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总担心他被欺负,结果是,他更受“欺负”。
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咨询的,父母介绍情况时小明有些心不在焉。我让他说一下自己的情况,他的语调很平淡,像是在说着与己无关的事。在他父母的口中,我了解了小明的大概情况。
他是父母重点保护的“神童”
小明是独生子,母亲36岁时才怀上他,因此,一出生,就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更是对他寄予厚望,期望他将来能成大器,于是对他进行超前教育。效果也挺明显,小明两岁就识1200个字,三岁时能背70多首唐诗,五岁多一点就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他成了小有名气的神童,父母为此也很骄傲、自豪。为了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学习,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为他安排好生活、学习上的一切,用他父母的话说:“直到小学三年级,每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几乎给他细致安排到了每一分钟。”
提前一年上学的小明,身体自然比同年级同学瘦弱些。父母总担心他被别的同学欺负,每天都告诫他“下课尽量不要和同学一块玩。上完厕所,就回到自己位子上看书,这样别人就不欺负你了”。即便是如此,难免还是会与同学有矛盾和冲突。父母因此很担心,妈妈更是为此停薪留职,每天负责照顾他的生活,做饭、整理书包、接送上下学,以免被人欺负。
小明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初中后,父母仍不放心,仍然坚持小学时的习惯,接送,并事事周到照顾。现在上初二了,孩子却出现了父母看来“异常”的现象,于是前来咨询。
到外面是“小绵羊”,在家里却是“小霸王”
我问小明是什么“异常现象”,他的母亲抢话说:“这孩子不认为是异常的,我给你说两件事,张老师,你看正常吧?”母亲举了两个事例。
有次上自习课时小明看到同桌女同学新买的铅笔盒很好玩,就拿过来看。老师看他不认真听讲,就把铅笔盒没收了。下课时,同桌很气愤,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周围同学都为小明打抱不平,不就是个铅笔盒嘛,至于这样发飙吗?小明却息事宁人地说:“不是她的事,要是我不拿她的铅笔盒玩,就没事了。”弄得老师和同学都很奇怪,干嘛把责任都揽自己身上?
还有一次,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在走廊里打闹,小明在旁边看热闹,打闹的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把他撞倒了,胳膊、腿都摔出了血。老师想把那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狠批一顿,他却阻止老师说:“要是我不站在那儿看热闹,就没事了。”
现在,他越来越胆小,不愿去上学,也不愿出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胆小、行为退缩的孩子,在家里却变成另外一个人:盛气凌人、经常对父母乱发脾气、甚至训斥他们,有时,因一点小事,就对父母不满,打骂父母是常有的事。他常怨父母:“都是你们把我害了,我现在什么都不行了,没有人愿和我玩儿,也没有人喜欢我。”
过度保护失去成长机会
小明从小就被父母锁进了“保险箱”。父母为避免社会的“不良冲击”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时时处处把孩子包裹起来,孩子就这样被强行与社会分隔开了。锁进“保险箱”是万分保险了,可是,这也丧失了学习如何与“病毒”斗争的机会。
父母害怕小明“被其他孩子欺负”,可小明就偏偏“被欺负”了。这让小明的父母忧虑万分,以为是自己保护不周,进而保护地越发“周到”。表面上看这是为小明遮了风挡了雨,可实际上遮住了他成长所必需的阳光。
小明这个年纪的少年,本来就需要与伙伴交往。他们生活的乐趣是在跟同伴的交往中撞击出来的,心理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群体生活提供的。只有通过和同伴的交往,他们才能真正建立起与年龄相适应的胆量、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纪律约束力等社会能力。反之,则会变得胆小、不合群,有些适应困难甚至人格发育不良,而小明就是这种情况。
小明是独生子,在家庭中拥有充分的优越感,心理上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这种亲子关系其实是不平等的,小明被“虚高”了。而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没有人愿意扮演“父母”的角色抬高小明,这就冲击了小明习惯扮演的那个家庭角色。他很不适应,胆小的小明就选择了逃避——行为上就出现了妈妈所讲的“异常”。
在学校和家里,小明是不同的两个“人”,这是他没有学会角色转换的体现。他没有学会,怎样去做学校里的那个“人”,虽然他很想做好,可是力不能及;同时,他又不愿放弃做在家里被宠爱的这个“人”,两个角色的冲突导致小明的焦虑,于是就对父母发火、抱怨甚至打骂。
父母放手,给孩子长大的空间
小明的父母因为担心小明不能照顾好自己,所以事事照顾。可悖论是,父母不放手,小明就永远都学不会照顾自己。我请小明的父母放开那双环绕在小明腰间的手,相信小明能发展出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只在必要的时候帮帮忙。
小明的父母要积极为小明找同伴创造条件。鼓励小明多参加同学聚会和集体活动,可以经常邀请小明的同学到家里来做客。如果小明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父母不能大包大揽帮忙处理,尽量放手,让小明自己去处理。
当然,也需要教给小明一些必要的交往技巧,补一补落下的功课。比如:学会介绍与展现自我、了解同伴、化解矛盾等人际交往的小技巧。让小明学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心里的感受,表达对对方的好感和希望与对方继续交往的愿望;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周围同学的性格、脾气,在进一步交往中,父母可以根据小明的特点进行调整,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在小明与他人产生冲突时,家长要帮助小明分析双方产生冲突的原因,在可行的范围内找出双方能共同接受的方案。
