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作为一种有思维性、语言性、实践性的艺术创造,对创作主体的语文素养有一定要求。鉴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我校五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相较同阶段的学生有所滞后。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校的语文老师试图改进方法,积极创设条件,促成学生主动参与,努力探索一条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和批改作文法。
(一)我校小学生写作能力滞后的几个因素:
1、视野有限、积累不足
每天六节课,使得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学生们的活动往往以单一、肤浅的游戏为主,缺乏有意识的语文素养活动与游戏。例如写“夏天里的洪水”,由于我校学生均来自农村,明明在上下学的途中见到过汹涌浑黄的洪水,可学生总没能写出洪水声势浩大的感官性,这就是因为阅读视野的狭隘性以及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使文章篇幅短,遣词造句上过于简单,以致习作没有创造性。
2、内容老套,思路混乱
五年级学生篇幅基本上都有了自己固定的模式,以三段式和多段式(隨意分出很多个段落)为主,还有极个别同学依旧是一段式作文。由此可见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准确的分段。内容和题材上,写好人好事题材就无非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同学扫地、拾金不昧,写令人感动的事多写晚上睡觉自己爱踢被子,妈妈担心我生病起床给我盖被子、老师带我上医院等。除此以外,学生习作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总是沿用自己背好的作文模板,使得在老师批改作文的时候经常读到相同的开头、结尾。其实,这些也不能完全责怪学生的不用心。因为在初学作文时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就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如何开头,怎么过渡,最后怎样结尾。包括什么修辞手法、哪些固定搭配的好词……这种方法看似效果明显,事实上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从小学生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
3、矫揉造作,虚情假意
每次到了周三的作文课,班上的孩子就开始急躁了,不知如何下笔。尽管《同步作文》上同龄孩子的文笔是那般的神奇,故事是那么的有趣……可在现实生活中他遇到的事情,和书上的孩子遇到的事情大相径庭。渐渐的班上许多学生开始形成这种意识——作文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好的事不能在作文里流露出来。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和教辅书的误导,忽视并扼杀了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于个人的想象力,没有重视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意义。习惯控制孩子们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他们表达的顺序、方式与方法。以至于孩子们开始胡编乱造,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童言无忌都被赶到了作文习作之外。
(二)教师的写作教学
1、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在一般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形成了一期八次,老师出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有的老师揠苗助长的让学生读背范文,严重忽略了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和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写作的良好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我校五年级教师采取了以下教学方式:
(1)写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所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用真情感悟生活,用思想品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培养对生活的敏感性,进而转化为生活材料,这样也就让学生渐渐养成诉真情、写真事的习惯。
(2)写日记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写多了,自然下笔如有神。强化日记意识,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就成了日常小练笔的最终目的。日记是一种随性的文体,写不写,写什么,写多少,都可由自己做主。但多写总比少写强,少写比不写强。实在写不出或者不会写,可以抄一篇好诗文,练习写句子。
(3)写特色
a、情景再现作文作文。这是一种利用想象和记忆式的图文并茂的写作方法。这种模式多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作文,真正教会学生写真事的同时再进行艺术加工。
b、交流作文。这是小学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的“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作文”双轨运行的作文教学思路[2]。即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写文组员对之进行评价并写下评语,完成后教师批阅。小组长总结写回顾。班级评出最佳作文小组。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个思想。交流作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c摘抄作文。教师有计划地针对五年级每组作文训练的不同目的,布置学生摘抄不同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好词佳句”、“百科小知识”等,为孩子们以后的习作打基础”。
2、作文指导课欠科学
首先,由于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一知半解,甚至没有认识到作文指导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指导停留于课本上好词好句的挪用,美文佳句的以为模仿,侧重强调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例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期的第四单元多以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行文,那么这个单元的习作对学生就成一味的模仿,而非运用。)
其次,小学生的视野和成人的相距甚远,教师用自己的三观去衡量学生,易导致自身不能接受有小学生略带个性的思想与写作风格。这种一己之见的教学观念,就明显带有代沟性和不科学性。
3、作文批改、评价不当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少年作家,而是为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文采斐然当然好,见解独到更加棒,但这不是对所有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强制要求。期望太高,就成了幻想。对高年级学生作文写作的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记住作文仅是学生的一次小小的“练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多圈记少改动,发现孩子的作文亮点。
对五年级学生作文的评价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1)圈画鼓励。如用波浪线圈划出好词佳句,用小红旗和五角星标记使用修辞手法的地方等。这种一目了然的标记,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2)文字激励。适当的评语激励,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一点一滴的进步的关注。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规范书写的榜样。文字就成为了两者之间沟通的新桥梁。
(3)态度激励。对于班上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后进生,老师应该关注的是他们的写作态度,并以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打出态度激励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发学习观念。
