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94-02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而且表现着我们祖先的喜怒与哀乐、憧憬和希望、挣扎与痛苦、理想和追求等复杂情感。学习古典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古典”二字的存在,有如魔咒一样困扰着当前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讲授时任劳任怨,学生听课时云里雾里,结果在评价时也兴味索然。如此教学现状的归因便是:一元的阐释阻截了学生多元的解读;被动的接受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主。诗词教授似乎完全绝缘于学生个体之外,诗词教授也完全泯灭了学生的想象,诗词鉴赏变得艰深晦涩难懂。为此教师牢骚满腹——学生太差,头脑太死;学生也是怨声载道——诗词莫名其妙,教师胡说八道。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冰河,学生越来越沉寂,课堂越来越死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融化师生之间的冰川,让课堂重回春日,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呢?对此,笔者在诗词教学中尝试着将音乐引入课堂,用音乐撞击学生的心灵,突破自身素养与时代局限,帮助学生以一种自己生活的本真来真切地体味古圣先贤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一改往日的沉寂,学生也由此找到了自信。为此我想说:音乐便是诗词鉴赏的源头活水。让你我大声疾呼:让音乐响起在课堂,响起在学生的心中,响起在诗词的世界。
1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形象
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是开启人们丰富想象力的金钥匙。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就是音乐虽然不能给人提供实见的景物、形态和色彩,却能以音韵、旋律、节奏给听众营造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来“看到”情景、物像、色彩和形态。诗词是想象的艺术,诗人都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真正的创造是艺术想象活动”。音乐的引入正好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词的天地自由翱翔,从而捕捉诗人们虚无缥缈、似幻亦真的心灵轨迹,进而领略历经历史风雨洗礼的诗人形象。这也正应验了诗词是文学艺术,更是音乐的艺术这个观点。《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咏言”。《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其意都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学习杜甫的《旅夜书怀》时,一支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将我们带进了身经乱世,四处漂泊,沦落他乡,孤苦无依又疾病缠身的杜陵野老的内心世界。再者一曲洞箫《虞美人》又使我们清晰地触摸到词人李煜那幽咽缠绵又愤激不平的感情旋律。这便是神奇的音乐,音乐的神奇。可见音乐是诗词的影子,诗词的另一半,音乐响起,于是乎从中“照见”了诗词的影子,也就等于是还原了诗词的另一半,因而也就还原了诗词的本来面目。“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
2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创造形象
诗词历经数千百年,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每一首诗都是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欣赏都能发现它的美,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每个读者有着独特的阅历和情感体验,对此自然也会各有感触。学生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经历经验出发,展开纵横驰骋的想象,创造性地理解作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与鉴赏”,就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为“……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以教师的独断专行代替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学生按着教师的要求“理解”了作品,掌握了知识,却错过了一次创造性的审美经历。这种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的特有魅力,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的失败,或者至少不能算是成功。避开这种理性的说教,我们可以借助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自由的放飞自己,自觉的也是自主的用心去诠释。这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想象和联想,大胆构建,创造崭新的形象。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作品所构置的想象空间,远比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多。因为,音乐本身没有可视性,亦无法具体地叙事、状物、写景、抒情,它只能靠音韵、旋律、和弦、节奏来给听众营造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也因此会是浩淼无边的,它能让听众在这大片大片的“空白”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能让鉴赏者在这自由的空间中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个性化的解读诗词就恰恰需要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音乐。它能让我们感受创造带来的种种神奇和无限魅力。
3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
华兹华斯说:“诗是一切知识的著华,它是科学面部上的强烈表情。”莱辛说:“诗是把美所引起的热爱与欢乐描绘出来。”诗是心湖流淌的清泉,可以涤除我们胸中的尘埃;诗是心树开放的花朵,可以熏香我们的人格;诗是心弦上跳荡的音乐,可以扬起我们的精神。诗中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焚烧不尽的萎萎芳草,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有雨巷里丁香似的甜蜜的忧伤,有橘子洲头欲霸天下的雄风豪气……在音乐欣赏中诵读诗词,可以感受人类的喜怒哀乐,也可以理解事物的美丑善恶,与无数先哲的心一起跳动,其实就是做了一次次广见识、养性灵的精神之旅。中学时代,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踏入校门开始,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词往往多方面、多样化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真,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词是社会人生的浓缩一正可以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它能让读者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唤起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帮助读者塑造灵魂、调整个性,运用理智和毅力控制自己的动物性本能和消极的情绪,从而间接地服务于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伟大目标,这一切都可以由音乐来诠释。如《离骚》则反映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理想,我们可以用钢琴曲“命运”引入,告诉学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屈原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九日齐山登高》表达了杜牧在因时代的衰颓遭受自身的怀才不遇时,他也以自我旷放来寻求解脱的闲适心境——“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我用一曲“笑傲江湖”結尾,将课堂推入了高潮,更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时候更应该乐观旷达。再如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都在音乐的伴奏下给了学生一个全新的视听感受和心灵震撼。开启音乐,收获无限。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本人在平日教学中一点粗劣的想法。至于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有时必须做到如何选择音乐,如何适时引入音乐,本文都未深入探究,有待细细钻研。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3]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陈观子《古典诗词教学管见》—《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0期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而且表现着我们祖先的喜怒与哀乐、憧憬和希望、挣扎与痛苦、理想和追求等复杂情感。