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演绎过一波惊心动魄行情的大宗商品,能否在2009年重返牛市?中国需求能否拯救世界?
《财经》记者 严江宁
火与冰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2008年可谓跌荡起伏。上半年时,市场还在谈论涨价、盈利和扩产,下半年话题就变成了裁员、降薪和减产。
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为例,2008年7月,冲至894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位,随后短短几个月又迅速从高点呈“自由落体式”下落,仅10月当月的下跌幅度就超过了23%,创下了单月跌幅的最高记录。到年终收尾时,期铜价格在3000美元/吨的关口徘徊,与年内高点相比,已缩水近三分之二。铝、铁矿石、石油等商品也都上演了类似的抛物线,标志全球航运景气程度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从5月最高时的上万点跌至600点。
大宗商品牛市的终结,终于迫使人们相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从金融体系波及到了实体经济。而中国等新兴国家能从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的说法,也变得愈加不现实,大宗商品需求锐减也已经变成不争的事实。高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声称,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正在从“需求的崩溃”(demand destruction)演变为“供应的崩溃”(supply destruction)。由于需求锐减,为求价格稳定,供应也被相应削减。高盛分析师认为,目前需求水平下降过快,仍远高于大宗商品的供应,未来更多的产能削减不可避免。从长期看,目前供应的骤减将可能导致长期产能的不足,从而为2010年的强劲反弹垫底。
力拓首席经济师维万克·图普勒(Vivek Tulpule)告诉《财经》记者,当前面临的形势是需求增长缓慢,供给也很弱,“我们的确看到了需求一方在减弱,同样也看到很多高成本的生产商削减了他们的产量,因而供给的力量也在被削弱。价格最终要靠双方的博弈作用来决定。”
摩根大通则预计,若想再次看到金属牛市,需首先消耗目前过量的存货并进一步削减产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再造就一个和本轮牛市类似的强劲经济增长环境。
然而,随着金融投机者的退场,未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恐难再被推至2008年的高点。位于北京的麦健陆咨询公司矿业分析师薛烨告诉《财经》记者,上一轮大宗商品的牛市,除了基本面因素,美元贬值和投机性资金的介入,是将原油、铁矿石、金属价格等大宗商品价格推高的重要原因。而随着这些投机性资金的离场和美元的相对稳定,未来两年内牛市的局面都很难再现。
英国商品研究所(下称CRU)中国CEO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认为,目前全球面临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衰退,恢复将是缓慢的,全球经济的放缓对金属消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后的希望
许多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中国。自1996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全球三分之一的电解铝产能来自中国。中国需求的变动,足以起到左右信心的作用。
2008年10月15日,力拓CEO艾博年(Tom Albanese)在公布三季度业绩时表示,中国将无法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独善其身,中国经济正放慢脚步,因此力拓将重新审视现有的扩张计划。这一声明一出,主要矿业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力拓英国的股价下挫17%,必和必拓英国的股价下跌15%,英国富时350(FTSE 350)矿业指数当天下跌了17.3%。
“中国虽然无法扮演拯救世界经济的角色,但可能成为阻止其进一步恶化的平衡力量。”CRU的约翰逊(John Johnson)告诉《财经》记者。
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所的预测,2009年全球电解铝消费将出现0.1%的负增长,但中国仍保持4.4%的增速。而在北美、欧洲等主要的铜消费地区,在2009年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的情况下,预计中国仍有5.5%的增长。同时,对于将为全球钢铁增量贡献78%的中国钢铁业而言,预计中国2009年钢铁产量也会领涨全球0.8%的增速,达到4%。
对于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包括力拓等矿业巨头对此十分倚重。“我们预计,2009年,特别是在下半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很可能反弹。特别是‘4万亿投资计划’中将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铁路、房屋建设方面,而这些将成为拉动包括钢铁、铜等大宗商品需求的积极因素。”图普勒告诉《财经》记者。
