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教育发展滞后、人才浪费与流失、医疗保健水平不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了藏族自治州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因,以期为西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人力资源;人口;滞后
中图分类号: C963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援助及西藏地方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人力资源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西藏地区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担
随着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对西藏实行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加之改革开放以后,西藏与内地人力资源的流动趋于开放。这几方面因素导致西藏自治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资源数量丰富。
西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已经对西藏的各种资源和福利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每年经济增长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被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致使西藏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很快提高。
2 教育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
改革开放前,藏区教育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西藏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相比,教育发展仍旧滞后,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表现为:
2.1 国民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育供给能力不足
目前西藏在办学过程中重公立教育轻民办教育、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正规学历教育轻非正规非学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教育发展不协调。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劳动人口中文盲率偏高;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不强;培养的通用型人力资源多,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型人力资源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培养的高层次人力资源中文科偏多,理工科偏少;传统学科偏多,新型学科偏少;理论及师范方面较多,实用学科偏少。西藏地区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致使民族教育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教育供给不足,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西藏的教育经费对国家财政性经费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西藏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也做了很大努力,使西藏的教育经费逐年上长。但因各种原因,仍然无法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状况。与中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相比,西藏的经费投入在全国各省中依然居于最后。西藏的教育长期处于基础薄弱,资金需求量大而投入不足的窘态。造成办学条件差,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技术现代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2.3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西藏各级学校的教师多为西藏本土培养,区外院校毕业的教师较少。由于西藏教育起点低,培养的各类学生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不高。教师素质偏低,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影响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一些边远地区这种现象则是非常普遍存在。
3 人才浪费和流失现象严重,削弱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3.1 人才使用效率不高,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西藏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下,缺乏使人才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相当多的单位都限制人才流动。一方面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党政机关人才积压,工作效率低,部分科技人员未能深入生产第一线,造成现有人才的大量闲置和浪费。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双重障碍,在人才问题上,西藏一直无法走出一方面是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又在大量地浪费人才这个怪圈。
3.2 人才大量外流
西藏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再加上人才资源大量外流,对本身就缺乏人才的西藏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西藏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其深层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特殊的高原气候对人体伤害很大,但工资福利待遇不高;二是分配制度不合理,人才的物质回报低,部分人才为了追求高收入而流失;三是经济落后,社会分工程度低,就业机会少,许多人才无用武之地而流失;四是用人制度不合理,公平竞争的程度低,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差,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另外,很多地方对人才的使用和引进还不够合理。对西藏来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4 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制约人力资源存量和人口健康水平提高
人力资源的体力和智力都以身体为载体。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可以视为一种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机构多集中于县城以上行政区,且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农牧区医疗保健条件更差,设施简陋,医用设备、器械及药品不全,计生服务机构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缺乏等,广大农牧民难以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加之西藏财政拮据,医疗卫生支付能力有限,也使许多人难以享受己有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西藏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大大影响到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李鸿霞,刘海斌. 青海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 2006,(06) .
梁庭勇.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5,(04).
丁忠兵. 青海民营经济发展的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07.
【关键词】 西藏;人力资源;人口;滞后
中图分类号: C963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援助及西藏地方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人力资源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西藏地区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担
随着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对西藏实行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加之改革开放以后,西藏与内地人力资源的流动趋于开放。这几方面因素导致西藏自治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资源数量丰富。
西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已经对西藏的各种资源和福利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每年经济增长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被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致使西藏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很快提高。
2 教育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
改革开放前,藏区教育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西藏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相比,教育发展仍旧滞后,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表现为:
2.1 国民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教育供给能力不足
目前西藏在办学过程中重公立教育轻民办教育、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正规学历教育轻非正规非学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教育发展不协调。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劳动人口中文盲率偏高;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不强;培养的通用型人力资源多,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应用型人力资源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培养的高层次人力资源中文科偏多,理工科偏少;传统学科偏多,新型学科偏少;理论及师范方面较多,实用学科偏少。西藏地区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致使民族教育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教育供给不足,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
西藏的教育经费对国家财政性经费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西藏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也做了很大努力,使西藏的教育经费逐年上长。但因各种原因,仍然无法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状况。与中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相比,西藏的经费投入在全国各省中依然居于最后。西藏的教育长期处于基础薄弱,资金需求量大而投入不足的窘态。造成办学条件差,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技术现代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2.3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西藏各级学校的教师多为西藏本土培养,区外院校毕业的教师较少。由于西藏教育起点低,培养的各类学生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不高。教师素质偏低,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影响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一些边远地区这种现象则是非常普遍存在。
3 人才浪费和流失现象严重,削弱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3.1 人才使用效率不高,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西藏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下,缺乏使人才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相当多的单位都限制人才流动。一方面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型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党政机关人才积压,工作效率低,部分科技人员未能深入生产第一线,造成现有人才的大量闲置和浪费。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双重障碍,在人才问题上,西藏一直无法走出一方面是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又在大量地浪费人才这个怪圈。
3.2 人才大量外流
西藏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再加上人才资源大量外流,对本身就缺乏人才的西藏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西藏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其深层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特殊的高原气候对人体伤害很大,但工资福利待遇不高;二是分配制度不合理,人才的物质回报低,部分人才为了追求高收入而流失;三是经济落后,社会分工程度低,就业机会少,许多人才无用武之地而流失;四是用人制度不合理,公平竞争的程度低,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差,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另外,很多地方对人才的使用和引进还不够合理。对西藏来说,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4 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制约人力资源存量和人口健康水平提高
人力资源的体力和智力都以身体为载体。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可以视为一种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机构多集中于县城以上行政区,且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农牧区医疗保健条件更差,设施简陋,医用设备、器械及药品不全,计生服务机构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缺乏等,广大农牧民难以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加之西藏财政拮据,医疗卫生支付能力有限,也使许多人难以享受己有的医疗卫生保健条件。西藏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大大影响到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李鸿霞,刘海斌. 青海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 2006,(06) .
梁庭勇.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5,(04).
丁忠兵. 青海民营经济发展的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