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崔曼莉拥有了一个长假,《琉璃时代》三稿结束了。在同是IT界的朋友眼中,花四年时间,每天都在做着这件跟生活、业务无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版、看不到回报的事情,很不可思议。朋友们一直说:“为什么不写写我们的故事呢?”
9月19日,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突然离职。崔曼莉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讨论这个震动IT界的消息。其中一位朋友说:“我一直觉得做到陈永正这样的职位是我奋斗的目标。但我现在想,做到这个职位以后又怎样呢?这是否也只是人生路程中的一站而已?”
在那个9月的假期里,被朋友的话所触动的崔曼莉在天涯论坛上开始了《浮沉》的写作:毫无经验的赛思中国销售部新人乔莉,与一个由国企改制而产生的7亿元技术改造大单不期而遇,这个单子牵动着公司上下所有人的神经,在必须步步为营的商业战争里,涉入的人们各自作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
《浮沉》的成功是价值观的成功
崔曼莉形容开始连载的那段时间是“每天被逼迫着写作”,网上的跟帖和留言可以不看不理,但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却无法回避,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更新了吗?”而论坛上的站内邮件,出现了近20份出版方发来的出版意向询问。崔曼莉知道,《浮沉》将会变成一个出版品,她开始对整部作品进行了规划。
“《浮沉》的框架定得蛮大的。我对它的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生活的画卷’。我没有把它定位为职场小说或成长小说,这些概念都不对。《浮沉》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甚至是将来的第三部,都在最初的框架里面。书里面最大的主角其实是那个7亿大单,借这个单子可以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职场当中的各色人等。第二,我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我觉得《浮沉》的成功是价值观的成功。我要给它一个正面的价值观,包括为人处事、身处一个时代的心态、商业上的观念等。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在心态上有些问题,很多人会把转型期的商业现象,简单地归纳为商业的本质。身处一个时代,如果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声音,还有人把这样的东西写成书,然后大学生、职场新人看完以后觉得,做人、做生意就是应该没有底线,那这个社会会很可怕。其实最好的管理人员就是最讲原则的人,做人处事也是这样。我们不回避在《浮沉》当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现实性的问题,但恰恰因为有这样的困难存在,去选择一个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难能可贵。”
“我所关心的是社会现象”
《浮沉》以赛思中国这个外企为立足点,随着业务的不断介入,对晶通电子这个国企的改制过程作了详细的刻画。崔曼莉对于国企改制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跟同事、朋友的讨论,还有通过请教专家和阅读大量相关案例和资料。“现在国企改制是一个问题,但很多人对此缺少一个调查研究的态度。人们在议论各种事情的时候往往快速地作出判断。快速判断的能力是需要的,但必须建立在一定基础上。国企改制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片面地给它一个定语。到今天为止我也不能对它作出一个是非判断,但我希望自己起码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国企改制的现状和问题。”
晶通电子的改制,产生了两套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把工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在书中的商人看来这是快速自杀或慢性自杀的选择。这两套方案,是崔曼莉丢给书中两家竞争的外企和读者的一个难题:“如果我把原则跟底线定得更高,是否意味着我的事情就无法进行?还是说,我维持一个做人做事的底线,然后通过我的才干,一样可以把这个事情解决得很好?”晶通的厂长以计谋把两大IT外企全部拖下水,在保障工人生计的前提下,也让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有望“借鸡生蛋”。
老乔是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
“要牢记你的信仰,没有信仰,要牢记你最初的愿望,不要陷入贪婪,陷入你原本根本不想要的东西。”