约翰逊认为,“4万亿”投资计划将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这一政策对GDP增长有近1.5个百分点的支撑作用。
并购新机遇
2008年7月10日,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中西部公司(澳大利亚交易所代码:MIS,下称中西部公司)迎来了三位新董事,悉数由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推荐。中钢对中西部公司的收购,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首起大规模的“敌意收购”。尽管这起交易被《亚洲金融》(Finance Asia)、《财资》(Assets)等专业杂志评选为“最佳并购交易”,但大宗商品价格的意外暴跌,仍令收购者支付的价格显得过高。
这也成为2008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资源领域几项收购的共同遭遇。年初,中国铝业公司联合美国铝业公司(Alcoa),斥资140.5亿美元收购了力拓英国约12%股份,从而获得力拓约9%股份,成为力拓的单一最大股东,令全球皆为此惊呼中国资本的到来。
此时,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正在积极谋求对力拓的收购,试图利用大宗商品的牛市机会,进一步加强公司对矿业市场的垄断。对于中国人的加入,必和必拓摸不清“中国公司到底想干什么”。然而,面对不断下挫的商品价格和持续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必和必拓11月25日宣布放弃坚持了一年多的对力拓的收购计划。此时,力拓英国的股价比中铝入股时已经跌去超过七成。
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交易金额,按市值计曾达到188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被撤销的最大规模的交易。
受到重创的不仅仅是并购交易。由于市场环境恶化,矿业公司的上市融资也变得举步维艰。瑞士银行旗下投资银行亚洲工业部联席主管罗佩克(Patrick Loftus-Hills)曾表示,该公司有16家矿业类客户推迟了在香港和其他亚洲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融资(IPO)计划,包括一些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的公司。他预计,资本市场向矿业公司重新开放或许在2009年下半年,或是更晚一点的时间。
资产价格不断下滑、资本市场关闭融资大门,将令中小型矿业和资源企业面临艰难时刻,对于迫切需要资源的中国企业来说,反而可能是投资的好机会。普华永道采矿业务全球领导人蒂姆哥德史密斯(Tim Goldsmith)告诉《财经》记者,受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资源价格未来半年至一年内还会处于相对低的位置,中国企业应迅速行动。
德勤公司全球油气行业并购总监Ian Sperling-Tyler认为,面对这个收购时机,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有很多竞争优势,可以在不寻求债务或股权融资的情况下进行收购,更具战略性眼光,不注重短期价格变化,以及人民币强势等。他建议,最好的收购对象就是那些独立石油公司,19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此类公司,目前股价都大幅低于净资产。
不少中国企业也持类似看法,认为接下来的半年左右将可能是中国企业开展收购的好机会。事实上,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已经在2008年下半年得到印证。2008年11月3日,首钢集团通过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出资1.625亿澳元认购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Mount Gibson Iron Ltd,澳大利亚交易所代码:MGX,下称吉布森山铁矿)股份。戏剧化的是,首钢集团曾经在2008年年初对吉布森山铁矿提出收购,因涉嫌违规被迫放弃,当时价格为2.60澳元/股。而第二次收购的价格仅为0.60澳元/股,不到上一次出价的四分之一。
此外,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也都有所行动,先后在澳大利亚收购了部分铁矿石资产。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也在11月份买入澳大利亚一处未开发铁矿,一旦开采,将带来每年1300万吨的产量。
对于此前没有资源保证的钢企,对外寻找资源无疑是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的一剂“良药”。“现在是企业走出去购买一些国外矿产的好时机,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减轻未来生产的成本压力,较好地控制原材料成本。”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坦陈目前企业“走出去”的好处。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可利用这一机会,尝试与企业联手开展矿产资源方面的投资。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开始在市场寻找此类投资对象。
