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科学教研活动中,我听了四上《溶解》单元《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感触颇深。
教师在一开课就让学生进行猜想:“这里是100毫升的水,你们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此时学生在认知一片空白的前提下进行盲目地猜测:有的说能溶解6克,有的说能溶解30克,有的说能溶解100克,还有的甚至说能无限制地进行溶解……此时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合理的评价,只是匆忙地进行补救式的引导:那到底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实验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没有创设情境就让学生进行预测,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猜”,却没问学生“想”这样猜的根据是什么。显然,这样的预测只是过场而已,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
一、预测的重要性分析
“预测”是人们在将要进行某种工作或研究时根据事物变化的一定规律预先想象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的一种行为。它与猜测不同,必须先根据事物变化的一定规律再得出预测结果。
小学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启蒙。“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在科学学习上的一定意义就体现在学生善于预测的能力。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环节:问题提出——预测——方案制订——观察实验——结论得出等。预测环节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咽喉,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关键点。有效预测能使探究活动方向更为明确,探究任务更为清晰。学生预测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其科学素养的程度。
二、预测的运用策略
预测的无效性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其的忽视和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前概念的掌握程度,巧设预测载体,合理地安排预测环节,使预测真正趋于有效。
(一)当概念空白时——预测之前先动手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预测。当然在学生前概念一片空白时,动手操作是进行有效预测的关键。
例如,四上《声音》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是让学生围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核心问题进行有效探究的教学活动。
【教学片断】
师: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同学们能自己来制造一些声音吗?我们不比谁制造的声音响,比的是谁制造声音的方法多?
(学生想尽各种方法制造声音)
师:你们刚才是怎样制造声音的?
生1:我用手敲桌子就发出了声音?
师:那你认为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1:我觉得应该是手和桌子发生碰撞的缘故吧。
【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预测:物体碰撞】
生2:我双手搓一搓就能产生声音,我觉得是摩擦产生了声音。
【教师记录学生的预测:物体摩擦】
生3:我刚才在地上一跺脚就产生了声音。
师:那你认为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3:可能是我用力了,声音就产生了。
【教师记录学生的预测:用力】
……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和皮筋发出声音,并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状态。在得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结论后,教师又巧设反证实验:“刚才我们制造了很多声音,那么你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振动?是谁在振动?”通过这样有序呼应的教学,让学生对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
【教学发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预测。因为声音的产生原因对学生来说是空白的,如果开门见山地进行预测那也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之所以安排让学生动手制造声音,是为了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去感受和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这样的预测不是凭空瞎说,是有根据、有价值的。整个预测的过程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的观察探究、回顾反证打下了基础。
(二)当概念模糊时——预测之前要交流
有效预测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有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也就是前概念认识。当学生对此概念有生活体验但较为模糊时,教师要巧设载体让学生有效参与,并给予他们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进行预测。
【教学片断】
在三下《磁铁》单元《磁铁的两极》一课中,教师在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将一颗小钢珠放在一块条形磁铁的中间部位,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钢珠发生了什么现象?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及时引导。
【先让学生观察小钢珠在条形磁铁上的现象,初步感知在条形磁铁上磁力是有大小的】
师: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条形磁铁上的磁性大小不一样。
生2:可能是小钢珠自身的原因吧!
师:刚才有同学说可能是磁力大小不一样,那条形磁铁上什么地方的磁力最大呢?
生1:我觉得是红色一头磁力最大。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1:因为小钢珠刚才往这边滚了。
生2:有可能是白色一端磁力最大,刚才老师放小钢珠时有些偏向红色这边的。
生3:我认为红白两头的磁力都挺大的。
生4: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好像条形磁铁的中间的磁力是很小的。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下几种预测】
师:为了验证我们的预测,我们就利用挂回形针的方法,测量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吧!