这是乔莉的父亲老乔在她觉得最迷惘的时候所给予的告诫。其实会迷惘的何止是乔莉,只要是在职场中浮沉的人们,无论职位高低,在做出决策之前,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权衡过程,利益、情感与原则交战。站在职场外的老乔,反而成了整个故事中的洞见者。崔曼莉说:“现代人有个特点叫做怕做决定,基本上不做决定,这源自于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就没法决定;第二,惧怕责任,因为做完决定就要承担,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这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不做决定,不做决定的结果是由社会和他人来替你决定,最后一样有结果,但这个结果是你想要的吗?老乔这句话很简单,就是说要牢记自己最初的目标,这样才能不随波逐流,然后朝着你的方向一直往前。”
崔曼莉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应该是这一代年轻人比较渴望的父亲的形象。透过这个职场外的旁观者,也可以把很多老板没有办法说出口、朋友没有办法看到的情况,由他说出来。“他说的其实都是人生道理,可能是一个综合的人物吧。工作这十年来,我不断地寻找良师益友,十年听下来,也差不多就是老乔说的这些话。”
写作要有体育精神
身为高科技公司的CEO,在两年内完成70万字的书写,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崔曼莉对写作计划的执行度。她说,她会规定自己一天写多少字,然后利用长假来集中修改,“写作很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尤其是长篇。写作挺需要体育精神的,首先必须每天坚持做,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人跟你分享,所有的烦恼必须独自承担;其次你要学会调整心态,调整写作和生活、工作的冲突;第三就是重在参与,就像《琉璃时代》写了四年,如果不是因为《浮沉》畅销,可能到今天我都找不到出版方,所以我觉得必须有这个心态,否则为了挣钱而写作,得不偿失。”
后记:当角色对调
“你比较喜欢书里面哪个男主人公?”这是采访结束时,崔曼莉问我的问题。她喜欢听读者谈对书中人物的感觉,在这种交流当中可以体会一些她无法拥有的有意思的感受。
而我陷在第二部结束时陆帆车祸的悬念中,听着她说“对,云海是一个阳光帅哥”、“秦虹虽然目标清楚,但是她也太程序化了”,竟有点恍惚,就好像,我们是在讨论一个他人所创造的故事,而对话者,并非那个掌控这个故事中角色悲喜的作者。我不禁就想起她在《浮沉》一、二部的首发式上一直强调的话:“原创作品的价值是社会财富。无论外界给我的作品以怎样的定位和评价,那都是身外之物,读者愿意去看,大家愿意讨论,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
9月19日,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突然离职。崔曼莉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讨论这个震动IT界的消息。其中一位朋友说:“我一直觉得做到陈永正这样的职位是我奋斗的目标。但我现在想,做到这个职位以后又怎样呢?这是否也只是人生路程中的一站而已?”
在那个9月的假期里,被朋友的话所触动的崔曼莉在天涯论坛上开始了《浮沉》的写作:毫无经验的赛思中国销售部新人乔莉,与一个由国企改制而产生的7亿元技术改造大单不期而遇,这个单子牵动着公司上下所有人的神经,在必须步步为营的商业战争里,涉入的人们各自作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
《浮沉》的成功是价值观的成功
崔曼莉形容开始连载的那段时间是“每天被逼迫着写作”,网上的跟帖和留言可以不看不理,但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却无法回避,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更新了吗?”而论坛上的站内邮件,出现了近20份出版方发来的出版意向询问。崔曼莉知道,《浮沉》将会变成一个出版品,她开始对整部作品进行了规划。
“《浮沉》的框架定得蛮大的。我对它的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代生活的画卷’。我没有把它定位为职场小说或成长小说,这些概念都不对。《浮沉》从第一部到第二部,甚至是将来的第三部,都在最初的框架里面。书里面最大的主角其实是那个7亿大单,借这个单子可以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职场当中的各色人等。第二,我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我觉得《浮沉》的成功是价值观的成功。我要给它一个正面的价值观,包括为人处事、身处一个时代的心态、商业上的观念等。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在心态上有些问题,很多人会把转型期的商业现象,简单地归纳为商业的本质。身处一个时代,如果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声音,还有人把这样的东西写成书,然后大学生、职场新人看完以后觉得,做人、做生意就是应该没有底线,那这个社会会很可怕。其实最好的管理人员就是最讲原则的人,做人处事也是这样。我们不回避在《浮沉》当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现实性的问题,但恰恰因为有这样的困难存在,去选择一个好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才难能可贵。”
