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希伯:第一个为中华民族捐躯的欧洲人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e284818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记者不顾危险来到中国
  1941年9月12日,在八路军115师所在地一山东沂蒙山区的临沭县蛟龙镇蛟龙湾村口,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正等待—个非常人物的到来。
  “你终于来啦!欢迎你!”不一会儿,一队战士和一名蓝眼睛、大鼻子、高大魁梧的外国人出现在他们面前,罗荣桓上前一步,紧握“大鼻子”的手。大鼻子”同罗荣桓和陈光一一握手,蓝眼珠里闪动着喜悦的神色,他用中国话说:“我叫汉斯·希伯,你们好!能和山东抗日军民会见我很荣幸!这是亲人的会见!战友的会见!”
  汉斯·希伯是一名国际知名记者和国际主义战士。1897年6月13日出生在原奥匈帝国(现波兰)的克拉科夫,后定居德国,上大学时加入德国共产党,通晓英、德、俄、波兰和中国等5国文字。他毕业后从事记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作,曾到过苏联并采访过列宁和斯大林。
  他很早就向往中国,对中国的时事十分关心。1925年至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时期,他第一次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并发表了名篇《论马克思对中国的评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希伯愤而回到德国。1928年,他在德国出版了《从广州到上海》一书,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秋,希伯与同为德共党员的秋迪·芦森堡女士结婚。婚后不久,他就以记者身份再次来到上海。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希伯看到中华大地到处在怒吼、在战斗,激动不已,写出了《中国正越战越强》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报道,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赴延安采访后写的《西行漫记》一书轰动了世界。但斯诺不是共产主义者,书中一些观点也并非全部符合共产主义者的“口味”,激进的希伯曾发表文章公开批评斯诺和《西行漫记》。但希伯没有想到,他对斯诺的批评成为他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38年春,希伯到延安采访,毛泽东在百忙中接见了他。毛泽东对他早有耳闻,首先感谢他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做了许多有益的宣传工作,然后又委婉提醒他,斯诺是克服种种困难和险阻到延安采访的西方记者第一人,他将中国共产党介绍给了世界。斯诺不是共产党人,不能要求他的观点都是无产阶级的,现在国民党和外国反动派都在辱骂他,我们不能再给他们“帮这个忙”。
  和毛泽东的这次谈话,对希伯产生了极大震动。从此,他停止了对斯诺的批评,并决定向斯诺学习,离开舒适的大城市,深入到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报道他们坚持敌后抗战的第一手材料。
  1941年秋,同夫人秋迪正在苏北新四军驻地采访的希伯,为了解八路军在山东敌后的抗战情况,决心到山东去。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告诉他,到山东敌后路途艰难,且日军对山东的“大扫荡”估计快要开始,劝他暂勿北上,他却婉言谢绝了。刘少奇只好安排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护送他去山东。随后,希伯和夫人秋迪告别,秋迪回到上海。
  他成为八路军战士
  1941年10月4日晚上,山东沂蒙山区党政军民举行盛大茶会,热情欢迎希伯的到来。当时,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在敌、伪、顽三面夹击下,生活艰苦,斗争激烈,一个国际友人不顾安危来到这里,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为希伯的到来专门刊登消息说:“在抗战中,外国记者到鲁南,还是以希伯先生为第一。”
  刚到山东不久,希伯就写下了《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这篇著名通讯,生动记述了他从苏北到山东的经过。他写道:他一路历尽艰险。他化了装,偷渡了古运河,冲过了敌人重重封锁线。日本人宣布“占领”了山东,但是他这个反法西斯的新闻记者,却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旅行,却在这里见到了千千万万的抗日军民,却在这里到处瞥见“皇军”的破盔烂甲和碎裂的“太阳旗”……
  希伯在山东的采访极其繁忙,他访问的面很广。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八路军指战员、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还有日本战俘,都成了他采访的对象。一支金笔,一个铅笔头和一个记录本,是他随身携带、须臾不离的“三件宝”。
  他采访时常背一个牛皮图囊,图囊里有地图,还有一个单筒望远镜。他爱上了沂蒙山区的山山水水,更爱上了这里英雄的人民。他饶有兴味地参观过妇救会的军鞋组,看妇女们在铁鏊子上烙煎饼。他喜欢听孩子们唱抗日歌曲,喜欢看他们拿着红缨枪神气十足站岗放哨,他同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亲热地叫他“老希大爷”。