不过,普华永道企业融资与并购全球主管合伙人克里斯·海明斯告诫说,中国企业要对收购支付的价格随时保持警惕。“对于中国的企业,很多的西方公司把它们看成‘救世主’。他们认为,中国公司将会付最高的价格,弥补这样的价格缺口。这显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构成一种危险。”■
《财经》记者 严江宁
火与冰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2008年可谓跌荡起伏。上半年时,市场还在谈论涨价、盈利和扩产,下半年话题就变成了裁员、降薪和减产。
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为例,2008年7月,冲至894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位,随后短短几个月又迅速从高点呈“自由落体式”下落,仅10月当月的下跌幅度就超过了23%,创下了单月跌幅的最高记录。到年终收尾时,期铜价格在3000美元/吨的关口徘徊,与年内高点相比,已缩水近三分之二。铝、铁矿石、石油等商品也都上演了类似的抛物线,标志全球航运景气程度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从5月最高时的上万点跌至600点。
大宗商品牛市的终结,终于迫使人们相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从金融体系波及到了实体经济。而中国等新兴国家能从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的说法,也变得愈加不现实,大宗商品需求锐减也已经变成不争的事实。高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声称,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正在从“需求的崩溃”(demand destruction)演变为“供应的崩溃”(supply destruction)。由于需求锐减,为求价格稳定,供应也被相应削减。高盛分析师认为,目前需求水平下降过快,仍远高于大宗商品的供应,未来更多的产能削减不可避免。从长期看,目前供应的骤减将可能导致长期产能的不足,从而为2010年的强劲反弹垫底。
力拓首席经济师维万克·图普勒(Vivek Tulpule)告诉《财经》记者,当前面临的形势是需求增长缓慢,供给也很弱,“我们的确看到了需求一方在减弱,同样也看到很多高成本的生产商削减了他们的产量,因而供给的力量也在被削弱。价格最终要靠双方的博弈作用来决定。”
摩根大通则预计,若想再次看到金属牛市,需首先消耗目前过量的存货并进一步削减产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再造就一个和本轮牛市类似的强劲经济增长环境。
然而,随着金融投机者的退场,未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恐难再被推至2008年的高点。位于北京的麦健陆咨询公司矿业分析师薛烨告诉《财经》记者,上一轮大宗商品的牛市,除了基本面因素,美元贬值和投机性资金的介入,是将原油、铁矿石、金属价格等大宗商品价格推高的重要原因。而随着这些投机性资金的离场和美元的相对稳定,未来两年内牛市的局面都很难再现。
英国商品研究所(下称CRU)中国CEO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认为,目前全球面临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衰退,恢复将是缓慢的,全球经济的放缓对金属消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后的希望
许多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中国。自1996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全球三分之一的电解铝产能来自中国。中国需求的变动,足以起到左右信心的作用。
2008年10月15日,力拓CEO艾博年(Tom Albanese)在公布三季度业绩时表示,中国将无法在全球经济衰退中独善其身,中国经济正放慢脚步,因此力拓将重新审视现有的扩张计划。这一声明一出,主要矿业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力拓英国的股价下挫17%,必和必拓英国的股价下跌15%,英国富时350(FTSE 350)矿业指数当天下跌了17.3%。
“中国虽然无法扮演拯救世界经济的角色,但可能成为阻止其进一步恶化的平衡力量。”CRU的约翰逊(John Johnson)告诉《财经》记者。
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所的预测,2009年全球电解铝消费将出现0.1%的负增长,但中国仍保持4.4%的增速。而在北美、欧洲等主要的铜消费地区,在2009年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的情况下,预计中国仍有5.5%的增长。同时,对于将为全球钢铁增量贡献78%的中国钢铁业而言,预计中国2009年钢铁产量也会领涨全球0.8%的增速,达到4%。
对于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包括力拓等矿业巨头对此十分倚重。“我们预计,2009年,特别是在下半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很可能反弹。特别是‘4万亿投资计划’中将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铁路、房屋建设方面,而这些将成为拉动包括钢铁、铜等大宗商品需求的积极因素。”图普勒告诉《财经》记者。
约翰逊认为,“4万亿”投资计划将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这一政策对GDP增长有近1.5个百分点的支撑作用。
