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 创设情境 寓教于情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为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使思品课上得有感情色彩,就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一、创设情境
  
  思品课课文是通过人物形象,特别是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和少先儿童的模范行为来感染教育学生的,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以情感人的。成功的思品课的首要前提之一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儿童在认识活动中,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情绪体验容易受具体事物支配。因而他们的情感活动具有情境性和具体性。电化教学具直观、形象的特点,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增强学生直觉的情绪体验。
  例如:在教《助人为乐》(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一册第五课)一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绘制投影片,教学时通过一幅幅画面配上录音磁带朗读课文。画面加上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创设情境中,同学们深深地为雷锋叔叔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别人的行为所感动。
  学生的道德情感被激发,教师便可以抓住机会,打出预先绘制的雷锋日记投影片,这样雷锋的事迹就更生动、形象、感人,容易感染学生,收到实效。
  
  二、激发情感
  
  声像结合的充分使用具有点化学生灵感的奇效。因为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教育事半功倍。“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如果始终以高涨的激情、愉悦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效果一定奇佳且学得轻松。
  如《爱国小英雄》(九义教材第三册第十三课)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王朴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时,先放一投影片,对王朴做一些简单介绍,讲完课文内容后,接着放《爱国小英雄》王朴的投影片断,并同时配放录音,学生被小英雄王朴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激烈悲壮的场面深深地震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引起共鸣
  
  思品课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做到以情动情,重视情感对学生的感染作用。电教媒体教学能渲染气氛,教师应抓住教学内容的感人情节,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和方便,用真情实感去渲染气氛,引起感情的共鸣。
  以《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九义教材第八册第三课)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选用一幅日本鬼子手持刀枪,穷凶极恶地向我国领土冲去的投影片。同时还可以讲述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人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从而也使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讲述李大钊的故事时,可以用投影片重点讲述李大钊在狱中受尽折磨而英勇不屈,最后光荣献身的动人情节。加上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烘托气氛,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体会李大钊那种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为追求真理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然后,可以打开录音机,师生一起听《血染的风采》,“也许我倒下将不会再起来……”这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歌声,怎不叫人感动万分。
  
  四、形象具体
  
  课堂教学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有效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和学习热情,小学思品课文内容往往比较少,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记住教材内容,达不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如《劳动光荣》(九义教材第八册第十一课)一课,教师运用投影和录音相结合的电化教学手段,先讲一个故事《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导出课题,再讲述课文,通过四个投影叙述甘祖昌由一名普通战士升到了将军,身负重伤,放弃在杭州休养,告老还乡种田,在生产队处处走在最前面。运用电教媒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地提供给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明确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没有劳动,一切都是空想。只有从小爱劳动,才能学习好、身体好,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直观动人
  
  向学生提供可以亲身感知、模仿的具体行为,使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如《注意交通安全》(九义教材第四册第十二课),教学时,先出示红绿灯模型,认识红绿灯。然后,采用拖动式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和意义,知道有红绿灯的路口如何过马路,最后利用投影为学生们创设情境,让一女学生扮演“红领巾交通警察”;再让一男学生扮演小奇,去电影院看电影,为走捷径横穿马路;还选一男生扮演“小汽车”。教师打开绿灯模型,“小汽车”正在飞速前进,小奇为走捷径,横穿马路,被小汽车撞倒在马路上,左腿受了重伤,成了残疾,造成交通堵塞。紧接着放录音。让同学们聆听老师、同学在医院看望小奇时的话语,以及小奇沉痛地说:“这都怪我,假如我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成残疾!现在,我真后悔。”顿时,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创新思维并热心参与讨论,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电教媒体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对学生情感教育可以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了解社会,明辨是非善恶,从而激发情感,坚定意志,指导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其他文献
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智慧及个性、品格的统一与综合,是一系列连续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主要是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说,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就没有人类的历史,也就不会有人类的未来。有人认为创造力非常神秘、高不可攀,其实并非如此。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
期刊
【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耻辱史、灾难史。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有其复杂的主观与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清王朝是立足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在此经济形态下,国内市场商品交换都不能充分发展起来,对外贸易更无从谈起。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正迅猛发展,对外扩张势头强,清政府也越来越受到其骚扰和威胁。清政府错误地把“闭关”作为防卫手段。  主观方面:清统治者也存在着妄
期刊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之切,才能知之深。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想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地理也不再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地理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中学生对地理已难以激发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加之,新的地理课本,有的内容过于浅显,过于生活化,教师教而无劲,学生食而无味;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开始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发掘出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综合舞台,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舞台。  最近,我在教学中借鉴了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有帮助,这种教学方法叫做三段教学法。  第一阶段:设置疑问激发学生
期刊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1、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2、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
期刊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尤其是我们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能体会到利用一些计算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我认为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说到“网络”“Internet”更是我们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因为它无论在哪个领域似乎都运用到了Internet,它的出现给我们的
期刊
利用教科书上的直观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手段之一,新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直观教材,而不是课文的无所谓的补白,它能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的欲望。下面我就从新教材中的插图、地图、制表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新教材中插图的释读与运用  我们在课堂上讲到跟教科书插图有关的教材时,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来进行教学,它能帮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现象产生形象的、正确的观念。为促使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是学校及学校教师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近期笔者与十几位教师进行了座谈,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共识,概括起来“十个字”,那就是对学生要“引导、关爱、保护、尊重、激励”。现简述于后,以期与诸君共同研讨。    一、引导    引导,主要指教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现代教育的
期刊
地图与插图,一直是地理课文中多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它们的信息含量很大,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多方面的内容,在考试中,图像题目常占很大的比例。正因为它们的信息含量大,使得不少学生在读图像时有无从下手、摸不清头绪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图像教学,减少和消除学生的畏图心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一、熟知地图三要素,弄清图的内容  地图三要素是地图的语言,读懂了这些语言,我们才能知道一幅图
期刊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时间性、对抗性、协同性、针对性、紧张性、适应性等特点的运动竞赛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全面掌握熟练准确的基本技术,还要求运动员具有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以及相应的心理素质。心理学家认为,技能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受比赛环境影响较小,故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心理因素。即是说:“同一个人、一个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由于心理上的原因,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比赛效果。”故现代运动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