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艺术团体是民间艺术活动的主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鄂伦春白银纳艺术团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少数民族民间团体,以其特有的风格演绎了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并在传承中发展创新.本文对其传承发展的特点进行整理概括.
【关键词】民间艺术团体;白银纳; 传承;发展
在我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民间文化璀璨发展。据史料记载,先秦时就已出现歌舞乐的表演,与艺术活动有关的机构,如宫廷乐班、民间戏班等.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而白银纳艺术团则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众多民间团体中的佼佼者。
一、形成与发展。
鄂伦春族是我国的四少民族之一,鄂伦春的音乐,定居前全部都是鄂伦春人民自己创作的原生态文化,在村庄里,四处传来歌声。而现在,到处都是汉文化、现代文化,鄂伦春的儿童、青少年基本也都不会说自己的语言、唱自己的民歌了。所以,失去了语言环境也就逐渐失去了民歌的存在,这说明鄂伦春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流失、甚至消亡的危机。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鄂伦春族人关金芳创建了自己的民族艺术团。
(一)白银纳艺术团的创建人—关金芳。
关金芳,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白银纳民族民间艺术团团长。1956年,出生在白银纳一个萨满世家。姥姥关乌丽艳、父亲关佰宝、舅舅孟宝林都是萨满,还有二姑姑关扣尼更是现在全国唯一的一位大萨满。他们思想开明、进步,能歌善舞。关金芳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受到熏陶,她一生都在为保护鄂伦春的传统文化奉献着。当她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正濒临着消亡,于是抱着焦急的心情找到了县政府领导。终于,2007年4月艺术团正式成立,并由县长亲自命名为“大兴安岭白银纳民间艺术团”。
(二)白银纳艺术团的组成状况。
该艺术团成员现有50多人,基本都是村里的普通村民,他们早晨3、4点钟下田种地,晚上7、8点钟才能回家。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团员们还是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有限的排练中,因为他们都怀着一腔保护、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热情。由于出身农民,所以在排练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对舞蹈动作技巧的掌握、对歌唱技术的处理等,但他们都逐一克服了,这种精神是可敬的。艺术团的年龄结构,60岁以上的老艺人为少数,最大年龄为78岁,25—35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小的3、4岁,女性演员与男性演员差不多各占一半。
(三)白银纳艺术团的实践活动。
艺术团的演出活动主要是当地的一些民俗节日、庆典活动等,最初只是在乡、县里演出,后来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演出风格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艺术团自建团以来,共参加了约40场大型文艺演出。如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北京中华民族鄂伦春园开园庆典、漠河北极夏至节、“四季春潮”文艺汇演等。
二、传承与发展。
(一)演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鄂伦春族的民歌,有许多世代相传的歌曲一直作为艺术团的保留曲目在传唱着。这些歌曲在演唱上追求朴实、淳厚,力求原汁原味。如《篝火圆舞曲》、《高高的兴安岭》等。《篝火圆舞曲》属于鄂伦春民间歌舞“吕日格仁”,鄂伦春语译为“篝火舞”,是一种娱乐性较强的转圈舞,节日集会时跳的。乐曲情绪活跃,曲调欢快,结构短小方整,节奏、节拍规整,旋律性较强,中间段旋律出现连续向下四、五度大跳音程进行,这也是鄂伦春传统音乐典型乐汇。
鄂伦春原生态民歌《祝酒歌》、《提亲》、《我是最英俊的人》等都是由关金芳改编。《提亲》是一首流传于呼玛河流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提亲时唱的小调。此曲是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演出的保留曲目,几乎每场演出都唱的歌曲,可见这首歌曲具有重要的意义。歌曲首尾的旋律都是来自鄂伦春的传统小调,而中间一句则进行了发展,起到了抒情的作用。歌曲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比兴”,这也是全曲的亮点,不直接抒胸臆,而是借用事物的比喻来引发和深化所要表达的事物和情理。
在艺术的道路上,仅仅守旧、传统是行不通的,必须推旧出新,创作新的原创作品。白银纳艺术团的演出歌曲《依恋火红》、歌舞《大山的回声》等,很多是自己创作的。《依恋火红》是关金芳原创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二重唱作品,曾获创作、演唱一等奖。此曲为复乐段,结构对称,节奏规整,旋法上音域较宽,多四、五度跳进,形成了波浪起伏的旋律线条,更具奔放性格。全曲旋律优美、深情,表达了作曲者对童年美丽生活情景的回忆。
