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大家充分认识到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小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为基础,要去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学生熟悉、喜爱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灵活应用教材。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有效性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文章从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现状、原则及其主要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置疑,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理念还是策略上都还在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学生得到的是大量他们根本没有实现真正理解的文字,这种教学工作显然称不上是有效的。为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该对这门学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回顾以往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吸收该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发挥出这门学科的真正作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从法学的视角来说,法律可以视作基本的道德规范,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质上还是在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由此,这门课程成为具体教学工作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途径。小学生今后能够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同时具备丰富知识和良好道德的优秀人才,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要进一步改造完善后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为什么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及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在法治教育方面是有所缺失的。但是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依法治国,法律除了基本的道德标准这一作用之外,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显示了出来。在社会发展提速,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对小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既是在确保小学生不会在法律方面出现错误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在增强小学生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是在保护国家社会的未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是学科教师所必须承担起的一项重要职责。
  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虽然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但认真观察可以发现,当前的课堂上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相关的研究实践还不是很充分,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地方。教师在这方面出现一定的不适应,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方法属于正常现象。当然,这种情况应该通过更加努力地教学、研究和实践来加以扭转。部分教师不重视自我成长,在原有的经验上止步不前,是不可取的。其次,则是源于上文所说,一些教师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框架里出不来。他们对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知识型”教育的状态上,认为道德与法治讲的是“道理”,而不是“知识”,不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重要。以为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会明白这些“道理”。这就造成教师本身对于这门学科的不重视,不仅不能积极应用新方法,认真参与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无法保证。以上两点都属于根本性的问题,要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尽快解决,不能让低效的教学工作拖慢小学生应有的身心成长速度。
  四、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一)理念更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要关注理念上的更新。理念上的问题不解决,无论后续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可能也只是缘木求鱼,事倍功半。比如上文提到部分教师不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那么即使要求教师,或者教师一时“心血来潮”应用了某些新策略和新方法,也不可能持续下去,更没有长远的规划,对教学有效性持续提升的意义将是非常有限的。而理念上的提升,要从教师自身对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以及学校对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两个方面入手。
  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和学习国家对于小学德育领域提出的各种指示和发布的众多政策文件,认识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重要意义,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理论上,要多去阅读最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资料,能够从认知的角度发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法治意识对一个人正常开展各种认知学习活动的重要性,进而转变自己的观念,从根本上提升对这门学科的重视。作为学校,则要为教师的学习成长创造机会,要从教学督导等各个方面激励他们的发展进步。
  (二)实践探索
  上文提到,也有部分教师并非不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只是对这门学科还不够熟悉,缺少的是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所以,该门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另外一个原则是要重视教学实践。教师要敢于去开展各种实践,积极运用各种新型的教学策略方法,不要害怕教学中出现问题。一种看起来非常新颖有效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那么就永远不知道它是否适合某个具体课堂的教学活动,其作用也就永远得不到体现。在理念上需要转变提升的教师,同样应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去进行教学实践,不要瞻前顾后。
  另外,教学实践的另一层含义还在于促进学生的实践。师生双方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这一点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时候绝对不能忽视。比如一名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理解,结果很少与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合作,给予学生选举产生班委会的实践机会,那么学生的理解越深刻,反而越会产生对教师的不满,因为教师压缩了他们独立自主、增强自身能力的空间。而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教师也能够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到底有多大的效果,能够为今后教学工作的调整提供依据。
  五、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努力推動学科融合   上文提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与其他教师配合,给予学生实践机会;小学生也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开展学习实践。这就使得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学科之间的融合。而且,小学生本来就应该在各个领域体现出自己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学习成果,表现出自己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其他学科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现这方面能力的舞台,或者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动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寻求其他同仁的支持,扩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空间。
  例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会涉及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与小学语文教师的交流沟通,双方共同寻找当前教学内容上的结合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渗透方法,在不同的课堂上面向同一个领域向学生进行道德渗透。比如语文课上阅读学习一篇有关大自然的科普性质的课文,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到了道德与法治课,则将学生刚刚学过的这篇课文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保护环境的意义以及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实現学科间的联动,创造教育合力。
  (二)努力提升学生体验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的一个具体问题是一些教师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在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可能给小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他们年龄还小,还不能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或者说,对于仍然非常依赖直观感受来构建认知的小学生来说,每天听到的都是自己没有亲身经历作为支撑的“大道理”,不可能建立起深刻的理解,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无聊,产生挫败感。所以,教师要通过更加灵活、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方法,去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时候,有的小学生会觉得自己这么小,不可能犯法;而且现在社会治安很好,也没有需要依法维权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只是向学生介绍知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重要性与正确做法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从班级或学生遇到过的事情中寻找素材,加以一定的夸张和改编,然后呈现出来,让学生发现其实自己很需要法律的帮助,有的时候因为淘气等原因还差一点就违反了法律。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才愿意配合教师去进行认真的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三)努力增强辨别能力
