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用心如镜,活在当下,不被过去、现在、未来干扰,不被个体、主人、客者分别,不被影子、黑暗、光明迷惑,才能达到淡泊澄明的境界。
“学习佛法即是修习心法的调御,破除种种错误的价值观,重拾真如本性。”蔡志忠先生在这本《参禅步道·觉悟》的第一章中如是说——大部分问题都是意识问题,大部分错误都能被意识到并且克服。“事情未来之时,不期待。事情来之时,完全如实反映。事情过了之后,又回复成空。”佛教教导个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而痛苦导致错误。因此,只有用心如镜,活在当下,不被过去、现在、未来干扰,不被个体、主人、客者分别,不被影子、黑暗、光明迷惑,才能达到淡泊澄明的境界。一言以蔽,禅者无分别心。禅为何物?如实了悟生命真相即是禅,学习佛法这个过程即是参禅。禅是目的。
我们为何要参禅?按照蔡志忠先生在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三个阶段:起初他凭借文凭、地位、权势、财富。再进一步,他思考自己来此一生的意义。最后他找到人生的目的,而真正活出自己!于是他已经从第一阶段进入最后阶段。”那么,参禅的机缘应该始于第一阶段,发源于第二阶段——我们开始思索自己是谁——这几乎是一切哲学宗教流派的根本问题。在第三阶段,我们获得了禅。
参禅首先要开悟,而自己则是开悟的障蔽。小乘佛教认为“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即执着于自己的意愿(多为谬误),而缺乏解脱自己与旁观自己的精神。所以,佛教主张“破除我执”,打破障碍,主张将被禁锢的智慧从内心中解救出来。蔡志忠先生说:“如果我们抱持着‘我’,便无法面对不同际遇。”在生活中,大多是有关感情的事,人最易犯下我执之误,“‘我’来自过去和未来的期待。”我执之徒,既无法坦然放下往昔经历,亦无勇气面对将来之事。正因为此,他们步履维艰。参禅必有艰辛。换句话说,“我们处于苦难绝境,正是彰显最高自我价值的时候。”
佛教中参禅讲究顿悟,如禅宗公案中的闪问闪答,这使我想起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的那句话:“我关注某个深奥问题的态度就像洗冷水澡——快进、快出。因此可以避免陷得过深,避免达到一定的深度……难道一样事物仅仅被接触、浏览、走马观花就注定不能被认识和了解么?”顿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开悟。在心中,以小见大,悉微知著。
禅宗的基本精神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根本意义:禅宗佛教不看重经典,而更看重个人的修行。修,“调御自己内在的心”;行,“外在的实际行动。”这实质上仍根源于禅宗自我开悟的本色。
英国神秘派诗人威廉·布莱克在《Auguries of Innocence》中写道: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徐志摩将这四句诗译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对这四句诗有不同的理解,其实放在禅宗“不立文字”的语境中也很有味道。研习经典可以使我们明白一切事,但这无法培养自我独立思考的精神。我理解的顿悟是一种神秘的瞬时体验,个人在长期的思索中培养出一种对待万事万物的敏感意识以及对于事物表象之下根本原理的捕捉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更有赖于自己,而知识的传递并不一定要透过经典。可以说,禅宗在教义之内确实存在着轻视经典的倾向。
真理单一而纯洁,但有三恶障蔽了真理,它们分别是愤怒、贪婪和自大。这就要求修行者用四善来抹去三恶,将真理澄明于实在。四善是无我、慈悲、智慧以及真理。的确,顿悟有赖自我,但无我与之并不相悖。无我的语境中,我即是执,是旧我,是盲信者,是在“旧有的习俗、派系、偏见、敌意、喜怒、支配、欲望”主导下的一具肉体;无我便是破除我执,便是告别旧我,便是将“旧有的习俗、派系、偏见、敌意、喜怒、支配、欲望统统丢弃。”统而观之,“自我”应当理解为“新我”或者“本我”,无执之我,无欲之我,一无所有之我。