并购新机遇
2008年7月10日,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中西部公司(澳大利亚交易所代码:MIS,下称中西部公司)迎来了三位新董事,悉数由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推荐。中钢对中西部公司的收购,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首起大规模的“敌意收购”。尽管这起交易被《亚洲金融》(Finance Asia)、《财资》(Assets)等专业杂志评选为“最佳并购交易”,但大宗商品价格的意外暴跌,仍令收购者支付的价格显得过高。
这也成为2008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资源领域几项收购的共同遭遇。年初,中国铝业公司联合美国铝业公司(Alcoa),斥资140.5亿美元收购了力拓英国约12%股份,从而获得力拓约9%股份,成为力拓的单一最大股东,令全球皆为此惊呼中国资本的到来。
此时,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正在积极谋求对力拓的收购,试图利用大宗商品的牛市机会,进一步加强公司对矿业市场的垄断。对于中国人的加入,必和必拓摸不清“中国公司到底想干什么”。然而,面对不断下挫的商品价格和持续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必和必拓11月25日宣布放弃坚持了一年多的对力拓的收购计划。此时,力拓英国的股价比中铝入股时已经跌去超过七成。
必和必拓对力拓的收购交易金额,按市值计曾达到188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被撤销的最大规模的交易。
受到重创的不仅仅是并购交易。由于市场环境恶化,矿业公司的上市融资也变得举步维艰。瑞士银行旗下投资银行亚洲工业部联席主管罗佩克(Patrick Loftus-Hills)曾表示,该公司有16家矿业类客户推迟了在香港和其他亚洲市场首次公开上市融资(IPO)计划,包括一些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的公司。他预计,资本市场向矿业公司重新开放或许在2009年下半年,或是更晚一点的时间。
资产价格不断下滑、资本市场关闭融资大门,将令中小型矿业和资源企业面临艰难时刻,对于迫切需要资源的中国企业来说,反而可能是投资的好机会。普华永道采矿业务全球领导人蒂姆哥德史密斯(Tim Goldsmith)告诉《财经》记者,受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资源价格未来半年至一年内还会处于相对低的位置,中国企业应迅速行动。
德勤公司全球油气行业并购总监Ian Sperling-Tyler认为,面对这个收购时机,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有很多竞争优势,可以在不寻求债务或股权融资的情况下进行收购,更具战略性眼光,不注重短期价格变化,以及人民币强势等。他建议,最好的收购对象就是那些独立石油公司,19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此类公司,目前股价都大幅低于净资产。
不少中国企业也持类似看法,认为接下来的半年左右将可能是中国企业开展收购的好机会。事实上,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已经在2008年下半年得到印证。2008年11月3日,首钢集团通过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出资1.625亿澳元认购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Mount Gibson Iron Ltd,澳大利亚交易所代码:MGX,下称吉布森山铁矿)股份。戏剧化的是,首钢集团曾经在2008年年初对吉布森山铁矿提出收购,因涉嫌违规被迫放弃,当时价格为2.60澳元/股。而第二次收购的价格仅为0.60澳元/股,不到上一次出价的四分之一。
此外,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也都有所行动,先后在澳大利亚收购了部分铁矿石资产。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也在11月份买入澳大利亚一处未开发铁矿,一旦开采,将带来每年1300万吨的产量。
对于此前没有资源保证的钢企,对外寻找资源无疑是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的一剂“良药”。“现在是企业走出去购买一些国外矿产的好时机,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减轻未来生产的成本压力,较好地控制原材料成本。”一家钢铁企业负责人坦陈目前企业“走出去”的好处。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可利用这一机会,尝试与企业联手开展矿产资源方面的投资。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开始在市场寻找此类投资对象。
不过,普华永道企业融资与并购全球主管合伙人克里斯·海明斯告诫说,中国企业要对收购支付的价格随时保持警惕。“对于中国的企业,很多的西方公司把它们看成‘救世主’。他们认为,中国公司将会付最高的价格,弥补这样的价格缺口。这显然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构成一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