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互搏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若以一己之力全面调整政策以扩内需,难免顾此失彼,且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又会抵消部分效果
  
  《财经》记者 王长勇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将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国有银行
  
  “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也成为2008年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写照:宏观调控的目标,从前两个季度的“防过热,防通胀”,到三季度的“保增长,控通胀”,再到四季度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
  在林林总总的政策中,以“保增长”为纲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其配套政策,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举措,也是2009年最大的看点。这项承载了民众太多期望的政策,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效呢?
  
  悬而未决的资金来源
  兴奋过后,人们开始仔细推敲——“4万亿”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大?这笔资金从何而来?
  截至目前,“4万亿”中能够确定的数额是,在2010年之前,中央政府承担其中的1.18万亿元;对其他资金缺口如何落实,只确定了原则,但无明确计划。中央政府的态度是,其他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配套和银行贷款解决。
  此外,“4万亿”计划中已经落实的,是2008年四季度中央政府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其已于2008年11月底基本下达完毕。政府宣称,这1000亿元新增投资可带动社会投资4000亿元。
  2009年伊始,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人大审议批准2009年度财政预算之前,预先拨付资金用于中央投资项目,以保持投资进度不因预算审议程序而延迟。“保增长”的急迫心境可见一斑。
  据悉,2009年中央政府决定赤字规模为5000亿元赤字,为落实扩张投资计划进行融资。同时,为了减轻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缺口,考虑发行2600亿元左右国债转贷地方使用。另一考虑的方案是,由地方直接发债筹资。此外,中央政府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为“4万亿”投资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在地方政府方面,截至去年12月19日,共有18个省市公布了未来一至两年的投资计划,投资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
  与此相对应,据国家发改委测算,中央政府提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需各级地方政府配套1.25万亿元。但2009年和2010年,各级地方政府有能力承担的配套资金总计6200亿元,资金缺口总计5000亿元。可见,地方政府的25万亿元投资计划不免有画饼充饥之嫌。
  总体而言,本次由中央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计划,类似于亚洲金融危机前期,政府扩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即“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将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国有银行。
  众多经济学家预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将推动经济增长1.5个至3个百分点,但中国政府的期望则较为保守,认为这一计划将仅贡献1个百分点的增长;而1998年-2002年间,中国政府称,长期建设国债每年为经济增长贡献了1.5个至2个百分点。
  “4万亿”计划的高调推出与保守估计相对照,反映出政府的矛盾心态——地方和其他配套资金的落实,投资与消费失衡的进一步恶化,以及计划施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等因素,都有可能使经济刺激计划打折扣。
  
  不无冲突的政策效果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全面调整以扩张内需的同时,面对出口大幅下滑,中国政府提出了“稳定外需”的口号,也大幅调整了贸易政策。一个重要的举措是,自2008年下半年至今,政府先后四次调整出口商品退税率。
  政府宣称,提高出口商品退税率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但实际提高出口退税的商品超过了4000多项。细查其中项目,许多难说不是“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产品,另有众多商品也难以归类到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行列。
  同时,政府取消了部分钢铁、化工、粮食产品的出口关税或特别出口关税,降低了铝材、化肥等产品的出口关税;暂停和调整了部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调整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将部分产品从禁止类目录和限制类目录中剔除。
  中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意味着自2003年开始的收紧加工贸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控制“两高一资”为导向的贸易政策,开始全面松动。
  
  
  
  
  以上政策调整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是,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国家发改委对2006年和2007年“十一五”规划实现情况的评估显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5.38个百分点,仅完成规划目标的26.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32%和22%。“十一五”节能减排达标的警钟再起。
  “4万亿”保增长计划和节能减排间的矛盾,已变得异常突出。2008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四季度新增投资带来的一系列成绩,比如,农村民生工程、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三个领域的建设,预计钢材消费约30万吨、水泥消费约100万吨;新增中央投资30亿元安排的民航项目,消耗钢材50万吨、水泥1000万吨,等等。
  “4万亿”投资带来的钢材、水泥和铸铁等高耗能建材消费量的集中增长,给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带来严峻挑战;而且这些“硬邦邦”的建材消费量的增加,与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就业的政策目标相去甚远。
  政府以刺激内需和外需并举,试图阻止经济下滑,结果顾此失彼。促进出口的政策未见显效,却消耗了财政刺激内需的财力和资源。2008年11月,中国出口下降2.2%,为七年来首次负增长。专家预计,出口负增长可能至少持续到今年上半年。在外需大幅萎缩的背景下,单纯依靠鼓励出口的政策为出口企业纾困,效果可能相当有限。
  中国促进出口的政策难以扭转外部需求减少的影响,但对税收收入的减收效应立竿见影。财政部税政司分析认为,2008年8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得10月出口退税同比增加265.36亿元;11月1日起再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使得在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的情况下,11月出口退税仍然增长了15.1%。
  而且,四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因基数因素影响,将拉低2009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幅。2008年10月,全国财政收入出现0.3%的负增长;11月的增速下降幅度继续扩大,比2007年同月下降3.1%。财政部数据显示,如果剔除非税收入中一次性增收因素,按同口径比较,11月全国和中央本级收入分别下降7.3%和15.8%。
  因经济增速仍在减缓,今年前几个月,中国财政收入可能会出现罕见的连续月度负增长。2007年,中央政府债务率为22%,赤字率仅为0.8%。以此衡量,中国政府财政状况良好。因此,有学者建议,2009年中国政府的赤字空间很大,应发行1万多亿元的赤字国债刺激经济增长。
  但中央政府的最终选择明显保守。据悉,中央政府2009年将发行不超过8000亿元的国债,用于落实“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做此抉择,显然是考虑到促进出口的政策,对财政减收的影响将陆续显现。
  
