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显然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并进而达到有效呢?下面,本人谈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形象性、愉悦性的教材。尤其是一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利用讲故事、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老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求和两部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果园里有苹果树1462棵,桃树比苹果树少362棵,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学此题时,我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引导学生:大家先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看谁编的好、编的多,老师也来编。虽然此刻老师还没有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学生已进入了老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了,每个学生都暗自为自己加油,希望能胜过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由此看来,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能的人,并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然后再用探讨商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被调动起来,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提问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有许多讲究,既不可随意提问,也不可无目的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提问时机,要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教学“角的认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便设计小组接力赛——首尾相接的游戏。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卡片的学生,用上一个同学的得数接下去编一道算式(加、减法都可以),然后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首尾相接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践证明,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符合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高效,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并不是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远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鹏溪小学)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形象性、愉悦性的教材。尤其是一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利用讲故事、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和谐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老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求和两部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果园里有苹果树1462棵,桃树比苹果树少362棵,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学此题时,我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引导学生:大家先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看谁编的好、编的多,老师也来编。虽然此刻老师还没有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学生已进入了老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了,每个学生都暗自为自己加油,希望能胜过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由此看来,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能的人,并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然后再用探讨商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被调动起来,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提问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有许多讲究,既不可随意提问,也不可无目的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提问时机,要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教学“角的认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便设计小组接力赛——首尾相接的游戏。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卡片的学生,用上一个同学的得数接下去编一道算式(加、减法都可以),然后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首尾相接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践证明,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活动更加符合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高效,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并不是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远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鹏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