所以说,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师生沟通,教师指导,注重写作习惯培养的教学。
(一)我校小学生写作能力滞后的几个因素:
1、视野有限、积累不足
每天六节课,使得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学生们的活动往往以单一、肤浅的游戏为主,缺乏有意识的语文素养活动与游戏。例如写“夏天里的洪水”,由于我校学生均来自农村,明明在上下学的途中见到过汹涌浑黄的洪水,可学生总没能写出洪水声势浩大的感官性,这就是因为阅读视野的狭隘性以及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使文章篇幅短,遣词造句上过于简单,以致习作没有创造性。
2、内容老套,思路混乱
五年级学生篇幅基本上都有了自己固定的模式,以三段式和多段式(隨意分出很多个段落)为主,还有极个别同学依旧是一段式作文。由此可见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准确的分段。内容和题材上,写好人好事题材就无非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同学扫地、拾金不昧,写令人感动的事多写晚上睡觉自己爱踢被子,妈妈担心我生病起床给我盖被子、老师带我上医院等。除此以外,学生习作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总是沿用自己背好的作文模板,使得在老师批改作文的时候经常读到相同的开头、结尾。其实,这些也不能完全责怪学生的不用心。因为在初学作文时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就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如何开头,怎么过渡,最后怎样结尾。包括什么修辞手法、哪些固定搭配的好词……这种方法看似效果明显,事实上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从小学生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
3、矫揉造作,虚情假意
每次到了周三的作文课,班上的孩子就开始急躁了,不知如何下笔。尽管《同步作文》上同龄孩子的文笔是那般的神奇,故事是那么的有趣……可在现实生活中他遇到的事情,和书上的孩子遇到的事情大相径庭。渐渐的班上许多学生开始形成这种意识——作文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好的事不能在作文里流露出来。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和教辅书的误导,忽视并扼杀了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于个人的想象力,没有重视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意义。习惯控制孩子们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他们表达的顺序、方式与方法。以至于孩子们开始胡编乱造,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童言无忌都被赶到了作文习作之外。
(二)教师的写作教学
1、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
在一般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形成了一期八次,老师出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有的老师揠苗助长的让学生读背范文,严重忽略了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和学生写作个性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写作的良好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我校五年级教师采取了以下教学方式:
(1)写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所鼓励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用真情感悟生活,用思想品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培养对生活的敏感性,进而转化为生活材料,这样也就让学生渐渐养成诉真情、写真事的习惯。
(2)写日记
日记日记天天要记。写多了,自然下笔如有神。强化日记意识,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就成了日常小练笔的最终目的。日记是一种随性的文体,写不写,写什么,写多少,都可由自己做主。但多写总比少写强,少写比不写强。实在写不出或者不会写,可以抄一篇好诗文,练习写句子。
(3)写特色
a、情景再现作文作文。这是一种利用想象和记忆式的图文并茂的写作方法。这种模式多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作文,真正教会学生写真事的同时再进行艺术加工。
b、交流作文。这是小学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的“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作文”双轨运行的作文教学思路[2]。即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写文组员对之进行评价并写下评语,完成后教师批阅。小组长总结写回顾。班级评出最佳作文小组。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个思想。交流作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c摘抄作文。教师有计划地针对五年级每组作文训练的不同目的,布置学生摘抄不同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好词佳句”、“百科小知识”等,为孩子们以后的习作打基础”。
2、作文指导课欠科学
首先,由于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一知半解,甚至没有认识到作文指导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指导停留于课本上好词好句的挪用,美文佳句的以为模仿,侧重强调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技巧(例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期的第四单元多以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行文,那么这个单元的习作对学生就成一味的模仿,而非运用。)
其次,小学生的视野和成人的相距甚远,教师用自己的三观去衡量学生,易导致自身不能接受有小学生略带个性的思想与写作风格。这种一己之见的教学观念,就明显带有代沟性和不科学性。
3、作文批改、评价不当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少年作家,而是为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文采斐然当然好,见解独到更加棒,但这不是对所有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强制要求。期望太高,就成了幻想。对高年级学生作文写作的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记住作文仅是学生的一次小小的“练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多圈记少改动,发现孩子的作文亮点。
对五年级学生作文的评价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方式:
(1)圈画鼓励。如用波浪线圈划出好词佳句,用小红旗和五角星标记使用修辞手法的地方等。这种一目了然的标记,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2)文字激励。适当的评语激励,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一点一滴的进步的关注。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规范书写的榜样。文字就成为了两者之间沟通的新桥梁。
(3)态度激励。对于班上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后进生,老师应该关注的是他们的写作态度,并以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打出态度激励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发学习观念。
所以说,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师生沟通,教师指导,注重写作习惯培养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