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生群体是企业高端人才的储备库,而且工商管理研究生以后主要在企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面对不断涌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万物互联环境中抓住时代的脉搏,使企业在红海市场中站稳脚跟或在蓝海市场中抢占先机,需要管理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战略战术创新,因此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文中从创新教育机制、完善培养模式,优化评价体系和营造良好的社会与高校环境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工商管理;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机制
(一)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1、学习重难点知识,关注前沿动态。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基础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理论框架有大致的了解。研究生的课程主要设置在研究生一年级,这段学习时光是极其短暂和宝贵的。因此一些简单基础的课程可以通过研究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应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专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前沿的理论知识可以激发研究生的灵感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是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促进因素。
2、跨专业课程交叉融合。无论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以后是到企业就业还是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拥有综合性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以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裨益。高校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要满足研究生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而且选修课质量也要精益求精,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相匹配,实行严格的考核方式,避免学生囫囵吞枣,课堂内容流于形式等情形。
(二)改革教学方式
梁春阳(2017)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组织上主要是将各个知识点按课本上的体系通过讲解、播放幻灯片、做课堂练习等方式灌输给学生[1]。 如果在研究生的教育中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充当着管理者监督者而不是服务者,那么就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张金磊(2012)认为翻转课堂主要包括知识内化和知识传授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信息,学生通过教师事先创建的视频或电子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上课时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
2、对分课堂。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认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3]。对分课堂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隔堂讨论,即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下次回到课堂时再与教师交流上次授课的内容。经过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个过程分阶段学习,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深刻,并且小组讨论也是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问题、检验学习成果的良好机会。
二、完善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队伍,限制师生比例
包咏慧等(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学历水平、科研成果水平高低、教学实践能力、治学态度等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正相关关系[5]。首先,高校可以引进国内其他高校或海外高校的优秀人才加强师资队伍。不同高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可能不同,导师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研究领域使得学术交流环境更加自由宽松,有利于新观点新想法的产生。其次,高校应限制师生比例,导师应对每个研究生进行精心培养,让他们参与到学术课题和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校企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注重掌握理论知识,但解决企业问题方面缺乏实际经验,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有先进的设备设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高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生源,高校和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以使研究生真切了解到企业生产运作流程,而不是陷于空想,纸上谈兵。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可以聘请企业管理者担任研究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术型导师和专业型导师。学术性导师负责讲授理论课程和论文写作,专业型导师引导研究生探索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培养相呼应,从而达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优化评价体系
(一)多元化考核方式
不同于工科研究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来反映平时成绩,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纸质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形式。纸质考试考察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研究生熟读多背即可取得不错的成绩。课程论文本来是一个表达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途径,但在实施中变形走样,背离初衷。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就是在纸质考试的基础上,将科研论文,發明专利、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并增加这部分成绩的比例,让研究生意识到要想取得好成绩,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全方位复合型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激励励机制
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带家教或外出实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研究生认为学校补助和奖学金数额捉襟见肘,兼职能减轻经济负担。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并公开宣传,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或学术竞赛,明确各种奖励制度,让他们认识到兼职只能带来短期收入,崇尚学术创新却能实现长期利益,醉心于科研工作是“有利可图”的。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学术交流论坛展示研究生的科技成果,并组织评选科研标兵或学术达人等活动。让工商管理研究生感受科研就在自己身边,汲取榜样的智慧和力量,从而精神上受到鼓舞,精神诉求得到满足。
作者简介:姓名:余佳丽(1993-),女 ,汉族,安徽安庆,重庆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项目管理。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工商管理;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机制
(一)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1、学习重难点知识,关注前沿动态。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基础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理论框架有大致的了解。研究生的课程主要设置在研究生一年级,这段学习时光是极其短暂和宝贵的。因此一些简单基础的课程可以通过研究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应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专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前沿的理论知识可以激发研究生的灵感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是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促进因素。
2、跨专业课程交叉融合。无论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以后是到企业就业还是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拥有综合性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以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裨益。高校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要满足研究生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而且选修课质量也要精益求精,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相匹配,实行严格的考核方式,避免学生囫囵吞枣,课堂内容流于形式等情形。
(二)改革教学方式
梁春阳(2017)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组织上主要是将各个知识点按课本上的体系通过讲解、播放幻灯片、做课堂练习等方式灌输给学生[1]。 如果在研究生的教育中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充当着管理者监督者而不是服务者,那么就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张金磊(2012)认为翻转课堂主要包括知识内化和知识传授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信息,学生通过教师事先创建的视频或电子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程内容,上课时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
2、对分课堂。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2014)认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让出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掌控,形成师生“对分”课堂的格局[3]。对分课堂强调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一半分配给学生讨论,二是隔堂讨论,即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下次回到课堂时再与教师交流上次授课的内容。经过教师讲授、课后复习、分组讨论三个过程分阶段学习,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深刻,并且小组讨论也是学生向教师反馈学习问题、检验学习成果的良好机会。
二、完善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队伍,限制师生比例
包咏慧等(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学历水平、科研成果水平高低、教学实践能力、治学态度等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成正相关关系[5]。首先,高校可以引进国内其他高校或海外高校的优秀人才加强师资队伍。不同高校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可能不同,导师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研究领域使得学术交流环境更加自由宽松,有利于新观点新想法的产生。其次,高校应限制师生比例,导师应对每个研究生进行精心培养,让他们参与到学术课题和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校企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注重掌握理论知识,但解决企业问题方面缺乏实际经验,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有先进的设备设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高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生源,高校和企业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可以使研究生真切了解到企业生产运作流程,而不是陷于空想,纸上谈兵。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可以聘请企业管理者担任研究生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术型导师和专业型导师。学术性导师负责讲授理论课程和论文写作,专业型导师引导研究生探索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培养相呼应,从而达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优化评价体系
(一)多元化考核方式
不同于工科研究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来反映平时成绩,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纸质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形式。纸质考试考察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研究生熟读多背即可取得不错的成绩。课程论文本来是一个表达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途径,但在实施中变形走样,背离初衷。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就是在纸质考试的基础上,将科研论文,發明专利、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并增加这部分成绩的比例,让研究生意识到要想取得好成绩,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全方位复合型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激励励机制
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带家教或外出实习,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研究生认为学校补助和奖学金数额捉襟见肘,兼职能减轻经济负担。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并公开宣传,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或学术竞赛,明确各种奖励制度,让他们认识到兼职只能带来短期收入,崇尚学术创新却能实现长期利益,醉心于科研工作是“有利可图”的。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学术交流论坛展示研究生的科技成果,并组织评选科研标兵或学术达人等活动。让工商管理研究生感受科研就在自己身边,汲取榜样的智慧和力量,从而精神上受到鼓舞,精神诉求得到满足。
作者简介:姓名:余佳丽(1993-),女 ,汉族,安徽安庆,重庆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