顿悟的另一重特色是在个人以外导师或禅师所扮演的角色。一般而言,导师为了凸显个人在顿悟中的主导性,往往会刻意削弱自己的作用,像蔡志忠先生在书中写到的那样:“修行者也不免掉入错误的缝隙里,独觉的修行者一人错一人担,声闻的导师如果错了,会害死追随他的学生们。”又如在《名师是一艘失去作用的船》中空空尊者的话:“导师的作用,原本是帮助学生接近真理的载具,当渡人的船变成偶像时,便不够格再当上师,你们忙着膜拜我、接近我,害得你们哪里也没去。”所以,有着影响力的上师大都警戒他人对于自我的介入,同时也警戒自己之于他人的过多干涉,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真正有志于修行的人总是默然。他们会劝诫追随的弟子去自我修行,去感悟自然界的哲理,甚至是以动物为师。在上师这一方面,他们主张不立文字,以寓言的形式讲学——“不直接讲出真理,而用寓言比喻的好处就在于此。”——空空尊者如此答复学生对于寓言的质疑。寓言的形式是宽泛的,可以包容多种解释,具有扩张性,而这种特性恰好有利于个人的思维发散,不定于一尊。
四善的其余三者,慈悲、智慧与真理,说来也无非是“无我”的另几种具体形式。在四善之中,以“无我”概念最为精深。佛教用语中“无我”亦称“非我”或“非身”,有大自在,得大快乐。它既是一个结果,一种意愿,也包含着一个打破旧我,重塑新我的过程。如果要从具体上限定它的范围未免广大,不妨从反面来说。佛陀在说法时曾提过“十四无记”,也就是十四个佛教不谈的问题——因为佛陀认为它们无法证实,“只会徒增人的贪欲染着,无益于解决人的痛苦”。这十四个问题分别是:世间常吗?世间无常吗?世间亦常亦无常吗?世间非常非无常吗?世间有边吗?世间无边吗?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吗?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吗?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不存在吗?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是吗?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是吗?命与身是一吗?命与身异吗?在这十四个问题以外,就是“无我”所代表的境界。“无我”这个概念始于痛苦,终于消弭痛苦。佛陀说:“我只谈苦如何产生和如何消除痛苦,凡是跟痛苦无关的事就不是我所说的。”
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向来蕴藉着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而画风则飘逸洒脱,不乏新时期的国风特色,本书亦不例外。这本画集诞生于蔡先生的一次少林寺之旅,在途中画家对于众生整日忙碌却不知忙碌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他认为如在人生的旅途之中修建一些石碑,点醒众人岂不很好,于是以画为碑,创作了这本佛学画集。虽与佛学有关,但并不枯燥难懂。蔡志忠先生运用了他一贯大破大立、化难为易的画风,并配之凝练文字,阐释了众多禅宗公案、机锋故事,将其钻研佛学数十年的成果融汇于这本集子中。熟悉蔡志忠先生漫画的朋友一定知道他的画大都是黑白两色的,但这次蔡先生邀请了中国水墨画名家李义弘先生来为这本《参禅步道·觉悟》配色。水墨的空灵余韵一直是表达佛学禅理的最佳路径,无形中更增添了这本书的知识情趣。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色。
记得最近与朋友聊起禅宗语录,他颇以为其中都是些可说可不说的“车轱辘话”,但我却觉得禅宗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可说可不说”之间,也正因为此显示出这意思中存在着某种尚未被开掘的必然性。真理单一而纯洁,反倒是我们耽迷的复杂之语,是思辨不成熟的结果,是将真理碎片化后无法重新黏合住的一团无法识别的墨污。蔡志忠先生认为杂糅了道教的精神、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禅宗佛学,在本质上实与佛陀两千五百年前的顿悟并无不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了解禅宗的障蔽就破除了一层。话虽如此,今人面对那么多机锋文字恐怕还是容易困惑,而蔡李二人合作完成的这本画集无疑有助于我们重新了解佛学,走入自己真正的内心。