(二)成员的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传承人,他们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掌握并传承着精湛技艺,既是民族文化的宝库,又是民族文化世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1、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通过家族族人面对面的教授,亲身示范表演,然后学者模仿练习,具有较好的教授效果,可以随时指出学者的不当之处,纠正错误,易于学者快速学习。白银纳艺术团中以家族传承方式学艺的成员占绝大多数,如关金芳的大儿子孟猛、侄子古拉依尔恩特等都是家族传承的习得者,并且是团里年轻人中会唱鄂伦春民歌较多的年轻人。
2、社会传承。
社会传承主要以“瞟学”为主要方式。而“瞟学”是指在各种社会生活中,如劳动、娱乐、仪式上人们耳闻目睹地学习民歌的行为,引申为非正式拜师学习之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说是自然习得,这类人一般都喜爱民间艺术,经常去观看各类文艺演出,并非常细心地将表演及演唱的精彩部分记录下来,以便回到家中反复学习和使用、学习的效果不完全一样,根据个人的天赋及其理解领悟能力而定。自学成才的歌唱者在艺术团中占25%左右。如艺术团男舞蹈演员孟溪源,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孟溪源的民间舞技巧高超,粗犷奔放,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他就是通过身边人的感染以及演出、聚会,网上视频,刻苦钻研练习学成的。
现今,各地区、各民族纷纷建立民间艺术团,在这样的形式下,白银纳艺术团也势必遵循“优胜劣汰”的艺术发展基本规律,守旧、一成不变只会走向衰亡,只有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增强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但是,我们坚信,它会凭借演员们团结的精神,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最终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潘震宙、陈昌本.论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俞人豪.“原生态”的音乐与音乐的原生态.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作者简介:张 瑜,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王 楠 ,哈尔滨石油学院教师。
【关键词】民间艺术团体;白银纳; 传承;发展
在我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民间文化璀璨发展。据史料记载,先秦时就已出现歌舞乐的表演,与艺术活动有关的机构,如宫廷乐班、民间戏班等.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而白银纳艺术团则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众多民间团体中的佼佼者。
一、形成与发展。
鄂伦春族是我国的四少民族之一,鄂伦春的音乐,定居前全部都是鄂伦春人民自己创作的原生态文化,在村庄里,四处传来歌声。而现在,到处都是汉文化、现代文化,鄂伦春的儿童、青少年基本也都不会说自己的语言、唱自己的民歌了。所以,失去了语言环境也就逐渐失去了民歌的存在,这说明鄂伦春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流失、甚至消亡的危机。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鄂伦春族人关金芳创建了自己的民族艺术团。
(一)白银纳艺术团的创建人—关金芳。
关金芳,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白银纳民族民间艺术团团长。1956年,出生在白银纳一个萨满世家。姥姥关乌丽艳、父亲关佰宝、舅舅孟宝林都是萨满,还有二姑姑关扣尼更是现在全国唯一的一位大萨满。他们思想开明、进步,能歌善舞。关金芳就是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受到熏陶,她一生都在为保护鄂伦春的传统文化奉献着。当她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正濒临着消亡,于是抱着焦急的心情找到了县政府领导。终于,2007年4月艺术团正式成立,并由县长亲自命名为“大兴安岭白银纳民间艺术团”。
(二)白银纳艺术团的组成状况。
该艺术团成员现有50多人,基本都是村里的普通村民,他们早晨3、4点钟下田种地,晚上7、8点钟才能回家。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团员们还是把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有限的排练中,因为他们都怀着一腔保护、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热情。由于出身农民,所以在排练中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对舞蹈动作技巧的掌握、对歌唱技术的处理等,但他们都逐一克服了,这种精神是可敬的。艺术团的年龄结构,60岁以上的老艺人为少数,最大年龄为78岁,25—35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小的3、4岁,女性演员与男性演员差不多各占一半。
