一定意义就体现在学生善于预测的能力。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环节:问题提出——预测——方案制订——观察实验——结论得出等。预测环节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咽喉,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关键点。有效预测能使探究活动方向更为明确,探究任务更为清晰。学生预测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其科学素养的程度。
  二、预测的运用策略
  预测的无效性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其的忽视和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前概念的掌握程度,巧设预测载体,合理地安排预测环节,使预测真正趋于有效。
  (一)当概念空白时——预测之前先动手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预测。当然在学生前概念一片空白时,动手操作是进行有效预测的关键。
  例如,四上《声音》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是让学生围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核心问题进行有效探究的教学活动。
  【教学片断】
  师: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同学们能自己来制造一些声音吗?我们不比谁制造的声音响,比的是谁制造声音的方法多?
  (学生想尽各种方法制造声音)
  师:你们刚才是怎样制造声音的?
  生1:我用手敲桌子就发出了声音?
  师:那你认为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1:我觉得应该是手和桌子发生碰撞的缘故吧。
  【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预测:物体碰撞】
  生2:我双手搓一搓就能产生声音,我觉得是摩擦产生了声音。
  【教师记录学生的预测:物体摩擦】
  生3:我刚才在地上一跺脚就产生了声音。
  师:那你认为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3:可能是我用力了,声音就产生了。
  【教师记录学生的预测:用力】
  ……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和皮筋发出声音,并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状态。在得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结论后,教师又巧设反证实验:“刚才我们制造了很多声音,那么你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振动?是谁在振动?”通过这样有序呼应的教学,让学生对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
  【教学发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预测。因为声音的产生原因对学生来说是空白的,如果开门见山地进行预测那也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之所以安排让学生动手制造声音,是为了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去感受和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这样的预测不是凭空瞎说,是有根据、有价值的。整个预测的过程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的观察探究、回顾反证打下了基础。
  (二)当概念模糊时——预测之前要交流
  有效预测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有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也就是前概念认识。当学生对此概念有生活体验但较为模糊时,教师要巧设载体让学生有效参与,并给予他们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进行预测。
  【教学片断】
  在三下《磁铁》单元《磁铁的两极》一课中,教师在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将一颗小钢珠放在一块条形磁铁的中间部位,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钢珠发生了什么现象?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及时引导。
  【先让学生观察小钢珠在条形磁铁上的现象,初步感知在条形磁铁上磁力是有大小的】
  师: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条形磁铁上的磁性大小不一样。
  生2:可能是小钢珠自身的原因吧!
  师:刚才有同学说可能是磁力大小不一样,那条形磁铁上什么地方的磁力最大呢?
  生1:我觉得是红色一头磁力最大。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1:因为小钢珠刚才往这边滚了。
  生2:有可能是白色一端磁力最大,刚才老师放小钢珠时有些偏向红色这边的。
  生3:我认为红白两头的磁力都挺大的。
  生4: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好像条形磁铁的中间的磁力是很小的。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下几种预测】
  师:为了验证我们的预测,我们就利用挂回形针的方法,测量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吧!
  【教学发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让学生测量各部分磁力大小,而是通过一个“滚钢珠”的趣味游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游戏后进行了有效的预测,为后续的有效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时,教师又及时出示蹄形磁铁:“那蹄形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最大呢?”就这样,又一轮深层次的预测又开始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一次被激起……
  (三)当概念分歧时——预测之后须评价
  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测进行客观、公正地总结,整理在预测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每一次有理的预测,激发学生今后敢于预测的勇气。
  【教学片断】
  在三上《水和空气》单元《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教师在学生“拉压注射器”活动之后,安排了一个拍球活动。学生在拍球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为什么皮球一拍就会弹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此时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预测:有的认为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原因,有的认为皮球材料是橡胶的原因,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此时教师并没有刻意去否定持“材料原因”这些同学,而是建议大家先验证“空气原因”的预测。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皮球弹起来是和球内的空气有关时,教师随机鼓励学生对另一种预测进行探究,最终证实了球的弹性和球的橡胶材料也有一定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两种预测都进行了肯定,并鼓励大家今后大胆参与预测。
  【教学发思】
  任何一种有理的预测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学生预测兴趣及习惯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测是动手实验前的一种思考,预测错误或失败也是正常的,消除学生预测时的心理负担。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我的预测进行有效的反思,为今后预测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有效的预测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教师应该慎重考虑每次预测的意义和价值,合理地设置探究活动中的每一个预测,使预测环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的口算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他们的解题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口算的教学,这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口算教学 有效对策 教学质量 运算定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33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
当前,课件已经成了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出现没有课件就不能上课的情景。纵观众多的课件,它们的有效性到底如何呢?笔者以为,课件绝非现代教育技术的摆设,不同的学科对课件的要求侧重点应该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科教师在制作、使用课件之前,应该先去还原自己的学科原点,为解决这个原点问题再去着手设计课件,这将会使课件真正有效,真正为教学服务。品德教学真正的落脚点在于生活,品德课课件要突出品德学科的“生
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应不断总结阅读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得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面对阅读题。中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性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下面将结合自身的日常教学实践,例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四种活动设计方法。  一、游戏活动设计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
下面是我校综合实践教研活动中的一节成果展示课。课堂实录如下:  一、课堂实录  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分组活动中,通过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深入探究了家乡的文化底蕴、风情物产等。这节课,我们将对活动的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展示。老师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展示——1.说家乡事(小组1PPT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口、发展等情况,表演《小马灯》(本地地方特色舞蹈)。  2.夸家乡富(第二小组视频重
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学习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基本技能,拓宽智力发展,体现智慧和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好数学作业环节,以提升学生作业质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仅能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而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责任感、培育审美意识都有积极意义。下面笔者从几个不
[摘 要]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主要介绍《白鸽》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表达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音乐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 白鸽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76  【教材分析】  《白鸽》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
我园一贯重视师德的教育和培养,将师德教育结合我园“以爱育爱”的办园宗旨,使师爱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保教工作中,让师德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职工身上,并不断创新师德建设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  一、以爱育爱,萌发教师爱的情感  师德建设的基础在于教师要有爱心,有爱才能育爱。我园“以爱育爱”的办园宗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孩子的成长需要爱,需要教师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二是,爱不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的
[摘 要]图片资源形象、生动、直观,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多种感官需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故备受品德教师的青睐。在课堂教学中图片资源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目标未能有效达成。基于此,从图片资源运用的问题入手,重点讨论了“图片资源的呈现要适时”这一对策,以及对品德教学中图片资源的运用进行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品德课堂 图片资源 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写作就是要写有意义的事,惊天动地、影响大的事,而鸡毛蒜皮的事情是没必要写的。这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小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