禅是一枝花。
“学习佛法即是修习心法的调御,破除种种错误的价值观,重拾真如本性。”蔡志忠先生在这本《参禅步道·觉悟》的第一章中如是说——大部分问题都是意识问题,大部分错误都能被意识到并且克服。“事情未来之时,不期待。事情来之时,完全如实反映。事情过了之后,又回复成空。”佛教教导个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而痛苦导致错误。因此,只有用心如镜,活在当下,不被过去、现在、未来干扰,不被个体、主人、客者分别,不被影子、黑暗、光明迷惑,才能达到淡泊澄明的境界。一言以蔽,禅者无分别心。禅为何物?如实了悟生命真相即是禅,学习佛法这个过程即是参禅。禅是目的。
我们为何要参禅?按照蔡志忠先生在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三个阶段:起初他凭借文凭、地位、权势、财富。再进一步,他思考自己来此一生的意义。最后他找到人生的目的,而真正活出自己!于是他已经从第一阶段进入最后阶段。”那么,参禅的机缘应该始于第一阶段,发源于第二阶段——我们开始思索自己是谁——这几乎是一切哲学宗教流派的根本问题。在第三阶段,我们获得了禅。
参禅首先要开悟,而自己则是开悟的障蔽。小乘佛教认为“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即执着于自己的意愿(多为谬误),而缺乏解脱自己与旁观自己的精神。所以,佛教主张“破除我执”,打破障碍,主张将被禁锢的智慧从内心中解救出来。蔡志忠先生说:“如果我们抱持着‘我’,便无法面对不同际遇。”在生活中,大多是有关感情的事,人最易犯下我执之误,“‘我’来自过去和未来的期待。”我执之徒,既无法坦然放下往昔经历,亦无勇气面对将来之事。正因为此,他们步履维艰。参禅必有艰辛。换句话说,“我们处于苦难绝境,正是彰显最高自我价值的时候。”
佛教中参禅讲究顿悟,如禅宗公案中的闪问闪答,这使我想起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的那句话:“我关注某个深奥问题的态度就像洗冷水澡——快进、快出。因此可以避免陷得过深,避免达到一定的深度……难道一样事物仅仅被接触、浏览、走马观花就注定不能被认识和了解么?”顿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开悟。在心中,以小见大,悉微知著。
禅宗的基本精神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根本意义:禅宗佛教不看重经典,而更看重个人的修行。修,“调御自己内在的心”;行,“外在的实际行动。”这实质上仍根源于禅宗自我开悟的本色。
英国神秘派诗人威廉·布莱克在《Auguries of Innocence》中写道: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徐志摩将这四句诗译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对这四句诗有不同的理解,其实放在禅宗“不立文字”的语境中也很有味道。研习经典可以使我们明白一切事,但这无法培养自我独立思考的精神。我理解的顿悟是一种神秘的瞬时体验,个人在长期的思索中培养出一种对待万事万物的敏感意识以及对于事物表象之下根本原理的捕捉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更有赖于自己,而知识的传递并不一定要透过经典。可以说,禅宗在教义之内确实存在着轻视经典的倾向。
真理单一而纯洁,但有三恶障蔽了真理,它们分别是愤怒、贪婪和自大。这就要求修行者用四善来抹去三恶,将真理澄明于实在。四善是无我、慈悲、智慧以及真理。的确,顿悟有赖自我,但无我与之并不相悖。无我的语境中,我即是执,是旧我,是盲信者,是在“旧有的习俗、派系、偏见、敌意、喜怒、支配、欲望”主导下的一具肉体;无我便是破除我执,便是告别旧我,便是将“旧有的习俗、派系、偏见、敌意、喜怒、支配、欲望统统丢弃。”统而观之,“自我”应当理解为“新我”或者“本我”,无执之我,无欲之我,一无所有之我。
