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式“综合化”“平衡化”“发展化”,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课程评价是建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很多教育家都对教师角色进行了定位,例如: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教育协作者;创新者和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示范者;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等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做好教师角色转变与定位尤为重要,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从新认识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一)教师是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
首先,教师不只是显性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构建起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这里所指的隐性知识就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知识,它是非理性、非批判、非意识、非语言、非公共的。)因为“隐性知识”不同于显性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的,但教师教育教学中还不能忽视隐性知识,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大量的隐性知识,而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生活中隐性知识的关键一步就是要是他们“显性化”。通过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来激励、感染学生,达到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不只作为陈述性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成为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传递者。
(二)教师是学习者
知识陈旧率的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兴起、终身学习的发展都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
1.学习新的改革方案、新的课程标准等(包括对新课程本身的学习,还有学习与掌握新课程有关的知识)
2.对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对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
3.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形成教学→评价→反思→改进→教学的良性过程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不仅包括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品德学习,还包括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知识、锻炼)和引导学生的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都会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充满活力,总能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情绪要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总是那样年轻而富有朝气,那样地热爱生活、奋发进取并具有吸引力,从而模仿学习
(四)新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改指出课程管理已从中央集权改为中央、地方与学校三级分权。这样的分权就赋予了教师“课程的开发者”的角色。表现在课程研制过程中担负的任务:
1.课程规划阶段教师的研制者角色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新的课程计划、标准(又称课程大纲)和审定的教学教材属于宏观性的和抽象性的,还不能直接进入课堂,有待于教师将其具体化和微观化。
2.实施阶段教师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分配单元、主题所用时间,决定和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和信息,选择和应用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等。
(五)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的组织者角色是广义性的,指的是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专门行为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课程内容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经验。
(六)教师是领导者
新课改强调建构民主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推行分散式领导,而不是学校命运都寄托在校长一个人身上。新课改下教师与校长应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路人,也是学生的师长、指路人。
(七)教育是研究者、创新者
新课程改革提倡一线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学工作与高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教师作为研究者不是简单地理解为进行课题研究,而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态度。教师的研究范围主要有: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师生关系等.
(八)新的文化缔造者
教师的创造者角色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播、继承、创造、文化变迁的动因)表现出来的:
1.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增值,促使文化增值者主要是教师;
2.教育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主要是指教师对人的创造性培养;
(九)教育教学中的合作者
教师间的合作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教师必须克服狭隘的竞争心理、提高自身的修养、认识合作的价值,何行业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进行对话交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能促使教师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教师要帮助彼此成长,这需要教师真诚地公开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与他人分享。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合作,需要合作的团体智慧和勇气支撑。
在经济政治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飞速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教育观念也不断的转变,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成为必然。也只有从教师入手,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课改背景下,有很多教育家都对教师角色进行了定位,例如: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教育协作者;创新者和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示范者;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等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做好教师角色转变与定位尤为重要,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从新认识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定位:
(一)教师是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
首先,教师不只是显性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构建起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这里所指的隐性知识就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的知识,它是非理性、非批判、非意识、非语言、非公共的。)因为“隐性知识”不同于显性知识是不可以传递的,但教师教育教学中还不能忽视隐性知识,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大量的隐性知识,而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生活中隐性知识的关键一步就是要是他们“显性化”。通过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来激励、感染学生,达到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不只作为陈述性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成为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传递者。
(二)教师是学习者
知识陈旧率的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兴起、终身学习的发展都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
1.学习新的改革方案、新的课程标准等(包括对新课程本身的学习,还有学习与掌握新课程有关的知识)
2.对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的加深和拓宽,对新方法、新技能的学习
3.教师的“反思性”学习,形成教学→评价→反思→改进→教学的良性过程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不仅包括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品德学习,还包括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知识、锻炼)和引导学生的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都会或多或少的影響到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充满活力,总能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情绪要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总是那样年轻而富有朝气,那样地热爱生活、奋发进取并具有吸引力,从而模仿学习
(四)新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改指出课程管理已从中央集权改为中央、地方与学校三级分权。这样的分权就赋予了教师“课程的开发者”的角色。表现在课程研制过程中担负的任务:
1.课程规划阶段教师的研制者角色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新的课程计划、标准(又称课程大纲)和审定的教学教材属于宏观性的和抽象性的,还不能直接进入课堂,有待于教师将其具体化和微观化。
2.实施阶段教师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分配单元、主题所用时间,决定和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和信息,选择和应用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等。
(五)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的组织者角色是广义性的,指的是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专门行为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课程内容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经验。
(六)教师是领导者
新课改强调建构民主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推行分散式领导,而不是学校命运都寄托在校长一个人身上。新课改下教师与校长应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指路人,也是学生的师长、指路人。
(七)教育是研究者、创新者
新课程改革提倡一线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学工作与高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教师作为研究者不是简单地理解为进行课题研究,而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态度。教师的研究范围主要有: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师生关系等.
(八)新的文化缔造者
教师的创造者角色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播、继承、创造、文化变迁的动因)表现出来的:
1.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增值,促使文化增值者主要是教师;
2.教育对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主要是指教师对人的创造性培养;
(九)教育教学中的合作者
教师间的合作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形式之一。教师必须克服狭隘的竞争心理、提高自身的修养、认识合作的价值,何行业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进行对话交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能促使教师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教师要帮助彼此成长,这需要教师真诚地公开自身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与他人分享。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合作,需要合作的团体智慧和勇气支撑。
在经济政治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飞速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教育观念也不断的转变,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成为必然。也只有从教师入手,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的美好明天打下坚实基础。