  八路军战士为了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往往要跋涉于沂蒙山区高山峻岭、溪流河谷间,有时白天打仗,晚上急行军,常常整日吃不上饭,睡不好觉。希伯身穿八路军战士的灰色军装,在艰苦环境中和战士们一样生活和战斗。血与火的战斗生活使希伯变得更加坚强,他很快适应了游击战争的流动生活,学会了射击,熟练掌握了行军和夜间联络暗号。在同敌人作战时,子弹呼啸着从他身边掠过,他总是沉着机智,一面战斗,一面观察,并记录战斗场面,为新闻报道积累资料。
  每当到了宿营地,万籁俱寂,战士们已进入梦乡,他却忙于写作,“滴答”的打字机声不断响着,他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他厚厚的文稿中,又增添了《反“扫荡”日记》等大量详尽生动描写八路军反“扫荡”的通讯和特写。
  到山东仅一个多月,他就写出约八万字的《八路军在山东》、《为恢复山东而斗争》两组长稿,他在文中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人民群众。他告诉世界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中国抗战坚持到今天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他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故意制造国共摩擦的情况,正告国民党反动派:“一切反共反八路军反新四军的行为,不论采取何种口实,都只能有利于敌人。”
  1941年10月,秋迪从上海来探望希伯。此时,日军正准备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罗荣桓和中共山东分局为了确保希伯夫妇的安全,让他们赶快离开山东回上海,希伯说:“让秋迪先回去,我决不离开山东!”秋迪也希望希伯同她一块回上海,但她说不动丈夫,只好独自返回上海。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竟是和丈夫的永别。   他为保卫中华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
  1941年儿月初,侵华日军总司令烟俊六坐镇山东指挥“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我党政军领导机关,摧毁沂蒙抗日根据地。11月5日晨,两万余日军分路向山东党政军机关驻地沂南县留田村发动突然袭击,党政军机关人员约两三千人处于敌人的“铁壁合围”之中,形势十分严峻。
  115师政委罗荣桓提出向南突围,大家感到意外,因为南面正是畑俊六坐镇指挥的临沂。罗荣桓说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敢于向南突围,正可以出奇制胜。结果,几千人的队伍未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当晚就跳出了日寇的三道包围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希伯亲身经历了这场“留田突围”。宿营后,他不顾疲劳,写出了著名的战地通讯《无声的战斗》,发表在115师的《战士报》上。文章写得风趣生动,在山东抗日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可谁也不会想到,《无声的战斗》竟成了希伯的绝笔。敌人的“扫荡”日益残酷,包围圈越缩越紧,鉴于形势危急,为了确保希伯的安全,领导决定派武装小分队护送希伯>中出包围圈返回上海。当部队领导把这一决定通知他时,希伯坚定地拒绝了。部队首长劝他:“你的任务是采访,是用笔当枪。”希伯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笔,又自豪地拍了拍腰间的手枪说:“不,我的任务就是抗击侵略者,我要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11月29日晚,山东分局机关接到命令,向沂南县和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转移,那里是抗大分校驻地,事先得到情报说那里没有敌情。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赶到了沂南县崖子乡的西梭庄一带,此时已是11月30日凌晨,天刚亮,周围山头上突然响起枪声,部队被日军一个混成旅团包围了,形势十分险恶。新四军指战员和所有随行人员,全力投入战斗,战斗异常惨烈。此时,希伯位于大青山五道沟下獾沟子附近,他的多名警卫员为掩护他先后牺牲。他持枪奋战,英勇顽强,击毙了一个又一个敌人。敌人愈加疯狂,弹飞如雨,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他,他牺牲时年仅44岁。
  希伯牺牲后,《大众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赞扬了希伯殉身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希伯的遗体最初葬在獾沟子,1944年移到沂南县双后区梭庄烈士陵园。解放后,山东省政府将希伯的灵柩迁葬于临沂革命烈士陵园(今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镌刻着罗荣桓元帅的题词:“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关部门找到希伯的妻子秋迪,将希伯牺牲的噩耗告诉了她,她悲痛不已,随后回国。1981年,秋迪女士再次来到中国,到山东临沂为希伯扫墓,并用德文题了词。
  1997年,秋迪逝世,根据她的遗愿,她的骨灰被送到中国与汉斯·希伯合葬在一起。分别56年,这对爱侣终于魂魄相依,幽冥相守了。
其他文献
(接上期)  旅居朝鲜的华侨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日帝统治时期,华侨身在国外,生活贫困,但仍想方设法让儿女读书识字。华侨们亲身体会到不识字的苦,总想在居住地能创办自己民族的学校。虽然日本人在朝鲜各地都设立了日本学校,但作为中国人华侨不愿把子女送到日本学校,因此当时各地华侨迫切要求创办华侨子弟学校,特别是华侨较多的城市。  所以各城市的华侨商会根据广大华侨的迫切要求,动员各行各业的华侨自愿捐款,多少不限