顿悟的另一重特色是在个人以外导师或禅师所扮演的角色。一般而言,导师为了凸显个人在顿悟中的主导性,往往会刻意削弱自己的作用,像蔡志忠先生在书中写到的那样:“修行者也不免掉入错误的缝隙里,独觉的修行者一人错一人担,声闻的导师如果错了,会害死追随他的学生们。”又如在《名师是一艘失去作用的船》中空空尊者的话:“导师的作用,原本是帮助学生接近真理的载具,当渡人的船变成偶像时,便不够格再当上师,你们忙着膜拜我、接近我,害得你们哪里也没去。”所以,有着影响力的上师大都警戒他人对于自我的介入,同时也警戒自己之于他人的过多干涉,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真正有志于修行的人总是默然。他们会劝诫追随的弟子去自我修行,去感悟自然界的哲理,甚至是以动物为师。在上师这一方面,他们主张不立文字,以寓言的形式讲学——“不直接讲出真理,而用寓言比喻的好处就在于此。”——空空尊者如此答复学生对于寓言的质疑。寓言的形式是宽泛的,可以包容多种解释,具有扩张性,而这种特性恰好有利于个人的思维发散,不定于一尊。
四善的其余三者,慈悲、智慧与真理,说来也无非是“无我”的另几种具体形式。在四善之中,以“无我”概念最为精深。佛教用语中“无我”亦称“非我”或“非身”,有大自在,得大快乐。它既是一个结果,一种意愿,也包含着一个打破旧我,重塑新我的过程。如果要从具体上限定它的范围未免广大,不妨从反面来说。佛陀在说法时曾提过“十四无记”,也就是十四个佛教不谈的问题——因为佛陀认为它们无法证实,“只会徒增人的贪欲染着,无益于解决人的痛苦”。这十四个问题分别是:世间常吗?世间无常吗?世间亦常亦无常吗?世间非常非无常吗?世间有边吗?世间无边吗?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吗?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吗?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不存在吗?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是吗?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是吗?命与身是一吗?命与身异吗?在这十四个问题以外,就是“无我”所代表的境界。“无我”这个概念始于痛苦,终于消弭痛苦。佛陀说:“我只谈苦如何产生和如何消除痛苦,凡是跟痛苦无关的事就不是我所说的。”
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向来蕴藉着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而画风则飘逸洒脱,不乏新时期的国风特色,本书亦不例外。这本画集诞生于蔡先生的一次少林寺之旅,在途中画家对于众生整日忙碌却不知忙碌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他认为如在人生的旅途之中修建一些石碑,点醒众人岂不很好,于是以画为碑,创作了这本佛学画集。虽与佛学有关,但并不枯燥难懂。蔡志忠先生运用了他一贯大破大立、化难为易的画风,并配之凝练文字,阐释了众多禅宗公案、机锋故事,将其钻研佛学数十年的成果融汇于这本集子中。熟悉蔡志忠先生漫画的朋友一定知道他的画大都是黑白两色的,但这次蔡先生邀请了中国水墨画名家李义弘先生来为这本《参禅步道·觉悟》配色。水墨的空灵余韵一直是表达佛学禅理的最佳路径,无形中更增添了这本书的知识情趣。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色。
记得最近与朋友聊起禅宗语录,他颇以为其中都是些可说可不说的“车轱辘话”,但我却觉得禅宗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可说可不说”之间,也正因为此显示出这意思中存在着某种尚未被开掘的必然性。真理单一而纯洁,反倒是我们耽迷的复杂之语,是思辨不成熟的结果,是将真理碎片化后无法重新黏合住的一团无法识别的墨污。蔡志忠先生认为杂糅了道教的精神、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禅宗佛学,在本质上实与佛陀两千五百年前的顿悟并无不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了解禅宗的障蔽就破除了一层。话虽如此,今人面对那么多机锋文字恐怕还是容易困惑,而蔡李二人合作完成的这本画集无疑有助于我们重新了解佛学,走入自己真正的内心。
禅是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