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即游戏。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应用与设计
游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一种旨在消遣时光或寻求娱乐的活动。本文所说的“游戏”是指一种与数学教学有关的活动,即数学游戏。它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智力娱乐活动。在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明显提升。
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1.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启发思维的功能。因此,数学游戏的传播可以改变许多人对数学的认识。如果我们对数学的了解仅限于课本,那么确实会形成对数学的一些误解:如认为数学乏味,数学无用,或自己的数学课本没有学好,就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等。而通过数学游戏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误解,认识到“原来数学也这么有趣”,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2.数学游戏设计的原则
数学游戏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在玩中必须要学,只有在学的过程中才能玩数学游戏,玩是方式方法,学到知识是目的。所以游戏设计要把“数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需遵循经下这些基本的原则。
2.1 数学性原则。
数学游戏是为数学教育服务的,必须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考虑游戏的数学味,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如果游戏与教学内容脱离,那就变成了玩耍游戏了,其结果只是给孩子带来一阵欢笑,没学到实质性的东西。这种为游戏而游戏的做法就失去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
2.2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指游戏的设计要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是游戏的生命,一切游戏都以玩得有趣为目的。因此游戏的形式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玩得高兴,兴致高昂,学习情绪和热情在不知不觉中空前提高,真正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2.3 全员参与性原则。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游戏的设计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观众,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了,不符合课标的要求,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制定游戏的规则时,要遵循全员参与性原则,让所有学生的都参与到游戏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4 针对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通常在6岁-12岁之间,他们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玩什么都有趣味,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学生能力相匹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游戏障碍的设置,要做到难易适中。过于简单,就没有参与游戏过程中的紧张刺激,缺少了你追我赶的对抗性。反之,设置的障碍过于繁难,参加游戏的儿童认为高不可攀,无法通过,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两者都失去了数学游戏的原初意义。由此可见,没针对性的游戏对学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3.数学游戏的具体设计
数学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使用游戏的教学环节来看,有导入、新授、练习时的游戏;从教学内容来看,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的游戏;从游戏的表现形式来看,有猜想类游戏、活动类游戏卡片类游戏、表演类游戏等。
要设计一个数学游戏,首先要确定游戏的名称,接着考虑游戏的规则和过程,有些游戏还需准备一定的道具,或设计一些动作。如卡片类游戏需准备所需的卡片,表演类游戏需事先考虑好动作等。游戏的设计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控制游戏的时间。如用在新课导入部分的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将影响到新课的学习;而用在练习时或复习课的游戏时间可以长一些,以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目的。下面以游戏的表现形式来举例说一说游戏的具体设计。
3.1 猜想类游戏。
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猜想类游戏除了在数与代数内容领域中运用,也可以在空间与图形等领域中设计。如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后,可以这样设计猜一猜游戏:剪好各类三角形,用卡片挡住三角形的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猜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这过程中,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自己猜想的根据,最后老师再打开遮挡物,揭示谜底。通过猜想游戏,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知识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脑子里。
在猜想类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的语言要尽可能的突出挑战性、鼓动性,激起全体学生猜想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搜寻答案,达到教学目的。
3.2 活动式的游戏。
以组织一项活动为载体,把数学知识寓于活动游戏中。如学习了人民币后,开展“小小商店”游戏,让孩子扮演售货员与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就学习巩固了人民币面额的辨别和各面额之间的换算。又如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设计投色子的游戏:同时投下两个色子,然后把两个色子上的点数加起来,谁算对了就轮到谁投色子,如果算错了就由原来的人继续投。
3.3 卡片类游戏。
卡片类游戏,就是把游戏的内容写在卡片上,学生通过摘取卡片或投送卡片进行游戏,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卡片上的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是数字、算式,也可以是图形或问题。如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设计邮递员送信游戏:把算式写在卡片上,发给学生;准备几个盒子当做邮筒(为了美观和吸引学生,盒子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在盒子上写出得数,学生扮演邮递员,把相应得数的算式送到盒子里。
把卡片类游戏的卡片形式变个样式,又能设计出很多有趣的游戏。如弄成苹果,再画棵大树,把“苹果”挂在大树上,进行“摘苹果”的游戏;弄成蘑菇,举行“采蘑菇”的游戏;弄成小动物,再画个房子,玩“把动物带回家”的游戏;设计成花朵,画个花盆,玩个“种花”游戏;还可以把卡片做成头饰的样子,一个头饰上写算式,另一个头饰上写得数,让孩子边唱歌,边玩找朋友的游戏(找朋友的游戏也可以归类到表演类游戏里)。
3.4 表演式游戏。
通过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学习角的分类后,可以设计游戏: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表演比赛吧,老师说角的名称,你们用手势表演出来,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联合来表演,也可以用手臂的前臂和上臂联合来表演,看谁反映最快。老师分别说直角、钝角、平角、锐角等让学生表演;还可以互换角色,老师表演,学生说出相应的角名称。
总之,通过数学游戏则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数学时枯燥乏味的感觉,认识“原来数学也这么有趣”,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转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构建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实现学生对数学从厌倦到喜欢的转化,从苦于学数学到乐于学数学的转化,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应用与设计