【教学发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让学生测量各部分磁力大小,而是通过一个“滚钢珠”的趣味游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游戏后进行了有效的预测,为后续的有效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时,教师又及时出示蹄形磁铁:“那蹄形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最大呢?”就这样,又一轮深层次的预测又开始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一次被激起……
(三)当概念分歧时——预测之后须评价
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测进行客观、公正地总结,整理在预测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每一次有理的预测,激发学生今后敢于预测的勇气。
【教学片断】
在三上《水和空气》单元《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教师在学生“拉压注射器”活动之后,安排了一个拍球活动。学生在拍球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为什么皮球一拍就会弹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此时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预测:有的认为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原因,有的认为皮球材料是橡胶的原因,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此时教师并没有刻意去否定持“材料原因”这些同学,而是建议大家先验证“空气原因”的预测。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皮球弹起来是和球内的空气有关时,教师随机鼓励学生对另一种预测进行探究,最终证实了球的弹性和球的橡胶材料也有一定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两种预测都进行了肯定,并鼓励大家今后大胆参与预测。
【教学发思】
任何一种有理的预测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学生预测兴趣及习惯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测是动手实验前的一种思考,预测错误或失败也是正常的,消除学生预测时的心理负担。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我的预测进行有效的反思,为今后预测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有效的预测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教师应该慎重考虑每次预测的意义和价值,合理地设置探究活动中的每一个预测,使预测环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责编 张亚莎)
教师在一开课就让学生进行猜想:“这里是100毫升的水,你们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此时学生在认知一片空白的前提下进行盲目地猜测:有的说能溶解6克,有的说能溶解30克,有的说能溶解100克,还有的甚至说能无限制地进行溶解……此时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合理的评价,只是匆忙地进行补救式的引导:那到底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实验吧。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没有创设情境就让学生进行预测,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猜”,却没问学生“想”这样猜的根据是什么。显然,这样的预测只是过场而已,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
一、预测的重要性分析
“预测”是人们在将要进行某种工作或研究时根据事物变化的一定规律预先想象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的一种行为。它与猜测不同,必须先根据事物变化的一定规律再得出预测结果。
小学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启蒙。“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在科学学习上的一定意义就体现在学生善于预测的能力。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环节:问题提出——预测——方案制订——观察实验——结论得出等。预测环节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咽喉,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关键点。有效预测能使探究活动方向更为明确,探究任务更为清晰。学生预测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其科学素养的程度。
二、预测的运用策略
预测的无效性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其的忽视和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前概念的掌握程度,巧设预测载体,合理地安排预测环节,使预测真正趋于有效。
(一)当概念空白时——预测之前先动手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预测。当然在学生前概念一片空白时,动手操作是进行有效预测的关键。
例如,四上《声音》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是让学生围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核心问题进行有效探究的教学活动。
【教学片断】
师: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同学们能自己来制造一些声音吗?我们不比谁制造的声音响,比的是谁制造声音的方法多?
(学生想尽各种方法制造声音)
师:你们刚才是怎样制造声音的?
生1:我用手敲桌子就发出了声音?
师:那你认为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1:我觉得应该是手和桌子发生碰撞的缘故吧。
【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预测:物体碰撞】
生2:我双手搓一搓就能产生声音,我觉得是摩擦产生了声音。
【教师记录学生的预测:物体摩擦】
生3:我刚才在地上一跺脚就产生了声音。
师:那你认为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3:可能是我用力了,声音就产生了。
【教师记录学生的预测:用力】
……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和皮筋发出声音,并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状态。在得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结论后,教师又巧设反证实验:“刚才我们制造了很多声音,那么你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振动?是谁在振动?”通过这样有序呼应的教学,让学生对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
【教学发思】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预测。因为声音的产生原因对学生来说是空白的,如果开门见山地进行预测那也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之所以安排让学生动手制造声音,是为了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去感受和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这样的预测不是凭空瞎说,是有根据、有价值的。整个预测的过程充分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的观察探究、回顾反证打下了基础。
(二)当概念模糊时——预测之前要交流
有效预测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有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也就是前概念认识。当学生对此概念有生活体验但较为模糊时,教师要巧设载体让学生有效参与,并给予他们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进行预测。
【教学片断】
在三下《磁铁》单元《磁铁的两极》一课中,教师在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将一颗小钢珠放在一块条形磁铁的中间部位,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钢珠发生了什么现象?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及时引导。
【先让学生观察小钢珠在条形磁铁上的现象,初步感知在条形磁铁上磁力是有大小的】
师: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条形磁铁上的磁性大小不一样。
生2:可能是小钢珠自身的原因吧!
师:刚才有同学说可能是磁力大小不一样,那条形磁铁上什么地方的磁力最大呢?
生1:我觉得是红色一头磁力最大。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1:因为小钢珠刚才往这边滚了。
生2:有可能是白色一端磁力最大,刚才老师放小钢珠时有些偏向红色这边的。
生3:我认为红白两头的磁力都挺大的。
生4: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好像条形磁铁的中间的磁力是很小的。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下几种预测】
师:为了验证我们的预测,我们就利用挂回形针的方法,测量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吧!
【教学发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让学生测量各部分磁力大小,而是通过一个“滚钢珠”的趣味游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游戏后进行了有效的预测,为后续的有效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时,教师又及时出示蹄形磁铁:“那蹄形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最大呢?”就这样,又一轮深层次的预测又开始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一次被激起……
(三)当概念分歧时——预测之后须评价
在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预测进行客观、公正地总结,整理在预测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每一次有理的预测,激发学生今后敢于预测的勇气。
【教学片断】
在三上《水和空气》单元《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教师在学生“拉压注射器”活动之后,安排了一个拍球活动。学生在拍球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为什么皮球一拍就会弹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此时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预测:有的认为是因为皮球里的空气原因,有的认为皮球材料是橡胶的原因,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由。此时教师并没有刻意去否定持“材料原因”这些同学,而是建议大家先验证“空气原因”的预测。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皮球弹起来是和球内的空气有关时,教师随机鼓励学生对另一种预测进行探究,最终证实了球的弹性和球的橡胶材料也有一定关系。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两种预测都进行了肯定,并鼓励大家今后大胆参与预测。
【教学发思】
任何一种有理的预测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学生预测兴趣及习惯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测是动手实验前的一种思考,预测错误或失败也是正常的,消除学生预测时的心理负担。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我的预测进行有效的反思,为今后预测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有效的预测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教师应该慎重考虑每次预测的意义和价值,合理地设置探究活动中的每一个预测,使预测环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