  无法回避的民生难题
  投资“画大饼”可以发挥想象力,但近年来政府的另一项承诺——增加民生支出,却不可能用“空头支票”兑现。
  2008年初,政府曾承诺,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中国政府准备建立四个体系: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以及以失业、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上体系的建立,意味着政府要持续地投入资金。因民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较低,近年来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支出数额增加有限,增幅却很高。但随着基数不断累加,以后保持民生支出高增长的难度日益加大。
  而且,政府投资性支出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终结,但大多数民生支出一旦开始,就会变成经常性支出,并且需要逐年增长。2009年初结束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财政工作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重点之一。
  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等等,每一项政策背后,都需要相应的资金去实现。
  2009年,政府全面调整政策以扩内需,但政府资源终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现实的选择是照顾重点的民生支出,同时采取措施,刺激、引导社会资金增加投资,包括调整税制、减少管制、开放垄断领域等。危机,或许是一些领域改革破冰的良机。■
  
  
其他文献
SARS侵袭人类五周年之际,对SARS的研究还在继续,围绕SARS仍有很多待解之谜    2008年4月8日, 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俗称“非典型性肺炎”)侵袭人类五周年之际,一场关于SARS诊断以及抗病毒研究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中德科学中心举行。偌大的会场,零星坐了几位记者,场面显得有些冷清。  显然,此次发布会的主题——SARS研究,在今天已热度不再。遥想五年前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
期刊
中国与新西兰达成第一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经历的并非仅仅是过去三年的谈判    耗时三年、历经15个回合的谈判,中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终于落下帷幕。  4月7日上午,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新西兰贸易部部长菲尔·戈夫(Phil Goff)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协定》)。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女士出席。  
期刊
3月26日,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19岁的歹徒,却因精神紧张、体力耗尽瘫倒在地,央求李建华杀了他。  见此情形,李建华对歹徒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你干吗要干这种事?现在你走吧,我不报警,要么咱们去医院。”受到触动的丁某喊了声“妈”。  随后,李建华拨打了120急救电
期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3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08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8(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2007年四季度低0.44点。  这表明,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加剧以及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等宏观环境的变化,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有所回落,但仍处于乐观的区间(见图1)。     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经济总体较好,投资、信贷快速增长,外贸失衡压
期刊
中国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是GDP增速“保八”的有力支撑,但其固化原有经济结构、不利增长方式转变等副作用不可小觑    《财经》记者 张环宇    全球金融风暴来袭,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阴霾挥之不去。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无疑为中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增加了人们对经济增速“保八”的信心。但投资远不是国民经济的全部,而且空前庞大的计划,不仅给政府财政平衡带来巨大压力,亦为既定的经济结
期刊
尽管面临“保增长”的巨大压力,广东应继续既定的“腾笼换鸟”转型路线    《财经》记者 周琼    冬日的广州,天气晴暖,但本地出租车司机陈海荣显得闷闷不乐。  “从2008年11月底开始,客流量就明显减少了,特别是晚上9点以后,出来玩的人突然少了很多。”土生土长的陈海荣在广州开出租车已有12年。他告诉《财经》记者,当前情形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始阶段颇为相似,“危机开始影响我们小老百姓了。” 
期刊
□ 本刊记者 欧阳洪亮 李虎军 赵剑飞 罗文胜 罗昌平    本刊特约记者 龙盛平本刊实习记者 李微敖 发自四川震区  □ 本刊记者 段宏庆 王以超 常红晓 陈中小路 任波 秦旭东 后方支持    14时28分  指针在瞬间定格,成为惨痛记忆的永恒标志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是一个少为人知的边远山区小县。汶川面积4084平方公
期刊
转型势在必行,但转型之难料将依旧;长三角“一体化”则有望借机推进    《财经》记者 赵何娟      长三角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均属各界共识。但转型口号的提出已有经年,转型之难依旧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还是一场积蓄已久的火山喷发?  大半年前,当记者在江浙一带调查当时的中小企业倒闭潮时,各方态度都还比较乐观,认为应无大碍。然而,在其后短短几个月,在中国民营经
期刊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就在眼前。  “底”在何处以及何时触及,本质上是一个“假问题”,真正重要的是趋势在继续向下。经济增长骤然失速发生在2008年三季度,持续向下的动力才刚刚发挥作用。三个月前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计划,经济学界普遍松了一口气;当时的共识是,2009年达到8%的增长率当可无虞。今天的共识又已向下调整,保持8%增长之难将有如1998年或更甚。更悲观的预测则
期刊
拖延改革只会积重难返,已不是盛世危言。在2009年,这种焦虑恐还会延续    《财经》记者 杨哲宇  除中央行政机关的“大部制”改革和年底的燃油税改革,2008年的改革进程可谓波澜不惊    滞缓的焦虑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庆典激情过去之后,现实对改革的迫切需要与改革的现实进程形成了醒目的反差。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官方拟议的“隆重庆祝”并未成为贯穿全年的主调。年初,学术界、媒体、民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