学习古典诗词,从中汲取营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古典”二字的存在,有如魔咒一样困扰着当前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讲授时任劳任怨,学生听课时云里雾里,结果在评价时也兴味索然。如此教学现状的归因便是:一元的阐释阻截了学生多元的解读;被动的接受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主。诗词教授似乎完全绝缘于学生个体之外,诗词教授也完全泯灭了学生的想象,诗词鉴赏变得艰深晦涩难懂。为此教师牢骚满腹——学生太差,头脑太死;学生也是怨声载道——诗词莫名其妙,教师胡说八道。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冰河,学生越来越沉寂,课堂越来越死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融化师生之间的冰川,让课堂重回春日,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呢?对此,笔者在诗词教学中尝试着将音乐引入课堂,用音乐撞击学生的心灵,突破自身素养与时代局限,帮助学生以一种自己生活的本真来真切地体味古圣先贤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一改往日的沉寂,学生也由此找到了自信。为此我想说:音乐便是诗词鉴赏的源头活水。让你我大声疾呼:让音乐响起在课堂,响起在学生的心中,响起在诗词的世界。
1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形象
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是开启人们丰富想象力的金钥匙。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就是音乐虽然不能给人提供实见的景物、形态和色彩,却能以音韵、旋律、节奏给听众营造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根据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来“看到”情景、物像、色彩和形态。诗词是想象的艺术,诗人都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真正的创造是艺术想象活动”。音乐的引入正好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词的天地自由翱翔,从而捕捉诗人们虚无缥缈、似幻亦真的心灵轨迹,进而领略历经历史风雨洗礼的诗人形象。这也正应验了诗词是文学艺术,更是音乐的艺术这个观点。《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咏言”。《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其意都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学习杜甫的《旅夜书怀》时,一支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将我们带进了身经乱世,四处漂泊,沦落他乡,孤苦无依又疾病缠身的杜陵野老的内心世界。再者一曲洞箫《虞美人》又使我们清晰地触摸到词人李煜那幽咽缠绵又愤激不平的感情旋律。这便是神奇的音乐,音乐的神奇。可见音乐是诗词的影子,诗词的另一半,音乐响起,于是乎从中“照见”了诗词的影子,也就等于是还原了诗词的另一半,因而也就还原了诗词的本来面目。“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
2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创造形象
诗词历经数千百年,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每一首诗都是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欣赏都能发现它的美,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每个读者有着独特的阅历和情感体验,对此自然也会各有感触。学生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经历经验出发,展开纵横驰骋的想象,创造性地理解作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与鉴赏”,就明确提出课程目标为“……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以参考书为依据,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以教师的独断专行代替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学生按着教师的要求“理解”了作品,掌握了知识,却错过了一次创造性的审美经历。这种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的特有魅力,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的失败,或者至少不能算是成功。避开这种理性的说教,我们可以借助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自由的放飞自己,自觉的也是自主的用心去诠释。这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想象和联想,大胆构建,创造崭新的形象。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作品所构置的想象空间,远比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多。因为,音乐本身没有可视性,亦无法具体地叙事、状物、写景、抒情,它只能靠音韵、旋律、和弦、节奏来给听众营造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也因此会是浩淼无边的,它能让听众在这大片大片的“空白”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能让鉴赏者在这自由的空间中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个性化的解读诗词就恰恰需要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音乐。它能让我们感受创造带来的种种神奇和无限魅力。
3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
华兹华斯说:“诗是一切知识的著华,它是科学面部上的强烈表情。”莱辛说:“诗是把美所引起的热爱与欢乐描绘出来。”诗是心湖流淌的清泉,可以涤除我们胸中的尘埃;诗是心树开放的花朵,可以熏香我们的人格;诗是心弦上跳荡的音乐,可以扬起我们的精神。诗中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焚烧不尽的萎萎芳草,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有雨巷里丁香似的甜蜜的忧伤,有橘子洲头欲霸天下的雄风豪气……在音乐欣赏中诵读诗词,可以感受人类的喜怒哀乐,也可以理解事物的美丑善恶,与无数先哲的心一起跳动,其实就是做了一次次广见识、养性灵的精神之旅。中学时代,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踏入校门开始,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词往往多方面、多样化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真,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词是社会人生的浓缩一正可以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它能让读者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唤起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帮助读者塑造灵魂、调整个性,运用理智和毅力控制自己的动物性本能和消极的情绪,从而间接地服务于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伟大目标,这一切都可以由音乐来诠释。如《离骚》则反映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理想,我们可以用钢琴曲“命运”引入,告诉学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屈原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九日齐山登高》表达了杜牧在因时代的衰颓遭受自身的怀才不遇时,他也以自我旷放来寻求解脱的闲适心境——“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我用一曲“笑傲江湖”結尾,将课堂推入了高潮,更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时候更应该乐观旷达。再如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都在音乐的伴奏下给了学生一个全新的视听感受和心灵震撼。开启音乐,收获无限。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本人在平日教学中一点粗劣的想法。至于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有时必须做到如何选择音乐,如何适时引入音乐,本文都未深入探究,有待细细钻研。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2]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3]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陈观子《古典诗词教学管见》—《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