期刊
位于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在那血与火的烽火岁月里,从这里先后走出59位共和国将军。  2011年3月28日下午,在金寨县长岭乡乌凤沟村大别山海拔1300多米的一个山坡上,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宏伟石墓前,来自长岭乡附近几个村落的100多名父老乡亲,来此祭祀长眠于此的红军英烈忠魂。祭拜仪式开始后,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是70多年前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惨烈战斗
期刊
美媒:中国电信业崛起“令人惊叹”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发表文章说,不到20年,中国电信业已从一个原始的国家垄断产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和互联网通信市场。这个改变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有电信企业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证明。不过,随着国内市场迅速接近基础业务的饱和点,保持这一增长需要深化国内部门和使其多样化。最后事实肯定会证明这是中国最严峻的挑战。    外媒:中国推动“金砖”走上世界舞
期刊
滑落井底    2010年10月28日,两天后就是万灵节了,在英国,这是个最重要的节日。19岁的我,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从伦敦的牛津大学一出来,就踏上了高铁的归家之路,我要在爱丁堡度过这个星期日与万灵节。我刚到爱丁堡的家,母亲却不在家,我想用手机与母亲联系,可手机没电了,我就接上充电器插在客厅电源的接口处。然后,我决定去看看我家祖传用来避暑的小别墅——它坐落在爱丁堡空旷的郊区。  据说这是我祖母用
期刊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世人熟知的经典作品,然而,笔者发现,以往对这首诗的诠释可能有失偏颇。  从笔者参考的相关资料来看,关于《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似乎没有什么异议:“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磷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并在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但令笔者不解的是,相关诸文的具体赏析部分却都与创作背景没有多大关系。  诸文对该诗大致作了如下诠
期刊
初夏时节,郝力依旧很忙。作为柳河岸边的“东北第一西瓜市场”的董事长,他还在不停地扩充自己的事业。外人看来。郝力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在小粱山地区这个名字却是响当当的,乡亲们都说:“郝力,能给大家带来好利。”  郝力今年37岁,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心中有数。8年前,郝力在自家的十来亩地土里刨食,他不甘心一年到头收入那么几个卖粮钱,于是开始研究增收挣钱的门道。柳河西的小粱山地区具有
期刊
“中国张先生的葫芦雕刻世界一流!”这是美国葫芦协会会长鲍伯发出的赞叹。一个美国人由衷的认可,折射出这样一种现象:中国葫芦文化开始为世界所知。这位声名鹊起的“张先生”,就是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葫芦雕刻”的惟一传承人张志华。  走进沈阳故宫古玩城,一眼就能看到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张志华葫芦雕刻作品。由于1998年他就现场雕刻,从而开创了国内第一家现场手工雕刻的葫芦专卖店。从络
期刊
很少见到父亲    1910年3月13日,段君毅出生在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一个叫“白衣阁”的村庄。段君毅的父亲段子敬拥有不少田产,但他有文化,是当地的开明绅士。段子敬为儿子段君毅上大学卖过地、为儿子领导的抗日部队供给过粮食衣物。  1929年夏,段存让在白衣阁呱呱坠地。段存让是段君毅的长子,但从幼时到长大,段存让很少见到父亲。段君毅早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31年
期刊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地揭示出一切。一位客家人后裔,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历史的召唤下奋起。是他,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准备的基础上,明确意识到,清廷再以改良的新政来防止革命,已达不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只会滑天下之大稽了。他迅速从戊戌变法“请愿上书”中觉醒,意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揭起武力“倾覆”清朝的大旗,从而成为结束千年帝制的历史伟人。无论后人对他的辛亥革命怎么挑剔,评
期刊
纽约劳资新法将改变华人商界竞争规则    美国纽约州一项新的重要劳资法——“劳资盗窃防止法”已经于4月12日正式生效,新法规定雇主在雇佣员工时,必须以书面方式通知员工有关劳资方面的信息,而且,必须在每年2月1日前再次通知员工同样的信息。违法者面临经济及刑事上的严厉惩罚。此法对华人影响极大,不仅挑战华人雇主雇员间传统薪酬制度,更有可能彻底改变华人商界竞争规则。  书面通知信息包括:1.正常薪资,加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