当然,要小明学会人际交往是个细工慢活,急不得。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咨询和行为指导,小明和同学才有了良好的交往,老师和同学都反映,小明像变了个人,越来越开朗大方了。父母也终于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适应初中生活了。
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咨询的,父母介绍情况时小明有些心不在焉。我让他说一下自己的情况,他的语调很平淡,像是在说着与己无关的事。在他父母的口中,我了解了小明的大概情况。
他是父母重点保护的“神童”
小明是独生子,母亲36岁时才怀上他,因此,一出生,就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更是对他寄予厚望,期望他将来能成大器,于是对他进行超前教育。效果也挺明显,小明两岁就识1200个字,三岁时能背70多首唐诗,五岁多一点就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他成了小有名气的神童,父母为此也很骄傲、自豪。为了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学习,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为他安排好生活、学习上的一切,用他父母的话说:“直到小学三年级,每天二十四小时,我们几乎给他细致安排到了每一分钟。”
提前一年上学的小明,身体自然比同年级同学瘦弱些。父母总担心他被别的同学欺负,每天都告诫他“下课尽量不要和同学一块玩。上完厕所,就回到自己位子上看书,这样别人就不欺负你了”。即便是如此,难免还是会与同学有矛盾和冲突。父母因此很担心,妈妈更是为此停薪留职,每天负责照顾他的生活,做饭、整理书包、接送上下学,以免被人欺负。
小明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初中后,父母仍不放心,仍然坚持小学时的习惯,接送,并事事周到照顾。现在上初二了,孩子却出现了父母看来“异常”的现象,于是前来咨询。
到外面是“小绵羊”,在家里却是“小霸王”
我问小明是什么“异常现象”,他的母亲抢话说:“这孩子不认为是异常的,我给你说两件事,张老师,你看正常吧?”母亲举了两个事例。
有次上自习课时小明看到同桌女同学新买的铅笔盒很好玩,就拿过来看。老师看他不认真听讲,就把铅笔盒没收了。下课时,同桌很气愤,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周围同学都为小明打抱不平,不就是个铅笔盒嘛,至于这样发飙吗?小明却息事宁人地说:“不是她的事,要是我不拿她的铅笔盒玩,就没事了。”弄得老师和同学都很奇怪,干嘛把责任都揽自己身上?
还有一次,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在走廊里打闹,小明在旁边看热闹,打闹的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把他撞倒了,胳膊、腿都摔出了血。老师想把那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狠批一顿,他却阻止老师说:“要是我不站在那儿看热闹,就没事了。”
现在,他越来越胆小,不愿去上学,也不愿出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胆小、行为退缩的孩子,在家里却变成另外一个人:盛气凌人、经常对父母乱发脾气、甚至训斥他们,有时,因一点小事,就对父母不满,打骂父母是常有的事。他常怨父母:“都是你们把我害了,我现在什么都不行了,没有人愿和我玩儿,也没有人喜欢我。”
过度保护失去成长机会
小明从小就被父母锁进了“保险箱”。父母为避免社会的“不良冲击”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时时处处把孩子包裹起来,孩子就这样被强行与社会分隔开了。锁进“保险箱”是万分保险了,可是,这也丧失了学习如何与“病毒”斗争的机会。
父母害怕小明“被其他孩子欺负”,可小明就偏偏“被欺负”了。这让小明的父母忧虑万分,以为是自己保护不周,进而保护地越发“周到”。表面上看这是为小明遮了风挡了雨,可实际上遮住了他成长所必需的阳光。
小明这个年纪的少年,本来就需要与伙伴交往。他们生活的乐趣是在跟同伴的交往中撞击出来的,心理成长所必需的养分也是群体生活提供的。只有通过和同伴的交往,他们才能真正建立起与年龄相适应的胆量、独立意识、合作意识、纪律约束力等社会能力。反之,则会变得胆小、不合群,有些适应困难甚至人格发育不良,而小明就是这种情况。
小明是独生子,在家庭中拥有充分的优越感,心理上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这种亲子关系其实是不平等的,小明被“虚高”了。而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没有人愿意扮演“父母”的角色抬高小明,这就冲击了小明习惯扮演的那个家庭角色。他很不适应,胆小的小明就选择了逃避——行为上就出现了妈妈所讲的“异常”。
在学校和家里,小明是不同的两个“人”,这是他没有学会角色转换的体现。他没有学会,怎样去做学校里的那个“人”,虽然他很想做好,可是力不能及;同时,他又不愿放弃做在家里被宠爱的这个“人”,两个角色的冲突导致小明的焦虑,于是就对父母发火、抱怨甚至打骂。
父母放手,给孩子长大的空间
小明的父母因为担心小明不能照顾好自己,所以事事照顾。可悖论是,父母不放手,小明就永远都学不会照顾自己。我请小明的父母放开那双环绕在小明腰间的手,相信小明能发展出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只在必要的时候帮帮忙。
小明的父母要积极为小明找同伴创造条件。鼓励小明多参加同学聚会和集体活动,可以经常邀请小明的同学到家里来做客。如果小明与同伴发生矛盾冲突,父母不能大包大揽帮忙处理,尽量放手,让小明自己去处理。
当然,也需要教给小明一些必要的交往技巧,补一补落下的功课。比如:学会介绍与展现自我、了解同伴、化解矛盾等人际交往的小技巧。让小明学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心里的感受,表达对对方的好感和希望与对方继续交往的愿望;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周围同学的性格、脾气,在进一步交往中,父母可以根据小明的特点进行调整,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在小明与他人产生冲突时,家长要帮助小明分析双方产生冲突的原因,在可行的范围内找出双方能共同接受的方案。
当然,要小明学会人际交往是个细工慢活,急不得。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咨询和行为指导,小明和同学才有了良好的交往,老师和同学都反映,小明像变了个人,越来越开朗大方了。父母也终于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适应初中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