  小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方面的成长,关键还要看他们自己。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不可能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都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而且现在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平时会不会遇到一些自己也不太熟悉的新问题。所以,努力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思考,冷静判断,遇事多思多想,积极主动地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要鲁莽行事。学生形成这种思维和行为习惯后,就能更加顺利安全地参与各种实践,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学会宽容”的时候,小学生会很难判断,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宽容?又应该怎样去进行宽容?比如违法犯罪活动,犯罪分子说自己非常困难,有不得已的地方,那么是不是可以宽容?如果可以,又如何体现宽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下定论,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鉴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不足,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教师还要在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事情的具体性质和严重程度,学会从类似事件的处理中吸取经验教训。
  (四)努力深化知识内涵
  任何学科知识的内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这门学科的内涵就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有能力去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数学问题。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小学数学学科也有着人文上的价值,能够起到一定的德育效果,这门学科的知识内涵因此得到了拓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也同样如此。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都越来越快,小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多,程度不断加深,他们对这门学科的知识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必然会催生出对这门学科知识内涵的进一步发掘。
  在这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不能被动等待。不能在学校或学生确实已经发生了某些事情,而且是由于学生缺少良好道德及法治意识才引发的,再从教学上去体现新的内涵。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就要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不能把自己困在象牙塔里。看到的各种现象,特别是与小学生紧密相关的事情,一定要积极将之转化为教学上的重要素材,去呈现给学生们,与学生一起去探究这些素材的价值,共同提炼其内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门学科的知识内涵一定会被更多地挖掘出来。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涉及了小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本性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希望大家都能从时代及学生的需求角度,认真地去进行教学研究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在把握住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打造出更加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参考文献:
  [1]景晓丽.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吉林教育,2019(48):17.
  [2]方奇德.拨开教学迷雾,始见“道法”阳光: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途径[J].新教师,2019(12):67-68.
  [3]原旭辉.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39-40.
  [4]詹兴全,吴建玲.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浅谈[J].基础教育参考,2019(24):69-70.
  作者简介:
  钱清,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微课的应用能够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实验思维及方法的联想和拓展,充分激发学生实验的灵感;有利于增加学生实验的渠道,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主要介绍了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微课教学实践对改进初中物理实验现状的感悟以及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肯定。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才能促使学生在未来成为科学的探究者,进而更加自主地探索知识与技能。对此,合作学习策略可以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文章分析合作学习的含义与应用现状,并从问题情境、准备工作等多个方面,制定有效的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习题教学,习题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整体质量。传统习题教学时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造成习题教學效果不理想,无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文章以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为着手点,分析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增加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达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目的。  关键词:物理观念;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一、 引言  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分成三部分:给定、目标及障碍,三
摘 要:思维导图是时下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思维制作专用工具,能够根据多样化基础理论,改善传统思维局限性,更加关心知识的本质逻辑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梳理与剖析能力,并促进思维细化、数据可视化,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能力。文章依据初中地理的课程特点,依靠思维导图梳理知识间的关联,搭建了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一、 引言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初中地理
摘 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一步拓展,以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来创设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任务,创设问题链引导学生展开自学,继而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引导学生排除不合理因素,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学;议论;引导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化学有这样描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
摘 要:感恩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善行报以正确认知并合理反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了较多新思潮,而新思潮中消极、负面的部分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因素,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的力量共同改善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实施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课程,将感恩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感恩品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感恩的含义,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培养学生感
摘 要:福建新中考将初中历史列为了省级统一考试科目之一,这对初中历史教学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机会在于,被列入统考计分之后,初中历史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学生也开始重视起历史学习了。挑战在于,“两考合一”,不制定考试大纲,命题增强试题开放性,新中考改革更重视“教学导向”和“实际需要”。如果初中历史教学仍“一双鞋穿到底”,那势必会无路可走。因此,面对新中考这一挑战,只有及时改变教学思想,树立教
摘 要:生命始终是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生命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教育意义。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如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理念,使其学会尊重生命、享受生命、热爱生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去发现生命的意义、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生命的魅力。为了发挥生命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打造有生命质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文章对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融
摘 要:教育改革推行以来,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旨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则是很好地融合了这一理念。而高中时期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翻转课堂越来越适合当下的教学。化学反应原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文章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方式研究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教育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的语言发展是需要建立在日常的交流、阅读中的,教育者作为幼儿的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更应该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但同时的也要重视家校的联合教育,家长作为幼儿生活中最为亲密的人,幼儿在家庭中模仿、学习家长的行为,构建融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