游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一种旨在消遣时光或寻求娱乐的活动。本文所说的“游戏”是指一种与数学教学有关的活动,即数学游戏。它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智力娱乐活动。在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明显提升。
下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1.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启发思维的功能。因此,数学游戏的传播可以改变许多人对数学的认识。如果我们对数学的了解仅限于课本,那么确实会形成对数学的一些误解:如认为数学乏味,数学无用,或自己的数学课本没有学好,就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等。而通过数学游戏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误解,认识到“原来数学也这么有趣”,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2.数学游戏设计的原则
数学游戏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在玩中必须要学,只有在学的过程中才能玩数学游戏,玩是方式方法,学到知识是目的。所以游戏设计要把“数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就必需遵循经下这些基本的原则。
2.1 数学性原则。
数学游戏是为数学教育服务的,必须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考虑游戏的数学味,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如果游戏与教学内容脱离,那就变成了玩耍游戏了,其结果只是给孩子带来一阵欢笑,没学到实质性的东西。这种为游戏而游戏的做法就失去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
2.2 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指游戏的设计要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是游戏的生命,一切游戏都以玩得有趣为目的。因此游戏的形式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玩得高兴,兴致高昂,学习情绪和热情在不知不觉中空前提高,真正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2.3 全员参与性原则。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游戏的设计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观众,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了,不符合课标的要求,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制定游戏的规则时,要遵循全员参与性原则,让所有学生的都参与到游戏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4 针对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通常在6岁-12岁之间,他们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玩什么都有趣味,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学生能力相匹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游戏障碍的设置,要做到难易适中。过于简单,就没有参与游戏过程中的紧张刺激,缺少了你追我赶的对抗性。反之,设置的障碍过于繁难,参加游戏的儿童认为高不可攀,无法通过,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两者都失去了数学游戏的原初意义。由此可见,没针对性的游戏对学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3.数学游戏的具体设计
数学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使用游戏的教学环节来看,有导入、新授、练习时的游戏;从教学内容来看,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的游戏;从游戏的表现形式来看,有猜想类游戏、活动类游戏卡片类游戏、表演类游戏等。
要设计一个数学游戏,首先要确定游戏的名称,接着考虑游戏的规则和过程,有些游戏还需准备一定的道具,或设计一些动作。如卡片类游戏需准备所需的卡片,表演类游戏需事先考虑好动作等。游戏的设计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控制游戏的时间。如用在新课导入部分的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将影响到新课的学习;而用在练习时或复习课的游戏时间可以长一些,以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目的。下面以游戏的表现形式来举例说一说游戏的具体设计。
3.1 猜想类游戏。
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猜想类游戏除了在数与代数内容领域中运用,也可以在空间与图形等领域中设计。如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后,可以这样设计猜一猜游戏:剪好各类三角形,用卡片挡住三角形的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猜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这过程中,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自己猜想的根据,最后老师再打开遮挡物,揭示谜底。通过猜想游戏,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知识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脑子里。
在猜想类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的语言要尽可能的突出挑战性、鼓动性,激起全体学生猜想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搜寻答案,达到教学目的。
3.2 活动式的游戏。
以组织一项活动为载体,把数学知识寓于活动游戏中。如学习了人民币后,开展“小小商店”游戏,让孩子扮演售货员与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学生在交易过程中就学习巩固了人民币面额的辨别和各面额之间的换算。又如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设计投色子的游戏:同时投下两个色子,然后把两个色子上的点数加起来,谁算对了就轮到谁投色子,如果算错了就由原来的人继续投。
3.3 卡片类游戏。
卡片类游戏,就是把游戏的内容写在卡片上,学生通过摘取卡片或投送卡片进行游戏,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卡片上的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是数字、算式,也可以是图形或问题。如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设计邮递员送信游戏:把算式写在卡片上,发给学生;准备几个盒子当做邮筒(为了美观和吸引学生,盒子可以稍微装饰一下),在盒子上写出得数,学生扮演邮递员,把相应得数的算式送到盒子里。
把卡片类游戏的卡片形式变个样式,又能设计出很多有趣的游戏。如弄成苹果,再画棵大树,把“苹果”挂在大树上,进行“摘苹果”的游戏;弄成蘑菇,举行“采蘑菇”的游戏;弄成小动物,再画个房子,玩“把动物带回家”的游戏;设计成花朵,画个花盆,玩个“种花”游戏;还可以把卡片做成头饰的样子,一个头饰上写算式,另一个头饰上写得数,让孩子边唱歌,边玩找朋友的游戏(找朋友的游戏也可以归类到表演类游戏里)。
3.4 表演式游戏。
通过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学习角的分类后,可以设计游戏: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表演比赛吧,老师说角的名称,你们用手势表演出来,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联合来表演,也可以用手臂的前臂和上臂联合来表演,看谁反映最快。老师分别说直角、钝角、平角、锐角等让学生表演;还可以互换角色,老师表演,学生说出相应的角名称。
总之,通过数学游戏则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数学时枯燥乏味的感觉,认识“原来数学也这么有趣”,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转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构建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实现学生对数学从厌倦到喜欢的转化,从苦于学数学到乐于学数学的转化,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