(三)白银纳艺术团的实践活动。
艺术团的演出活动主要是当地的一些民俗节日、庆典活动等,最初只是在乡、县里演出,后来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演出风格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艺术团自建团以来,共参加了约40场大型文艺演出。如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北京中华民族鄂伦春园开园庆典、漠河北极夏至节、“四季春潮”文艺汇演等。
二、传承与发展。
(一)演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鄂伦春族的民歌,有许多世代相传的歌曲一直作为艺术团的保留曲目在传唱着。这些歌曲在演唱上追求朴实、淳厚,力求原汁原味。如《篝火圆舞曲》、《高高的兴安岭》等。《篝火圆舞曲》属于鄂伦春民间歌舞“吕日格仁”,鄂伦春语译为“篝火舞”,是一种娱乐性较强的转圈舞,节日集会时跳的。乐曲情绪活跃,曲调欢快,结构短小方整,节奏、节拍规整,旋律性较强,中间段旋律出现连续向下四、五度大跳音程进行,这也是鄂伦春传统音乐典型乐汇。
鄂伦春原生态民歌《祝酒歌》、《提亲》、《我是最英俊的人》等都是由关金芳改编。《提亲》是一首流传于呼玛河流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提亲时唱的小调。此曲是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演出的保留曲目,几乎每场演出都唱的歌曲,可见这首歌曲具有重要的意义。歌曲首尾的旋律都是来自鄂伦春的传统小调,而中间一句则进行了发展,起到了抒情的作用。歌曲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比兴”,这也是全曲的亮点,不直接抒胸臆,而是借用事物的比喻来引发和深化所要表达的事物和情理。
在艺术的道路上,仅仅守旧、传统是行不通的,必须推旧出新,创作新的原创作品。白银纳艺术团的演出歌曲《依恋火红》、歌舞《大山的回声》等,很多是自己创作的。《依恋火红》是关金芳原创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二重唱作品,曾获创作、演唱一等奖。此曲为复乐段,结构对称,节奏规整,旋法上音域较宽,多四、五度跳进,形成了波浪起伏的旋律线条,更具奔放性格。全曲旋律优美、深情,表达了作曲者对童年美丽生活情景的回忆。
(二)成员的传承方式。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传承人,他们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掌握并传承着精湛技艺,既是民族文化的宝库,又是民族文化世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1、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通过家族族人面对面的教授,亲身示范表演,然后学者模仿练习,具有较好的教授效果,可以随时指出学者的不当之处,纠正错误,易于学者快速学习。白银纳艺术团中以家族传承方式学艺的成员占绝大多数,如关金芳的大儿子孟猛、侄子古拉依尔恩特等都是家族传承的习得者,并且是团里年轻人中会唱鄂伦春民歌较多的年轻人。
2、社会传承。
社会传承主要以“瞟学”为主要方式。而“瞟学”是指在各种社会生活中,如劳动、娱乐、仪式上人们耳闻目睹地学习民歌的行为,引申为非正式拜师学习之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说是自然习得,这类人一般都喜爱民间艺术,经常去观看各类文艺演出,并非常细心地将表演及演唱的精彩部分记录下来,以便回到家中反复学习和使用、学习的效果不完全一样,根据个人的天赋及其理解领悟能力而定。自学成才的歌唱者在艺术团中占25%左右。如艺术团男舞蹈演员孟溪源,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孟溪源的民间舞技巧高超,粗犷奔放,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他就是通过身边人的感染以及演出、聚会,网上视频,刻苦钻研练习学成的。
现今,各地区、各民族纷纷建立民间艺术团,在这样的形式下,白银纳艺术团也势必遵循“优胜劣汰”的艺术发展基本规律,守旧、一成不变只会走向衰亡,只有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增强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但是,我们坚信,它会凭借演员们团结的精神,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最终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潘震宙、陈昌本.论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2]俞人豪.“原生态”的音乐与音乐的原生态.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作者简介:张 瑜,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王 楠 ,哈尔滨石油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