“我所关心的是社会现象”
《浮沉》以赛思中国这个外企为立足点,随着业务的不断介入,对晶通电子这个国企的改制过程作了详细的刻画。崔曼莉对于国企改制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跟同事、朋友的讨论,还有通过请教专家和阅读大量相关案例和资料。“现在国企改制是一个问题,但很多人对此缺少一个调查研究的态度。人们在议论各种事情的时候往往快速地作出判断。快速判断的能力是需要的,但必须建立在一定基础上。国企改制问题非常复杂,不能片面地给它一个定语。到今天为止我也不能对它作出一个是非判断,但我希望自己起码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到国企改制的现状和问题。”
晶通电子的改制,产生了两套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把工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在书中的商人看来这是快速自杀或慢性自杀的选择。这两套方案,是崔曼莉丢给书中两家竞争的外企和读者的一个难题:“如果我把原则跟底线定得更高,是否意味着我的事情就无法进行?还是说,我维持一个做人做事的底线,然后通过我的才干,一样可以把这个事情解决得很好?”晶通的厂长以计谋把两大IT外企全部拖下水,在保障工人生计的前提下,也让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有望“借鸡生蛋”。
老乔是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
“要牢记你的信仰,没有信仰,要牢记你最初的愿望,不要陷入贪婪,陷入你原本根本不想要的东西。”
这是乔莉的父亲老乔在她觉得最迷惘的时候所给予的告诫。其实会迷惘的何止是乔莉,只要是在职场中浮沉的人们,无论职位高低,在做出决策之前,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权衡过程,利益、情感与原则交战。站在职场外的老乔,反而成了整个故事中的洞见者。崔曼莉说:“现代人有个特点叫做怕做决定,基本上不做决定,这源自于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就没法决定;第二,惧怕责任,因为做完决定就要承担,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这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不做决定,不做决定的结果是由社会和他人来替你决定,最后一样有结果,但这个结果是你想要的吗?老乔这句话很简单,就是说要牢记自己最初的目标,这样才能不随波逐流,然后朝着你的方向一直往前。”
崔曼莉所塑造的这个人物应该是这一代年轻人比较渴望的父亲的形象。透过这个职场外的旁观者,也可以把很多老板没有办法说出口、朋友没有办法看到的情况,由他说出来。“他说的其实都是人生道理,可能是一个综合的人物吧。工作这十年来,我不断地寻找良师益友,十年听下来,也差不多就是老乔说的这些话。”
写作要有体育精神
身为高科技公司的CEO,在两年内完成70万字的书写,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崔曼莉对写作计划的执行度。她说,她会规定自己一天写多少字,然后利用长假来集中修改,“写作很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尤其是长篇。写作挺需要体育精神的,首先必须每天坚持做,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人跟你分享,所有的烦恼必须独自承担;其次你要学会调整心态,调整写作和生活、工作的冲突;第三就是重在参与,就像《琉璃时代》写了四年,如果不是因为《浮沉》畅销,可能到今天我都找不到出版方,所以我觉得必须有这个心态,否则为了挣钱而写作,得不偿失。”
后记:当角色对调
“你比较喜欢书里面哪个男主人公?”这是采访结束时,崔曼莉问我的问题。她喜欢听读者谈对书中人物的感觉,在这种交流当中可以体会一些她无法拥有的有意思的感受。
而我陷在第二部结束时陆帆车祸的悬念中,听着她说“对,云海是一个阳光帅哥”、“秦虹虽然目标清楚,但是她也太程序化了”,竟有点恍惚,就好像,我们是在讨论一个他人所创造的故事,而对话者,并非那个掌控这个故事中角色悲喜的作者。我不禁就想起她在《浮沉》一、二部的首发式上一直强调的话:“原创作品的价值是社会财富。无论外界给我的作品以怎样的定位和评价,那都是身外之物,读者愿意去看,大家愿意讨论,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